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多,正是放學時間,長陽小學門口,接孩子的家長,只要一聽到校園裡傳來的歌聲,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來了。因為,孩子們唱的都是自己班的班歌。23個班就是23首不同的班歌,可別小看這些歌曲,在別的地方你是絕對聽不到的:每首班歌從作詞到作曲,都是各班學生和老師自己原創完成。這在杭州的中小學裡可不多見!
校名中隊名都被寫入歌詞
六年級班歌有一份對母校的不舍
23首校歌,裝訂在一起,厚厚一本長陽班歌集。細聽每一首歌,各年級、各個班級都有不同的風採。
低段的班歌,童真童趣,歌詞相對簡單、節奏歡快,如一(1)班的《向陽花之歌》:「三十六朵向陽花,開在一(1)這個家,迎著陽光,努力長大。」而到了中高段年級,歌詞會更抒情,節奏更抑揚頓挫,如三(2)班的《向著陽光的星星》:「三十個少年,活潑又聰明。三十顆星星,閃爍又晶瑩。」也有一些班級,把校園特色融入歌詞,如四(3)班的《向日葵之光》就是加入了學校的足球特色:「那陽光灑在綠茵場上,向日葵靜靜地仰望著太陽。飛起的足球帶動希望,我們的笑與汗凝固在雲上。」而六年級的幾首班歌,《少年遊》《最美時光》《難忘六(3)》,則是傾注了更多對母校的不舍之情:「收拾旅途的行囊,唱支最心愛的歌。最後望一眼熟悉的地方,別回頭,留下心中的回憶。」
全班同學寫歌詞譜曲子每個人都努力想最貼切的字詞
在每首歌的右上角詞作者一欄中,落款都是「全班同學」。每班30多個人,如何合作完成一首歌詞?
像五(3)班,歌名是《做自己的英雄》,班主任李丹老師說,主題當時是她初定的,「做最勇敢的自己」,主要感覺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較強,耐挫力弱一些。「在班隊課上討論,學生都很認同,每個人就開始創作一首,全班投票評出一二三等獎。」李老師介紹,最後就以一等獎獲得者陳言吾同學的歌詞為藍本,全班再一起進行修改補充。
當然,各班都有不同的做法,不少就以中隊名作為主題去創作,每位同學都想幾句詩歌,最後精選組合成一首歌。五(4)班學生金綿雨自豪地說:「我們是七色花中隊,班歌是《綻放》,我們班29個同學,每個人都想了花兒綻放時最優美的詞句。」
而譜曲的任務,更多需要音樂老師的參與。音樂老師張懿教一、三、五三個年級,她介紹說:「我會先了解這個班需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和學生一起確定主旋律,然後簡單譜曲,音樂課上再徵求全班的意見,學生就會說這兒需要調整,改成那樣好不好,整節課我們就一直在哼哼唱唱。」全部確定後,就是學唱了。「因為是學生自己原創的班歌,他們都非常熟悉,學起來很有勁頭,譜好的曲子也就流暢地唱下來了。」張老師笑著說。
出點子的是學校校長初衷還是因為校園足球班級聯賽
一所學校,班班有班歌,這在杭城中小學中並不多見。而想出這個有意思的點子的人,正是長陽小學校長劉志華。她說起初衷,還是因為校園足球。「我們學校有足球特色,經常開展班級聯賽。我就想,國家隊之間的足球賽事,取勝一方會奏國歌,那班級如果有班歌,表達孩子共同的期盼和夢想,不是也一樣能奏響賽場嗎?」
她把想法和大家一說,立即得到了師生的熱烈響應,這樣的活動最能建立班級文化和增強班級凝聚力。值得一說的是,劉校長自己就是一位出色的音樂教師,省教壇新秀,23首班歌最後定稿階段,她都一一修改把關。
就在前些天,學校舉行了班歌大賽,每個班通過多種形式展示班歌。「這是我們心底的一首歌,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即使我們畢業了,同學依然在,班歌依然在。」現場學生的話語,說出了全校師生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