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此時 ——記2015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

2021-02-13 中國殘疾人



剛剛落幕的第七屆海峽論壇首次將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納入其中,以「同胞攜手•大愛無疆」為主題,立足兩岸殘障人士福祉,以兩岸共同關注且與殘障人士權益密切相關的問題為切入點,搭建交流、借鑑、合作平臺,以「攜手」為載體,促進兩岸殘疾人事業交流,讓「大愛無疆」的精神代代相傳。

文_艾誠通訊員_李援圖_朱麗仙

側記

加強交流發展共贏


「能做出這樣精美的手工藝品非常不容易,而殘疾人能掌握這樣高超的技藝更加不容易。」

6月13日,作為2015海峽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的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在福建省廈門市正式舉行。開幕式後,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中國殘聯副理事長賈勇參觀了職業技能展示活動。這是海峽論壇舉辦7年來首次在系列活動中納入殘疾人主題活動。本次技能展示活動共展出來自兩岸殘障人士書畫作品80幅,手工藝作品175件,來自海峽兩岸的20多名殘障人士現場向來賓展示了自己的技藝。

一進展示區,張志軍就被殘障人士精湛的書法繪畫作品所吸引,在他和在場嘉賓的見證下,臺灣書畫家陳土金先生和大陸口書藝術家李墨奇先生現場揮毫潑墨,共同合創完成一幅主題為「同胞攜手,大愛無疆」的書畫作品。陳土金先生說:「兩岸的殘障人士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面臨著很多難題,就像自己畫的這座高山,殘障人士要想登上去看風景需要社會給予極大的幫助。」張志軍和賈勇表示,我們一直在努力幫助殘疾人實現自己的夢想。

本次活動以「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為主題,通過此次活動,不僅為兩岸殘障人士搭建展示才藝、展現自我的平臺,還增強了兩岸殘疾人職業技能和技藝水平的交流,探索了適合殘疾人手工藝產品的運營模式和自主創業的就業模式,促進了兩岸殘障人士就業。

張志軍對殘障人士能否通過掌握技能實現就業非常關注。在經過廈門漆線雕藝人郭勁旺的展臺時,他詳細地詢問了郭勁旺的經營狀況,是否利用網絡推廣他的手工藝產品。還特別關注郭勁旺在銷售產品時是否會標明這是殘疾人的作品。當聽說郭勁旺製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不同的特點,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時,張志軍讚賞地笑了。在福建省陶藝家徐福坤的展臺前,當聽說徐福坤一直依靠網絡銷售自己的產品,年收入能夠達到幾百萬時,張志軍表示,目前兩岸之間已經建立了經濟交流平臺,徐福坤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將自己的產品推廣到海峽對岸,還可以通過殘聯,走政府採購的路子拓展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來自安徽省的聾人剪紙藝人劉曉川,多年來一直通過教學,希望能將北方剪紙藝術傳承下去。這次來交流,她希望能把自己的技藝傳到海峽對岸。她現場即興為張志軍剪了一幅肖像。這時人群中有人喊了一聲:「像不像啊?」張志軍風趣地說:「像不像我說了不算。」他舉起肖像剪紙問大家:「你們說像不像?」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太像了。」

這一次的交流活動,海峽兩岸的殘障人士都是抱著相互學習、相互支撐的目的而來。臺灣珠寶設計師林信立告訴大家,來這裡就是要接觸方方面面的人,學習他們的思路,學習他們的藝術。所有的人都是我的老師,只有這樣才能豐富自己,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同時自己也會把在這的所見所聞告訴臺灣的朋友,希望更多的臺灣殘障人士能夠加入進來,讓大陸這些精湛的傳統手工技藝能夠在臺灣發展。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關愛殘疾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而此次將2015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首次納入海峽論壇,對今後進一步深化兩岸殘疾人事業交流合作、推動兩岸殘疾人事務發展必將產生重大意義。



現場

歌手大賽歌聲給你自信


獨唱、合唱、阿卡貝拉合唱,流行歌曲、民族歌曲、閩南語歌曲⋯⋯你方唱罷我登場。作為2015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的兩岸殘障人士歌手大賽決賽6月13日上午在全總廈門勞模療休養中心舉行,兩岸殘障人士歌手為大家獻上了各種曲風的歌聲,十分精彩。兩岸的殘障歌唱高手這次首次亮相論壇,讓在場的觀眾見識到了他們的好歌喉。「唱得太棒了,可以媲美專業歌手!」有的人這樣感嘆道。

來自山東濟南市的趙亦靜從小就是個愛唱歌的女孩,2009年一場車禍奪去了她的雙腿,在低迷時期,全靠唱歌讓她重新獲得了勇氣。每天早上,趙亦靜擺好小吃攤子,就在暖暖的陽光下哼唱來自天南地北的各種旋律,感受到音樂帶給她的快樂和力量。今天,她坐著輪椅登上舞臺,把一首《我相信》奉獻給來自海峽兩岸的同胞們,希望他們和自己一樣,相信歌聲能帶領他們走出傷殘的陰霾,相信歌聲能帶給他們一個陽光明媚的世界。

本次共有25名殘疾人歌手參加了大賽,其中有8名來自臺灣的選手,福建省殘疾人藝術團「看到」組合的阿卡貝拉清唱表現出色,獲得了金獎。臺灣多愛綜藝團執行長王美齡告訴我們:「臺灣殘障朋友聽說能來大陸一展歌喉都非常興奮,參與度非常高,有100多人報名參加。由於名額有限,他們還在臺灣進行了初賽,最終選送了8名實力歌手來參加這次比賽。」




自閉症才藝秀愛不能吝嗇

因為愛,人們認識了「星星的孩子」。他們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無法融入社會,雖然身懷絕技卻無處發揮。6月14日晚,他們在廈門市滄區文化中心影劇院展示了一場才藝秀,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的世界。

晚會一開場便公布了一個好消息:全國自閉症兒童發展中心將在廈門籌建。啟動儀式很特別,12位嘉賓每人手持一枚拼圖圖片,最終拼成一個畫面:六名自閉症孩子站在一座房子前,周邊花草環繞。隨後,來自兩岸的自閉症孩子首次在官方活動中同臺演出。高雄的星星王子打擊樂團用鐘琴、架子鼓、吉他演繹了《夜來香》,廣州的韋一哲鋼琴獨奏《黃河漁夫曲》。

最讓觀眾驚喜的,是臺灣著名歌手阿吉仔現身舞臺。原本節目單中並沒有安排他表演,但他得知晚會消息後,主動要求參與。原來,阿吉仔出生剛剛6個月,就因患小兒麻痺症導致手腳重度萎縮。坐在輪椅上的他用一貫的鏗鏘有力的聲音演唱了自己的成名曲《命運的吉他》。他告訴觀眾,希望自己的善舉幫助更多的人。這段時間,他頻繁奔波於石獅、晉江等地,幫助困難家庭。自己只是付出一點點,就能幫助別人。他呼籲大家行動起來,讓更多有困難的人感受到愛心。最後,他對大家深情地說:「什麼都可以吝嗇,但是愛不能吝嗇。」

康復專題交流探討不停歇

6月13日〜14日進行的人工聽覺與言語康復技術交流研討會,原本設計是以專家講座的形式針對人工耳蝸手術和聾兒語訓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但模式很快就被突破了。一位與會醫生現場對正在進行講座的專家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專家當場對他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自此,單一的講座形式變成了一場真正意義的學術探討,專家隨問隨答,氣氛十分熱烈。

本次研討會是由中國殘聯康復部、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指導,福建省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主辦的,以「提升技術拓展服務」為主題。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梁巍副主任、孫喜斌教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李永新教授,以及臺灣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副部長李達人,臺灣高雄長庚醫院黃仲鋒教授,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教研部餘雅築副主任,廈門長庚醫院院長郭繼陽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葉勝難主任,福建省立醫院黃建民主任等16位海峽兩岸權威專家一同交流人工耳蝸手術植入與康復治療。來自全省醫院耳鼻喉科專家、醫生,省康復中心、廈門心欣幼兒園、漳州市康復中心、泉州市康復中心的聽障兒童語訓教師等共280人參加了會議。

助殘與志願服務專題交流會

分享愛的過程

6月14日上午,兩岸100多名殘障組織代表和助殘一線工作者齊聚廈門,開展助殘與志願服務專題交流。福建省殘聯副理事長陳強在主持詞中提道,「臺灣在助殘志願服務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大陸學習與借鑑。這次專題會是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會上,大家圍繞如何更好地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助殘志願服務這一主題,從具體工作事例出發,就助殘志願服務理念、模式、機制等內容進行深入的互動與交流,尤其是此次臺灣地區帶來的「身心障礙者小社區服務之營銷導向」的理念,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鑑。同時海峽兩岸學者就助殘志願服務項目對接,平臺搭建進行積極探索。

同人助殘志願服務中心是福建響噹噹的助殘組織,登記助殘志願者8000多人,累計培訓助殘志願者9000多人次,服務殘疾人超過1.4萬人次,是中國十大傑出志願服務集體,也是全國志願助殘示範基地。機構負責人張文輝在交流會上,向兩岸專家詳細介紹了機構的運營情況,重點分享了「社工+義工」專業志願服務模式以及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方面的探索實踐,他深入淺出的講解深受歡迎。會後,張文輝被多位臺灣嘉賓團團圍住,大家互相交換了名片,希望今後可以有機會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

來自臺灣文藻外語大學的黃國良教授在主題發言中分享了「祖孫三代當志工,以愛傳家」的理念,提出了「三三三」的可操作模式(每天與家人擁抱三秒鐘;每天與家人說知心話三分鐘;與家人共同做喜歡的事三十分鐘),他說自己當志工近30年,越做越愉快,現在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是滿腔熱血當志工。他的分享在現場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一位嘉賓甚至在茶歇期間主動找到主講人黃國良,對他所說的理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兩人就這樣端著茶杯熱烈地探討了將近20分鐘,後來黃國良在會上對他所說的理念進行了補充說明。

就這樣兩岸助殘志願者相互探討、互相勉勵,對今後兩岸志願助殘工作的提升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專訪

同胞攜手大愛無疆

今年6月13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的第七屆海峽論壇首次將兩岸殘障人士嘉年華納入論壇系列活動。臺灣及大陸不同領域的殘障人士相聚於此,共同交流,對今後進一步深化兩岸殘疾人事業交流合作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此,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專訪了福建省殘聯理事長柯少愚(以下簡稱柯)。

記:首次把殘疾人內容納入海峽論壇,對於兩岸殘疾人事業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柯:海峽論壇始創於2009年,已經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和著名品牌。扶殘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五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代表時,強調了堅持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的重大意義。他說:「殘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為人類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本屆海峽論壇把「同胞攜手•大愛無疆」作為主題,立足兩岸殘障人士福祉,以兩岸共同關注且與殘障人士權益密切相關的輔具服務、技能培訓、託養、助殘等為切入點,搭建交流、借鑑、合作平臺,以「攜手」為載體,促進兩岸殘疾人事業交流,使具體項目、文體活動成為承載兩岸殘障人士加深交流、增進感情、借鑑合作的最基礎的細胞,讓「大愛無疆」的精神代代相傳。

記:頭一次融進了,我們將怎樣利用好這個契機,進一步擴大交流、進行合作?

柯:我們還將就海峽論壇工作進一步完善:一是更加機制化。舉辦閩臺基層殘障組織交流合作籤約,經友好協商,福建各級殘疾人組織與臺灣殘障組織建立長期交流合作機制,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兩岸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技能、輔具、社區服務等各領域交流交往,進一步生動詮釋「同胞攜手•大愛無疆」的內涵和發展殘疾人事業的熱切祈盼。二是為明年的海峽論壇早策劃、早準備。福建省殘聯作為承辦單位,我們認為是一份特別的重視和信任,備受鼓舞。福建與臺灣歷史源遠流長,有著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獨特關係。臺灣人口中的80%祖籍是福建。與臺灣殘障人士的交往是福建省殘聯工作的一大特色。我們將在原創性活動上下功夫,注重貼近親情、深耕基層、交流融合、創新載體、虛實結合。活動內容既突出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又注重實效性、凸顯專業性,集中展現兩岸殘疾人事業的最新發展成就。

記:本屆海峽論壇已經結束了,福建省作為海峽兩岸交流的前沿,下一步準備做哪些具體工作?

柯:我們會及時對本屆論壇的經驗進行總結,及時找出差距,給自己「挑刺」。將繼續圍繞海峽論壇「為兩岸老百姓搭建交流平臺」的定位,邀請臺灣民間殘障組織和殘障人士來閩多走走多看看。而且,將以基層和新朋友為主,突出民間特色和殘疾人視角,多形式開展兩岸殘障人士民間交流交往,以情感、實效驅動兩岸基層殘障組織廣泛對接,交流融合、凝聚共識,夯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逐步形成兩岸殘障人士多層次交流合作格局,擘畫殘疾人事業發展新前景。

相關焦點

  • 兩岸青年匯聚電競文化節嘉年華 交流創意攜手發展
    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嘉年華暨上海電競邀請賽決賽舉行 繆璐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0日電 (記者 繆璐)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嘉年華暨上海電競邀請賽決賽20日舉行,當天從臺灣地區和上海賽區分別突圍的4隊20人會師嘉年華,最後以在線混合編隊的形式決戰
  • 「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電競嘉年華成功舉行
    「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電競嘉年華11月20日在上海楊浦區正成功舉行,本次活動也是2020長三角國際文化博覽會楊浦會客廳的系列活動之一。在過去3個月內,文化節舉辦一系列活動,邀請兩岸青年以及電競愛好者通過線上和線下開展交流切磋,增進了了解,促進了交流。
  • 廣州市首家省一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此次揭牌的「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廣州市首家省一級的交流基地,涵蓋了大新美術館文創園區和石頭記礦物園區,也是廣東省首家由臺籍人士創辦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適應兩岸大開放、大交流的形勢要求,突出海峽兩岸交流地方特色、深化穗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 第五屆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臺中閉幕
    原標題:第五屆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臺中閉幕  中新社臺中12月27日電 (林春茵 鍾秋香)「相約寶島,舞動青春」,兩岸近300名舞者27日在臺灣臺中文華高中聯袂獻演「海峽兩岸青年優秀舞蹈校園大聯歡」,為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畫上句號。   「以舞會友,不亦樂乎?」
  • 【兩岸交流】2015 兩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與菁英合作參訪交流會歡迎報名
    歡迎廣大學人加入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QQ群,群號:432343676,請考研考博的學生添加微信號:1264273178 期待您的加入。臺灣中小企業歷經成長榮景與生存挑戰,具備國際化競爭、品牌、文創、營銷與管理實戰經驗,他們基業長青的奧秘何在?他們歷經市場挑戰後,如何反敗為勝?他們如何成為「隱形冠軍」(技術、創新與國際化,創造高附加價值,成為領域第一)?他們的服務理念為何被海內外消費者認同?兩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與菁英合作實務交流會,將提供新的互動思考與學習機會,其課程與師資具有下列特色與內容。
  • 千餘人苗慄參與「兩岸鄉村旅遊嘉年華」
    千餘人苗慄參與「兩岸鄉村旅遊嘉年華」     4月1日,「兩岸鄉村休閒旅遊嘉年華圖為臺灣觀光協會會長賴瑟珍(前左3)、福建省旅遊協會會長朱華(前左4)等共同澆灌緩緩成長的青苗,拉開「兩岸鄉村休閒旅遊嘉年華」的序幕。     4月1日,「兩岸鄉村休閒旅遊嘉年華」在臺灣苗慄縣飛牛牧場開幕。 活動由福建省旅遊協會、臺灣鄉村旅遊協會、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聯合主辦。
  • 兩岸關係:僵局與交流並存,鬥爭與融合共進
    2018年,海峽兩岸關係又經歷了一次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可以用「僵局與交流並存,鬥爭與融合共進」來概括。兩岸關係在持續僵持、政治對抗背景下有了新變化、新鬥爭,也有新發展。大陸持續同島內外「臺獨」勢力進行鬥爭,不斷強化「反獨」「遏獨」力度,同時出臺一系列促進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兩岸融合發展取得重要新進展。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菏澤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福華當選為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  王永華在現場指出,菏臺兩地人文淵源深厚,交流合作密切。成立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目的就是充分發揮菏澤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深化對臺文化交流,精心打造兩岸文化合作平臺,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有力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協會要利用菏澤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積極開展對臺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不斷促進菏臺人員往來。
  • 去海峽兩岸食品嘉年華吧!
    由白銀市臺辦、白銀貿促會、白銀市烹飪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甘肅白銀海峽兩岸食品嘉年華將於12月25日在白銀海峽兩岸國際食品城拉開帷幕。在為期11天的嘉年華中,海峽兩岸同胞將在白銀齊聚一堂,交流烹飪文化、共享美食盛宴。屆時,來自白銀及周邊地區的市民將能在家門口品嘗各式地道的臺灣美食。
  • 命運一體 榮辱與共——臺灣各界人士建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新華社廈門6月13日電(記者劉歡 許雪毅)在福建廈門參加第八屆海峽論壇的臺灣各界人士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作出努力。希望兩岸能夠繼續深化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加強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動、建設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兩岸企業家峰會「盛放」廈門、臺北
    臺灣同胞應把握大陸「雙循環」和「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新機遇,共同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創兩岸發展新局面。企業界作為兩岸經濟合作的主體,要克服障礙、排除幹擾、把握髮展大局。兩岸企業家峰會是兩岸四大交流合作平臺之一,自2013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兩岸工商界交流對話、密切對接,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 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北京舉辦(兩岸關係)
    12月10日,「筆墨抒懷·情聚兩岸——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北京舉辦現場(攝影:海峽飛虹)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馬曉葉):12月10日,「筆墨抒懷·情聚兩岸——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
  • 臺北一高中選用兩岸合編教材 遭綠營人士施壓
    臺高中使用兩岸合編語文教材遭到綠營人士施壓。近日,臺北市就有高中因選用兩岸合編教材,而遭到綠營人士的施壓。  據臺灣《旺報》報導,這套兩岸合編的語文教材共有兩冊,本學期已獲得多所高中選用。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理事長、臺北教育大學教授孫劍秋透露,11月,臺北市有綠營議員要求臺北某高中校長,前往議會說明用書狀況。綠營此舉頗有「警告」意味。
  • 海峽兩岸體育交流機制化20年:讓體育精神凝聚兩岸民心
    11月30日至12月5日,楊善德帶領6個項目的11名教練和運動員組成的大陸金牌教練和運動員參訪團訪臺,此時距離1997年第一批參訪團訪臺整整20年。­  「1997年1月,為推動兩岸體育交流的持續健康發展,兩岸奧委會共同發起了兩岸體育交流座談會,促成的第一個交流項目便是大陸金牌教練和運動員訪臺。」
  • 搭建兩岸體育交流新平臺 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啟動
    (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中國臺灣網12月5日北京訊 (記者 張潔)12月4日,海峽兩岸棒球交流合作委員會成立暨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啟動儀式在北方工業大學舉行。今年11月3日,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論壇閉幕式上發布了41項2017年兩岸交流項目信息。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將成為41項活動中首個啟動的交流項目。
  • 兩岸交流︱北京市臺辦、市殘聯及臺灣基隆市中侖志工服務協會一行走進心靈之聲
    本次活動的組織是繼2015年、2016年心靈之聲在市殘聯的領導下隨同市臺辦兩屆文化快車走進臺灣文化交流的回訪過程。團長穆劍志接待並帶領大家參觀了心靈之聲殘障藝術發展歷程展覽館、盲人音樂體驗廳、手語體驗館、啟明特殊培訓中心上課體驗、演員宿舍等。
  • 兩岸首度籌辦棒球交流賽 或邀重量級人士當領隊
    據《聯合報》9日報導,中華臺北棒球協會秘書長林宗成認為,這個比賽是兩岸首度進行的正式交流比賽,為表慎重,不排除邀請兩岸都熟悉的重量級人士擔任領隊,「連戰、吳伯雄、宋楚瑜都是適合人選」。  報導指出,中國棒球協會(北京)籌辦海峽兩岸棒球交流比賽,居中的臺商人士打算邀請馬英九夫人周美青擔任(中華臺北隊)總團長,但中華臺北棒球協會覺得成真機率不高。  報導說,周美青力挺棒球的行動,在對岸相當出名,居中籌辦比賽的闕姓臺商表示,如果由周美青帶隊到大陸比賽,勢必會掀起風潮,他對這個計劃相當樂觀。
  • 深臺交流結出新果實 海峽兩岸棒球學子聚深圳
    2005年,中國共產黨深圳市委與中國國民黨臺南市黨部開展第一批基層黨際交流。2015年,第一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落戶深圳中芬設計園。  2017年,第一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在深圳舉行,將揭開兩岸交流的新篇章。
  • 臺灣特色農產品首次亮相北京農業嘉年華 兩岸共建安全農業
    臺灣特色農產品首次亮相北京農業嘉年華 兩岸共建安全農業 2017-04-04 01:22: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兩岸一家親│海峽兩岸師生開展徐霞客紀念交流活動
    在隨後進行的學術交流會上,董澤民介紹了我院徐霞客文化進校園的實踐與思考。海峽兩岸紀念徐霞客公祭典禮2019海峽兩岸紀念徐霞客公祭典禮於5月19日在鰣魚港溯江源記廣場進行,來自海峽兩岸暨香港的中華民族同胞在此共祭中華遊聖--徐公霞客誕辰432周年公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