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說到香料的配伍,好多年輕的廚師和美食愛好者都一臉的迷茫不知所措。為什麼同樣的香料,自己就不如師傅滷的肉食香呢。秘密就是你不知道各個香料的作用,還有各個香料的計量。在有就是香料的那個先放那個後放,香料前期的處理。是用酒泡呢,還是用水泡,還是炒香等等。這些都是有講究的。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滷肉配方中常用的11種香料的知識及使用計量供大家參考學習。順便我在最後給大家分享一款我用了40年的滷肉配方供大家欣賞。
桂皮:增香遮蓋異味。熬製滷水時每25千克清水時加30克左右的桂皮。直接燉肉時,每1000克原料需要加2克左右的桂皮。
八角:主要作用是增香。在熬製滷水或者熬製醬湯時,一般清水在25千克時需要放八角30克—40克左右。在燉肉時,一般肉製品的原料在2000克時,需要放八角8到20克左右即可。
香葉:作用是增香。用來熬製滷水時,25千克的湯汁一般用15克左右的香葉,直接用來滷肉時2千克肉製品原料需要放4—6片香葉。
白芷:祛異和遮蓋異味。在熬製滷水時,每25千克清水需要加白芷12克左右。直接燉製腥味比較重的肉製品時,每1000克原料,需要放白芷3克左右即可。
草果:掩蓋異味。用來熬製滷水時,每25千克清水需要加入草果的量大約在20克左右(去籽留皮)。直接燉肉時每500克原料需要加1克左右草果。
丁香:主要的作用是增香。熬製醬湯時一般25千克水時需要加10克左右丁香。滷肉時一般肉製品原料在500克時,需要放0.5克左右的丁香。
白豆蔻:主要作用是增香祛異。在熬製滷水或醬湯時每25千克清水需要放白豆蔻15克—25克左右。在直接燉肉時,每2000克肉製品原料時需要加3至8克的白豆蔻。
小茴香:主要作用是增香。在熬製滷水時,清水在25千克時需要放25克左右的小茴香。滷肉時一般肉製品原料在500克時,需要放小茴香1克—3克左右。一般用於腥味比較濃鬱的肉製品,如羊肉。
甘草:調和各種香料在滷水中的複合味的作用。熬製滷水時每25千克清水放25克甘草,燉魚不可以放。
肉蔻:主要作用是增香祛異的作用。在熬製滷水和醬湯時每25千克清水時,需要加肉豆蔻8克—15克左右。在直接燉肉時,每500克肉製品原料時需要放1克左右的肉蔻。
白胡椒:主要作用是增香,祛異,增加辣味。在熬製滷水時每25千克需要放30—40克的白胡椒。在燉製腥味比較重的肉製品時,如魚加上白胡椒3克即可。
西北狼大盆骨秘制香料包:香葉30克,良姜28克,八角28克,草果28克,山萘15克,肉桂15克,白胡椒15克,肉蔻18克,小茴香20克,沙姜20克,甘草10克,白芷10克,陳皮10克,以上全部香料在開水中浸泡20分鐘後,撈出瀝乾水分包成香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