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鐵聯運新通道開通 日本商品經武漢至歐洲可省一半時間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海鐵聯運新通道開通 日本商品經武漢至歐洲可省一半時間

  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12日開通,編組49輛、滿載676.9噸貨物的武漢X8015/6次列車,12日從武漢鐵路吳家山口岸發車,將橫跨歐亞大陸,駛往德國杜伊斯堡。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國際貨櫃不僅有武漢、湖北企業生產的產品,也裝載了通過「華航漢亞」班輪江海聯運方式,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武漢陽邏港,然後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的汽車配件等日本產品。這是該站今年開出的第96列中歐班列,也是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武漢新港委負責人表示,武漢港是長江中上遊核心樞紐港,是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開通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有利於整合湖北武漢水運、鐵路、口岸、市場及腹地資源充分發揮武漢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構建以武漢為支點、橫跨東亞—中亞—歐洲的國際貿易新通道,打造日本通過武漢進入歐洲(中亞)及中日共同開闢第三方市場的新平臺,形成亞歐之間互聯互通、雙向互濟的新格局。

  根據日方企業需求,在政府部門及鐵路企業的大力支持下,這一線路的開通使日本貨物成功搭上中歐班列「快車」。武漢開闢出的這條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與單純的海運相比,運輸時間由45天壓縮為22天左右,為日本貨物出口歐洲提供了一條新選擇、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可行方案。

  據了解,隨著海鐵聯運新通道快速發展、國際物流通道閉環的形成和國際國內市場的拓展,武漢港航企業有望朝著中韓江海直航的目標前進,也將更深地融入國家戰略,促進國際經貿物流及供應鏈發展。

(文章來源: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武漢打通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有機輻射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
    這一票是中外運湖北有限責任公司承運的貨物,從日本直接走海運抵達陽邏港,借道武漢再搭乘中歐(武漢)班列,首次抵達歐洲。該票的成功抵達,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正式貫通。通過武漢這一中轉站,一條江海直達對接中歐班列、橫跨東亞—中亞—歐洲的國際物流新通道形成。「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整個行程26天,如常態化運行只需要22天。
  • 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開通
    這也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正式打通,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2天左右。連結向東出海、向西入歐,武漢構建國際物流網絡體系近年來,依託近洋航線和中歐班列(武漢),向東出海、向西入歐,以武漢為中轉樞紐的國際物流網絡體系初步構建。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的開通,就源於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和武漢至日本直航的基礎之上。
  • 日本貨物這樣經武漢至歐洲,比以往單純海運時間節約近半
    這一票是中外運湖北有限責任公司承運的貨物,從日本直接走海運抵達陽邏港,借道武漢再搭乘中歐(武漢)班列,首次抵達歐洲。該票的成功抵達,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正式貫通。通過武漢這一中轉站,一條江海直達對接中歐班列、橫跨東亞—中亞—歐洲的國際物流新通道形成。「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整個行程26天,如常態化運行只需要22天。
  • 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物流新通道開通
    長江日報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黎雲 蘇慶豐 肖一鳴 餘愛民 吳金龍)12月12日上午9時30分,兩個來自日本名古屋豐田工廠的貨櫃乘上X8015/6次列車,從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出發,駛向德國杜伊斯堡,再通過貨櫃卡車運往捷克的豐田工廠。
  • 日本通運推出歐洲經中國太倉至日本的多式(海鐵)聯運服務
    「NEX Ocean-Solution China Land Bridge EJ (Europe-Japan)」 多式聯運("rail & sea")服務,使用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跨境鐵路運輸,從歐洲經中國太倉前往日本。
  • 湘桂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懷化—北部灣雙向海鐵聯運班列即將常態化...
    湘桂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懷化—北部灣雙向海鐵聯運班列即將常態化開行華聲在線南寧11月27日電(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劉奕楠)今天,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懷化—北部灣海鐵聯運班列)合作籤約儀式在廣西南寧舉行。
  • 長江觀察|日本—武漢一歐洲貨櫃水鐵聯運國際中轉站開通
    ,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了武漢陽邏港,隨後,在吳家山中轉,接下來,它們將搭乘中歐班列駛往德國杜伊斯堡。至此,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水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順利開通。這條新通道,改變了過去「飄洋過海」的模式,現在的新通道,一端由武漢陽邏港,藉助長江黃金水道,實現通江達海(長江水道路線);一端由武漢吳家山鐵路中轉站,藉助中歐班列,實現聯通歐亞,使得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由原來的 45 天縮短至 22 天左右。時間縮短,對應的是貨運效率的直線提高。
  • 滬蘇通鐵路迎來首趟海鐵聯運班列,全程運輸時間縮短至6小時
    滬蘇通鐵路迎來首趟海鐵聯運班列。 本文圖片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7月10日凌晨2時,一列滿載工業機械、家具、體育用品的海鐵聯運班列從江蘇海安物流基地駛出,前往目的地上海蘆潮港。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本次開行的海鐵聯運班列首次經由滬蘇通鐵路抵達上海蘆潮港,班列共搭載60個標準貨櫃。自此,南通地區貨運班列開行無需再繞經南京,經滬蘇通鐵路即可南下。
  • 橫跨亞歐,武漢新港向「國際樞紐港」跨越
    30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主題聚焦「堅定不移打造雙循環新格局重要樞紐」。發布會上,武漢新港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弢介紹了今年開通的「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水鐵聯運國際中轉通道項目的建設、運行情況。武漢新港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弢。 記者任勇 攝趙弢介紹,去年,在新港委的組織下,武漢至日本關西的貨櫃直達班列開通,將原有經上海中轉的運輸模式,優化為從武漢直接到日本的點對點直達模式,運輸時間由原來的單向8天減少至5天。
  • 全程運輸時間縮短至6小時!滬蘇通鐵路迎首趟海鐵聯運班列
    7月10日凌晨2時,一列滿載工業機械、家具、體育用品的海鐵聯運班列從江蘇海安物流基地駛出,前往目的地上海蘆潮港。到港後的貨品將轉由海運形式先後運抵美國、英國、比利時、阿聯等歐美及中東地區國家。據悉,本次開行的海鐵聯運班列首次經由滬蘇通鐵路抵達上海蘆潮港,班列共搭載60個標準貨櫃。自此,南通地區貨運班列開行無需再繞經南京,經滬蘇通鐵路即可南下。已於7月1日開通運營的滬蘇通鐵路,有效提升了沿海通道貨運運輸能力,對於江蘇中、北部地區貨運組織帶來極大利好。
  • 海鐵聯運吞吐量突破80萬標準箱
    不久後,今年第一趟長春—天津海鐵聯運班列就將發車前往天津港,來自長春周邊的東北玉米「坐」火車到達後,還將第一時間「換乘」大型貨櫃船,沿天津—欽州航線一路南下,完成又一次的「北糧南運」。「我們這條海鐵聯運班列通道2019年7月就開通了,主要就是將東北的糧食通過海鐵聯運運輸出去,其中玉米佔到了糧食類貨物的90%左右,可說是架起了一條『北糧南運』的大通道。」
  • 鐵水聯運暢達亞歐「九州通衢」通達全球,武漢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
    自去年武漢開通至日本直航後,已開航60航次,共裝載2000多個貨櫃。武漢新港委負責人介紹,武漢基本形成了服務流域的航運樞紐格局,建成了航運中心的功能框架體系,進入了全面建成航運中心的重要發展新階段。11月10日,南航CZ8123航班搭載27噸貨郵從武漢天河機場飛往舊金山。
  • 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到發481列 同比增長49%
    據廣西北部灣國際聯運發展有限公司統計,2020年截至3月8日,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到發481列,同比增長49%,其中上行302列,下行179列,累計完成海鐵聯運貨櫃共24149標箱,同比增長53%。受疫情影響,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道緊急面臨貨源減少、港口運力不足等問題。
  • 運輸時間減少一半!日本貨物首搭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隨著風笛一聲長鳴,編組49輛、滿載676.9噸湖北企業生產的電子元器件、機電產品、服裝鞋帽等的X8015/6次列車日前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破霧而出,一路向西,經漢丹線、焦柳線運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駛往德國杜伊斯堡。
  • 攜手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13 1」省區市出新招夯基礎
    同時,四川開闢了涪陵至瀘州「散改集」航線,瀘州、宜賓至重慶「水水中轉」班輪也實現了常態化運行。班列方面,四川推動成都經欽州至東協海鐵聯運班列「天天班」穩定運行,引導貨流向主通道聚集。宜賓、內江、自貢、瀘州、廣安、達州等市均開通了鐵海聯運國際貨運班列或至北部灣班列。
  • 共建共享新通道 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舉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廣西區直有關單位、14個設區市、有關企業、行業協會代表以及新聞媒體代表共120餘人線下參加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和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甘肅等通道沿線省(區、市)相關部門、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通過線上渠道參與,共同見證通道發展新機遇。
  • 打破邊界 港口多式聯運多向發力
    具體包括推動海鐵聯運常態化、跨境多式聯運推進等多種突破。海鐵聯運常態化有經可取近年來,海鐵聯運物流服務模式發展迅速,海鐵聯運優勢也已被大多港口及物流企業肯定。在確定的市場環境和貨源條件下,港口發展海鐵聯運模式不僅可規避單一運輸方式在運輸時效、運輸距離和運輸費用等方面的劣勢和限制,而且可以實現水路和鐵路運輸方式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運輸效率。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突破4000列
    11月24日,北部灣港西部陸海新通道2020年的第4000列海鐵聯運班列,滿載著電子設備、服裝等產品從欽州東站發出,駛向四川城廂站。截至24日17點,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達到4020列,完成年度目標。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班列業務量同比增長79%
    為有效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切實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長三角鐵路加強與港口、政府、口岸等單位、部門協作,依託上海港是世界貨櫃大港,以及全國鐵路網聯通優勢,優化海鐵聯運網絡,加強國鐵通道運力保障,著力推進海鐵聯運業務發展。
  • 樂清灣鐵路正式開通:海鐵聯運 開啟連接世界大航道
    王東方 攝  溫州網訊 歷時5年建設,樂清灣鐵路工程已通過交工驗收,於昨日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全省第一條完全由地方自主建設的鐵路項目,也是樂清灣港區聯繫並輻射內地的後方通道。  開通運營後,樂清灣鐵路將與金溫線和浙贛線形成串聯,成為浙西南、贛北、皖南等地區港鐵聯運的核心通道之一。今後,樂清灣港區的大宗貨物可直接在碼頭裝箱,經鐵路運輸,在外垟進入金溫貨線,輻射全國乃至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