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高華證券總經理索莉暉:保薦業務新規 健全註冊制下激勵問責機制

2020-12-22 同花順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下稱「保薦業務新規」)。對此,高盛高華證券總經理索莉暉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在註冊制下建立起來的與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的能力和責任相匹配的激勵、問責體系,會讓這個行業更專業,更注重項目經驗的積累,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和市場發展提供專業化服務。

  索莉暉表示,從大的背景來看,今年6月份證監會發布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此次,協會從行業自律角度對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的監管模式等作出重大調整。

  她表示,在保薦制度設立之初,採用了考試的方式來確定保薦代表人資格,第一批考試通過的保薦代表人只有600多。以考試定資格,實際上是一種「事前審批」。而此次發布的新規則調整為「事後備案」。更重要的是,現在證券公司可按照新規,基於公司內部業務人員的項目經驗和能力來決定誰可以做保薦代表人。也就是說,保薦代表人不以考試為資格門檻,更看重是否具備足夠的經驗和能力。

  索莉暉認為,市場正逐步推開註冊制。而註冊制不僅強調合規,更強調專業能力。券商要有篩選項目的能力,要能夠把好公司篩選出來,這一能力是和保薦代表人的個人能力連在一起的。這個能力不單單是考試能力,而是實打實做項目的能力。

  她說,這是新的激勵導向,會讓這個行業更專業,更注重項目經驗的積累。從公司的角度來講,以後人才的招聘、激勵等都可以按照更加市場化的規律來做。「新規釐清了保薦機構與保薦代表人間的責任、權利和收益,是推進市場化的結果。首先,監管部門對機構進行監管,然後再由機構來管理個人,通過市場主體自身對人員和業務進行管理、規範和約束,這就是市場化。監管在其中並沒有過度參與,而只是確定了大的框架和規則。對市場主體而言,將可以充分發揮主動性。」

  索莉暉表示,現在證券行業的保薦代表人數量大概有4200餘人,按一個IPO項目須由兩個保薦代表人籤字計算,目前至少可有2000多個IPO項目同時上報。但實際上,由於中介機構的責任被不斷壓實,市場並沒有出現IPO項目「放水」的問題。而且,由於保薦代表人這個群體在不斷壯大,還形成了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之間的新的供需均衡。

  保薦業務新規構建了一個系統性工程,通過完善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管理、公示和推廣以及即時響應等多個自律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化的自律約束、道德約束、誠信約束、聲譽約束效力。

  「新規提倡整個行業要講誠信、講專業、愛惜聲譽。愛惜聲譽不只是不被處罰公示,而是要做好項目的各個環節,包括立項、盡調、內控內核、持續督導等。」索莉暉總結道。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

相關焦點

  • 外資控股券商又見大動作,高盛或率先增持高盛高華至100%,未來戰略...
    高盛全資控股中國合資公司或率先兌現。12月8日,據媒體消息,高盛將在中國合資企業的持股比例提高至100%,這也意味著,高盛通有望全資控股高盛高華。高盛高華註冊地為北京,目前僅獲發「證券承銷與保薦」一張牌照,主營投行業務。過往20多年來,高盛一直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 摩根大通樸學謙:保薦業務新規將風險判別責任交由市場
    註冊制時代來臨,券商保薦業務執業質量、合規性愈發重要。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發布的《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強調了對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等六大機制的建立,同時對保薦代表人的登記管理、專業能力水平測試等做出調整。
  • 保代資格評定方式有變,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
    註冊制時代來臨,券商保薦業務行為和執業質量愈發重要,監管機構多次強調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12月4日晚間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保薦業務規則》共六章五十一條,強調了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保薦業務違規違規項目公示機制等六大機制的建立,同時對保薦代表人的登記管理、專業能力水平測試等做出調整。
  • 高盛高華董事長範翔: 外資投行將加速搶灘中國市場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批,近期外商獨資券商亦呼之欲出。  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範翔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12月,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有望成為外商獨資券商。完成100%控股後,高盛中國業務將與高盛全球優勢業務相融合。
  • 中國證券業協會: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 實施動態分類管理
    答: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新《證券法》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等。建立統一、規範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標準,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推行註冊制的重要基礎,對於促進形成能力和責任相匹配的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 中金公司投行負責人王晟:保薦業務新規則有利於全方位提升執業質量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侯捷寧12月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簡稱《保薦業務規則》),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晟12月5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薦業務規則
  • 高盛高華和華鑫證券外資控股獲批 證券業外資開放進程提速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本報記者 王力凝 北京報導3月27日,證監會公布的行政許可顯示,核准高盛集團成為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高盛高華」)的控股股東,核准摩根史坦利成為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摩根華鑫」)的控股股東。
  • 內部問責!廣發證券兩名副總遭降職 涉及康美項目事件!投行業務受...
    據接近廣發證券的人士告訴記者,嚴格落實整改的廣發證券投行進入驗收階段,暫停接近半年的保薦業務資格有望在2021年的1月恢復,但債券承銷業務按照此前的處罰結果,距恢復還有半年時間。在科創板與創業板實施註冊制的背景下,2020年成為券商IPO業務的收入大年,而廣發投行卻遭停擺,損失可謂巨大。
  • 高盛持股100%,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
    「高盛集團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葉小傑表示,在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外資機構加速進入中國,出現外商獨資券商是遲早的事。高盛集團為久負盛名的國際投行,在中國市場早有布局,由其拔得頭籌也是順理成章。
  • 全面註冊制箭在弦上!券商多項業務迎利好
    銀泰證券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實施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市場化一次重要的改變,過會率明顯提高,通過速度也在加快。資本市場迎來大發展,券商各個條線都會受益。長城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汪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全面註冊制,主要利好券商的投行與研究業務。
  • 國內證券公司應該緊張嗎?
    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被取消  2004年12月,高盛在中國同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證券合資企業高盛高華。  據啟信寶,高盛高華成立於2004年12月13日,註冊資本約11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索莉暉。經營範圍包括股票和債券的承銷與保薦、外資股的經紀、債券的經紀和自營以及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 保代新規出臺!保代將由考試定資格到能力定資格,保代登記主動權...
    答: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新《證券法》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等。建立統一、規範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標準,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推行註冊制的重要基礎,對於促進形成能力和責任相匹配的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 ...中信建投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常青:牢記使命 歸位盡責 做好...
    中國證券業協會於12月4日正式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保薦業務規則》),這是在新時代資本市場全面實施註冊制、提升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大背景下推出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
  • 廣發證券兩副總遭降職,涉康美內部問責出結果,1月保薦資格解封...
    隨著問責進一步落地,廣發證券被暫停近半年的保薦機構資格也將解封,此外,隨著其2020年11月份投行組織架構變革,即戰略指揮部「投行委」成立,投行業務將重獲新生。據接近人士透露,在保薦機構資格暫停的半年時間裡,一些知名IPO項目選擇等候廣發投行業務資格恢復,而這也是對廣發投行能力的認可。
  • 註冊制下中介機構馬太效應或加劇 頭部機構肩負重任
    以IPO保薦業務來看,《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4日,註冊制下,累計257家公司完成IPO(含科創板、創業板,下同),其中,承接項目數量前五的機構合計輔導的IPO公司數量佔比約四成。市場人士認為,註冊制以信披為核心,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的責任加強。
  • 投行迎重磅新規 券業金領生態重塑!保代資格評定生變
    建立統一、規範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標準,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推行註冊制的重要基礎,對於促進形成能力和責任相匹配的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二是建立保薦執業規範,細化保薦項目承攬、立項、輔導、盡職調查、推薦、持續督導等關鍵流程的工作要求,壓實保薦責任。三是健全保薦機構責任體系,強化保薦機構內部問責機制,完善勤勉盡責的示範標準,加強證券中介機構保薦協作,推動各方主體歸位盡責,形成市場合力。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誕生 高盛欲100%控股高盛高華...
    據悉,高盛集團已達成協議,收購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的股份。 券商股隨即異動,華鑫股份午後直線上漲,市場預期大摩收購華鑫證券或也將進入倒計時。高盛早有此意高盛高華成立於2004年,天眼查APP資料顯示,高盛為大股東持股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比例則為49%。不少人可能不清楚高華證券背景。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
    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保薦業務規則在加強保薦執業規範方面,作出了七方面的制度安排。為進一步加強保薦代表人的自律約束,協會建立了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  協會指出,保薦業務規則針對保薦業務重點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建制度,有助於完善保薦機構履行勤勉義務的示範標準,進一步壓實「看門人」責任。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