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灣鐵路正式開通:海鐵聯運 開啟連接世界大航道

2020-12-23 溫州新聞網

樂清灣鐵路工程。 王東方 攝

  溫州網訊 歷時5年建設,樂清灣鐵路工程已通過交工驗收,於昨日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全省第一條完全由地方自主建設的鐵路項目,也是樂清灣港區聯繫並輻射內地的後方通道。

  開通運營後,樂清灣鐵路將與金溫線和浙贛線形成串聯,成為浙西南、贛北、皖南等地區港鐵聯運的核心通道之一。今後,樂清灣港區的大宗貨物可直接在碼頭裝箱,經鐵路運輸,在外垟進入金溫貨線,輻射全國乃至海外。

  樂清灣鐵路全長約76.7公裡

  共設5個貨站3個預留車站

  樂清灣鐵路於2015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是鐵路投融資改革後,浙江省首條由省級部門自行批覆、自行建設、自行運營管理的地方鐵路。

  項目東起樂清灣港區,經樂清、永嘉至鹿城,與金溫鐵路外垟段接軌,全長約76.7公裡,設外垟、黃田、白石東、紳坊西、樂清灣5個貨站和馬岙、包山、東館3個預留車站。規劃貨運能力近期每年1150萬噸,遠期每年1500萬噸。

  「這條鐵路來之不易!」業主單位浙江樂清灣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紅忠對樂清灣鐵路的開通運營期待已久。他說,今年疫情形勢嚴峻,為保證工程進度,項目多方採購物資、包車接返員工,於2月28日全面復工。疫情得到控制後,公司又第一時間聯繫、推動項目驗收工作啟動。

  經過多方努力,樂清灣鐵路於今年6月順利通過由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受託組織的靜態驗收、動態驗收、初步驗收以及運營安全評估。「目前,我們已經開通全國貨運業務。」張紅忠笑著告訴記者,公司已收到不少業務訂單,這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意味著樂清灣鐵路在提升全路貨運效益、優化路網出海路徑方面得到各方認可。

  項目建設創下國內外多項新紀錄

  工程難度不亞於高等級鐵路

  「樂清灣鐵路為國鐵Ⅱ級支線鐵路,表面上看線路等級並不高,但是,事實上工程實施難度絲毫不亞於任何一條高等級鐵路。」樂清灣鐵路項目總工程師沈波介紹,溫州沿海地質多屬深厚淤泥質土層,在這樣的軟土路基上修築鐵路,難度堪比解開數學「壓軸題」。

  不過,這並不妨礙建設者攻堅克難的信心與能力。浙江樂清灣鐵路有限公司在充分實地考察,改善建設工藝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難題攻關,先後與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合作,開設多項工程技術攻關課題,其中兩項重點課題在省、部成功立項,申請工程技術專利6項,為工程推進提供技術支撐。

  由於無先例可循,樂清灣鐵路工程一經上馬,就面對行業管理機制缺位、可參照樣本稀少、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對此,公司上下認真向國鐵項目成熟的制度體系學習,著力推進控制工程建設、突破關鍵卡控環節、靠前服務工程建設,推動項目建設穩步前行。

  回顧建設歷程,樂清灣鐵路打贏了多場攻堅戰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鐵路混凝土斜拉橋甌江特大橋,將原先單跨最大跨度134米的世界紀錄,一下子提升到300米;建設了世界上第一座圍墾海域上的鐵路站場,軟土路基平均厚度超過80米;建設了省內最長的單線非電氣化鐵路隧道,克服了特長隧道帶來的有效通風排煙等難題。

  完善溫州海港配套服務設施

  加速城市經濟發展

  如今,站在樂清灣,可見一條蜿蜒的海岸線駐守溫州海陸相連的最前沿。眼前,是走向世界的條條大道,身後,是不斷崛起的臨港產業……

  「原先樂清灣港區貨物完全由公路運輸,今後大宗貨物可直接在碼頭裝箱,運送至全國各地。」張紅忠介紹,樂清灣鐵路最大的意義就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記者了解到,樂清灣鐵路建成運營,將有力促進樂清市產業轉型升級和打造海洋經濟產業,對構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運集疏運網絡和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的「三位一體」港口物流服務體系,發揮樂清灣港區作為浙南沿海臨港工業發展的依託,加速樂清乃至溫州向現代化港口城市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樂清灣鐵路建成後將使需水鐵聯運的外貿貨物、中長距離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貨運輸由處於溫州城市中心區的甌江口港區遷移至城市外圍的樂清灣港區,對完善溫州交通物流網絡、發展壯大溫州港、提升城市形象、支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盧秀銓 通訊員 王東方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海鐵聯運新通道開通 日本商品經武漢至歐洲可省一半時間
    原標題:海鐵聯運新通道開通 日本商品經武漢至歐洲可省一半時間   日本—武漢—歐洲
  • 滬蘇通鐵路迎來首趟海鐵聯運班列,全程運輸時間縮短至6小時
    滬蘇通鐵路迎來首趟海鐵聯運班列。 本文圖片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7月10日凌晨2時,一列滿載工業機械、家具、體育用品的海鐵聯運班列從江蘇海安物流基地駛出,前往目的地上海蘆潮港。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本次開行的海鐵聯運班列首次經由滬蘇通鐵路抵達上海蘆潮港,班列共搭載60個標準貨櫃。自此,南通地區貨運班列開行無需再繞經南京,經滬蘇通鐵路即可南下。
  • 海鐵聯運吞吐量突破80萬標準箱
    不久後,今年第一趟長春—天津海鐵聯運班列就將發車前往天津港,來自長春周邊的東北玉米「坐」火車到達後,還將第一時間「換乘」大型貨櫃船,沿天津—欽州航線一路南下,完成又一次的「北糧南運」。「我們這條海鐵聯運班列通道2019年7月就開通了,主要就是將東北的糧食通過海鐵聯運運輸出去,其中玉米佔到了糧食類貨物的90%左右,可說是架起了一條『北糧南運』的大通道。」
  • 武漢打通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有機輻射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
    該票的成功抵達,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正式貫通。通過武漢這一中轉站,一條江海直達對接中歐班列、橫跨東亞—中亞—歐洲的國際物流新通道形成。「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整個行程26天,如常態化運行只需要22天。以前,日本貨物單純海運到歐洲至少需要45天時間。
  • 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開通
    這也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正式打通,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2天左右。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的開通,就源於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和武漢至日本直航的基礎之上。中歐班列(武漢)2012年開通,2014年成立平臺公司,連續4年,始終位居中歐班列第一梯隊,是全國唯一回程貨量高於去程貨量的班列。
  • 滬蘇通鐵路迎首趟海鐵聯運班列
    7月10日凌晨2時,一列滿載工業機械、家具、體育用品的海鐵聯運班列從江蘇海安物流基地駛出,前往目的地上海蘆潮港。到港後的貨品將轉由海運形式先後運抵美國、英國、比利時、阿聯等歐美及中東地區國家。據悉,本次開行的海鐵聯運班列首次經由滬蘇通鐵路抵達上海蘆潮港,班列共搭載60個標準貨櫃。自此,南通地區貨運班列開行無需再繞經南京,經滬蘇通鐵路即可南下。已於7月1日開通運營的滬蘇通鐵路,有效提升了沿海通道貨運運輸能力,對於江蘇中、北部地區貨運組織帶來極大利好。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班列業務量同比增長79%
    海鐵聯運,是指進出口貨物由鐵路運到沿海港口直接由船舶出運,或是進口貨物由船舶運輸到沿海港口之後由鐵路運出,全程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一種運輸模式,具有運能大、成本低、安全性高和汙染排放少等獨特優勢。
  • 遼寧港口集團營口港海鐵聯運實現兩位數增長
    央廣網大連9月27日消息(記者賈鐵生 通訊員寧勇)記者從遼寧港口集團獲悉,在復工復產陣地戰快速推進過程中,遼港集團營口港海鐵聯運再傳捷報,8月份,遼寧沈哈紅運物流有限公司完成海鐵聯運量10.3萬TEU,增幅高達73.3%,再創歷史新高。
  • 湘桂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懷化—北部灣雙向海鐵聯運班列即將常態化...
    湘桂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懷化—北部灣雙向海鐵聯運班列即將常態化開行華聲在線南寧11月27日電(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劉奕楠)今天,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懷化—北部灣海鐵聯運班列)合作籤約儀式在廣西南寧舉行。
  • 成都:東向國際班列常態化運營 將面向日韓構建海鐵聯運大通道
    新華社成都8月25日電(記者李力可)今年以來,成都國際鐵路港加密了日韓東向海鐵聯運班列的開行,僅從上海出海就增加到每周3列班列固定往返。1至7月,成都東向通道累計開行410列班列,實現每周14列常態化往返。
  • 打破邊界 港口多式聯運多向發力
    具體包括推動海鐵聯運常態化、跨境多式聯運推進等多種突破。海鐵聯運常態化有經可取近年來,海鐵聯運物流服務模式發展迅速,海鐵聯運優勢也已被大多港口及物流企業肯定。在確定的市場環境和貨源條件下,港口發展海鐵聯運模式不僅可規避單一運輸方式在運輸時效、運輸距離和運輸費用等方面的劣勢和限制,而且可以實現水路和鐵路運輸方式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運輸效率。
  • 日本通運推出歐洲經中國太倉至日本的多式(海鐵)聯運服務
    ., Ltd.)已經推出了「NEX Ocean-Solution China Land Bridge EJ (Europe-Japan)」 多式聯運("rail & sea")服務,使用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跨境鐵路運輸,從歐洲經中國太倉前往日本。
  • 北部灣港海鐵聯運自動化貨櫃碼頭開工
    8月31日,北部灣港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9、10號自動化貨櫃泊位開工,成為北部灣智慧港口建設的標誌性項目,標誌著北部灣港正式進入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的新時代。建成後,它將繼青島、上海後,具有創新意義的又一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海鐵聯運自動化碼頭,滿足世界最大的20萬噸級貨櫃船靠泊要求,全面破除北部灣港遠洋航線開行基礎設施瓶頸,對打造北部灣千萬標箱國際大港、提升北部灣港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 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物流新通道開通
    這也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物流新通道正式打通,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2天左右。據了解,這兩個貨櫃12月2日從日本名古屋的豐田工廠發出,由華航漢亞1號於12月8日運抵陽邏港一期碼頭。卸貨後進入武漢海關監管區,武漢新港海關進行登臨查驗和貨物查驗。
  • 寶雞港務區:陽平鐵路物流基地今日正式開通運營
    /col/col46/index.html部門動態/col/col51/index.html 寶雞港務區:陽平鐵路物流基地今日正式開通運營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宣布寶雞陽平鐵路物流基地開通運營。中鐵西安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海濤參加開通運營儀式,市長惠進才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秉寅參加。開通運營儀式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榮賢主持。陽平鐵路物流基地位於寶雞市陳倉區既有陽平車站南側,緊鄰西寶高速和西寶中線公路,交通便利。
  • 遼港集團開通首條商品車外貿班輪
    遼港集團首條商品車外貿班輪航線正式開通運營。大連港擁有國內唯一鐵路直接入港的沿海專業滾裝碼頭,多元化集疏運體系發達,可滿足現有所有船型的滾裝船全天候靠泊,是我國商品車海鐵聯運的樞紐。從2010年開始,大連港就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開展內貿水運業務合作;2019年,大連港汽車碼頭負責轉運的華晨寶馬商品車近29萬輛,佔碼頭2019年全年吞吐總量的三成以上。
  • 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到發481列 同比增長49%
    據廣西北部灣國際聯運發展有限公司統計,2020年截至3月8日,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到發481列,同比增長49%,其中上行302列,下行179列,累計完成海鐵聯運貨櫃共24149標箱,同比增長53%。受疫情影響,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道緊急面臨貨源減少、港口運力不足等問題。
  • 廈門遠海碼頭鐵路專用線正式動工:位於海滄區 全線長1564米
    作為建設的中堅力量,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海峽公司總經理助理趙志軍介紹:「我們入場後,在前期設計等工作上進行了方案優化,極大節省了鐵路專用線正式動工的成本,降低了難度,提高了市民贊同度。」  該專用線是廈門市發展海鐵聯運的重點工程,是廈門港「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建設節點。
  • 福州港鐵海聯運外貿業務首次實現「一箱到底」
    福州港鐵路貨櫃首次直接下海出境,實現「一箱到底」。張小龍 攝福州新聞網6月2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通訊員 江維斌)20日,隨著最後一個鐵路貨櫃順利裝船,裝載了10個鐵路箱的「SWAN LAKE/天鵝湖」輪鳴笛起航,標誌著「海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鐵海聯運外貿業務首次實現鐵路箱下海出境,開創了福州港外貿鐵路箱全程運輸、貨物「一箱到底」的全程多式聯運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