今早,被電話鈴聲驚醒,最初的感覺,腰酸背痛。睜開眼,陽光甚好,微風和煦。
這次返臺隔離,已經是我跨年的第四次隔離了。
弟弟原本要送我到上海,臨行前兩天請假,被告知疫情期間機關單位人員一律不得出省。太多的行李,很矛盾到底是包車還是高鐵?玲玲和暖暖妹妹說:姐姐,如果你高鐵,我們送你上火車。返臺前一天,兄弟曉興從鎮江過來送行:姐,別包車,這邊送上高鐵,預約虹橋火車站的滴滴,上車跟司機講我多付你100元,請你幫我搬行李。這招還真不錯,到了酒店入住和離開都有酒店的客服幫忙搬送行李,第二天凌晨順利到達浦東機場。機場,巧遇臺灣史前博物館張館長及同事,我和張館不僅同班機還同一排座位,神奇的中華文脈營!感恩張館一路幫忙照顧🙏
(張館在浦東機場給我拍照留念)
入境行李檢查很嚴格,我的銀杏和梅乾菜被丟棄,所幸玲玲妹妹送我的花生是熟的,安檢要求下剝開一粒檢查後放行。取託運行李時,我的隨身行李被海關的狗狗盯上,坐在我的行李旁不走,安檢員一一翻看裝了食品的手提袋,沒發現不合規定的食品,安檢員妹妹問:你的袋子是不是裝過水果?我:對啊,我有放兩隻蘋果,可是我都吃完了。妹妹:這就對了,蘋果很香的,味道也會留蠻久。虛驚一場!為桃園機場的安檢狗狗🐶點讚👍
桃機入境出有專門的隔離區域,隔離區域大致分為三個板塊:入境通道、防疫車等候區、生活區。生活區有一間小食品店、用餐區、和專用衛生間。可以電話訂餐,有專門的保全送至用餐區。
機場有防疫計程車、防疫巴士供選擇,一般北部地區人員會選擇防疫計程車,中南部基本選擇防疫巴士。高雄的防疫巴士需自付400臺幣,防疫計程車2600臺幣。我們航班入境後,只有下午巴士,最早一班15:45,林先生電話:坐防疫計程車,巴士要等5個小時,太辛苦了。
我問同班機南部的臺商和臺幹,不分年紀,他們都選擇等5小時坐防疫巴士,我回復林先生:我也等5小時,臺灣人可以我也可以!5小時的等待對於極度疲憊的我,真的有點漫長,吃飽飯填寫好乘坐防疫巴士申請書坐著就到了半夢半醒之間,直到蘇州的臺乾弟弟叫我:醒醒,排隊繳費了,你的登記表沒寫航班號,我已經幫你補上。上車,繼續睡,下高雄交流道,弟弟又叫:到高雄嘍。等我下車,司機和弟弟已經幫我搬好行李,三隻行李箱、一個手提袋60公斤,哈哈!
林先生開車接我,送至防疫酒店,酒店已經貼心安排「全副武裝」的客服等候,用行李車幫我把行李送進房間。整理、洗漱完畢已10:30。
今早被防疫部門電話叫醒,熟悉的聲音,清脆又溫暖:辛苦了,束小姐!您是上次隔離的束小姐麼?……
早餐已送至房門口,兩塊三明治➕一杯熱巧➕幾片水果。早餐後整理出我的小小的泡茶臺,開始有點後悔只帶了旅行泡茶套,怎麼就沒把在王志強老師那裡請的超級稀飯的壺帶上。
這次回揚州,請了一些揚州書畫老師們的作品,在窗戶上找到一個可以掛字畫的地方,掛上倪剛老師的作品「慢時光」。
這樣的防範和隔離的日子,或許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歷史的長河裡,大自然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人類,只有、也必須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與自己、與周遭、與生活、與際遇、與自然的和解,該是和美人生的最基本的能力。
時光在慢慢變藍,我們在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