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開學時間延遲,孩子們都開始了線上學習,其他年級可能還沒什麼,耽誤的時間可以利用壓縮周末和暑假的方式補回來,但是對於初三,高三的孩子們來說,如果中考,高考的時間不推遲的話,這複習時間可就減少了一個月了。目前為止,教育部門並沒有對中考,高考的時間是否推遲有明確回復,作為初三班主任,我還是有點心急如焚的,在群裡布置作業,督促學生複習,昨天突然有家長在群裡來了一句:不是2020年就普及高中教育嗎?大家都能上高中了,不要太緊張了,耽誤的時間等到了高中再補不就行了嗎?
我心中一驚,這種說法去年在網上就有所流傳,誤導了不少的學生和家長。這個說法源自於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普及高中教育,其實這是大謬不然,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中專、技工學校等,並非專指普通高中。
事實上,在很多地方高中錄取率很低,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高中錄取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說十個人中,有四個人上不了高中。這還算是好的,更多的地方,高中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甚至還有百分之四十以下的,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初中畢業生上不了普通高中,當然,他們可以上職業高中,職業中專,技工學校等,也算是普及了高中階段的教育。
考高中比考大學更難,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只要你考上了高中,考個大學並不是什麼難事,2019年參加高考的有1031萬人,錄取人數為820萬,錄取率接近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是個高中生有8個能上大學,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是太渣,基本上是能夠考上大學的,即便是本科錄取率也接近百分之五十。
國家為什麼不普及12年義務教育呢?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今後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技術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也就是初中畢業生中,一般人上普通高中,一半人上職業技術學校。這跟國家目前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的市場需求是分不開的,國家的發展既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也需要一些基層的技術型人才,在中學階段開始分流,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招生規劃。
當然,高中比較難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鎮人口不斷增長,但是高中學校建設卻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建設一所好的高中,可不是開發幾個樓盤那麼簡單,需要軟體硬體,需要優秀的師資隊伍,需要文化積澱,所以短時間供需矛盾是很定很突出的,這樣導致一些優質高中的錄取率很低。
所以家長不要被一些不準確的解讀所誤導,至少目前來說,國家沒有普及12年義務教育的相關精神,相信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初中升高中的競爭仍然激烈,甚至會越來越激烈,要想考上好的高中,還是需要付出勤奮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