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帶領人類探索各大領域的微觀世界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在《ACS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雜誌上,一個研究團隊描述了他們如何利用低成本的3D印表機和磁共振掃描數據,製作出人類心臟的可變形全尺寸模擬物。換言之,你可以把它拿在手裡,捏一下,會有非常真實的質感;切開它,你能找到心房和心室。這種人工心臟的出現,將有助於外科醫生在手術前更好地練習心臟手術,也可能最終導致全功能3D列印心臟的出現,並為醫療設備開發商提供一個平臺,用來測試他們的產品。

3D列印人類心臟

3D列印的心臟是如何完成的呢?首先,他們對一顆真正的心臟進行掃描,然後將數據轉換成3D印表機可以讀取的格式。由於3D印表機的工作原理是一層一層地疊加材料,因此他們通過一個切片器程序來運行3D圖像。這臺3D印表機利用海藻酸鹽作為列印材料,這是一種從海藻中提取的黏糊糊的物質。研究人員之所以選擇海藻酸鹽,是因為其成本較低,而且與人類心臟組織的材料特性相似。不過,這臺印表機並沒有像普通的3D印表機那樣將成品擠壓到空氣中,而是將人工心臟擠壓到一個裝有支撐凝膠的容器中。

在以往的醫療實踐中,已經有外科醫生在計劃手術前使用基於病人自身器官掃描的3D列印心臟。但這些人工心臟都是用舊的方法,由硬塑料製成。相比之下,這種新型海藻酸鹽心臟具有與真實組織相似的彈性。此外,該團隊還使用同樣的技術3D列印了冠狀動脈的一個單獨部分,觀察它是否可以灌注,或者說能否攜帶血液。果然,當研究人員泵入假血時,這個人工動脈並不會漏出液體。範伯格表示,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們越來越接近開發出血管相互連接的人工心臟。利用這種心臟,外科醫生就可以在有血液流動的情況下練習縫合動脈。

3D列印的主要應用領域

全球範圍內的工業級3D列印應用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工業裝備、消費級電子產品、醫療五大領域。3D列印在國內的應用來看,在航天領域厚積薄發,處於擴大規模階段。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出於減重與強度要求,航空航天設備中複雜結構件或大型異構件的比例越來越高,而這正是3D列印的優勢。同時在航天領域,對於零件的性能要求的敏感度較高,對價格相對不敏感,也有利於3D列印技術的採用。對於塑料件,由於目前3D列印材料種類、性能的限制,目前更多是在研發階段做試製。金屬件由於成本高昂和生產效率較低,無法在大規模的批產件上使用,因此更多局限於高端車型的性能改進零件。

在醫療領域,齒科已經廣泛使用3D列印,金屬植入體的製造規模也在擴大。醫療器具,特別是定製化醫療器具,是十分匹配3D列印特點的一個領域,那些無力負擔傳統方法製作假肢的人現在可以擁有假肢,藉助3D列印,可以精確製造假肢,而且成本也較低。

工業領域相對成規模的還是3D列印注塑模具應用;其他各方面,更多的是使用3D列印在研發階段的樣件試製,以及一些手板件的列印。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局限,同時也會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自己的發展曲線,3D列印也是如此。如今,隨著3D列印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並且被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以及行業所接受和認可。加上後續在設計思維上的轉變,材料種類的豐富,技術成熟度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其會成為傳統的製造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補充,成為新興的生產行業和新興的生產技術,促進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3D列印的發展方向

1.設備向大型化發展

縱觀航空航天、汽車製造以及核電製造等工業領域,對鈦合金、高強鋼、高溫合金以及鋁合金等大尺寸複雜精密構件的製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現有的金屬3D列印設備成形空間難以滿足大尺寸複雜精密工業產品的製造需求,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3D列印技術的應用範圍。因此,開發大幅面金屬3D列印設備將成為一個發展方向。

2.材料向多元化發展

3D列印材料單一性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制約了3D列印技術的發展。以金屬3D列印為例,能夠實現列印的材料僅為不鏽鋼、高溫合金、鈦合金、模具鋼以及鋁合金等幾種為常規的材料。3D列印仍然需要不斷地開發新材料,使得3D列印材料向多元化發展,並能夠建立相應的材料供應體系,這必將極大地拓寬3D列印技術應用場合。

3.從地面到太空

NASA是美國政府機構中較早研究使用3D列印技術,已利用3D列印技術生產了用於執行載人火星任務的太空探索飛行器的零部件,並且探討在該飛行器上搭載小型3D列印設備,實現「太空製造」。「太空製造」是NASA在3D列印技術方向的重點投資領域。為實現「太空製造」,美國已在太空環境的3D列印設備、工藝及材料等領域開展了多個研究項目,並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小編結語

隨著3D列印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本的降低,3D列印技術走入千家萬戶不無可能。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你便可以在家裡給自己列印一雙鞋子;也許,未來某一天,在你的車子裡就放著一臺3D印表機,汽車的某個零件壞了,便可以及時列印一個重新裝上。期待3D列印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精彩!

相關焦點

  • ...吳德沛團隊開創骨髓精準移植「蘇州模式」;3D列印為微觀世界留...
    科技周刊薦讀 | 「科學探索獎」公布鼓勵青年勇闖「無人區」;江蘇近百新品亮相「中國科技第一展」;吳德沛團隊開創骨髓精準移植「蘇州模式」;3D列印為微觀世界留想像空間  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頂尖科學家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今年,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
  • 深大教授的3D列印創新探索:用於人體骨骼和核聚變?
    增材製造研究所成員集體照不僅如此,他將「不一樣」的想法付諸更多的研究,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他目前擔任深圳大學增材製造研究所執行所長,帶領著團隊在3D列印的創新型應用領域進行更加深遠的探索。在深圳大學增材製造研究所勞長石所長的支持下,研究所團隊聯合中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聚變堆專家,開闢了一條陶瓷3D列印的應用新思路——應用於核聚變領域的核心產氚裝置。上世紀50年代開始,為解決能源危機,人類發展並建立了核電站。
  • 淺析3D列印的應用領域及發展趨勢
    近日,在《ACS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雜誌上,一個研究團隊描述了他們如何利用低成本的3D印表機和磁共振掃描數據,製作出人類心臟的可變形全尺寸模擬物。 3D列印的主要應用領域 全球範圍內的工業級3D列印應用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工業裝備、消費級電子產品、醫療五大領域。3D列印在國內的應用來看,在航天領域厚積薄發,處於擴大規模階段。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出於減重與強度要求,航空航天設備中複雜結構件或大型異構件的比例越來越高,而這正是3D列印的優勢。
  • 3D列印大放異彩:創新激發無限樂趣(全文)_印表機_辦公列印3D列印...
    23D列印在可穿戴領域大放異彩●3D列印在可穿戴領域大放異彩    如今,3D列印的商用速度越來越快,不僅在獨具個性的創意設計及藝術領域得到了發展    由於3D列印對產品製造的成本和周期上都有很大的縮減,通過材料堆積技術精準快速成型,能有效讓成本和效率大大得到提升,因此在各行業個領域內幾乎都有3D列印的影子存在。特別是目前生物科技以及醫療領域中,3D列印技術已經為醫學界和患者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 2020年,這12個3D列印應用領域有前途
    這是一個總結該領域所有最新進展的機會,無論是3D列印植入物的大規模採用,還是生物列印方法和材料的迅速發展。去年3dpbm與GE,OPM合作舉辦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有關骨科植入物的最新技術和市場的網絡研討會。
  • 2020年3D列印產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汽車為第一大應用領域...
    3D列印服務規模大3D列印也稱為增材製造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上遊涵蓋增材製造原材料及零件如金屬材料、陶瓷材料、塑料材料等,中遊以3D列印設備生產廠商及列印服務為主,涉及的列印技術包括熔融成積成型FDM、光固化成型技術SLA等,下遊行業應用已覆蓋醫療領域、航天航空、機器設備、個人市場、汽車工業等各領域。3D列印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 幫助人類探索宇宙本質,尋找微觀奧秘
    「量子力學」是一個神奇的名詞,它是人類物理體系中關於微觀世界的重要支柱,但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把一些「不靠譜」的事情和量子力學聯繫在一起,那麼量子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類對量子力學都有些牴觸,認為這個理論不靠譜呢?
  • 走進綻放的三維世界,體會不一樣的3D列印
    、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政府、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聯合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理委員會、北京豐臺科技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電光谷控股有限公司和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3D列印數字維創中心聯合承辦,攜手3D列印企業、應用端企業(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汽車設計與製造、3C企業、模具企業等)、文創產業、科研院所等,迎來主題為「三維世界的綻放」之思想盛宴。
  • 3D列印房子到底是什麼原理?
    近幾年來,3d列印技術有了很迅速的發展,且在現代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到取得了很廣泛的運用,而在房屋建築領域,3d列印技術技術操作更加方便、簡單和快捷,可以運用簡單、真實的材料對實體進行快速的建造和成形,成品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建築設施的結構、尺寸等相關特點,3d列印技術建築模型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 3D列印頭盔頂飾 與Katy Perry巡演世界
    【中關村在線3D列印頻道原創】在剛結束的CES展會上,Will.i.am剛以首席創意官的身份出席3D Systems的展覽,現在音樂圈兒的另一個腕兒——水果姐Katy Perry也瞄上了3D列印。在2015年Katy Perry「稜鏡」世界巡迴演唱會上,3D列印已經和演唱會共同起航。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3D列印的優勢與發展趨勢
    如今3D列印變得十分的流行,而且已經應用於全世界。目前比霍科技生產的3D列印模型大概是1000元左右。對於產品的開發成本來說並不太昂貴。3D列印技術已經出現,它或許會破壞未來的每一個領域。工業是3D列印應用的核心領域。現在工業設計十分重要,通常是產品成敗的關鍵。在產品設計過程中,3D列印技術的參與加快了工業設計的步伐,由於3D列印技術可以迅速實現工業設計,特別是汽車等領域的工業設計,讓如今能夠列印出大的真實對象,而物理對象是設計的必要步驟,使設計者或企業決策者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到產品的形狀,並決定是否生產。
  • 帶11個3D列印零件,NASA「毅力」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此次登陸是為2030年後人類探索火星做準備。而值得注意的是,11個3D列印製成的金屬零件將隨著毅力號漫遊車開啟火星漫步,這將是一個3D列印歷史上的裡程碑。l 點擊文中出現的紅色字體打開延伸閱 l「毅力」號將在火星上停留近兩年,尋找遠古生命跡象,探索火星表面。
  • 鈦合金3D列印粉末已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鈦合金3D列印粉末已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金屬增材製造零件的質量與金屬粉末的特性密切相關,包括粉末的粒度、球形度、流動性、松裝密度等。航天、航空、醫療等領域「高精尖」、「高質量」、「超精密」的應用需求也對金屬3D列印粉末的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基於深度的市場觀察與長期的金屬增材製造實踐,鉑力特針對用戶長期以來反饋的特殊需求,研製出TA1、TA15、TC4、TA18、TC21等多種鈦及鈦合金粉末,現已成功應用於航空航天等增材製造領域。
  • 了解什麼是3D列印
    經常會看到報導,3D列印汽車,列印巧克力,列印房子,甚至於列印器官,那什麼是3D列印?1D是線,2D是面,3D是體,3D列印就是想辦法列印出立體的結構。當然沒有問題,那我們最常見的兩種絲材列印的方法就是絲材疊加-FDM(熔融沉積製造)以及墨水直寫DIW,是目前最為常用的列印方式,價格從幾千到幾萬不等,ftm列印通過標準的絲材送入到噴頭中,在噴頭中加熱融化,擠出熔融的聚合物絲後,在外界低溫的環境下固化形成數百微米的絲,絲絲疊加構成面,面再構成3D實體,常用的fdm列印材料是聚乳酸絲材。
  • 一文了解2020年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 金屬3D列印替代大
    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3D 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 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創想三維:3D列印技術進入教育領域會有什麼樣的好處
    上遊包含增材製造原材料及零件如陶瓷材料、金屬材料、塑料材料等,中遊以3D列印設備生產廠商及列印服務為主導,涉及到的列印技術包含熔融成積成型FDM、光固化成型技術SLA等,下遊行業應用已涵蓋醫療領域、機器設備、航天航空、個人市場、汽車工業等各領域。      在教育領域,3D列印的運用可能近些年愈發受到關注。
  • 給科學家一雙慧眼——上海光源助力科學家探索微觀世界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給科學家一雙慧眼——上海光源助力科學家探索微觀世界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何欣榮  人類來到世界,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樣事物,就是光。光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從紅外、可見光、紫外、軟X射線、硬X射線到伽馬射線……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和不同的光打交道。
  • 3D列印可以顛覆現有的製造業嗎?3D列印有什麼短板嗎?
    雖然3D列印是一個很好的技術,但是想要取代傳統製造業,還真是有很長的路要走,或許永遠也取代不了。3D列印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尺寸精度,以製造CPU晶片為例,人們現在已經掌握了10納米的矽工藝,那麼3D列印能做到嗎?
  • 研究發現超聲波能提升3D列印金屬強度
    據外媒報導,得益於澳大利亞的一項新研究,3D列印金屬部件的質量可能很快就會獲得提高。那裡的科學家已經確定,超聲波可以通過改變這些材料的微觀結構來增強其強度。由博士生Carmelo Todaro帶領的RMIT大學團隊近期嘗試了一種被稱為「定向能量沉積(DED)」的現有3D列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