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印度國防新聞的報導,印度雖然是全球第三大軍費開支國,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印度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武器進口國。而中國的武器進口國身份正在弱化,印度著實羨慕這一點。目前的印度,海陸空三軍主戰裝備都充斥著進口產品,空軍的陣風戰鬥機,來自法國,反潛巡邏機來自美國,長航時無人機來自美國,地空飛彈來自以色列,坦克動力系統來自德國,巡航飛彈技術來自俄羅斯。印度媒體認為,印度過度依賴國防進口的脆弱局面,在短時間內仍然難以扭轉,而且印媒還爆料,印度雖然軍事支出有數百億美元,但是其中有180億美元用於養老金支出。
目前印度軍隊裝備的現代化進程的確進展緩慢,以印度空軍為例,印度空軍目前有性能還算不錯的戰鬥機蘇30MKI284架,顯然技術來自俄羅斯,還有俄羅斯的米格29戰鬥機86架,國產的LCA Mk1型號40架,陣風F3版本雖然購買了36架,目前也就到貨10架左右。最嚴重的問題是,印度在長時間依賴俄制戰鬥機的同時,並沒有延續俄制產品。
以印度的光輝戰鬥機為例,印度的國產戰鬥機和傳統俄羅斯的戰機零配件共用率很低。光輝戰鬥機除了航炮是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其發動機來自美國,探測雷達來自以色列,彈射座椅來自英國,座艙顯示屏來自法國,去俄羅斯化非常明顯。這對於印度而言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就是LCA在使用的時候,不會被俄羅斯卡脖子,負面影響就是要重新建立LCA的後勤系統,維護成本增加。
而在四代機之後,印度終止了和俄羅斯五代機的合作。這意味著,在常年使用蘇-30MKI之後,印度的下一代主力防空裝備可能來自西方。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能研發出五代戰鬥機之前,印度的四代機大概率會來自法國的陣風F4版本,而艦載機有可能會購買美國的F/A-18。這就意味著,印度的空軍裝備缺口非常大。根據印度空軍早前的預估,印度至少需要100餘架戰鬥機來彌補米格-21和幻影戰鬥機退役留下的空缺,但是目前看印度如果買陣風戰鬥機話,下一批預估也就36架,其餘的戰鬥機仍然沒有眉目。
在談到技術消化和技術轉讓的時候,印媒表示,在和西方國家合作期間,很少見到印度本土化生產的案例。俄羅斯雖然也是賺錢來的,但是俄羅斯至少讓印度自己本土製造蘇-30MKI,然而法國雖然承諾轉讓陣風戰鬥機的技術,但是後來法國又反悔了,這非常不利於印度的國防發展。印媒認為,和西方合作,西方更多的是把印度當做搖錢樹並非真心想幫助印度發展國防實力。
印媒這一點看的比較透徹,美國追求世界單極化,印度作為印度洋和亞洲重要的區域國家,美國非常希望拉攏印度。美國近些年和印度的軍事關係甚至有趕超印俄的勢頭,但是印度又不想完全充當美國的戰略棋子,而是希望美國輸出軍事技術到印度。這或許是印度的一廂情願,美國豈能不知道讓你印度有能力自產高端武器的時候,也是踢開美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