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觀後感

2021-01-19 生活總是美好的哦

在異鄉看在故鄉發生的電影,總會是熱淚盈眶吧。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總是覺得這好像姜文做了導演,但姜文的深邃含蓄又沒有一點體現。對我來說,最大的特點是真實。影片中所有的背景和人設,都可以說百分百貼近當時的背景,從開始的娶親、抬轎······當一兩個鏡頭是突出的,舉例還有意義,當所有都是,那麼就沒必要舉例了。

誠然,真實度與拍電影的年代有關,但在真實度上,無論是生活場景還是較少的戰鬥場景,都真實如生。相較於現在的效果,可謂做到了極致。

往往會不自覺地拿它和鄭曉龍的《紅高粱》作比較,毫無疑問的是,姜文飾演的餘佔鰲,要比朱亞文飾演的更加真實,也更加符合一個那個時代有血性的中國男人的形象,機智、勇敢、虛榮、自傲、狡黠,讓人看了會驚呼,這就是一個男人,一個中國男人,可愛而可恨。當然電視劇餘佔鰲有血有肉,但未免太傲了一些。

而趙薇的戴九蓮和鞏俐的戴九蓮各有千秋,趙薇的戴九蓮,一開始就藏著一種機智,而鞏俐的戴九蓮的機智靈活是慢慢顯露,頗符合一個封建時期被嫁的女人形象;由於電影的短暫,戴九蓮的形象很難在電影中體現到深刻淋漓,電視劇中的戴九蓮形象卻是豐滿可信的。

老謀子是攝影師出身,對電影的畫面感的要求要高於常人,紅色作為主體色,象徵希望和抗爭,在短短90分鐘內表現得尤為強烈,而電影本身,也相當於一個太陽,一顆炸雷,好像要從文革的束縛中拼命掙脫出來。

一般電影,要麼現三分,留七分;要麼現七分,留三分。但年輕大膽的張藝謀卻要用十分的力,讓所有的,都在這一片紅色中體現,自然留不下值得回味的,但即使沒有回味,90分鐘的一片鮮紅,也足以讓那個沉寂的時代為之一顫。

對於這樣一本長篇小說,拍成電影不及電視劇好得多,電影不得不珍惜每一幀、每一個畫面,而劇卻可以毫不吝嗇地用細節講述整段故事,對於紅高粱也是如此。

故事的跳躍性讓觀眾往往會跳出故事;而不去使用較多細節,使電影的煽情效果差了很多,無論是戴九蓮出嫁、酒窖開工、羅漢慘死、戴九蓮犧牲,都與電視劇中相差甚遠。其實,電影版的原意就是為了講述這個故事,並未在人物上下太大的功夫,因此在我們現在看來,並不太符合審美觀念。

我看完了電影,離開百講的時候,腦海裡一直迴蕩著《酒神曲》。,這是我從小聽到大的一首歌,至今仍被視為經典。其實,好像現在看以前的流行款式一樣,無論藝術的形式會隨時代變遷,銘記在人心中的,就應該是餘佔鰲的血性、痞性,而遠不是飾演餘佔鰲的朱亞文或姜文的瑣屑小事。

相關焦點

  • 對生命力的謳歌——淺析《紅高粱》鏡頭運用
    影片《紅高粱》作為中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之作,對鏡頭的運用同樣是可圈可點的。特寫中推動劇情發展/故事中的特寫舉例我們的女主人公九兒第一次出場,是她即將坐上花轎,前往十八裡坡之時。九兒身著大紅色的嫁衣,周圍充斥著喜慶的嗩吶鑼鼓聲。
  • 改編自莫言小說的《紅高粱》是怎麼拿下金熊獎的?
    據說鞏俐拍《紅高粱》的時候是有男朋友的,只是對方不願意她拍《紅高粱》,結果,電影開拍後兩人矛盾就慢慢激化了。  1992年,張藝謀的前妻肖華曾經出過一本名為《往事悠悠》的書,披露了她和張藝謀、鞏俐的瓜葛:「張藝謀一邊吃一邊對我說:『這件事我本來沒想瞞你,回來後一直很忙,想等忙完後再告訴你,在山東我們倆還沒有什麼,到寧夏後發生了那麼幾次……就是這麼回事』。」
  • 品格品質品相獲高度肯定——《紅高粱》研討會在京召開
    《紅高粱》完美收官 呂芃表示「如釋重負」      山東廣播電視臺總編輯呂芃表示,《紅高粱》完美收官,可以說「如釋重負」,只因《紅高粱》原著本身即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世界文學中的一座大山,而80年代的電影版《紅高粱》在整個世界電影史上,也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因此,製作電視劇版《紅高粱》壓力極大。
  • 永不褪色的「紅」——淺析《紅高粱》的視聽語言
    《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篇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等主演。該片成為首部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亞洲電影。整部影片以女主人公的一生為線索,表現了農民敢於追求愛情的精神,對「酒神」的尊敬,諷刺了封建家長制對婚姻的安排,同時也反映了抵禦日寇入侵時的家國情懷。《紅高粱》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調是紅色。
  • 張藝謀的「紅色風暴」,讓人震撼的《紅高粱》
    剛看完張藝謀在1987年所導的片子《紅高粱》,還一直沉浸在影片最後的震撼之中。還有抹那近乎詭異的紅,揮之不去的紅。看《紅高粱的》時候,我想到了之前所看的,陳凱歌所導的《邊走邊唱》,感覺兩部影片的拍攝地點都像是在陝西那一帶。
  • 毛尖談周迅版《紅高粱》:莫言哭了,高粱黃了
    作者:毛尖(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教師)本文來源:文匯報看了兩集《紅高粱
  • 淺析《紅高粱》之意義
    《紅高粱》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山東高密縣東北鄉,漫山遍野的高粱為載體。通過『我爺爺』土匪餘佔鰲,與『我奶奶』九兒之間的愛恨情仇,貫穿整部小說。在抗戰的大背景下,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又具反叛精神的傳奇故事……莫言是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故事裡的中國》走進《紅高粱》,蔣欣挑戰鞏俐經典角色九兒
    而最新一期的節目中,《故事裡的中國》走進經典作品《紅高粱》。《紅高粱》是根據莫言的同名小說小說改編而來,而1987年張藝謀將小說影視化,邀請鞏俐和姜文擔任主演,而這部電影也是在1988年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也是中國電影首次獲得該獎項。
  • 生命是一種燃燒的紅——淺評電影《紅高粱》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紅高粱》通過講述少女九兒被貪財父親嫁入單家,與轎夫相愛,因單家父子之死繼承酒坊後,跟酒坊兄弟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讚揚了人對自由的不懈追求,歌頌了生命的熱烈勃發和蓬勃向上。電影《紅高梁》通過極具特色的色彩運用向觀眾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原始的熱烈昂揚,激情勃發的生命力。
  • 《紅高粱》:莫言與張藝謀共有的鄉土情結,開啟了個體生命的禮讚
    電影劇照 九兒《紅高粱》是莫言作品中的一座豐碑,但是當年張藝謀拿下這座豐碑,只用了800塊,而且是兩部作品,另外一部是《高粱酒》,電影版本的《紅高粱》便是改編自莫言的這兩部作品。《紅高粱》的民俗象徵電影名稱沿用了小說的原名,莫言認為原始生命才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根,原著小說將《紅高粱》作為書名,並作為作品的主要象徵物,有力的表達了作品的主題意蘊。張藝謀沿用原著書名作為電影片名,同樣也利用了紅高粱的寓意,並且熱情洋溢的在影片中用色彩展現出來。
  • 莫言做客《故事裡的中國》,講述《紅高粱》靈魂深處的民族血性和...
    如火如荼恣意蔓延的高粱紅,便成了《紅高粱》的底色,張揚著生命的濃烈與悲壯。今天(5日)晚上八點檔,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十二期。從書籍到影像,從過去到現在,《紅高粱》又是如何在與時俱進中不斷迸發活力?戲劇總導演田沁鑫和蔣欣、邢佳棟又將帶來一部怎樣的舞臺版《紅高粱》?
  • 周迅朱亞文主演《紅高粱》被訴「剽竊」 東陽金百星索賠1800萬
    2014年12月,電視劇《紅高粱》在北京衛視播出後,原告發現電視劇《紅高粱》從故事情節到人物的走向和故事框架結構都與原告電視劇《紅蓋頭》劇本驚人相似,同時製片人又是季某。原告從中關村圖書大廈購買了電視劇《紅高粱》的音像製品,經過詳細比對,原告認為電視劇《紅高粱》中的大部分內容剽竊了原告電視劇《紅蓋頭》的內容及人物關係和故事框架結構,嚴重侵犯了原告享有的改編權、攝製權等著作權。
  • 觀李大嘴兄觀《胡耀宇老師對蔣其潤一戰自戰解說》觀後感的觀後感
    近期胡耀宇老師發了兩篇棋評,其中之一是15年前常昊對李世石的一盤棋……這樣的棋評似乎已經不能用「觀後感」來形容,所以小編暫時沒有找到套娃角度。不通啊……正在鬱悶之間,看到了李大嘴兄發布的《胡耀宇老師對蔣其潤一戰自戰解說》的觀後感,這就歐了,有了觀後感,才能有觀觀後感的觀後感,完美。
  • 張藝謀《紅高粱》:用色十分大膽,紅色象徵意義,是希望也是絕望
    電影《紅高粱》是由我們熟知的張藝謀導演執導的,於1987年在中國各大影院與觀眾見面,該電影獲得了豆瓣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在1988年的時候榮獲了第3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從此開啟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先鋒。不得不說,從《活著》到《紅高粱》張藝謀導演的創作水準可是一直都在提高啊。
  • 《故事裡的中國》再現《紅高粱》,邢佳棟版餘佔鰲桀驁灑脫
    最新一期的《故事裡的中國》中,導演田沁鑫聯手主演邢佳棟、蔣欣一起,在舞臺為觀眾重現了莫言的《紅高粱》,讓這部文學名作,再現了中華熱血兒女的精氣神。由莫言所著的《紅高粱》,確實是一部非常偉大而神奇的作品,在影視化的改編中,無論是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版,還是由鄭曉龍執導的電視版,都堪稱一代經典。
  • 還在為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發愁? 2020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作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還在為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發愁?《開學第一課》,還有一項有意義的作業,那就是寫一篇觀後感。不知道該如何寫觀後感?不要怕!中教君為各位同學提供一份貼心的觀後感寫作指南,快來一起看看吧!     一、寫作技巧篇     觀後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等作品之後的感想、感悟、啟發。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觀後感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 1986年電影《紅高粱》開拍,多年後這部電影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1986年電影《紅高粱》開拍,這一部電影改變了兩個女明星的人生,她富態又端莊,卻因為臉寬而失去了角色,而當時籍籍無名的鞏俐憑藉此片成為一線大腕,成為了國際影星。
  • 淺析《紅高粱》:高粱地裡的野合電影,完美的東方含蓄藝術
    (這是1988年《紅高粱》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後,張藝謀在接受採訪時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國外的導演分派,國內的導演分代。拿《紅高粱》來說,它取得了中國電影的第一個殊榮是真,但其意識形態上的巨大革新也不假,所以當年的《紅高粱》成為了影視圈討論的焦點:有人說它打開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大門,帶動了中國電影的國外市場;有人說它的藝術手法太粗俗,甚至還有反動的意味。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 這份寫作指南請轉給家長(附往年 觀後感)|
    每年,全國中小學生集體上完《開學第一課》,還有一項有意義的作業,那就是寫一篇觀後感。不知道該如何寫觀後感?不要怕!小編為各位同學提供一份貼心的觀後感寫作指南,快來一起看看吧!   1     寫作技巧篇     觀後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等作品之後的感想、感悟、啟發。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 歷史今日|電影《紅高粱》破天荒問鼎金熊獎1988年2月23日
    導語:1988年2月23日,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攝製,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影片《紅高粱》,在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金熊大獎。這是中國電影也是亞洲電影第一次在柏林電影節上斬獲桂冠。看事件:中國電影在國際舞臺「破天荒」1988年2月23日,西安電影製片廠攝製、張藝謀導演、鞏俐擔任女主角、姜文擔任男主角的彩色故事影片《紅高粱》,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與美、蘇、法、意和聯邦德國等21個國家新故事影片比賽中,榮獲金熊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