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死刑犯在被處決前,都能享有一頓好酒好菜,人們稱其為「斷頭飯」。關於中國斷頭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為了籠絡人心,以及顯示自己的仁慈,於是在處決叛臣之前,給他們送上一桌豐盛的飯菜,讓他們吃飽了再受刑。後來這種習慣延續了下來,被認為是人道主義的關懷。
1948年12月23日,是一個讓億萬中國百姓難以忘懷的日子,這一天,7名日本甲級戰犯將要在東京巢鴨監獄的死刑架上,被處以絞刑,他們分別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武藤章。以上每一個人的手上,都沾滿了各國人民的鮮血。
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他們同樣被允許享受人生最後一頓飯,他們有的提出喝酒,有的提出抽菸,總得來說,他們的斷頭飯中規中矩,但只有東條英機,提了一個特殊要求。
東條英機,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二戰甲級戰犯,同時還是侵略中國、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主要人物之一,此人性格兇暴殘忍、獨斷專行,故而在日本關東軍中有著「剃刀將軍」之稱。當年在法庭公布的55項罪行中,他東條英機佔了54條,當屬首惡之人!
然而這樣一個氣焰囂張的人,在明白日本完全戰敗後,卻立刻慫了,在盟軍警察逮捕他之前,他拿著希特勒送他的手槍,朝著自己胸口打了一槍(其他日本軍官則選擇剖腹),結果手抖了,沒打中要害,最後被盟軍救活了,一時之間,東條英機受到所有人的恥笑。後來臨刑前,他同樣手抖到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
如此怯弱之人,在安排自己的斷頭飯時,卻是要求頗多。根據資料記載,絞刑前30分鐘,東條英機提出要喝「斷頭酒」,並且還讓日本和尚、教誨師花山信勝博士來主持這道程序,和尚先是為他念經送終,接著再將一杯葡萄酒親自送到東條英機的嘴邊,讓他緩緩喝下。
喝完酒以後,東條英機又提出一個特殊要求,吃一頓日本料理(其他甲級戰犯則吃盟軍統一配發的飯菜,如圖所示)。
對日本料理稍有了解的朋友會知道,日本料理乃全球數一數二的精緻料理,它講究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要求一菜一器),甚至連材料和料理的方法,都要遵循季節感,達到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故而日本料理享有「用眼睛品嘗的藝術品」之美譽。
但畢竟是監獄幫忙準備的日料,廚藝水平肯定是有限的,所以最後東條英機並沒有吃幾口。
1948年12月23日,凌晨0:00時分,東條英機等人被準時帶到死刑架上,旁邊的美國大兵點點頭,接著東條英機腳下的踏板被打開,他的身體瞬間下墜,但東條英機似乎並不甘心,拼命扭動身體,最後掙扎了近12分鐘,才一命嗚呼。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罪惡滔天的人,至死都未認罪。後來日本人還想盡辦法,弄到了東條英機的部分骨灰,接著將其送去日本靖國神社供起來,由此可見,日本軍國主義的毒瘤並沒有徹底清除,所以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仍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