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約」中英街文化品牌重磅推出王石分享對中英街美好期待,10名...

2020-12-23 SZNEWS

「十約」中英街文化品牌引人關注。深圳晚報記者陳玉攝

王石在活動現場發表演講。深圳晚報記者陳玉攝

「十約」海報敘述中英街故事,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和拍照。韋建誠攝

掃碼進入深圳Plus視頻《中英街,約嗎?鹽田區中英街管理局重磅推出<十約中英街>概念片》

深圳晚報記者 許嬌蛟

12月10日,鹽田區中英街管理局舉辦了「十約」中英街——第三屆中英街文化節開幕式暨非遺專場展演活動,並重磅推出「十約」中英街文化品牌。這是中英街在新時代背景下,努力擦亮「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這一金字招牌的重要舉措。未來,中英街將圍繞「十約」中英街這一概念,繼續推出更多好玩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的建設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鹽田區區長鄧飛波、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等出席了當天的活動。

向市民發出熱情邀約

走進多元中英街

對深圳人來說,中英街是這座城市無法忽略的文化記號。這條長250米、寬不足4米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飽經風霜,見證了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的興衰榮辱,其獨一無二的「一街兩制」特色是「一國兩制」的經典縮影。近年來,中英街逐漸走到了發展轉型的十字路口。在深圳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的大背景下,中英街迎來了嶄新的歷史機遇;在鹽田區政府全力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的過程中,中英街正扮演著重要角色。

今年,中英街重磅推出「十約」中英街概念,並努力將其打造成為中英街重要的文化品牌。兩百餘年前,客家人在沙頭角建立「十約」,制定十條規範當地生活的規章制度,從此這裡生活逐漸井然有序;兩百餘年後,沙頭角的中英街迎來了新時代,中英街也賦予「十約」嶄新的含義——邀請十位各領域專家、達人、代表,挖掘出中英街的生活文化特色,向廣大市民發出熱情邀約,帶領大家認識和了解一個正在不斷沉澱和迅速變化的新時代中英街。

目前,十位中英街邀約人均已正式亮相,包括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創館館長孫霄、國家級非遺魚燈舞傳人吳觀球、深圳著名義工陳觀玉(陳媽媽),以及百萬級網紅博主深夜徐老師等。他們從真實的經歷出發,講述自己與中英街的動人故事,邀請廣大市民來中英街銘記歷史,歡樂購物、品嘗美食、感受客家傳統文化、欣賞民間精湛藝術、體味深港水乳交融……共同品味一個多元、立體、包容的中英街。

2

未來將把中英街打造成文旅大IP

當天上午,鹽田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琨在講話中表示,一直以來,中英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素有民間藝術之鄉美稱。此次推出「十約」中英街品牌富有創意和意義,必將充分展現中英街的新面貌,搭建起深港居民文化交流的新形態。王琨說,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中英街一定要緊緊抓住「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將中英街打造成文旅大IP,為鹽田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貢獻應有力量。

鹽田區中英街管理局局長李麗蓉向到場的嘉賓和市民遊客表示熱烈歡迎,對社會各界給予中英街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她介紹說,中英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也是深圳亮麗的文化名片。小街很短,歷史很長,沒有一條小街像中英街一樣有如此豐富的歷史沉澱,濃墨重彩的文化特色,多元包容的交往格局。今天,中英街隆重推出「十約」中英街文化品牌,希望市民用腳步來丈量這個不到0.18平方公裡的地方,重新發現和認識它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

3

王石建議中英街挖掘「和平」精神的文化內涵

在活動現場,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作為特別嘉賓登臺做主旨演講,現場分享了他對中英街未來發展的美好期待。王石深情回顧了他與沙頭角中英街的故事。1977年,王石第一次來到深圳,也是第一次來到位於沙頭角的中英街,結緣至今已經43年,每次被喚作「老深圳人」時都覺得心裡暖洋洋。

再次站在中英街的土地上,王石覺得十分親切,也不由浮想聯翩。作為一名環遊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家,王石走過了許多文化融合街道,但是中英街在其中非常特別。他說,被老深圳人喻為「購物天堂」的中英街曾經是中國人最早能直接購買到「進口貨」的地方,是改革開放後中國走向欣欣向榮、興旺發達的一個標誌。「放眼世界,有很多一街兩制的地方,但我認為只有百年中英街是最穩定和諧、包容和平的。」

王石認為,未來沙頭角可以深挖中英街百年和平這一特色,甚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希望未來中英街可以以『和平』為主題,進一步挖掘和擴大中英街的文化影響力。」王石說。

4

中英街發布《十約中英街》概念片

活動當天,首次發布了中英街最新概念片《十約中英街》,從一名年輕遊客的角度,用光影變幻的形式,重點呈現出中英街的悠久歷史、深港融合、美食購物、濱海生活、魚燈漫舞等特點,呈現出一個古樸而新潮、市井而厚重的立體多面的中英街,用貼近年輕人的藝術表達方式,為中英街形象注入噴薄而出的青春活力。

活動現場,中英街還發布了「重識中英街」精品線路,線路共囊括了8個「打卡點」,包括界碑、中英街街碑、東和墟浮雕牆、火車頭(三號界碑)、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沙欄嚇天后宮、吳氏宗祠、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一圈走下來,就能快速領略中英街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在活動舉辦前一周,中英街發布了「快來當『體驗官』,中英街『有禮』了!」宣傳長圖,獲得市民廣泛關注。許多人在長圖下深情回憶了與中英街的美好際遇和動人故事,留言點讚數量前十的讀者成為中英街的幸運遊客「體驗官」。活動當天,他們登上舞臺接受中英街精心準備的一份「幸運大禮包」,內含《中英街故事》書籍、中英街精品地圖、中英街特色零食大禮包等。此外,「體驗官」還將跟隨中英街的「小小講解員」,現場體驗「重識中英街」精品線路,深度感受新時代中英街的別樣風情。

開幕式結束後,中英街的精彩還在繼續。當天,街區內設立了三個分會場,邀請遊客在非遺展演專場觀看潮州大鑼鼓、新客家山歌、醒獅、魚燈舞等精彩非遺表演;在美食嘉年華品嘗九簋菜、客家粄及深港美食特色小吃;在手工藝人展體驗魚燈編織、版畫、捏麵人、安陽吉祥鼓、拓片等傳統手工藝。遊客們興致盎然地在每個攤位前駐足觀賞、體驗,熱鬧的聲浪與歡笑此起彼伏,讓中英街煥發勃勃生機。

【「十約」中英街字典】

「一約」:時光留影代言人: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創館館長孫霄

「二約」:免稅嗨購代言人:時尚美妝博主深夜徐老師

「三約」:魚燈映月代言人:國家級非遺魚燈舞傳承人吳觀球

「四約」:客家記憶代言人:沙欄嚇村村長吳天其

「五約」:九簋盛宴代言人:百萬粉絲美食公眾號「深圳吃貨小分隊」聯合創始人潘潘

「六約」:都市桃源代言人:旅行生活方式博主、「心靈故鄉探索計劃」發起人Samuel

「七約」:愛國傳承代言人:中英街小小講解員、鹽田區外國語小學東和分校學生古啟弘

「八約」:深港情濃代言人:香港鹽田同鄉聯誼總會會長沙錦濤

「九約」:大愛無疆代言人:中英街居民、深圳著名義工陳觀玉(陳媽媽)

「十約」:執子之手代言人:每個想了解、探索中英街的「你」

相關焦點

  • 全國黨媒網站總編輯採風團走進中英街 零距離觸摸歷史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再現當年巡邏場景。廣西新聞網記者 伍永志 攝中英街第一號界碑至今保存完好。廣西新聞網記者 伍永志 攝廣西新聞網深圳12月23日電(記者 伍永志)23日,全國黨媒網站總編輯們來到深圳市鹽田區中英街,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零距離觸摸歷史,感受時代變遷。
  • 1997 中英街與香港回歸
    中英街的繁榮與期待  1978年春,剛恢復黨組織生活的習仲勳受命南下主政廣東。當年7月,他到了當時的寶安縣沙頭角鎮考察,第一次看到了中英街,香港那邊繁華熱鬧,寶安這邊卻荒涼冷清。香港新界的農民收入人均1.3萬港元,寶安農民一年分配才100多元人民幣。不少人跑到香港去了,三年的底層苦工,換來的是在家鄉新建的洋樓。
  • 全國黨媒網站總編輯看鹽田:中英街迎來新機遇
    嘉賓參觀中英街界碑。 主辦方供圖 嘉賓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深圳12月23日電(張靚雯)早上9點,中英街已經開始熱鬧起來。居民拉著小籃車,車裡放著剛買好的青菜﹔遊客一邊拍照,一邊討論著等下要購買哪些港貨。
  • 中英街即將開放!沒港澳通行證也能去!
    中英街是深圳為數不多仍然暫未開放的遊玩景區了不過時隔將近半年中英街今天終於傳來消息啦!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中英街實施一街兩制一邊是深圳,一邊是香港街頭巷尾充滿歷史的氣息走在這裡可以深刻感受此處的文化和生活體驗兩種不一樣的城市風情
  • 11月7日| 深圳鹽田中英街—海濱棧道徒步!
    :10   準時出發,請勿遲到,過時不候(車上領隊安排自我介紹,介紹路線、行程安排、注意事項,組織大家互相認識);09:30   到達目的中英街,導遊統一辦理入關手續,辦理好手續送關後自由活動。中英街,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街道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鵬灣的小河河床淤積成,原名"鷺鷀徑"。長不足0.5公裡,寬不夠7米,街心以"界碑石"為界,街邊商店林立,有來自五大洲的產品,品種十分齊全。因到特區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辦理一張"前往邊防禁區特許通行證",才能進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
  • |鹽田區|深圳|攝圖網|沙頭角|梧桐山|中英街
    圖源:沙頭角最好的海濱棧道在鹽田鹽田佔據著深圳不到1/10的面積,卻擁有19.5公里海岸線,是深圳乃至廣東的黃金海岸。而深圳「最美海濱棧道」「鹽田海濱棧道」已經正式開放啦!!美得不行!圖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2016年深圳推出東進戰略,鹽田作為深圳東進的橋頭堡,其戰略價值也隨之提升。2017年鹽田河臨港產業帶被列入深圳市重點發展區域,規劃面積約8平方公裡。這些年來,鹽田一直在積極打造成為「東進戰略」的樞紐門戶。
  • 每天限3000人,深圳中英街6月8日起逐步對遊客恢復開放
    南都訊 記者謝粵蕾 通訊員楊愛詩6月5日,南都記者從鹽田區獲悉,受疫情影響於1月26日暫停向遊客開放的中英街,將於6月8日起正式對遊客限時限量預約開放。單向通行 排隊須保持一米間距6月5日下午,南都記者在中英街關口發現,由於中英街北廣場正在擴建改造施工,原二樓入鎮通道無法使用。為解決遊客通關問題,經多次現場調研會商,中英街管理局和聯檢單位因地制宜,啟用學童通道,實行學生上學放學時錯峰通關,方便遊客。
  • 廣東「中英街」,曾進入還要辦證收費,當地人呼籲改掉恥辱名字
    這個證不是什麼護照之類的,而是一張很普通的通行證,不過需要掏10元的工本費。這條街就是中英街,是廣東鹽田區的著名景區。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當然跟英國有一定的關係。從此沙頭角就成了兩個國家的地盤,一半叫新界,另一邊叫華界,後來這裡逐漸有人過來建造房屋,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多,一條街兩種制度,一條街兩種景象,這就是中英街。今天,我們依然能夠看到這塊石碑的存在,就在中英街的門口處。
  • 深圳鹽田:構建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打造智慧化文體服務標杆城區
    今天的深圳鹽田,全國首家實體智慧圖書館鑄就文化新地標,海濱棧道沿線智慧書房成為文旅融合新亮點,疍家漁歌穿山越海,海洋文化名片閃耀全國,中英街再立時代潮頭,魚燈舞重綻非遺魅力……這片曾因圍海造田、曬鹽易市而得名的土地,公共文化設施已實現全覆蓋,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基本完善,文體事業欣欣向榮、繁榮發展。
  • 我國4條特色古街,去過一次便能記住,代表了一方水土文化
    我國4條特色古街,去過一次便能記住,代表了一方水土文化,在我國的城市裡,壯觀而豪爽的自然景點除了值得大家專程去遊玩之外,還有某種類型的景點是大家專程價值千萬的,它們基本上都見證了這個城市的發展過程,在這些地方可以找到很多歷史發展的痕跡,這些是沉澱了城市文化的觀光景點,壯觀的景點很有名
  • 關於深圳的冷知識:擁有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因水溝而得名
    據記載,當時約人民幣5萬元一套。3. 3年後,一個叫王石的人來到了深圳。那年他32歲,第二年也就是1984年創立了萬科,1988年股改。4. 深圳的市花是簕(lè)杜鵑,又名三角梅,九重葛,葉子花。 和廈門、珠海市花是同一種。5.
  • 東湖評論:荊楚文化品牌深入人心,美好生活充滿期待
    選育荊楚特色優勢文化產業品牌,不僅有利於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也將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選促創、以創促用,完善文化產業品牌服務和保護利用機制。通過把品牌選樹、企業培育和市場推廣等結合起來,選樹一批、推出一批先進典型,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宣傳推介,建立部門聯動、媒體支持、公眾參與的品牌發布推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