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和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西方只是把我們當成搖錢樹

2020-12-09 軍機圖

根據印度國防新聞的報導,印度雖然是全球第三大軍費開支國,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印度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武器進口國。而中國的武器進口國身份正在弱化,印度著實羨慕這一點。目前的印度,海陸空三軍主戰裝備都充斥著進口產品,空軍的陣風戰鬥機,來自法國,反潛巡邏機來自美國,長航時無人機來自美國,地空飛彈來自以色列,坦克動力系統來自德國,巡航飛彈技術來自俄羅斯。印度媒體認為,印度過度依賴國防進口的脆弱局面,在短時間內仍然難以扭轉,而且印媒還爆料,印度雖然軍事支出有數百億美元,但是其中有180億美元用於養老金支出。

目前印度軍隊裝備的現代化進程的確進展緩慢,以印度空軍為例,印度空軍目前有性能還算不錯的戰鬥機蘇30MKI284架,顯然技術來自俄羅斯,還有俄羅斯的米格29戰鬥機86架,國產的LCA Mk1型號40架,陣風F3版本雖然購買了36架,目前也就到貨10架左右。最嚴重的問題是,印度在長時間依賴俄制戰鬥機的同時,並沒有延續俄制產品。

以印度的光輝戰鬥機為例,印度的國產戰鬥機和傳統俄羅斯的戰機零配件共用率很低。光輝戰鬥機除了航炮是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其發動機來自美國,探測雷達來自以色列,彈射座椅來自英國,座艙顯示屏來自法國,去俄羅斯化非常明顯。這對於印度而言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就是LCA在使用的時候,不會被俄羅斯卡脖子,負面影響就是要重新建立LCA的後勤系統,維護成本增加。

而在四代機之後,印度終止了和俄羅斯五代機的合作。這意味著,在常年使用蘇-30MKI之後,印度的下一代主力防空裝備可能來自西方。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能研發出五代戰鬥機之前,印度的四代機大概率會來自法國的陣風F4版本,而艦載機有可能會購買美國的F/A-18。這就意味著,印度的空軍裝備缺口非常大。根據印度空軍早前的預估,印度至少需要100餘架戰鬥機來彌補米格-21和幻影戰鬥機退役留下的空缺,但是目前看印度如果買陣風戰鬥機話,下一批預估也就36架,其餘的戰鬥機仍然沒有眉目。

在談到技術消化和技術轉讓的時候,印媒表示,在和西方國家合作期間,很少見到印度本土化生產的案例。俄羅斯雖然也是賺錢來的,但是俄羅斯至少讓印度自己本土製造蘇-30MKI,然而法國雖然承諾轉讓陣風戰鬥機的技術,但是後來法國又反悔了,這非常不利於印度的國防發展。印媒認為,和西方合作,西方更多的是把印度當做搖錢樹並非真心想幫助印度發展國防實力。

印媒這一點看的比較透徹,美國追求世界單極化,印度作為印度洋和亞洲重要的區域國家,美國非常希望拉攏印度。美國近些年和印度的軍事關係甚至有趕超印俄的勢頭,但是印度又不想完全充當美國的戰略棋子,而是希望美國輸出軍事技術到印度。這或許是印度的一廂情願,美國豈能不知道讓你印度有能力自產高端武器的時候,也是踢開美國的時候。

相關焦點

  • 印度媒體:跟中國的差距很大,西方世界只是想要賺印度的錢
    印度媒體:跟中國的差距很大,西方世界只是想要賺印度的錢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印度現在的軍事實力在不斷增強,但是很多的武器都是依賴於進口,國產的自研技術根本就跟不上。在印度看來,只要能夠增強自身的實力,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所以不斷地從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家進口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以為這樣就可以為非作歹。據悉,印度從來沒有想過,如果一味地依靠進口的技術,那麼國內的國產技術就無法發展起來。畢竟自主研發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缺一不可,否則不可能發展起來。
  • 印媒:印度現在距離戰爭越來越近,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在亞洲爆發
    據印度《亞洲時報》報導,現在世界正在「距離戰爭越來越近」。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將會在亞洲。印度和以色列將是戰爭爆發地。印媒認為,以色列是無條件支持印度的,印度和以色列有著長期的共同利益。同時,印度認為印度和美國的關係正在加強。
  • 印度又來和中國比國防實力,把責任都推別人頭上,其實是自己不行
    在半年多的對峙與挫折後,印度終於開始冷靜下來,思考印度到底和中國的差距在哪裡,才導致了今天的被動局面。近日《印度時報》刊文,稱印度國防工業現代化的失敗,是中印差距拉大的「罪魁禍首」。
  • 印媒:美日澳印將在南海「包抄」中國!印度想幹什麼?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在印度和中國的持續對峙中,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MARCOS)已被部署在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的班公湖地區,並且將很快得到新的船隻。而西部戰區負責中印邊境的國土防務和安全,隨著今年6月份以來中印邊境緊張對峙局勢的不斷升級,這次換裝殲-16是有意要迅速加強西部戰區的空中作戰力量。此處無聲勝有聲,我想這應該是最好的回應,看你印度還折騰不。當然,這只是解放軍戰鬥力體現的一個方面。
  • 印媒:在2026年之前印度將在關鍵能力上面臨差距,打不贏中國
    近日印度國防時報發表了一篇關於印軍能力較弱的文章,大致就是說,印軍的炮兵無法跟上現在高科技發展,在2026年之前都毫無反手之力,只能被動挨打,連個炮彈都沒的用,不過這僅僅只是在2026年之前。 印媒表示:儘管正在努力探索更多的裝備來彌補目前在火炮上的缺口,但是在最佳情況的計算下,到2026年,印度將擁有相當數量的現代榴炮彈。
  • 屢屢在邊境挑釁,印度與中國差距越來越大,到底有哪些異同點?
    今年以來,印度屢屢在邊境挑釁。國際關係專家普遍認為,這一方面是印度借中美博弈之機,企圖從美國「騙取」好處,同時轉移國內矛盾;另一方面,背後也有印度與中國差距越來越大,心態失衡的因素。心態失衡的印度,究竟能不能崛起?歷史遺留問題,是否能得到解決?2019年底,張維為教授在時隔11年後再次訪問了印度,帶來了第一線的觀察。
  • 印度想拉俄羅斯一同對抗中國?印媒:他們不是蘇聯不能信賴
    眾所周知,俄羅斯作為北方大國其盟友眾多,其中俄羅斯與中國互為合作夥伴,俄羅斯與印度又是軍事夥伴。對此肯定會有人表示,為何印度不拉攏俄羅斯一起對抗中國呢?事實上,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印媒的打臉?因此有部分印度人士認為,在面對印美不斷加強的大環境條件之下,印俄之間的友誼似乎快要走到了盡頭?同樣印度的一些激進人士更是表示,在中印之間的衝突俄羅斯根本就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為在中印衝突期間俄羅斯沒有選擇力挺印度,因此俄羅斯是一個不值得印度信賴的國家。
  • 錯過RCEP,新德裡要和中國搶拉美市場?印媒不留情面揭露差距
    在RCEP協約國忙著慶祝的時候,曾參與談判但最終選擇主動退出的印度也不忘給自己找補「面子」,開始與拉丁美洲國家積極接觸,打算在錯過RCEP之後與中國搶拉美市場。可惜,連印媒都不留情面地揭露兩國差距,給了莫迪政府一記響亮的「耳光」!
  • 中國科考船斯裡蘭卡活動,印媒要求海軍立即驅逐:印度洋是印度的
    據印度新聞網11月14號報導,斯裡蘭卡海域最近有兩艘中國科考船正在活動,並且已經停留了長達一個月,印媒認為這些船隻表面上在搜尋鄭和艦隊的遺蹟,實際上是在搜集印度海軍行動的「關鍵數據」,其中就包括印度潛艇的行動軌跡。
  • 印度經濟努力三十年,被孟加拉國反超?印媒:不要想著與中國競爭
    根據預測顯示,印度今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與同期相比下降10.5%,降至1877美元,而這個數據甚至比孟加拉國的1888美元還要低11美元。印度經濟努力三十年,到頭來卻被孟加拉國反超!印媒《國家先驅報》更是感嘆稱,不要想著與中國、美國展開競爭,我們還是先考慮如何與孟加拉國競爭。
  • 印度評出的亞洲空軍排名:印軍第一,中國令人意外,理由難以服眾
    在這份排名中,對五大空軍強國的評定本身就有比較大的爭議。中國是國防工業體系最完善的國家,日本和韓國都是發達經濟體,空中力量規模較大,被列入前五也沒什麼問題。印度空軍有實力進入亞洲前五沒什麼問題,而巴基斯坦是否有資格就值得商榷了。
  • 1962年印度軍隊和中國差距有多大?我軍久經戰火,印軍實戰差
    國是有差距的。1962年的印度軍隊和中國差距有多大呢?飛機約九百餘架,裝備有當時最先進的B-24、B-25轟炸機和P-51戰鬥機。海軍有接受日偽艦艇288艘,美軍轉讓的艦艇271艘。我軍在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3年解放整個大陸。而在抗美援朝中,小米加步槍的我軍和以美國軍隊軍為首的偽聯合國軍竟然打了個平手。我們把美軍從平壤趕到了三八線。這是自甲午海戰以來,中國真正意義上擊敗了世界強國,有偉大的戰略意義。使世界認識到了中國的強大力量。
  • 專訪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部分印媒誤讀我們與中國的合作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謝文婷】對於中尼雙邊關係的發展,有一個國家一直給予高度關注——印度。部分印媒時常帶著異樣的目光解讀中尼之間的合作,炒作中國「爭奪地區影響力」。今年6月尼泊爾聯邦議會眾議院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將與印度存在爭議的地區劃為本國領土時,甚至有印媒宣稱這是受到中國的「挑唆」。「當印度還是一個殖民地的時候,尼泊爾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了。」尼泊爾新任駐華大使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駁斥部分印度媒體時常污衊中尼關係發展。
  • 印媒將「撼山易,撼中國難」告訴全世界,用自身體會給西方提個醒
    令人頗感意外和欣慰的是,參加完這場媒體會後,印度媒體居然用「撼山易,撼中國難」這句話當成了報紙的頭條標題。病毒這種東西可不在乎你的國籍和政治傾向,只有拋下成見共同合作才能戰而勝之,但還是架不住一些人要趁機用疫情來表達自己狹隘的政治觀點,並對他人落井下石。
  • 中國科考船監測火箭發射,印媒又扣了兩個帽子
    印媒報導 近日根據印度「The Print」新聞網當地時間14日消息稱,在斯裡蘭卡海域活動的兩艘中國科考船「正處於印度海軍的關注之下」,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更大戰略的一部分
  • 印媒稱印度海軍「內線作戰」,能「以弱勝強」打敗中國
    編譯:王德華印度新德裡電臺網繼8日刊發文章稱「在西藏的空中作戰中,印度空軍優於中國空軍」後,9日又刊發文章稱,評估中印兩國海軍,儘管印軍有差距,但是由於「內線作戰」,加之有美國和日本等沉默的合作夥伴,印軍海軍能夠以弱勝強打敗中國海軍。原標題:與中國海軍的戰爭,印度不會被打敗目前,中印兩國在多克蘭地區互相怒目而視。
  • 張維為:如果讓我評價印度和中國的現狀差距多少年……
    今年以來,印度屢屢在邊境挑釁。國際關係專家普遍認為,這一方面是印度借中美博弈之機,企圖從美國「騙取」好處,同時轉移國內矛盾;另一方面,背後也有印度與中國差距越來越大,心態失衡的因素。我自己去過印度很多次,知道印度的媒體總體上是西方話語主導的,有時候喜歡問中國什麼時候進行政治改革。 看到印度都敢問這樣的問題,我們這次採用了《這就是中國》的風格,先做一個關於中國崛起和中國模式的講座、演講,然後在談中國崛起的同時,點出西方政治模式的困境和深層次的問題。
  • 印媒就尼泊爾向印度邊界增兵指責中國 尼大使:污衊
    印媒禍水東引,以尼泊爾邊界問題指責中國,尼大使:這是充滿偏見的污衊[環球網軍事報導]印度近期為邊境問題傷透腦筋,在克什米爾主權問題尚未與巴基斯坦達成和解的情況下,5月又在印度與尼泊爾邊境修建了一條80公裡長的公路,挑起了與尼泊爾的新一輪邊境衝突
  • 美國自曝幫印度監視中國,印網友自嘲:我們現在就是美國的附庸
    據美媒12月23日報導,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近期表示,美國與印度之間的情報共享越來越密切,尤其是與中印邊境局勢有關的情報。對此,報導直言,美國正在幫助印度「監視」中國軍隊。
  • 印媒又來整活!印度「人造皮膚」讓士兵隱形,能改變邊境對峙規則
    近日,印度媒體再次傳出新消息,稱「人造皮膚」技術可以讓印軍部隊在拉達克地區「隱形」數小時,以此將改變印度與中巴之間邊境對峙的規則。在中印邊境對峙的同時,印軍還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地方存在著領土爭端,目前拉達克地區已經進入寒冬,但是印軍的後勤物資存在明顯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