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又開始吃手了,還越吃越嚴重,家長可以試試這4種辦法

2020-12-26 給閨女暖腳丫的靚爸爸

童童1歲的時候喜歡吃手,後來不吃了。

現在4歲了,又開始吃手,而且越吃越嚴重,之前還是睡前吃,後來發展到白天也吃,話也少了,懶得動,一直吃著手指。

大拇指都吮吸出泡。老師也反映孩子在學校吃手,甚至連發言、互動交流都少了。

老師跟她講道理也沒有用。吃手的壞處也不用多講,牙齒變形、手指畸形、影響社交等等。

全家人都為此事很煩惱,孩子怎麼又吃上手了呢?也曾採用過各種方式都不見效。

童童幼兒園的同學也有好幾個喜歡吃手的,其中有個小朋友吃得很厲害,但是小學以後就不怎麼吃了。

還有個小朋友不但喜歡吃手,還會把手上的皮和指甲啃掉。去醫院看了好多次,但孩子就是改不了。

在醫院檢查排除了孩子缺乏微量元素的可能性後,那個家長仔細回想,判斷主要還是源自孩子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吃手

小孩子吮手指、咬指甲是一種常見現象。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行為最初源於孩子口唇敏感期。

處於口唇敏感期的孩子,會自然地產生吸吮動作,如吸吮手指頭。

孩子吸吮手指的現象一般在兩三歲會消失。

但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緒,比如,寂寞無聊或者缺少安全感緊張、有壓力,

那他還是有可能下意識地吸吮手指,再大些就咬指甲。

因而,孩子愛咬指甲這一行為,反映的是其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不良情緒,

原因可能是父母對孩子關注不夠,孩子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

此外,孩子愛咬指甲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受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的影響

小孩子心理都比較脆弱,但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孩子犯錯後,總是嚴厲批評或訓斥。

比如,孩子咬手指甲,很多父母發現後,都會大聲批評、訓斥:「你這孩子怎麼咬手指甲,髒死了,這是壞習慣,你馬上給我改!」

然而,父母這樣做,只能讓孩子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二、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排解負面情緒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父母早出晚歸,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孩子。

儘管有些父母給孩子買了許多好吃好玩的,但孩子有時依然感覺到無聊。

於是,有些孩子就通過咬手指頭的方式來排解負面情緒甚至樂此不疲。

三、微量元素缺乏。

因而,孩子愛咬指甲時,不妨去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査,看是否缺少某種微量元素

孩子吃手問題,家長可以這樣辦

孩子愛啃手指是一種有礙身心健康的行為,

在6~14歲兒童中的發生比例大約為44%,容易引起兒童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等。

如果孩子長大後還有這種不良習慣,就會影響其學習與工作。

所以,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咬手指甲時,要採用正確的心理療法和行為矯正來幫助孩子加以改正

一、關愛孩子

讓他體驗到更多的快樂父母發現孩子咬手指甲時,

不應立刻斥責孩子,更不能簡單用討厭、生氣等態度來對待孩子咬指甲的行為,

而應先了解其心理狀況,看看他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如果孩子遇到了煩心事,或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

消除孩子緊張、不安的情緒。父母每天要抽出點兒時間,多陪孩子玩耍,

儘量不讓孩子感到無聊、寂寞。

周末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或有孩子的朋友家做客,多讓孩子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

充實豐富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體會到更多的愛與快樂

二、巧用「期望效應」

父母即使感覺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已難以改正,也不要著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地「一禁了之」。

要知道孩子有逆反心理,你不讓做什麼,他往往會偏做什麼。

最好的方法是借用「期望效應」,溫和地引導孩子認識咬指甲的壞處,

鼓勵孩子堅持改正,幫助孩子樹立「我一定能改掉」的信心和目標

認真的和孩子聊一聊吃手的問題,陪孩子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看一看吃手的壞處和危險,

用期望和肯定的話語告訴孩子,媽媽爸爸不希望你吃手,

用這些正面期望的話語,讓孩子明白,吃手是不被大家喜歡的。

三、用「轉移法」引開孩子注意力

發現孩子咬指甲時,很多父母會一掌把孩子的手從其嘴邊打開,或是厲聲訓斥。

殊不知家長的這一行為反而會更加加重孩子的緊張和不安。

此時,採用「轉移法」,引開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更有效

比如,孩子吃手時,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玩積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四、對抗反應法

當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不良習慣時,父母不妨試一下對抗反應法。

比如,發現孩子愛咬指甲時,就讓他用手握緊鉛筆1~3分鐘或攥緊拳頭、蘋果等。

這樣做可以有效緩解孩子啃指甲的欲望

作者簡介:靚爸,大寶已經5歲,二寶正在孕育,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就職於北京知名外企,喜歡孩子、家庭、生活,給寶寶做好暖腳丫的同時,還能帶他們看看詩和遠方,對親子關係、孩子專注力培養,品格培養有自己的視角和方法。歡迎關注@給閨女暖腳丫的靚爸爸,一起實踐我們科學育兒路。

相關焦點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吃手的孩子真的都會越長越醜嗎?
    運氣好的媽媽在產檢做B超時,就可以看到哦~2. 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哦4~7個月寶寶,開始會用手和嘴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吃手不僅可以讓寶寶手的精細動作得到鍛鍊,也通過口腔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吃手的寶寶真的更聰明哦。3.
  • 寶寶越吃手越聰明?美國兒科學會:4歲還吃就該管管了
    這讓很多寶媽糾結了,一邊說孩子吃手容易導致牙齒咬合有問題,影響牙齒排列,一邊又說孩子吃手是正常的,甚至還促進大腦發育,寶媽們真的太南了……「到底要不要阻止寶寶吃手?不阻止他,他要是一直吃怎麼辦?」這是大多數寶媽所擔心的。
  • 家長們請注意,這4種食物已被拉黑,兒科醫生:越吃積食越多
    天天在3歲的時候就飽受積食的「折磨」,整個人瘦瘦弱弱,調理了大半年的時間才好,慢慢的長肉了,個頭也起來了,但是最近又開始積食了,原因是奶奶覺得天天比較瘦,想給他吃些肉,覺得吃肉可以溫補,有抗寒的能力,沒想到體質沒補上去,反而還積食了。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其實孩子越管越叛逆,很一小部分原因就因為孩子的性格使然,剩下的原因一般都是孩子的叛逆期。
  • 陽臺養這4種紫色蔬菜,越吃越健康!
    不少喜歡養花的朋友,也喜歡在陽臺上種些蔬菜,賞花的同時還有新鮮蔬菜吃。蔬菜的顏色不同,所含的營養也不一樣。今天胖胖為大家介紹最適合陽臺養的4種紫色蔬菜,不佔地方,產量高,家人越吃越健康。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多吃紫色的蔬菜,如果您想在家中的陽臺上自己種植,推薦種植以下4種紫色蔬菜:紫色番茄很多人都會在陽臺上種幾棵番茄苗。番茄的根系不深,花盆就可以栽種,酸酸甜甜很可口,男女老幼都喜歡吃。
  • 我家孩子4歲了還在吃手,該咋辦?找到背後原因比改正習慣重要
    01 孩子吃手你知道多少?看到網上有位媽媽求助:如何幫助4歲女兒戒掉吃手的習慣。媽媽說孩子從月子裡開始吃手,嘗試過帶指套、在手指上抹苦瓜水、也嚇唬過孩子,但是都沒有效果,甚至由於長時間吃手,孩子的牙齒已經有點變形了。
  • 夜宵別再吃方便麵了,試試這4款麵食,爽滑筋道味道好,越吃越香
    進入冬天后,我老公幾乎每天晚上工作完都要吃一頓夜宵,剛開始還點外賣,吃來吃去吃膩了,直接搬了一箱方便麵回家。可是,方便麵這玩意兒,一次吃1包不夠,吃2包吃不完,尤其是面,煮了不馬上吃就軟糊了,不筋道就罷了,還特別膩人。其實,比方便麵好吃的麵食多了去了,我特意給他定了這幾款。
  • 寶寶吃什麼輔食好?別再給寶寶吃這4種輔食,沒營養,還越吃越瘦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父母眼中超營養的4種輔食,其實真沒什麼營養,你還在給寶寶吃麼?寶寶的營養,一直都是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6個月以前的寶寶,父母還不用怎麼操心,給寶寶吃母乳或者奶粉就可以了,但是當寶寶開始吃輔食後,我們應該給寶寶吃什麼輔食,才更有營養,更能促進寶寶健康發育呢?可能每個父母,都有著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但並不是所有的寶媽,給寶寶吃的輔食都是對的,都是有營養,適合寶寶吃的。
  • 這4種食物越吃越難「生」,舌尖上的「避孕藥」,越年輕越喜歡吃!
    沒想到堅持計劃還沒到一年,才半年出頭,小張就懷上了孩子。 這4種食物女性們要少吃,堪稱舌尖上的避孕藥,越吃越難生 1.
  • 為什麼家長越著急,孩子抽動症越嚴重?
    海英博士回答:7歲半的孩子開始出現點頭的動作,家長還是要引起重視的,我們發現其實抽動症男孩的比例要比女孩更大一些。這是為什麼呢?這個一方面有性別的原因,男孩子更好動,更不願意受約束,但遇到要求高或比較嚴格的家長,這個衝突就會比較大。
  • 怕胖女生注意了,這4種零食放心吃,不僅不胖,還越吃越瘦
    這已經是連續好幾天都是豔陽高照了,而且我們也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現在氣溫越來越熱。那麼隨著氣溫身高,女孩子們開始有了哪些擔憂呢?首先第一個擔憂應該就是自己的妝容了,早上提前一個小時起來畫的精緻妝容,還不到公司就花掉了。但是這都不是重點,因為妝花了我們可以補,但是身材變了我們可就很難減了。因此女孩子們每年一到夏天的時候就會瘋狂的減肥,這也不吃,那也不敢。
  • 越窮的家庭,越愛餵孩子吃這2碗飯,「毀」了娃還不自知
    文|全文共214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如今網絡上出現了一個非常令人「心寒」的言論: 越是富有的家庭,越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注重對孩子的磨礪;而越是貧窮的家庭,就越喜歡溺愛孩子,無底線的對孩子進行縱容。
  • 夏天別給孩子吃這4種水果,上火還容易便秘,最怕你誤認為是涼性
    轉眼馬上要入夏,有些地區甚至已經早早入了下,吃起了冰棒,吹起了涼爽的空調。考慮到夏季易上火,家長們也是想盡各種辦法為孩子降火。其中最為家長們受用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吃幫助降火的水果,一方面,水果能夠幫助孩子補充維生素,另一方面,降火方法那麼多,吃水果可以算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種了。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家長在這4個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本事,別不當回事
    家長在這4個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本事,別不當回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孩子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小時候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現在太苦孩子又怕委屈了孩子,到底是該富養孩子還是窮養孩子呢?別著急,家長在這些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出息,別不放在心上。
  • 為啥越「髒」的孩子越「健康」?髒著養孩子對身體更好,家長注意
    但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那就是現在家長們想方設法的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但是孩子們生病的機率更高了,並且各式各樣的病症還都出現了。反而在過去家長沒有很管著保護著孩子的時候,這些孩子身體更健康,並且孩子會患有的疾病也很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這4種調味品容易「傷脾胃」,孩子天天吃,可能影響身高發育
    而對還在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有4種調味品比鹽和糖還傷脾胃,如果天天吃,個頭可能會比同齡人矮一截。孩子多大可以吃調味品?在日常飲食中,調味品是很多家庭必不可缺的元素之一,甚至一日三餐都會用到,但對孩子來說,添加調味品也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的輔食添加味道,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適當調整食物的味道。
  • 95歲院士,研究積食50年,勸告:4種食物傷脾胃,少給孩子吃
    95歲的肖院士,研究積食50餘年,發現十個孩子九個積食,並且家長有時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出現了積食,直到孩子出現了一些嚴重的症狀,比如:反覆發燒,咳嗽,甚至是肺炎,到醫院來,經醫生提醒才知道是積食了。而這個時候,往往孩子的積食就比較嚴重了,損傷到了孩子的"元氣"。
  • 孩子越不好帶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沒辦法,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就自己想辦法。在這些天裡我看了很多關於2-3歲寶寶的育兒經驗,終於理清楚了一件事:這個年齡的孩子難帶,並不是壞事,甚至還可能是件好事!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孩子越聰明,小時候就越難管教。
  • 孩子每頓都吃得很好,為何卻越吃越瘦?3個誤區要避開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0-1歲的年齡段,成長速度是最快的,長個長得快,增重也比較明顯。6個月前的母乳餵養(配方奶餵養),家長一般都還比較少操心,按需餵養即可。等到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家長們就開始忙碌了。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是米粉,但米粉怎麼選擇?衝泡要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