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見到大伯後,當場離世,郭冬臨後悔一生,痛哭道:都是為了我。
1966年,郭冬臨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的一個文藝世家。
父親郭昌儀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門徒,母親崔金霞是金文聲(郭德綱師傅、于謙的師父)的師妹。
耳濡目染下,郭冬臨也愛上了表演。他在五歲的時候就能一大段一大段的說數來寶的順口溜,10歲以後便隨著母親開始走街串巷的到處演出。
1985年郭冬臨順利的考上了中戲表演系,和薩日娜、高曙光成了同班同學。
過分的刻苦,讓他得了一個「戲瘋子」的稱號。
畢業後他順利進入人藝,成為了一名演員。
從1993年起至今已經登上了20次央視春晚,被觀眾戲稱「春晚最強釘子戶」。
可就是這麼一位先天優秀,後天努力的人,每每提起自己的童年與父親,總是忍不住哽咽落淚。
01
原來在解放前,郭昌儀的哥哥郭昌如攜家眷去往臺灣。
而郭昌儀在60年代末興起的運動中因此事被池魚林木。
原本將要調去北京工作的郭昌儀,不僅沒有調動成功,還被限制演出,直至最後待業在家。
妻子崔金霞這邊和郭昌儀情況大致相同。
沒有了收入來源,怎麼生活呢?郭昌儀百感交集。
很快,郭昌儀就找到了一份賣力氣的工作——「送貨郎」。
他每日需要拉著幾百斤的貨物到處走,非常辛苦。可即使是這樣,微薄的收入也只能換來少得可憐的糧食。
最難的時候一天只吃兩頓飯。喝著僅飄著幾粒米的米湯,吃著用高粱和糠做成的黑面饅頭。
三個孩子正在長身體,餓的又黃又瘦。郭昌儀,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於是,郭昌儀在一次下班的時候「特意」帶回來一套袖的白砂糖。孩子們一看到如同餓狼撲食一般,瞬間消滅的乾乾淨淨。
看著孩子欣喜又滿足的眼神,郭昌儀決定繼續「鋌而走險」。
可是第二天郭昌儀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被正在巡邏的廠工抓了個正著。
當妻子崔金霞帶著孩子們趕到的時候,正巧看到郭昌儀被眾人圍著推搡的樣子,當場就哭了起來。
原本工廠是要把他開除的,但是在郭昌儀的不停的懇求聲中,還是留下了他。
回家的路上,郭昌儀一路無語,只聽見崔金霞小聲的啜泣聲。
02
生活還得繼續,郭冬臨長到五六歲的時候,已經開始跟著父親一起出門送貨了。
那天他們出門送貨,兩人一直忙到了下午,彼時的小冬臨餓極了,就對著父親說:我餓。
郭昌儀上車拿了半張涼透了的餅,扭身留下車裡的小冬臨,走進一家小飯店。可是沒多久,就喪著臉出來了。
原來父親是去找店家要碗熱湯用來泡餅吃,可惜被拒絕了。
郭昌儀心想孩子興許好說話,於是跟小東臨說:你去,給人家要一碗湯,咱們好泡餅。
小東臨進去後也沒撈著什麼好話,被客人轟過來轟過去的。
於是父子二人就在飯館一旁的座位上等著,想著誰待會吃不完剩下點湯,兩人好泡涼餅。
好容易等一桌吃完,小東臨正要上去,誰知老闆娘去後廚進來,生生的向剩湯裡吐了一口口水。
小東林委屈極了,而父親遞給他多半張餅,徑直上前拿著剩下的那點餅泡進了那吐過口水的湯裡,吃了起來。
曾經的藝術家在現實面前,竟然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學會了偷竊,吃起了殘食,真是可悲。
03
後來那場運動終於落下了帷幕,郭昌儀和崔金霞都回到了單位,恢復了工作。
一家人的生活才剛得以好轉,郭昌儀的哥哥郭昌如來信就把即將已經歸為平靜的生活徹底打亂。
原來,郭昌如的一個同事在某個電視劇中見到了郭昌儀,並把錄像帶給郭昌如帶了回來。
憑著這盤錄像帶,郭昌如幾經周折,終於聯繫上了自己的弟弟。
1986年,失散幾十年的兄弟倆終於在香港見了面。
見面後,兄弟兩人握著手久久說不出話來,郭昌儀想著這幾年因為窮苦受到的歧視和偏見,嚎啕大哭,精神幾度崩潰。
幾日後,該敘的舊也敘了,該訴的苦也訴了。兩兄弟在飛機場告別。
可是下飛機後,郭昌儀卻突發腦溢血,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郭昌儀,在人生的壯年期被生活折磨的體無完膚,飽嘗冷暖。本以為終於可以安享晚年的時候,卻被意外奪去生命。
還好,他把那些委屈終於說出來了,沒有帶走。
04
意外就是意外,人還要向前看。
只知道從此以後,郭冬臨愈發的努力。
在上戲讀書時,兩點一線的生活著,那個時候他不怎麼愛說話,也不出去玩。
除了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郭冬臨繼大哥郭秋林之後,成了家裡第二個登上春晚舞臺的孩子。
郭秋林繼承衣缽繼續說著山東快書,而郭冬臨在摸爬滾打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戲路,那就是演小品。
1993年,27歲的郭冬臨攜手張慈在春晚舞臺上表演了小品《時常速寫》,但是這部小品在當時並沒有激起太大的火花。
1995年春晚,小品全是精品,有趙麗蓉,鞏漢林的《如此包裝》;有趙本山,範偉的《牛大叔提幹》;還有郭冬臨,買紅妹的《有事您說話》。
而郭冬臨正是憑藉這部小品,真正走入了觀眾的視線裡,一炮而紅。
05
從1993年起至今,我們在央視春晚上見到了郭冬臨不下20次。在各地方臺,大型晚會也總是能見到他的身影。郭冬臨就踏踏實實的「火」著沒有任何懸疑。
儘管前些年出了一個「地域歧視」風波,他的熱度也絲毫沒有衰退。
從去年起,郭冬臨的事業重心就放在了拍攝短視頻上,曾經創造出14天漲粉800萬的傳奇。
至今粉絲量早已趕超當紅流量小生,花旦。
網友們調侃,郭冬臨要是真的帶起貨來,有別人什麼事啊,他可是原來的帶貨小天才。
下面我們來展示一下他曾經帶過貨:
1.狗不理包子(在春晚《舊曲新歌》中用過);2.汰漬洗衣粉;3北方汽修學校;4.萬通筋骨貼;5.碧生源減肥茶等。
這些產品在他的代言下,銷量果然好的一塌糊塗。
而他因此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帶貨王。
總結
現在的郭冬臨在同行業中發展的一直都是四平八穩,沒什麼緋聞,沒什麼惡習,沒有任何出位和博眼球的表現。
這也得益於小時候受過的苦難,他的父親曾經那麼狼狽的為他們爭取「口糧」,而他要帶著父親的體面好好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