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代資格評定方式有變,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

2020-12-17 第一財經

註冊制時代來臨,券商保薦業務行為和執業質量愈發重要,監管機構多次強調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12月4日晚間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保薦業務規則》共六章五十一條,強調了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保薦業務違規違規項目公示機制等六大機制的建立,同時對保薦代表人的登記管理、專業能力水平測試等做出調整。

亮點包括:保代資格的取得由原先的「考試定資格」變為「能力定資格」——能否登記為保代,更多是保薦機構評判其是否具備執業能力及業務經驗,更加注重的是執業能力,而不是考試。

中證協表示,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要求保薦機構必須健全與之相適應的能力和責任體系。《保薦業務規則》的出臺對於促進形成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五方面完善規則、七項舉措強化保薦責任

《保薦業務規則》共六章五十一條,主要特點和內容有五方面,涉及完善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豁免條件、優化保薦業務收費原則、完善保薦機構內部問責機制等。

五方面具體為:

一是完善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豁免條件,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豁免條件主要考慮保薦項目經驗情況;

二是增加保薦代表人培訓學時減免規定,後續將在從業人員培訓規則中明確具體減免安排;

三是優化保薦業務收費原則,規範市場秩序,助力建設行業良性競爭生態;

四是完善保薦機構內部問責機制,要求保薦機構明確保薦業務人員履職規範和問責措施;

五是細化保薦機構盡職調查責任標準,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值得關注的是,在保薦執業規範方面,《保薦業務規則》針對保薦業務重點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建制度,規範行業發展,採取七大舉措,涉及:

要求保薦機構應當制定明確且合理的保薦業務收費原則;強化保薦代表人職責,要求保薦代表人全程參與項目執行,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盡職調查和審慎核查;強化上市輔導工作,進一步提高保薦機構對輔導工作的重視程度,督促發行人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明確要求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在盡職調查工作底稿等文件中詳細記錄所執行的盡職調查範圍、步驟和內容等。

與此同時,《保薦業務規則》在強化保薦責任、堅持自律管理與行政監管的差異化定位方面也有相關規定,還將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

保代考試為「非準入型測試」

值得關注的是,據《保薦業務規則》,保薦代表人的登記管理與以前的資格管理有所不同。在新規則下,保薦代表人登記管理是事後自律管理,有別於之前的事前準入資格管理。

具體來看,中證協表示,在目前模式下,保薦代表人是否符合相關執業條件的判斷權及決定權交給保薦機構。保薦機構在聘用保薦代表人前,應當對其從業經歷、誠信信息、違法違規情況等進行審慎調查,確保其符合從業條件。在保薦機構認為符合相關條件的前提下,再按照有關規定向協會進行登記。

同時,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為「非準入型的測試」,中證協表示,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是驗證擬任保薦代表人是否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具備所需專業能力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也不是成為保薦代表人的必備前置條件。

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兩類人員今後也可按照相關規定成為保薦代表人:一是具備一定保薦相關業務經歷和監管經歷而豁免測試的人員;二是測試結果未達到基本要求,但所在保薦機構認為其具備專業能力且能夠驗證專業能力水平的人員。

相關焦點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
    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保薦業務規則在加強保薦執業規範方面,作出了七方面的制度安排。為進一步加強保薦代表人的自律約束,協會建立了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  協會指出,保薦業務規則針對保薦業務重點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建制度,有助於完善保薦機構履行勤勉義務的示範標準,進一步壓實「看門人」責任。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 我國保代數量大幅攀升 保代津貼近年來「一減再減」
    2020年最後一個月,《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保薦業務規則》)正式發布,最為吸睛之處在於,不再將準入型考試作為唯一門檻,而是以專業能力定資格,將保代是否符合相關執業條件的判斷權和決定權交給保薦機構。
  • 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 加強場外期權業務自律管理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9月2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發布實施《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通知,為進一步完善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的制度供給,加強場外期權業務的自律管理,促進業務的健康規範發展,中證協在廣泛徵集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辦法》。
  • 保代新規出臺!保代將由考試定資格到能力定資格,保代登記主動權...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時隔不到半年,《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即出臺,落實並細化證監會7月發布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保薦機構認為擬任保薦代表人符合相關條件的,按照相關規定向協會進行登記。
  • 保代分類榜發布!項目數前十的保代4人為「老平安」
    保代保薦項目信息公開透明為進一步加強對保薦代表人的自律約束,中證協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將保薦代表人分為A、B、C三類。據了解,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根據是否存在效力期限內不良誠信信息及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結果是否達到基本要求,分類公示全體保代執業信息。
  • 最新保代分布圖來了!17家券商超百名,中信、建投各近400名居前...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中證協上周五公布的首份保代分類名單是近幾日行業關注的焦點。保代新規落地後,中證協發布的首份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顯示,截至12月14日,擁有保代人數最多的前十家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聯合、民生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國金證券、招商證券。
  • 保代分類榜發布!逾3000保代竟無項目,99人還上了C榜,這群人「霸」榜?
    保代分類名單出爐了!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強對保薦代表人的自律管理,促進保薦代表人誠實守信、勤勉盡責,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水平和執業質量,中證協在12月11日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綜合執業信息)」、「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B(機構驗證類)」、「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C(處罰處分類)」。
  • 中證協推動證券公司文化建設試點 十要素正在起草中
    健全完善自律規則體系為健全完善行業文化建設自律規則體系,落實《建設證券基金行業文化、防範道德風險工作綱要》的要求,履行新證券法賦予中證協的各項職責,中證協對相關自律規則進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制定、修訂推動行業文化建設和加強證券從業人員道德風險防範的相關自律規則。
  • 中金公司投行負責人王晟:保薦業務新規則有利於全方位提升執業質量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侯捷寧12月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簡稱《保薦業務規則》),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晟12月5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薦業務規則
  • 清華大學教授湯欣解讀《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中的勤勉盡責標準
    每經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謝欣保薦業務是我國證券發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A股市場自2004年引入證券發行上市的保薦人制度以來,對於規範證券首發和再融資過程中的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6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第三次修訂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
  • 證監會取消保代資格準入,業內預計註冊細則近期出臺
    證監會近日頒布新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其中明確「取消保薦代表人事前資格準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相應將暫停、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等監管措施調整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整體來看,修訂主要內容涉及調整保薦業務程序相關條款、調整保薦代表人資格管理、強化發行人責任、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等方面。
  • 中證協:更好發揮自律管理作用 健全證券行業治理體系
    一是健全行政監管與自律管理分工協作機制,科學界定行政規定與自律規則的規範內容,完善行政規定與自律規則制定的協調機制,建立重大改革舉措和監管政策調整的市場評估機制;二是全面實施證券從業人員自律管理;三是建立引導行業創新發展的常態化服務機制;四是建立自律導向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五是督促會員開展投資者教育和保護活動;六是強化證券發行承銷保薦業務自律管理;七是推動場外市場業務自律規範體系建設;八是加強協會治理結構和人才隊伍建設
  • 保代資格評定生變
    市場期待的券商保薦業務規則落地,對於券業金領——保薦代表人來說,行業生態即將重塑。中國證券業協會12月4日正式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簡稱《保薦業務規則》),建立統一、規範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標準,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等。
  • 保薦存在瑕疵!三券商及六名保代遭罰; 不足三分之一?中信建投定增...
    將新三板一併納入調整範圍,為證券交易場所完善配套規則預留空間。  中證協公布證券公司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執業能力評價結果  12月30日,中證協公布證券公司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執業能力評價結果。96家券商的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執業能力獲得分類,2020年獲得A類評價的券商共有14家,B類券商27家,C類券商55家。
  •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重啟,6月28日開考!這些重磅金融考試仍在延期中
    在疫情的陰影下,800+萬的應屆畢業生迎來了最難求職季,而各項從業資格考試的推遲延期更是雪上加霜。自今年2月中證協發布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延期報名的消息之後,至今已有4個月時間。券商中國記者致電中證協考務電話,接電人員表示,最新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安排目前還未發布,具體時間還未確定。
  • 4032名保代跳槽大調查 曾經「金領」今安好?
    投行隊伍日趨壯大,保代數量還在增長,行業競爭變得更為激烈,「金領」已然褪色。截至3月25日,中證協保代數量已突破4000人大關。在註冊制背景下,4032名保代將如何重新出發,我們拭目以待。中證協公開資料顯示,王惠雲離職登記日為3月18日。西南證券投行目前沒有投行總經理主持大局,僅有公司副總裁分管。招聘投行總經理由此開始。除了在招投行老大以外,西南證券在各地都擴充投行隊伍。比如投行西北部在尋找資深投行人員,要求能夠獨立帶隊推進項目,擁有保薦代表人資格或短期落地的項目資源。此外,成都部、深圳部、杭州部均在招聘投行承做崗。
  • 中證協:三方面推進證券公司場外業務發展
    協會副會長孟宥慈在致辭中指出,為更好地履行新證券法賦予協會的自律管理職能,服務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建設和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證監會近期就進一步加強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管理職責提出指導意見,推動場外市場業務自律規範體系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
  • 中證協:保薦代表人整體呈高學歷、專業化特徵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劉慧)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顯示:截至目前,保薦代表人共5901人,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佔比79.38%,具有5年以上從業經歷的佔比75.74%,保薦過3個以上保薦項目(已發行)的佔比25.61%,無不良誠信信息的佔比98.10%,整體呈現出高學歷、專業化的特徵。
  • 券商又一能力評級出爐:27家獲A類,50家B類,19家C類,中證協首次公布
    不同類別的劃分主要反映參評證券公司公司債券業務制度建設、人員配備情況、市場影響力、業務運行規範性、風險控制情況與服務國家戰略等方面的相對水平,並不涉及對證券公司資信狀況和業務資格的評價。中證協發布首次券商公司債執業能力評價結果
  • 高盛高華證券總經理索莉暉:保薦業務新規 健全註冊制下激勵問責機制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下稱「保薦業務新規」)。對此,高盛高華證券總經理索莉暉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在註冊制下建立起來的與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的能力和責任相匹配的激勵、問責體系,會讓這個行業更專業,更注重項目經驗的積累,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和市場發展提供專業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