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東海龍王下過兩次「私雨」,玉帝為何都不追究?

2020-12-11 不忍釋卷

西遊記中,天庭的玉帝對三界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即使開天闢地之祖太上老君、西方治世之尊如來佛祖等也要對玉帝稱臣。而玉帝的統治權讓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對司雨權的掌控,雨水是三界萬物賴以生存的根本,只有牢牢控制司雨權,玉帝的權威才能真正得到體現。

比如,涇河龍王為了和袁守誠賭勝,違了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克了點數,玉帝即令人曹官魏徵將他押上剮龍臺斬首,即使唐太宗李世民出面求情也不行,魏徵在夢中也將其斬殺。可見,玉帝對司雨權的管控毫不含糊,任何人觸碰了這條紅線都是死罪。

原著第四十一回,東海龍王敖廣向孫悟空詳細介紹下雨的流程:龍王道:「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什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

還有原著第四十五回,天庭雷部正神鄧天君又印證了龍王的話: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個真的。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

類似的內容西遊記中還有很多,特別是在鳳天郡求雨章節中介紹得更加詳細,總之就是一句話,司雨權是玉帝最核心的權力,誰都不敢私自下雨,即使是太上老君、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等都不行。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一向膽小謹慎的東海龍王敖廣,卻私自下過兩次雨。

第一次,是孫悟空在火雲洞對戰紅孩兒,因不敵昧真火,想到用雨水克制,於是來到東海龍宮請敖廣降雨,敖廣將降雨的規定講給孫悟空聽,結果孫悟空道:「我也不用著風雲雷電,只是要些雨水滅火。」龍王道:「大聖不用風雲雷電,但我一人也不能助力,著舍弟們同助大聖一功如何?」

這裡,東海龍王清楚地傳遞了一個信息,就是如果不需用到風雲雷電,他是可以直接下雨的,不過他一個人不行,需要其他三海龍王助力,其實是為了多幾個人背鍋。但不管如何,龍王在特殊情況下,玉帝賦予了他們臨時機斷權,就是可以下些"私雨"。

那麼,何謂"私雨"呢?

且看原文:孫大聖回頭叫道:「龍王何在?」那龍王兄弟,帥眾水族,望妖精火光裡噴下雨來。注意這裡的一個關鍵詞"噴",這個雨水來自哪裡?原來是這些水族身體內噴出來的,由於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很厲害,需要大量雨水,敖廣只好約集四海的水族一起噴水,才形成了"起初時如拳大小,次後來甕潑盆傾"的大雨。

我們再看敖廣第二次下私雨。第六十九回,孫悟空在朱紫國給國王治病,配藥時需要無根水。原文:龍王道:「大聖呼喚時,不曾說用水,小龍隻身來了,不曾帶得雨器,亦未有風雲雷電,怎生降雨?」行者道:「如今用不著風雲雷電,亦不須多雨,只要些須引藥之水便了。」龍王道:「既如此,待我打兩個噴涕,吐些涎津溢,與他吃藥罷。」

因此可以肯定地說,龍王或是水族如果不動用天上的"公水",僅用自己身體內的水來降雨,天庭其實是默許的。這種所謂的"私雨"不需要走程序,只要工作需要,龍王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畢竟這是人家肚子裡"私貨",未佔用天庭的"公共資源",玉帝如果還要伸手管控,未免就管得太寬了。

相關焦點

  • 如來為何對玉帝畢恭畢敬?你看靈山腳下有誰,老君都很忌憚!
    1986年的西遊記,火遍了大江南北,主要塑造了四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有忠誠又機靈調皮的孫悟空,善良又擁有慈悲之心的唐曾,貪吃又懶惰的豬八戒,還有默默無聞卻讓人肅然起敬的沙和尚,四位性格迥異的人因有著共同的目的,西遊記描寫的就是漫長取經路上四人如何與各路妖怪鬥智鬥勇的故事。
  • 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為何自己不出手阻止?他出手便沒有西遊記了
    要知道在神話當中,天劫就是境界法術的瓶頸,每經歷一次天劫就等於突破了一次修煉瓶頸,境界和法力都會得到質的提升,這四位大帝皆是經歷過無數天劫的大神,其法力非同小可,而孫悟空最多是招式多了些,但法力並不高,這些大神隨便一個出手就能將孫悟空制服了,更何況是三界至尊的玉皇大帝(昊天上帝)?其實他們不出手是由原因的,而整起事件的別後也藏有一般人不知道的深意。
  • 西遊記後傳中,刑天殺死天帝後玉帝為何能執掌三界?共工一語道破
    神話中不周山是被水神共工撞塌的,原因為何呢?原來當年共工為了和顓頊爭奪天帝的位置,所以一怒之下將不周山撞塌,大家都知道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刑天大神等等,他們都是古代神話中的巨人,乃是真正的古神,每一個都能翻江倒海,天庭的很多人都比不上古神,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刑天曾經斬殺過天帝,因為天帝的隕落,所以玉帝才有機會坐上三界之主的位置,那麼玉帝到底與其他人有何不同之處,為什麼偏偏就他能做三界之主,其他人卻不可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西遊記後傳中早已給出
  • 西遊記中,閻王和龍王一起覲見玉帝,為什麼玉帝卻不讓閻王進殿
    西遊記中,龍王和閻王一起拜見玉帝,為什麼玉帝卻不讓閻王進殿 推薦語:封建社會時期,等級制度森嚴程度令人不寒而慄,等級制度又被稱之為「九流」,「九流」再被細分成「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 《西遊記》裡的神仙會死嗎?玉帝也不列外!
    所謂的「丹元大會」,原文雖然沒有細說,其實就是玉帝的生日party。這個party很重要,關係到玉帝的生死存亡!神仙也是有壽命的!玉帝也不例外!咱們前面講過成仙的過程。一個人或者精靈修煉成仙,在天庭註冊了仙籙,就不再受地府生死薄的控制。但仙人的壽命也是有限的,在五莊觀一節中,猴子到海外尋找醫樹妙方,先找了三星。
  • 西遊記中共有六界,為何玉帝僅掌管三界?剩下三界誰統領?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神魔小說的巔峰之作,也是代表作。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故事流傳在大街小巷,在中國幾乎沒有什麼人不知道。《西遊記》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在西遊記中我們知道玉帝是天界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公認權力最大的。
  • 《西遊記》小白龍火燒玉帝明珠,差點被誅殺,為何被觀音保住性命
    #西遊記年輕時的小白脾氣比較火爆,在水晶宮分珠時直接放火燒了玉帝賜給敖閏的明珠,敖閏在玉帝面前狀告自己的兒子。玉帝原本想誅殺小白龍,幸虧南海觀音來得及時,最後誅殺之刑被取消,改為貶黜,被流放到了鷹愁澗。之後,唐僧與孫悟空西天取經途徑此處,原本的坐騎大黑馬被小白龍一口給吃了。
  • 西遊記中,難怪涇河龍王會被凡間道士算死,你看他用的啥法術?
    西遊記中,難怪涇河龍王會被凡間道士算死,你看他用的啥法術?《西遊記》中出場的神仙眾多,妖魔無數,多是法力高強之輩,會各種法術神通。長安的漁夫為了多打點魚,就每天都讓袁守城算,到哪裡可以打到魚,而長安周圍只有一條大河就是涇河。再大的河也扛不住漁夫的天天撈,魚蝦的減少很快就引起了涇河龍王的注意。在手下打聽清楚是袁守城幹的好事之後,就打算親自去和他會上一會。於是,他就找袁守城的算命攤前,測明天的降雨。與他打賭說如果他算錯了,就不能再在這擺攤給人算命。如果他算對了,龍王就付給袁守城50兩黃金。
  • 玉帝真的手無縛雞之力?他在西遊記裡發了一次火,如來也不敢吭聲
    每逢寒假暑假,年少的我們總是喜歡守在電視機面前,等待86版《西遊記》熟悉的旋律響起。每當我們看到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我們那幼小的心靈久久都不能平靜。孫悟空敢作敢為,居然把玉帝打得躲在桌下瑟瑟發抖,就連「靈霄寶殿」的招牌都被孫悟空給打了下來。
  • 西遊記:孫悟空年少輕狂相信玉帝,最終被妖精嘲笑!
    西遊記這部經典的神話小說,可以說是古代小說中改編次數最多的,也是最能賣到票房的小說。因為西遊記中的場景比價多,無論是三打白骨精的場景,還是女兒國中的場景都是觀眾們白看不厭的場景。而到現在為止很多專家學者還在潛心研究西遊記,也為了西遊記中部分情節的猜測而爭的面紅耳赤,這是這些專家對學術嚴謹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很多人都會想過吳承恩寫西遊記到底想要表達一些什麼?是如來,玉帝和三清這三大實力的波濤洶湧嗎?吳承恩是暗指明朝時期的長生之風嗎?因為皇帝迷信煉丹,所以上行下效令百姓苦不堪言嗎?
  • 他是「玉帝」王衛國,卻為何會被印在冥幣上?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其早期作品應是影片《森吉德瑪》,之後也參演了《沉淪的土地》和《別墅災星》,但都沒什麼太大反響。後除了《紅樓夢》沒有參演,其餘幾大經典名著都有,終因「玉帝」而成名。在《西遊記續集》裡,他則是玉皇大帝和獅駝嶺的妖怪白象精等。
  • 西遊記中,玉帝享受的無極大道,真的是他「自幼修持」而來嗎?
    在西遊記中,玉皇大帝乃三界共主,按照如來佛祖對他的介紹,玉帝算得上是三界之中壽元最長的神仙之一,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算起來,這玉帝共有兩億兩萬六千八百歲。所以如來佛祖用羨慕的口氣說他"享受此無極大道"。
  • 問玉帝能活多久?玉帝答曰:我思故我在,天地不在我依然在
    尤其是得益於西遊記小說的刻畫和傳播,玉皇大帝的形象更被人所熟知。有人好奇,一般神仙都想要修的長生不死,那玉皇大帝是不是也有壽命呢?他可以活多久?我想說的是,玉皇大帝並非一般的神,自然是與天地同壽,甚至天地亡了,他依然在。在西遊記中,玉皇大帝是統御三界的主宰,是最高的權力中心。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一眾神仙都是屬於玉帝管轄。那為何會是玉皇大帝做了三界主宰呢?因為玉皇大帝的資格實在太老了。
  • 十萬天兵天將裝備精良,為何卻打不贏孫悟空?答案就藏在玉帝身上
    西遊記第16回,孫悟空對戰黑熊精的時候,自爆家門,雖然牛皮吹得大大的,但總體還是照實了說的,甚至說了自己在靈臺方寸山拜師學藝的事,但唯獨沒說偷吃了老君仙丹的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下這段原文。第三,玉帝想用猴子砸掉蟠桃會,這點伎倆怎麼瞞得過老君呢?筆者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明確說了,老君下套讓猴子偷吃了金丹。
  • 他是《西遊記續集》的玉帝,也是白象精,網友:絕對是實力演技者
    提到經典之作,大家對《西遊記》絕對是很熟悉的,直到現在,寒暑假期間還會將此電視劇拉出來播一播,絕對是承載了幾代人的回憶,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大家對此依舊不厭煩。後來《西遊記續集》也是尤為經典,不過畢竟是續集,很多人還是覺得原來的劇情比較精彩,因為續集並沒有什麼意思,不知大家是否有發現一個小秘密,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劇集裡面的玉帝扮演者王衛國。相比於老版的張玉善扮演的玉帝,兩個人絕對是飾演了兩種不同的,老版是膽小怕事的玉帝,而王衛國飾演的是玉樹臨風,整個人看起來尤為渾厚,盡顯霸氣!
  • 西遊記中的玉帝很無能?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看看他的政治手腕吧
    各位讀者們,注意過這位小人物嗎?《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在影視中被描述為沒有什麼大的本領,但是為什麼統領著各路神仙、天兵天將:四大天師、四大天王、五方揭帝、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二十八星宿、四值功曹、五嶽四瀆、四海龍王、陰曹地府、六丁六甲等等,就連三清都受到他的管轄。
  • 《西遊記》:如果沒有玉帝的三大決策失誤,孫悟空就不會大鬧天宮
    可這次不一樣,孫悟空出世的時候已經給過他暗示了,《西遊記》原文寫孫悟空剛出世後: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也就是說猴子自從石頭裡崩出來以後就自帶加成屬性,這兩道光就是提示。初讀《西遊記》時,總覺得玉帝果真神通廣大,仿佛能知一切,可後來再讀發現,這不廢話嘛,人家都告訴你了石頭吸精華孕育出一隻石猴,你還在眾仙面前放炮不足為異,有啥意思?就這樣,孫悟空給玉帝的第一次提示就在一聽二看三解散的狀態下不了了之。
  • 西遊記:難怪涇河龍王只改了點數就被斬首,你看看玉帝吃了啥?
    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角色,在神魔小說《西遊記》當中地位相當的低,可能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還沒有反應過來,今天就來捋一捋。應該從孫悟空大鬧龍開始說起,孫悟空取走定海神針之後,攪得龍宮不得安寧,東海龍王也絲毫沒有威嚴可說,龍王向玉帝稟告,而玉帝非但沒有責備孫悟空還給了個官讓他當。
  • 西遊記,為什麼如來佛祖稱玉帝為大天尊,而不稱陛下?原因很簡單
    在《西遊記》中,玉帝是三界之主,地位是最高的。但是他的不同臣子對他的稱呼卻都不同。比如說太白金星稱呼玉帝為「萬歲」,太上老君稱呼玉帝為「陛下」,如來佛祖則稱呼玉帝為「大天尊」。
  • 龍王閻王一起拜見玉帝,為何玉帝不讓閻王進殿?你看他表文誰寫的
    在《西遊記》中,玉帝的身份何其尊貴,要想面見他也自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