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考船監測火箭發射,印媒又扣了兩個帽子

2020-12-18 騰訊網

印媒報導

近日根據印度「The Print」新聞網當地時間14日消息稱,在斯裡蘭卡海域活動的兩艘中國科考船「正處於印度海軍的關注之下」,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更大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是收集對海軍行動特別是潛艇行動至關重要的數據。可從公布出的圖片看來,印度媒體又開始了傳統技能。

事實上,印媒所說的就是遠望號測量船/火箭運輸船,它們的作用就是用來對航天飛行器的海上測量、控制、通信運輸和打撈回收等任務,並非是印軍口中的「偷窺」「監視」。甚至還有更好笑的是,有一位消息人士聲稱,「這些船被部署(到這裡)表面上說的是為了搜尋鄭和艦隊的遺蹟,(該艦隊)據說15世紀初期在斯裡蘭卡(附近海域)沉沒」。

原來一個帽子不夠,還繼續扣一個我們是來找寶藏的帽子。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媒口中「可疑」的鄭和沉船遺蹟考古工作,早在2014年時,中國和斯裡蘭卡兩國就已達成過行動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2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除此之外,最近我國多顆衛星上天忙得不可開交,我國遠望系列測量船需要實時監測火箭發射,這跟印度完全扯不上關係,而印媒卻非要自作多情往上蹭。

一直以來,印度人都習慣把印度洋當成「自家後院」。尤其是在印度洋出入的船隻,印軍多次有過無禮的舉動,這事也不是頭一次了,就在去年,中國艦艇編隊在靠近印度專屬經濟區時,「全程受到印度海軍的監控」,連我國多艘漁船都被監控。

印度《論壇報》曾報導稱每年有大批中國的拖網漁船進入阿拉伯海甚至印度專屬經濟區進行捕撈。還有印度官員對中國漁民到數千公裡外捕魚目的不軌,因為印度安全機構認為,中國的拖網漁船可能「攜帶有調查或窺探的設備」。可以說,野心已經溢出了印度洋,更何況印度海軍確實沒什麼值得偷窺的,自作多情不可取。

相關焦點

  • 中國科考船斯裡蘭卡活動,印媒要求海軍立即驅逐:印度洋是印度的
    據印度新聞網11月14號報導,斯裡蘭卡海域最近有兩艘中國科考船正在活動,並且已經停留了長達一個月,印媒認為這些船隻表面上在搜尋鄭和艦隊的遺蹟,實際上是在搜集印度海軍行動的「關鍵數據」,其中就包括印度潛艇的行動軌跡。
  • 中國科考船斯裡蘭卡受阻,印媒喊話海軍立即驅逐
    據印度新聞網11月14號報導,近期在斯裡蘭卡海域發現,有兩艘中國科考船正在活動,時長一個多月。他們認為這2艘中國科考船沒有向斯裡蘭卡主動通報活動細節,很可能就是在進行非法的「數據採集」活動,或者是在搜集印度海軍的行動情報,所以他們緊急呼籲印度海軍對這兩艘遊船儘快驅逐。
  • 印度海軍坐不住了,邊境緊張局勢下,開始不間斷跟蹤中國測控船
    據印度媒體9月17日報導,印度在中印邊界與中國對峙的緊張情況下,印度海軍又在印度洋跟蹤正執行研究任務的中國的遠望號科考船。印方稱近幾日一艘中國的研究船,印度海軍的軍艦對其不斷進行跟蹤。該船於上個月進入印度洋海域,懷疑其目的並不單純。
  • 中國科考船在斯裡蘭卡活動,印媒要求海軍立即驅逐
    據印度新聞網近日報導,最近有兩艘中國科考船正在斯裡蘭卡附近海域進行活動,印度方面似乎認為這些科考船表面上是在進行科學考察,實際上是在對印度軍隊的活動進行數據搜尋,很有可能威脅到印度國家安全,為了保障國防安全,印度媒體呼籲印度對中國科考船進行驅逐。
  • 火箭發射的時候,旁邊會停著一艘船,為什麼要用到船?
    火箭發射升空,不僅場面震撼,而且也非常激動人心,特別是每當我國火箭成功發射,都代表又有一項航天項目順利開展。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在火箭發射之前,都會用到「遠望號」測量船,明明是上天的事,為何要用到船呢?今天,就為大家解答疑惑。
  • 海洋科考重器 「實驗6」科考船廣州交船入列
    【解說】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交船暨入列儀式在廣州舉行。  【解說】據介紹,「實驗6」科考船的交付入列,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對南海島礁區與深遠海及大洋的探測和基礎數據獲取能力,為南海及其島礁國土安全、環境安全、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平臺支撐。  【解說】「實驗6」科考船具備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觀測能力,以地球物理調查為主、兼顧多學科科學考察。
  • 中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
    中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金羊網  作者:陳亮  2020-08-28 8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
  • 發射頻率越來越密集,SpaceX計劃在10小時內發射兩次獵鷹9號火箭
    在解決了一系列小問題之後,SpaceX更換了兩臺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的發動機,有效地重新啟動了休眠數周的軌道發射,並按照美國宇航局(NASA)的嚴格標準進行了上述所有操作。SpaceX將於11月21日(星期六)上午9:17 PST (UTC 16:17)正式開始發射Sentinel 6A海洋監測衛星。
  • 原創連載|《進軍三大洋—— 中國「大洋一號」船大洋科考20年》(8):中國大洋科考
    中國「大洋一號」船大洋科考20年》(8)
  • 海洋地質8號科考船再次到中國南海進行地理勘察,海警船全程伴航
    海洋地質8號科考船是我國的明星艦船,近日,該船在萬噸級護航編隊的陪同下再次南下,前往中國南海進行海洋地質科考任務。海洋地質8號科考船從海南三亞出發,一直南下,經過西沙群島,穿越南威島與西礁,一直到金盾暗沙附近(金盾暗沙是南薇灘的組成部分),稍作停留。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
    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8日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
  • 解鎖觀看火箭發射的正確姿勢
    中國目前有4大航天發射場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小編最推薦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這是國內首個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場,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酒泉、西昌和太原三個航天發射中心較為偏遠,相比來說,位於海南的文昌有著絕佳的椰海風光,任何人都可以來到文昌,坐在沙灘上,吹著海風,近距離一睹火箭發射的壯觀景象。酒店陽臺,還是沙灘海邊,具體選擇哪個觀看火箭的位置,就隨君選擇了。
  • 「新箭」送「新船」!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這是工程全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努力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取得的最新成就,必將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和強軍夢而不懈奮鬥,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你們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
  • 漲知識丨火箭發射的三大看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的航天 ,作者陳肖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火箭發射這樣一個集高精尖技術為一身的「神操作」如果身在現場的你文昌發射場有兩個發射工位,站在發射場東邊的海灘上看,左邊是用於發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一號發射工位,右邊的發射長徵七號的二號發射工位。火箭在總裝廠房組裝好之後,通過地面軌道系統轉運至發射工位上。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到達工位至發射前約6小時,火箭一直被迴轉工作平臺包裹著。迴轉工作平臺可以為火箭遮風擋雨,為工作人員提供工作空間。
  • 印媒:中國已成太空探索典範,美歐此前行動掩蓋亞洲國家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印媒開篇特意強調,"在整個航天歷史過程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一直主導著太空探索領域,掩蓋了亞洲國家所做的努力。但是,嫦娥5號探月任務,日本的小行星樣本返回任務以及印度的ISRO支持的"隼鳥-2 "探月任務的啟動,已經幫助亞洲扭轉了局面"。
  • 同一天: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美國成功發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
    一、中國成功發射了一箭十三星 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在ULA發射中止後,SpaceX的獵鷹9號雙火箭發射仍在軌道上
    8月30日,周日,SpaceX宣布了從佛羅裡達的兩個發射臺發射獵鷹9號火箭的計劃。然而,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被擱置了。這次破紀錄的短時雙火箭發射計劃,被認為取決於周六早上聯合發射聯盟(ULA)的Delta IV重型火箭與一顆機密間諜衛星的發射。然而,顯然情況已不再如此。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在經歷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作業後,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日前結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   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在與「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聯合作業期間,「探索二號」搭載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滄海」號視頻直播著陸器,成功與「奮鬥者」號實現了萬米洋底對接。
  • 如何去看火箭發射?「追星」指南來了!
    2020年7月23日,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拒不完全統計,當天的文昌航天發射場周圍,至少有3萬遊客觀看航天發射,見證中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火箭發射前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一起來看看火箭的旅行日記
    中國串並聯型運載火箭發射前組裝模式主要包含箭體吊裝、水平運輸、垂直吊裝以及逆向撤收等作業流程。首先,助推器及芯級箭體在火箭總裝廠內通過行車分別吊裝至交通運輸工具上,然後由這些交通運輸工具將火箭各級箭體分別運抵發射場技術區,再通過運輸車轉運到發射區實現轉場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