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古城徒步】到安溪湖頭,識家風家訓

2021-02-07 湖頭小鎮


一月一期

泉州府古城徒步三年之約

倒計時中



*因騰訊視頻政策限制,看高清視頻請自行移步「騰訊視頻」APP,直接搜索「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8期航拍視頻」等相關信息即可看高清視頻。版權歸泉州影像所有。轉發或編輯請與泉州影像聯繫。



掃碼即可進入航拍+VR全景影像頁面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8期,我們來到清朝一代名相李光地的故裡。這座古鎮因他而出名,現存的遺蹟不少,本期徒步我們以湖頭明清古大厝為主,了解李光地「親愛之言」的家訓傳承。



路線如下:文貞公園進閬湖博物館急公尚義坊入中山街→船巷→湖北街→關帝廟→宗城→宗興堂→下東大厝→李氏家廟→賢良祠→四衙→三衙→二衙→舊衙→大夫第巷→問房大厝→李光地故居新衙






9月23日的徒步人數共145人

共有3臺大巴前往安溪湖頭



湖頭集合、開幕地點

文貞公園



感謝相關單位的支持

為我們提供了開幕儀式的場所和布置



泉州府古城徒步領隊吹神

對此次徒步進行了活動說明

並在安全上做出提示




開幕儀式後

參與者們憑籤到所領取的車票

排隊進行檢票



本期鯉包融入閩南語元素

「歡喜就好」



本期鯉包具體內容

2.徒步過程中含有集章環節,我們為本期徒步設計了李光地、湖頭米粉、家風、家訓、榕村、昌佑堂等7個章。

3.感謝依稼原生茶飲提供的冷泡茶包、泉州府與Vlife-Style輕簡風尚的聯名款毛巾、泉州通捷新能源汽車體驗站提供的電動補給車全程協助。4.此外物料包內還含有礦泉水、扇子、手環等。全程工作人員醫藥包隨身攜帶。



本期徒步第一站

位於文貞公園西側的閬湖博物館



這是福建省首個國標鎮級博物館

館中以湖頭歷史文化為題材

集中展示李光地文化

可以說,這座博物館是因李光地而建的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

眾人在「千年古鎮、海絲起點」

「名相故裡、廉政家規」

「名人賢士、燦若星河」

「文化多元、非遺傳承」四大展區逐一參觀了解




此處設有蓋章點「李光地」

目前已轉交至閬湖博物館相關負責人

如有前去參觀可蓋章


感謝閬湖博物館給此行的每位參與者

提供的家風家訓書籤4套




離開閬湖博物館

公園一側為仿建的「急公尚義」坊

原牌坊矗立在泉州東郊鳳山麓的泉州古道上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大學士李光地為旌表其八世祖李森,建立此坊





舊時湖頭水路直達泉州出海

陸上古道更連接著內外安溪

那時中山街叫「湖頭街」,兩旁店鋪林立



一路前行

不時會看到湖頭古鎮平靜祥和的美好生活之狀

阿嬤阿公坐在門口看人來人往


沿街販售的小攤


晨起洗漱的小孩


還有一間又一間當地特色的小吃店

雞卷、筍包、芋包,相當誘人


徒步路上忍不住買來嘗嘗鮮~




中山街中有一條青石鋪就的狹長小巷

舊時連接著溪邊的碼頭

為李光地八世祖李森捐款開鑿而出

使得貨船得以越過蓬萊魁美古渡直接抵達湖頭

被稱為船巷







走至位於湖頭溪西岸的湖頭關帝廟

大門正反兩面的對聯、橫幅

無一不在讚頌關雲長的豐功偉績和英雄氣概






關嶽廟的不遠處是宗城土樓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

系清初理學大師李光坡的舊居



整體造型獨特的方型土樓

是古代套房的經典之作



來到宗城

阿公阿嬤們非常熱情

起身和後生家們打招呼

「來泡茶哦~天氣這麼熱」





位於宗城土樓對面的是宗興堂

相傳,當年李光坡舊居宗城土樓規模雖大

但由於李氏後裔兄弟眾多

李光坡曾孫李研圓「三退厝基」建宗興堂

其崇尚教育、和順謙卑的家風世代相傳





再來到當時湖頭最雄偉壯觀的府第——下東大厝

大門有對聯:「南望筆峰秀,西來帶水長。」

意指風水好,子孫官蓋如雲,富貴長如流水

相傳此聯為清初鄉人李光地任宰相時,特為大厝題寫的




回到主街

李氏大宗祖祠就坐落於中山街邊

明初李光地八世祖李森所建

乃湖頭李氏祀先祖、明宗規、行族事的所在地



大門柱聯上題寫的

「海內推十大姓,郡志載小泉州」十分霸氣



二進大廳廳前懸掛「夾輔高風」匾額

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賜

第三進廳堂前橫掛「鳴臬聞天」匾額

為正統年間宰相葉向高題贈




在閬湖酒店的支持下

讓參與者能夠有一個舒適的午餐和午休地點



地道的湖頭米粉


坑蛋湯


鹹筍包拼芋包


小腸養脾散


此處設有蓋章點「湖頭米粉」

目前已轉交至相關負責人

如有前去參觀可蓋章



午餐完進學校~

賢良祠的前身是"榕村書屋"



這是李光地於康熙二十四年

命其長子李鍾倫建造的

李光地曾在此「講授性理之學,誦讀聖賢之書」



祠右有石構碑亭,立碑一方

鐫刻雍正《諭祭文》

讚揚李光地「學問優長」、「一代之完人」



此處設有蓋章點「榕村」

李光地,別名「榕村」


在安溪縣湖頭鎮街上

居住在這裡的李姓家族是當地的「望族世家」

下午的路線為湖頭相衙府第群的四處國寶

新衙、舊衙、問房、賢良祠





舊衙,李光地故居之一

但非李光地自建

而是滿州人寧海將軍拉哈達感李光地的大恩所贈

後人為舊衙撰了一副對聯

是「綺羅日暖將軍府,弦管春深宰相家」



舊衙中掛有「御前清客」的匾額

是時任康熙宰相的李光地

舉薦南音「五少芳賢」面君博取的殊榮





而坐落於李光地的故居「舊衙大厝」前的

是問房大厝,原名至誼堂

李光地二伯父李日燝的故居

初時李光地有事便到此問計於二伯父

因此「至誼堂」便稱「問房大厝」了





在往前走便到了新衙

李光地的府第,就是人們常說的「相府」



令人驚喜的是李光地十一世孫

開啟了中門

聲情並茂的我們講解

李光地的家風家訓



捕捉用一頁泉州蓋章本

一路記錄的參與者



此處設有蓋章點「昌祐堂」

「家傳一首冰壺賦,庭茁千尋玉樹枝」目前已轉交至李光地故居相關負責人

如有前去參觀可蓋章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8期安溪湖頭

又一場文化之旅

在擁有獨特的代表性、飽含歷史文化信息的古鎮

李光地故居做了徒步重點總結



泉州府古城徒步

始終秉承著「用腳步丈量泉州,從心看泉州」

來到湖頭,感受到百年的家風傳承

古往先賢以身作則影響著自己的後人

甚至影響著這一座千年古鎮


文化的傳承是一致性的

而泉州府用一步一個腳印

在泉州的土地上踐行著對泉州文化熱愛的初心



每位完成徒步的朋友

領取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紀念牌


*鯉大仁原創形象 | 泉州府 x KAKIRIN

*本期紀念牌中,鯉大仁和小西幾吃的那一碗是湖頭米粉,裡面還有雞卷、鹹筍包、芋包,當地有人稱之為「湖頭四寶」。


感謝本期徒步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



秋風漸起的初秋

在十裡湖頭街感受優良家風的百年傳承

你還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的 "教示"嘛

留言告訴本君吧




 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

泉州府古城徒步

泉州府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泉州古城新門文旅產業有限公司

泉州通捷新能源汽車體驗站

昌湖石材工藝

閬山大酒店


贊助單位

依稼原生茶飲、Vlife-Style輕簡風尚


合作夥伴

全程攝影:好攝咖工作室

航拍/vr全景:泉州飛兔傳播工作室

全程攝像:節點視頻

(排名不分先後)


【關於泉州府】

關於泉州府的歷史與現在。

用文字告訴你泉州府的2017年。

影像君你的初心是什麼?


【關於泉州府古城徒步】

泉州府古城徒步,致力於帶領大家用腳步丈量泉州,並從心看泉州。堅持一個月一期,徒步於大泉州範圍。本期所收取的報名費包含了車費、保險費用、物料費用等,其次文化衫銷售用於徒步探路,物料製作、工作人員補貼及徒步每人來回車費、餐費等費用,從而更好的徒步這項公益宣傳泉州的活動。


【往期徒步文章】

兩年,三百公裡,泉州府都做了什麼?


·END·


原創版權

圖片 | 泉州影像-好攝咖&飛兔航拍

視頻 | 泉州影像-節點視頻&飛兔航拍

鯉大仁原創版權 | 泉州府 x Kakirin

整編 | 泉州府

出品|泉州府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臺或微信qzdabing。歡迎微信用戶直接轉發本文到朋友圈或給朋友,以上行為不構成侵權,文中內容如有涉及侵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每個人都是傳播者


來源公眾號:泉州影像

免責申明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所有權歸屬原作者。部分內容經網絡整合轉載,如有侵權煩請聯繫我們,以便及時刪除。


了解更多湖頭鎮發展&歷史請點閱讀原文查看湖頭小鎮 hutouxiaozhen 歷史消息。湖頭新聞資訊請關注湖頭網事 hutouwangshi 微信 chaoduo8013 QQ 727266898

相關焦點

  • 徒步預告|泉州府古城徒步第34期 —— 「泉州府同安縣」.
    感恩理解❤️▫︎類型一:本期設有【新人報名通道】,凡未參與過泉州府徒步的朋友,可於預告發出後一直到3月14日上午10:00前,直接微信聯繫qzdabing進入新人報名通道,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逾期需通過【微店報名通道】報名。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35期】徒步永春吾峰,每一步都很堅定!
    以徒步的形式宣傳泉州文化的公益活動泉州府古城徒步倒數第2期為了能讓更多朋友都能用腳步丈量泉州,參與到泉州府古城徒步中來,我們策劃了 泉州府線上約步挑戰賽 ,苦於沒有時間未能參與的朋友,只要你有一顆傳播泉州文化的心。加入我們的線上約步吖!
  • 泉州府|兩年來,每位參與者都是傳播者.
    寫在前面 :
  • 「好家風」浸潤古城萬千家庭——西安市「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
    一年多來,「好家風」浸潤古城萬千家庭,「廉潔文化」雲講堂每期在線收看10多萬人,徵集經典家規家訓家書2500餘件,網上訪問優秀作品數達63萬餘人次,湧現出一批鮮活的好家風故事。良好家風促黨風帶民風,推動社會風氣向善向好,崇廉尚德在古城大地蔚然成風。
  • 音頻| 經典家風家訓 · 雲誦讀(104)
    音頻 | 經典家風家訓 · 雲誦讀(104) 2020-09-27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文化: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巡展活動全市進行中
    今年,市婦聯依託陝西瑞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全市開展「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巡展活動。此次家訓書畫小品巡展共收錄渭南地區各界人士家風家訓作品100餘幅。作品用這種通俗易懂的語言、以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展現給大家,進而宣傳普通家庭的真善美。
  • 壽寧家訓家風傳遞正能量
    寧德文明網12月21日訊(通訊員 吳通華/文 李文/圖)12月18日,在鰲陽鎮茗溪寧和花園二期壽寧藝術展覽館,壽寧縣縣舉行"傳承好家訓·弘揚好家風"書畫作品展,展覽時間:12月18一25日(上午8:30一一下午4:30)。
  • 鐵山坪街道傳承優良家風家訓
    鐵山坪街道供圖   人民網重慶12月1日電 為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中華優秀家訓,近日,鐵山坪街道唐桂社區以「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為主題,開展系列家風家訓活動。   11月20日,唐桂社區婦聯在市民活動中心黨建區內開展了「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家庭美德」的微宣講活動,吸引了轄區50餘戶家庭的熱情參與。活動邀請文良華等三位家庭代表宣講「好家風故事」。
  • 湖頭發現大型水泥用石灰巖礦!湖頭交警中隊碰上驚險一幕!
    在這裡您將及時掌握湖頭最新資訊、商家活動、優惠訊息,深入了解湖頭歷史人文。9日安溪湖頭交警中隊在白瀨鄉寨坂村碰上這驚險的一幕。9日清晨,安溪湖頭交警中隊民警前往白瀨鄉開展宣傳工作,途經白瀨鄉寨坂村路段時,遠遠看見一輛男式豪爵摩託車,拖著一根6米多長的木頭迎面駛來。木頭系在摩託車尾部,只用一條橡皮繩捆著,尾部在路面上拖著,畫出一條淡淡、長長的痕,在大拐彎時,摩託車連同木頭佔據了近兩個車道。
  • 家風家訓:陝西沈家好家風
    在這秀美山川裡,居住著一個家風純樸、人文厚重的家族。自明天順五年(1461)以來,歷經550多年,沈氏家族在這裡世代繁衍。  沈氏培育了沈士遠、沈尹默、沈兼士三位大學者,他們同為北京大學教授,時稱「北大三沈」。「三沈」不僅以學術造詣領標時代,更以高潔的人品成為學界楷模。
  • 【家風故事匯】第四十四期|李自標:家風家訓書法作品《明日歌》
    昆明市婦聯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為工作目標,圍繞「傳承好家風好家訓」主題,結合2020年尋找昆明市「最美家庭」活動,5.15「國際家庭日」、「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月」,推出「家風故事匯」系列展示活動,通過講述「名人家風故事」、「模範家庭故事
  • 老城中心衛生院宣傳家風家訓活動
    良好家風的培育傳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傳承是一脈相承的,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又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載體。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文明家風家訓,落實在轄區開展家風家教宣傳月活動,12月28日下午,武城縣老城中心衛生院在老城鎮開展了家風家訓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老城中心衛生院志願者向現場的群眾講解了「家風、家訓、家教」的意義,並通過宣傳展示,發放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相關宣傳材料100多份,讓廣大居民增強家庭教育的責任意識,重視對孩子的親情陪伴,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重陽節】謹記家訓教誨,銘記家風教育
    【重陽節】謹記家訓教誨,銘記家風教育 2020-10-25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音頻| 經典家風家訓 · 雲誦讀(36)
    小編說:誦讀經典家風家訓,是「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
  • 吳寧第一小學:學家風家訓 展宏道古韻
    12月9日下午,東陽市吳寧第一小學會議室裡傳出學生們的誦讀聲,東陽市木雕博物館講解部主任李莉莉,正和五年級的學生們共赴一場意蘊深厚的精彩講座——「家訓壹課堂」。新課堂「教」家風「生活中你聽到的家訓有哪些?」「我媽媽常說寒從腳底入,你多穿點!」「我奶奶經常和我說,奶奶小時候可沒吃這麼好,別浪費,再吃點兒!」李莉莉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將古板生硬的家風家訓變得日常而生動。
  • 福建南安市石井鎮:家風家訓涵養鄉村文明
    中國網訊 家風家訓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近日,南安市石井鎮古山村家風家訓宣教基地來了一批小觀眾,他們是來自古山小學的學生。  一件件文化實物展現傳統家訓,一塊塊展板描繪古山家風,一條條家規承載祖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全面形象地再現了老一輩偉人嚴謹、無私、博愛的持家之風,以及新時代家庭和諧、開放、包容的理家之道。
  • 家門前亮「家訓」 好家風入民心
    在舜帝廟村,家風家訓館、家風主題遊園與家家戶戶門前曬出來的家風家訓相映成趣。為什麼如此重視家風建設?胡繼賓道出了其中的歷史原因。明朝末年,該村居民以孫姓為主,後來陸續遷入王、胡、馬等氏族。400多年來,村民關係融洽、友愛相處。為了將這種好風氣傳承下去,2018年,全村村民共同決定,將自家口口相傳的家訓「曬」出來,掛在各家門前。
  • 姚崇的家風、家訓及對後世的影響
    姚崇具有家訓、家規性質的文章姚崇具有家訓、家規性質的文章主要有《撲滿賦》《口箴》《五誡》(包括《執稱誡》《彈琴誡》《執鏡誡》《辭金誡》《冰壺誡》)和他的臨終囑咐《遺令誡子孫文》等。倡導勤政。姚崇當時批評了「凡今之人,鮮務為德。紛綸諂媚,汩沒忠直」,即為官者無所作為,唯知巴結討好上司的不正之風。提出子孫為官者「刑不可濫,政不可賊。」只有勤政為民,才能作到「如鏡之明,斷可以平;如鏡之潔,斷可以決。」這在今天提倡「以德治國」時頗有教育意義。姚崇為國操勞,每天不但要到宰相議事的政事堂上班,還要到兵部理事,當時人們看到他走路都是急匆匆的。    倡導「廉慎」。
  • 河北省興隆縣開展家風家訓活動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的立家之本、幸福之源,是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河北省興隆縣為積極營造人人懂家風、守家規、遵家訓的良好氛圍,提升人們的文明素質,以「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為主題開展了系列家風家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