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到底有沒有壞處?關於娃吃手問題,看完你就懂了!
大家好,我是陳庭盟,很高興再次和大家見面。
昨天,我所在的寶媽群裡突然就聊起了一個話題,那就是:孩子吃手問題。
寶媽A說她家的寶寶已經有五個月了,現在老是愛吃手,給他拿開就會一個勁的哇哇大哭,接著寶媽B也跟著說她家九個月的寶寶也是這樣,平常不吃奶嘴的時候就老吃手。
孩子吃手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問題,而且也是困擾著不少寶媽,實在是讓人頭疼,其實,這個問題在寶寶孩子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今天我們就好好聊聊這件事。
首先,要想解決孩子吃手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吃手。其實吃手早在胎兒時期就會伴隨著吸吮發射出現了,寶寶未來在出生後可以洗到母乳,於是在肚子裡就開始練習了,而腦袋旁的小手則是最佳的練習對象,不知道各位寶媽還有沒有印象,就是在媽媽在做B超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孩子在吃手的動作,所以說這也是更加驗證了早在媽媽肚子裡就會吃手的事實。所以說,孩子吃手完全是孩子的天生的一個動作,不用教就會的。
兩歲前是寶寶的「口欲期」,這時候的寶寶對外面這個精彩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東西都會要去摸一摸、咬一咬,特別是對一些玩具,更是這樣,動不動就會拿起來往嘴裡塞,其實這些動作寶媽們也不用特別擔心,這也是正常的現象,更不要去制止,因為這一階段寶寶喜歡通過自己的感覺來探索外界的事物,這對其大腦的發育也是很有幫助的,能讓寶寶更聰明,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時刻注意寶寶的衛生,特別是手以及經常會塞到嘴裡的玩具,做好清潔工作才行,所謂「病從口入」,這方面還是特別注意一下的。
而寶寶在六個月的時候,寶寶的牙就要慢慢長出了,這一時期寶寶的牙床可能會有疼、癢的感覺,這時候寶寶就會自己來想辦法解決,那麼手又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寶寶會把自己的手塞到嘴裡,然後使勁啃咬或者吮吸來達到鎮痛的作用,這時候的寶媽如果發現此類問題,可以幫寶寶親自帶上咬牙膠或者是適當地按摩一下寶寶的牙齦,這樣也是可以緩解寶寶的疼痛感,從而讓寶寶安全的度過這個長牙期。
雖然說吃手是寶寶常見的問題,但是如果寶寶長期出現吃手的現象,寶媽們應該注意一下了。
首先得一個問題就是健康隱患,所謂「百密終有一疏」,寶寶經常吃手難免會出現我們清潔不徹底的時候,如果這時候吃手就會把一些細菌待到肚子裡去,從而間接得增加了寶寶患腸胃疾病的風險,而且就算沒有上述問題,寶寶的手長期浸泡在口水裡,對手指也是不好的,容易出現蛻皮、腫脹、感染、變形等問題。
更重要的是,長期頻繁的吃手對孩子的口腔和牙齒發育也會有影響,比如說寶寶一般吃手都是用門牙來吃的,因為寶寶這一時期牙齒還比較稚嫩,牙齒就會容易出現牙齒突出甚至是咬合的問題,所以還是要非常注意的。
既然寶寶長期吃手也會出現不良後果,那麼我們應該儘量減少這一現象的發生。
在兩歲以前的時候,我們可以儘量的鬆懈一下,前文也說到,吃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我們只需要注意寶寶的清潔問題即可。
而在兩歲到四歲的時候,大多數孩子會自然地停止吃手的習慣,如果孩子還是出現此類情況,那麼我們就需要有所注意了,應當採取適當的方式介入。在2-4歲的時候,孩子基本上已經具備了自我意識,寶媽們可以適當地對寶寶進行提醒,比如寶寶在吃手的時候,常識問他:「你知道現在自己在吃手嗎」一類的話語,讓他建立起吃手不對的意識,從而改掉這一不良的壞習慣。
需要特別注意,一些寶媽為了不讓寶寶吃手,有的會吃手打罵或者在手上塗藥讓孩子強制性不吃手,其實這個方法是錯誤的,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具備的強烈的自我意識,如果用強制的方法讓孩子不在吃手,有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心理負擔,而且最終的實際效果也是不太理想的。
好了,本期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喜歡還行關注一下,我也會持續發一些有關育兒的小知識,我是陳庭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