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嘟媽 嘟嘟醫生
女人最親密的朋友是誰?月經啊!每個月來報導一次,像一個忠誠的衛士,展示你的身體健康狀況。
江湖上還有傳聞說,女孩子這一輩子只有400個卵子,排一顆少一顆。
這下月經周期短的寶媽開始慌了:我周期短,一年下來就要比人家多排4顆卵,10年就是40顆,差不多提前10年就把卵子排光了。
「那,這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啊?我要不要去看看醫生啊?」
嘟媽今天就和大家嘮一嘮這個問題。
01/
正常月經具有周期性,出血第一天為月經周期的開始,相鄰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叫做一個月經周期。
正常月經周期的女性從青春期開始直到絕經前,通常每個月都只有一個卵泡成熟排卵,排卵後黃體形成,但在14天後萎縮退化,子宮內膜脫落出血,月經形成。
02/
月經周期為什麼會有長短之分?那是由於不同女性卵泡發育的快慢不同決定的。正常月經周期21~35天,平均為28天。月經周期在這個範圍內都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月經周期只是稍微比別人短幾天,只要還在正常範圍內,就不用太過於擔心。
03/
但如果月經周期過於頻密,已經超出了上面所提到的正常範圍了,這時候就要重視起來!如果不及時處理,則可能會影響到健康。
月經期提前,可能是以下4個原因導致的:
1、嚴重的子宮肌瘤在月經量多的同時,也有月經頻發或月經周期變短的症狀。
2、黃體功能不全,由於相對固定的黃體期變短,相應的月經周期也就會變短,這種原因大多發生在育齡女性中。
3、心理因素導致的月經周期變短。壓力大,精神緊張,內分泌腺功能受到刺激,丘腦下部垂體及卵巢功能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動態平衡被打亂,自然導致了月經的過頻,周期的變短。
4、中樞神經-下丘腦異常導致月經周期變短。主要包括精神應激性,如環境改變、過度緊張、精神打擊等精神應激引起的反應;體重下降、神經性厭食、過度運動、藥物等引起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調節功能失調或抑制;先天性疾病或腦發育畸形及腫瘤引起激素分泌異常。
由於導致月經周期頻密的原因比較多,所以遇到這種月經過於頻密情況的寶媽,建議最好能到正規醫院的內分泌婦科就診,做詳細的檢查。
如,月經期第2-5天查性激素情況,以排除是否存在有內分泌失調的可能;做個子宮及附件的超聲檢查,看看是否存在有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必要時再做個腦部MR檢查,以排除是否存在有腦垂體瘤等問題。
嘟媽今天給大家一句話濃縮下重點吧:規律生活,愛護身體,必要時不要害怕去看醫生!胡思亂想只會壓力更大!
原標題:《我的月經周期不足21天,要不要看醫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