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吃手會影響「顏值」,用這幾個方法,幫娃擺脫吃手

2020-12-17 IF枕邊育兒

群裡有一位媽媽說,寶寶3個多月了,最近越來越喜歡吃自己的手,大人上去把手給拿出來,他馬上又會自己將小手塞進嘴裡,而且吃得還津津有味。這位媽媽說小寶寶一有時間就會吃手。家長都會擔心寶寶的小手髒,怕把細菌吃進肚子裡面。總是拿乾淨的小毛巾給孩子擦手又擦嘴的。寶媽怕寶寶長時間吸吮把手吃壞了,還擔心不衛生影響到身體健康。

其實,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吃手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有的寶寶確實是因為餓了才吃手,如果是餵奶之前吃說明孩子是真的餓了,但是如果寶寶剛剛吃完奶還吃手,那就另有其因了。好多家長都會疑惑,孩子吃手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1、寶寶吃手是與生俱來的。

因為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有吃手的行為,這也是一種早期的胎動。如果孩子在一歲之前經常有吃手的行為,那麼寶媽們不用太擔心,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自動就會改掉這種吃手的習慣。如果兩、三歲左右的孩子還繼續吃手,那有可能就是寶寶缺愛的表現,寶媽們就要看看自己是哪裡做得不好了。

2、寶寶變得更加聰明。

對於處於口欲期的小寶寶來說,「吃」其實是他們感知世界的方式,這和大人們看到新鮮的東西就想要拿起來看看、摸摸是一樣的。寶寶通過口的感知來認識世界, 「吃」其實是寶寶探索外界環境的一種表現。

小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可能會暫時沒有吃手的動作,慢慢的他們吃拳頭,然後再吃大拇指,然後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去吃,慢慢的他們就學著吸自己的手指,這些行為證明寶寶的大腦在慢慢發育,同樣也說明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了。

3、寶寶吃手是因為很無聊。

因為孩子還小,最開始的時候只能躺在床上隨便看看,一定非常的無聊,但是又不會說話,無法表達自己的各種意願。媽媽們忙的時候,孩子覺得孤單無聊,會用吃手的行為去尋找安全感,也是自己玩耍的一種方式。

4、寶寶要出牙了。

寶寶四、五個月之後進入了長牙的階段,牙齒很癢時寶寶感覺不舒服,有時會有疼痛的感覺,他只有用吃手來緩解不適。而且在孩子長牙的時期,寶寶會有流口水的現象。這時寶媽們就要注意細心的照顧好孩子,讓他順利地度過長牙這段時間。

如果說寶寶小的時候吃手指,是為了緩解焦躁不安的情緒進行自我安撫。但是兩歲左右了,仍然長時間的吃手。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寶寶是否有一些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才會繼續吃手,因此要及時解決其心理上的問題。不能讓孩子一直吃手來獲得自己心理上的安慰,這樣會讓寶寶將來容易焦慮緊張,還有可能產生自卑等負面情緒,不利於孩子的心理發展。

怎樣幫助寶寶擺脫吃手的依賴呢?

孩子長時間的有頻繁吃手的行為,會影響到牙齒的生長。比如說牙齒向裡或者向外翻,排列的很不整齊,還會有上頜骨發育畸形的現象,上頜骨抬高而且向外凸出,這都會影響到孩子的顏值。長期用力地吮吸手指的寶寶,還有可能造成手指骨骼和肌肉發育異常,從而使軟組織增生變形。這會直接影響寶寶的顏值。

一、尋找替代品,比如安撫奶嘴。家長想讓寶寶減少吃手的時間,那就要想辦法幫他找一個安全有效的代替品。對於月齡小的孩子來說,根據他的喜好和需求,可以用安撫奶嘴來代替吃手。很多寶媽都擔心安撫奶嘴用上就很難戒掉,但是對於吃他的小手來說,安撫奶嘴還是非常安全的。戒安撫奶嘴比戒吃手會容易很多,家長可以試著選擇適合自己家寶寶的安撫奶嘴。或者用別的安全替代品,要幫寶寶洗乾淨了再去吃。

二、增進親子關係。家長要給予寶寶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不要因為平時的忙碌而疏忽了和孩子的交流,在其有需求時要積極地和寶寶互動。每天陪著娃做做遊戲,多交流一下感情,這樣他會有更好的安全感,也能夠促進親子關係,讓寶寶對家長有很深的依戀感。

天氣好時,也可以帶娃去戶外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轉移注意力,把吃手換成了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相伴的快樂時光。多和孩子一起做做運動,可以提高娃的免疫力,增強身體素質,也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三、繪本的引導。如果兩三歲的娃還在繼續吃手,父母可以選擇和寶寶一起閱讀相關的繪本,給他講總吃手的壞處。要塑造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慢慢引導娃認識到自己是個大孩子了,吃手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讓他逐漸的提高思想意識,一點點擺脫吃手的這種不良習慣。

枕邊育兒寄語:

一般來說,不建議大家用激烈的方式阻止孩子吃手的,這樣很容易弄得家裡雞飛狗跳。戒掉吃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的態度要淡定溫和,慢慢幫寶寶改掉吃手的習慣。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4歲孩子吃手成習慣,牙齒變形、手長繭,家長重視起來

4歲男孩愛吃手指,發展心理學:孩子在探索世界,正確引導很關鍵

「口欲期」的孩子叛逆?父母學會這樣引導,寶寶順利度過

相關焦點

  • 孩子老吃手是怎麼回事?該阻止孩子吃手嗎?
    經常收到寶媽關於孩子吃手的留言,比如:一嘉老師,您好,我家女兒 3 歲半,總是吃手,我們帶去醫院也檢查了,也不缺微量元素什麼的,您看是不是她比較焦慮啊,我有注意觀察,看是不是一個人的時候或者著急的時候才會吃。但是我發現我女兒吃手是隨機的,我也給她講了《我們的身體》這樣的書,告訴他手上有看不見的細菌,您說為什麼啊?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吃手的孩子真的都會越長越醜嗎?
    細菌都被吃下去啦,安撫奶嘴可以用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寶寶吃手是好事,是寶寶聰明的表現。1.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吃手你知道肚子裡的寶寶也會吃手嗎?其實從胎兒8個月時就會出現吸吮反應,這時候寶寶會無意識的開始吃手,這也是寶寶剛出生就會吸母乳的原因。
  • 嬰兒能不能吃手?不讓孩子吃手有三個不良後果,幾年後會變本加厲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2個月後開始特別喜歡吃手,剛開始他們會開始吃拳頭,後來發現手指吃起來更舒服,他會把手指伸進嘴巴裡,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喜歡吃手?吃手這種行為家長要不要進行幹預呢?而手就像是一個「玩具」,一個孩子可以隨時拿起來玩的玩具,這個吃手的過程讓孩子得到了自我安慰,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吃手的時候是非常愉悅的。吃手是孩子在對這個世界認知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類認識世界是從嘴巴開始的,這也被稱為口欲期。
  • 寶寶吃手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寶寶吃手的問題。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來了解一下寶寶為什麼吃手。寶寶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會有一個「口欲期」,這也是寶寶人格發展的一個基礎階段,寶寶在這一時期的吮吸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因為寶寶認識這個世界首先都是從最開始的,所以你會經常看到寶寶時不時的會把玩具塞到嘴裡,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有吃手指的動作寶媽大可放心,這是寶寶在了解這個世界,寶媽應該為寶寶的進步感到高興才對。
  • 過了1歲還吃手,怎麼幹預最有效?
    久而久之,即使在斷奶之後,每當緊張、焦慮時,也會用吃手來尋求安慰。所以,一般來說,寶寶吃吃小手是很正常滴。美國兒科學會表明,頻繁吮吸長達三四年以上才會對牙齒造成影響。所以,孩子在2歲甚至4歲前吃吃手,家長們都不用焦慮。那如果,有些孩子很大了還在吃手,或者已經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了,怎麼辦?手變形、影響睡眠甚至上學……這些情況都是要幹預的信號。
  • 闢謠,孩子吃手就是餓了?不一定,更可能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而事實上孩子口腔敏感還不會走甚至不會爬,也不理解,但是卻會用自己最靈敏的器官--口腔去感受這個世界。受吃手的孩子恰恰說明孩子是非常聰明的。這個是大的點的孩子會比較常見,潛臺詞是:我好無聊。建議家長要多陪陪孩子。3、 吃手的習慣性很多人習慣一個人或者是一件物品都有可能很難忘掉或丟掉,因為這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 娃好幾歲了還吃手?到底該怎麼戒吃手?附5招戒除方法
    不知寶爸媽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各種招數都試過了,娃還是不停地吃手!吃手到底正不正常?多大就該戒掉呢?今天的視頻內容,科大大就來和大家聊聊「吃手」這件事兒。關於吃手,想必還有很多寶爸媽有疑問,比如:娃已經過了2歲,到底該怎麼戒吃手?①安撫奶嘴有的爸媽覺得安撫奶嘴會影響寶寶睡眠,牙齒發育、甚至容易與乳頭混淆、增加患中耳炎概率……想必你們是對安撫奶嘴有什麼誤解吧?
  •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吃手?一直給寶寶吃真的沒關係嗎?
    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哦4~7個月寶寶,開始會用手和嘴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吃手不僅可以讓寶寶手的精細動作得到鍛鍊,也通過口腔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吃手的寶寶真的更聰明哦。3. 吃手也是尋找安全感當寶寶遇到驚嚇或不安時,吃手可以緩解壓力,幫助寶寶自我安慰。這和有的孩子一緊張就搓手,揉眼睛等是同樣的道理。
  • 寶寶吃手吃腳撕紙敏感期,家長學會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到了孩子五個月左右,除了吃手指之外,孩子們還用手把腳丫拽起來,往嘴巴裡面送,臭腳丫也吃得津津有味。 到了七個月之後,孩子又迷上了撕紙遊戲。無論是紙巾還,是爸爸媽媽的書畫,建築圖的圖紙,都成了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少家長不太懂得孩子這些動作背後的意義,不理解這些動作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加速器,就會制止孩子的這些行為。
  • 寶寶吃手到底有沒有壞處?關於娃吃手問題,看完你就懂了!
    首先,要想解決孩子吃手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吃手。其實吃手早在胎兒時期就會伴隨著吸吮發射出現了,寶寶未來在出生後可以洗到母乳,於是在肚子裡就開始練習了,而腦袋旁的小手則是最佳的練習對象,不知道各位寶媽還有沒有印象,就是在媽媽在做B超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孩子在吃手的動作,所以說這也是更加驗證了早在媽媽肚子裡就會吃手的事實。
  • 超過這個年齡,寶寶還總吃手?當心會有2個危害
    當寶寶差不多6個月左右,大多數情況下會出現一個「壞習慣」,就是喜歡「吃手」。許多媽媽非常擔心手上的細菌會導致嬰兒生病,所以她們盡最大努力阻止寶寶吃手,但這似乎非常無效。那麼,嬰兒吃自己的手是好是壞呢?今天,我們談談嬰兒吃手的問題。為什麼寶寶對吃手「情有獨鍾」?
  • 寶寶吃手其實有好有壞,強行制止反而不利,7招戒除「吃手癮」
    那就不是啥好事了,危險可能也會接踵而來。顏值變醜、影響口腔、面部骨骼、牙齒的發育排列,容易門牙外凸;細菌入口的風險增加,大大提升患病的風險;手部變得紅腫、長「倒槍刺」甚至是脫皮。所以,2歲以後的寶寶戒掉「吃手癮」是刻不容緩的事情。7種方法,幫助寶寶輕鬆戒除「吃手癮」雖然給寶寶戒除「吃手癮」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但家長也不能因此就迎來,如果強行禁止,反而會強化並且誘惑孩子繼續「吃手」。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小心幹預不當影響寶寶成長
    3、緩解出牙不適 寶寶一般都是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長牙過程中會伴隨著一定程度的不適和疼痛,所以寶寶牙齒不舒服時會頻繁吃手,會用手去觸碰自己的牙齦,來緩解長牙齒帶來的癢和痛。
  • 孩子4歲又開始吃手了,還越吃越嚴重,家長可以試試這4種辦法
    童童1歲的時候喜歡吃手,後來不吃了。現在4歲了,又開始吃手,而且越吃越嚴重,之前還是睡前吃,後來發展到白天也吃,話也少了,懶得動,一直吃著手指。大拇指都吮吸出泡。老師也反映孩子在學校吃手,甚至連發言、互動交流都少了。老師跟她講道理也沒有用。
  • 寶寶喜歡吃手正常嗎?過一歲還吃手爸媽得注意,可能是在找安全感
    張楠的婆婆非常喜歡看電視,在孩子不吵不鬧的時候,經常將孩子獨自留在屋子裡,自己跑去客廳看電視。最近這段時間,張楠發現小宇總愛吃手。每當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張楠都會把小宇的手從嘴裡拽出來,但是時間不長,小宇又把手塞進了嘴巴裡。
  • 寶寶為什麼總是喜歡吃手?可能因為這幾個原因,寶媽也不要太擔心
    其實關於寶寶總是喜歡吃手這一個問題,寶媽也不需要過多的太擔心,只要注意讓寶寶的手部保持衛生,應該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且寶寶在不同的階段吃手,他反映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寶寶6個月之後就會開始長牙,這個時候他嘴裡就會感覺非常不舒服,他就會通過吃手,或者是吃其他的一些玩具,來緩解心裡不舒服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也不需要去阻攔,只需要每天給是玩具消毒,保持手乾淨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已經超過了三歲,但是還是會經常的吃手,那麼這時候家長就要想一些方法,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不要再讓他經常吃手。
  • 寶寶吃手好處多多,但超過1歲就要開始改正,可以使用這5種方式
    寶寶吃手,其實有很多的好處寶寶吃手,不僅看上去很可愛,而且還有非常多的好處,這是一件好事,家長不要過於擔心。其實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會吮吸自己的手指了,這是孩子的天性,就和寶寶出生就會吮吸母乳一樣,是孩子天生的本領。
  • 寶寶為啥總喜歡吃手?吃手有什麼好處?如何應對?一文講清
    對此,很多媽媽非常擔心,寶寶吃手會不會影響健康,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其實寶寶吃手的背後,有很多科學原因,跟他們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寶寶為啥總喜歡吃手?寶寶為什麼總喜歡吃手?寶寶吃手有什麼好處?雖然吃手的行為看起來不太衛生,但是卻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必須經歷,對寶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1.
  • 寶寶吃手怎麼辦?
    吮吸是寶寶天生的能力,寶寶們從一生下來開始就會吮吸母乳,所以說這是一種無條件反射。而兩三個月份的寶寶已經能夠部分支配自己的手了,至少把大拇指放到嘴裡的這個動作可以一氣呵成,所以他們除了吃奶就可以自主性吃手了。
  • 嗦手指,啃指甲,你的孩子還在「吃手」嗎?這個問題不容忽視!
    此行為大多從生後兩個月開始,這標誌著孩子心理髮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吃手說明孩子長本事了,是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撫方式。吃手會使孩子情緒鎮靜,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需求和一過性行為,家長無需加以幹涉和阻止,過多限制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嬰兒在口欲期是需要被滿足的,如此才不致於造成長大後的心理不平衡及缺乏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