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
《問政山東》迎來第77期
本期問政火辣依舊
01
【泰安】
政府扶持的農貿市場被判違規,
頂格罰款165萬!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現場認錯
市民過日子就離不開農貿市場。為徹底改變泰城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規模小、檔次低、設施陳舊等問題,2019年,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兩年時間,對泰城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所有農貿市場都要達到三星級農貿市場標準,2020年11月到12月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現在已經是12月3號了,這些三星級農貿市場建得怎麼樣了呢?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
泰安市城區農貿市場兩年行動計劃要求,新建市場要建成集「購物娛樂」於一體的新型農貿市場,儘快啟動泰山農貿市場等6處農貿市場的建設工作。
11月19日,記者來到泰山農貿市場卻發現,項目正處於建設階段。不過,泰山農貿市場在原址拆遷後變成了商住兩用項目。
售樓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建成以後應該不會有農貿市場。
同樣在建設名單當中的王家店農貿市場,現在被圍擋攔住,裡面4個大棚狀的建築已具雛形,預留的攤位也已設好,但整個市場遲遲無法啟用。王家店村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場建設停滯的主要原因是卡在了規劃上。
涉及到配建房違建等問題,規劃一直不批,這裡便成了爛尾工程。
「泰安市城區農貿市場兩年行動計劃」保障措施中提到,市政府將改造提升工作納入民生實事工程,開闢審批「綠色通道」,凡涉及的土地、規劃等手續審批,特事特辦,簡化程序,縮短辦理時限。既然市裡有文件,規劃為什麼卡住了呢?
泰安市泰山區王家店村村委工作人員也很無奈:「人家規劃局不給辦。」
鳳凰路農貿市場是泰安市一個五星級農貿市場,去年10月建成啟用。但讓人詫異的是,今年意外地接到了當地規劃部門的罰款通知。而且是頂格處罰165萬!
對於這個處罰,經營方表示,難以接受:這明明是政府要求的啊!
泰安鳳凰路農貿市場經理:正常程序走的話確實是未批先建,但是前提就在這裡放著呢。定的時間很緊,就是去年10月份之前要求開業。
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泰安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指揮部曾向泰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下達通知,明確指出:鳳凰路農貿市場建設符合相關文件精神及規定,現項目單位按規定完善手續,不應處罰。
但這一通知並沒有被泰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採納。面對記者的詢問,規劃局工作人員答覆:處罰決定已經下了,得領導出面才行。
既然如此,記者又將情況反映給了泰安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指揮部牽頭單位——泰安市市場監管局。
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也是醉了」:能找的都找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通知。
短片中反映了三個農貿市場的問題。關於泰山農貿市場,說好的重建,卻要改成超市,難道與建高層次商場比起來,建農貿市場就不重要?
泰安市市長張濤表示,重不重要是群眾說了算,這個情況我會回去了解。只要群眾對菜市場有需求,我們就一定把它建起來,如果有人擅自改動這個規劃,市政府一定不允許,堅決糾正。
針對王家店農貿市場爛尾的問題,泰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宋憲春表示,將及時召集相關人員梳理出推進措施,抓緊落實市場建設。
而對於鳳凰路農貿市場被判違規,頂格處罰165萬的問題,宋憲春現場認錯:「這個情況我感到很內疚,也很慚愧,借這個機會,向項目單位表示歉意。」
宋憲春表示,前期處罰決定出了之後,相關的領導找到我,我對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核實後,感覺確實不妥。截止到昨天(2日),整改方案、處理辦法已經制定到位了。目前手續正在辦理中,爭取以最快速度、最高質量把相關的規劃手續辦理好。
最後,泰安市市長張濤現場表態:剛才看了片子,聽了局長的介紹,感到臉上發燙,確實有家醜被外揚的感覺,這個事情就是政府內部從決策的協調機制、工作流程包括部門之間協調聯動配合出現了問題,結果造成了部門之間的打架,給經營業戶、建設方造成了麻煩,也影響了利益。這一點確實不應該。回去以後,我們從源頭上進行理順調整。堅決把我們泰安的40處農貿市場改、擴建工程落實好。確實裡面有一些困難,下一步我們通過工作機制的完善來推動工作,給廣大市民一個說法。
02
【煙臺】
山東明文規定所有工程車必須編碼
可如今:
外地車輛管不了,本地車輛沒人管
工程車能幹重活,可也是個移動的大型汙染源。據測算,一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汙染物排放量相當於50-80輛國四機動車的汙染物排放量。
今年2月1日起,山東省出臺全國首部《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規定》,要求對山東省全部非道路移動機械實行信息登記管理,每一臺都有唯一的環保登記號碼。對不編碼、身份不明的機械,不得使用。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項規定在煙臺一些地方打了折扣。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
記者在煙臺市重點項目——煙臺蓬萊機場二期工程現場發現,近百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大都沒有進行過環保備案。
2019年7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文明確:要求到2019年底,全省都要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政策出臺一年多,煙臺一些工地項目經理和駕駛員卻表示,對這一政策不知情。
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負責經開區的煙臺市生態環境局經開區分局。
經開區環保部門解釋道:外地企業所屬的車輛他們無權管理,他們只對轄區內企業進行管理。
就在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記者來到的這家非道路移動機械運營企業,答覆同樣是:未進行環保備案,第一次聽說,對此政策毫不知情。
外地車輛管不了,本地車輛沒人管。
記者將這些情況反映給了煙臺市環保執法部門。該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之前還沒有處罰過此類問題,只要發現,會督促企業進行編碼。
工程車上噴這個編碼有什麼用?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周俊解釋:這個碼是我們省針對非道路移動機械唯一的一個信息碼,通過這個碼可以了解到這臺工程車關於產地、排汙、使用年限等等的很多信息。
周俊表示,省裡的文件是從今年的2月1號開始執行,我們從去年年底前已經開始摸底,目前已登記編碼27000多臺。周俊坦言,肯定是有漏網之魚的。本來是我們牽頭,卻沒有把這些部門召集到一塊認認真真制定個辦法,這是有責任的。
對於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備案問題,市級層面下一步該怎麼推進?煙臺市市長陳飛表示:首先從制度建設上解決問題,把所有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底數摸清楚,包括流動的、外來的,進駐後誰來承擔主體責任,建立資料庫。同時,一定要把主體責任明確好,生態環境等部門同樣有責任。這個事情並不複雜,關鍵是工作協同和工作落實上不能有漏洞,要解決好這個事。
03
【濟寧】
拆遷工地揚塵汙染嚴重,
指揮部一撤就沒人管!防塵只為應付公事?
濟寧地處京津冀大氣傳輸汙染通道,治理大氣汙染任務很重。光今年10月份以來,濟寧市就啟動了四次重汙染天氣的應急響應。可最近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的揚塵防治還不到位。
西五裡營河北村位於濟寧市任城區,東臨京杭大運河。2019年,西五裡營河北村棚改工作啟動,村莊開始整體拆遷。今年11月份下旬,記者在西五裡營河北村拆遷工地調查時發現,房屋拆遷產生的碎石、瓦礫胡亂地堆積在一起,整個工地僅在靠近道路的地方用防塵網進行了簡易遮蓋,大片的土堆和建築垃圾直接暴露在地表,上面積存了厚厚的沙土。一陣風吹來,揚塵四起。
大片的土堆和建築垃圾裸露的情況還出現在濟寧任城區安居街道的胡廠村拆遷區域。在現場,記者看到,成片的土堆和建築垃圾也沒有覆蓋,揚塵問題也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山東省揚塵汙染綜合整治方案》和濟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房屋建築拆除工程揚塵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房屋拆除現場存放土堆和裸露地面,要100%進行覆蓋。
記者注意到建築垃圾沒做覆蓋的兩處拆遷區域同屬一個街道辦事處,當記者把情況反映到辦事處時,工作人員表示:分找各社區,由工作組具體負責。
隨後,記者分別找到了西五裡營河北村村委會和胡廠村黨群服務中心。
對於記者反映的問題,兩個社區的回覆都不積極。西五裡營河北村村委會直接把球踢了回來:工作組已經撤走了,有事要找街道辦。
除此以外,記者在濟寧任城區濟杭港口物流園,濟寧高新區接莊街道前慄村拆遷區域,也發現大面積裸土,拆遷產生的碎石、碎渣等,都直接裸露在外。
問政現場連線了濟寧市任城區區長張令華。張令華表示,出現短片中的情況,作為區長很是內疚和自責。下一步,我們會對全區的160多個工地過篩子,嚴格落實到位。
對短片中反映的問題,張令華承諾,將爭取三天時間內整理完畢。對片中反映的不擔當和不作為推諉扯皮的問題,也將堅決問責。
對於片子裡反映的濟寧市任城區、高新區拆遷區域揚塵汙染的問題,濟寧市市長林紅玉表示,我們已經成立專班,對全市所有建築工地進行模牌,逐一落實。
關於揚塵整治,一是成立專班真正督導到位,二是整個幹部責任要落實到位,最關鍵的是:問題反覆出現的,屢教不改的,要嚴肅查處、問責,確保給群眾一個更好的環境。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整理自《問政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