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籍的一群人,為適應水下,自小被戳破耳膜,一生無法離開大海

2020-12-23 顏夕侃史

「海洋就是個魔術師,海底就是人類未知的最後一塊魔方。」這句話向我們闡述了海洋世界的瑰麗與神奇令人充滿嚮往,人類對海洋的探究程度還處於表面階段,當進入深層次研究時海洋帶給人類的驚喜會更多。

電影片段中經常會出現美人魚的片段,人們看完之後就會對這個神奇的物種和大海都充滿好奇。它們擁有著人的模樣卻有著魚一樣的身體能夠自由在海中穿梭生活,浪漫又神秘。不過這些橋段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個嚮往,折射的是一個想像中的夢境。

但在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之間的一片海域中就有類似美人魚一樣生活性質的古老部落,這個部落的人為了能夠適應水下生活,在幼兒時期就會被戳破耳膜,一生的生活都離不開大海。

這個部落的名字叫做巴瑤族,巴瑤族的人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他們是一群沒有國籍的人。他們世世代代都在海邊生活,巴瑤族的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在海中行動自如,比起陸地生活他們更加喜歡和習慣海洋生活,浩瀚的大海才是他們的歸宿。巴瑤族的人世代捕魚為生,因此他們被叫做世界上最後一支遊牧民族。

巴瑤族的來源一直都充滿神秘色彩,相傳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有一位公主,生性活潑愛玩兒,公主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於是就偷偷跑出去玩。在玩的過程中不小心被水給衝走,公主從此便沒了消息。公主是國王的掌上明珠,國王心疼不已派出手下找尋公主,侍衛們沒有找到公主不敢回去交差只好在海邊生活起來,這群侍衛就是巴瑤族的祖先。

巴瑤族一直生活在班達海、蘇陸海等海域,風景優美珊瑚隨處可見,因此也成為遊覽勝地。這樣的生活聽起來非常的愜意,沒有都市生活的嘈雜和喧嚷,生活在童話一樣的世界裡。可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他們的經濟條件很差,他們因為沒有國籍所以不能在陸地上生活只許在海上停留。

由於這樣的限制巴瑤族只好將房子都建築在礁石上,衣食住行都在這個小小的空間中進行。巴瑤族配備的船隻也非常的小,只能承載兩到三個人。他們保留著最原始的生產勞作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海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孩子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每天的娛樂手段也就是在海面上打水仗之類與海有關的活動。

巴瑤族的人擁有著強悍的生存本領,他們潛水的能力比常人要厲害很多。巴瑤族最厲害的潛水者僅僅只用一根鐵桿就可以潛到30米之下的海水中,他們在海中可以抓捕各種各樣的大海魚類,自由穿梭珊瑚群中找珍珠貝殼。找到這些東西之後,他們會拿去換取一些生活用品來維持正常生活秩序。

巴瑤族擁有很優秀的潛水技並不是先天基因自帶的,而是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很特殊他們不得不從小就開始進行潛水的鍛鍊。學會潛水已經成為巴瑤族人的基本生存技巧,當陸地孩子在學習走路學習知識的時候,巴瑤族的孩子們就在練習潛水。水的深度越深,人的耳朵在水中承受的壓強就越大會有很強烈的疼痛感。

考慮到這一點巴瑤族的人不得不從小的時候就將耳膜刺破,破壞這項身體機能以後他們以後的聽力都會受損。將耳膜刺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耳朵鼻子會流出很多血不說還會承受劇烈的疼痛,因此他們在這個時候會休息好幾個月來適應和緩解,很痛苦也很可憐。

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巴瑤族的人一生都不能上岸,除了他們沒有國籍不能踏足任何一片陸地這個限制之外,還有一層重要的因素。巴瑤族的生活長期都依賴著大海,身體經常泡在大海之中因此他們有了減壓病。這種病症的情況很像風溼病,是一種關節的疼痛。巴瑤族的人行走的能力很差,只能在海中藉助水壓來來支撐身體行動。

他們如果強行上岸的話不僅不會被接納還會被嘲笑,會成為各個國家的驅趕的對象。他們長時間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巴瑤族人又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已經與現代社會徹底脫節,即使是有國家願意接納他們,他們的生活也只能靠接濟在現代社會沒有基本的生存能力,與其這樣還不如就一直生活在海上至少還是很自由的。

巴瑤族人世代都與大海掛鈎,他們身體裡面的基因已經開始適應海洋,如果貿然回到陸地生活他們的身體反而承受不了。就像久處陸地的人,突然乘船也會感覺想要嘔吐等症狀。不是特殊情況,巴瑤族一般是不會上岸的。因為旅遊業的發展,巴瑤族人們的經濟條件也有所改善,很多人都對這個神秘的部落很感興趣紛紛前來遊覽觀看。

靠近巴瑤族的一些國家他們的政府見到這種狀況,紛紛也開始對巴瑤族人進行照顧。巴瑤族的整個生活狀況都是歷史的產物,他們只不過是歷史的遵循者,存在即合理,希望他們在這片海域上過得無拘無束幸福快樂。

巴瑤族為了生存所付出的代價讓人佩服,當我們面對生活給我們的帶來的困難時也要有這種魄力和勇氣。

參考資料:

《蕾切爾·卡遜語錄集》

相關焦點

  • 無國籍的一群人,為適應水下從小「戳破」耳膜,終生無法離開大海
    暫且不說各地奇特的風景,僅僅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奇人異事,也足以讓人大吃一驚。 在印度的一個角落裡,有一個庫基族,他們崇尚中華民族,並且說漢語、用漢字。不得不說,庫基族的所做所為,已經超出世人的想像。然而,在茫茫大海之上,還有一群更加無法理解的人,他們沒有國籍,為適應水下,只能戳破耳膜,終生無法離開大海。
  • 無國籍的一群人,出生就戳破耳膜,一生無法離開大海,怎麼回事?
    大海是很多人心之所向,它的波濤起伏,它的廣袤無垠,它的乘風破浪。所有的一切都是賦予希望和美麗的色彩,很多人都從大海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領悟。大海包容著一切,給予著一切,也有一些人,從生到死都居住在大海之上。
  • 現實版「人魚族」:一生與海為家,為生存扎破耳膜,終生不能上岸
    海洋可以說是大自然給予人類最寶貴的一個財富了,相信大多數人都讀過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千百年來,以海為生的人就不在少數。在世界各地都有著許多人以海為生,在印尼便有著一個特別的民族,他們從出生到死去,都未曾離開過大海。「海上民族」巴瑤族的源起巴瑤族在印尼語中是有著「海上的民族」這個意思的,為什麼叫這個民族為「海上的民族」呢?這便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了。
  • 神秘的海上「精靈」,沒有國籍從小耳膜被戳破,終生無法離開大海
    今天小編想要帶著大家了解的是一群長年生活在海上的人,出生就會把耳鼓膜戳破,長期的在海傷生活,被稱為海上最神秘的民族。這個民族叫:巴瑤族,他們不屬於任何國家。這個民族有著許多的傳說,通過記載來看與菲律賓的淵源最深。
  • 以海為家、自幼戳破耳膜:海上最神秘的民族,為何一生不能上岸?
    「從那遙遠海邊,看那潮來潮去……」每當唱起這首歌,我就特別嚮往大海。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海,更渴望能在海邊擁有一處居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然而,就在馬來西亞海岸水晶般蔚藍的珊瑚海上,住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以船為足,以海為家,靠潛海捕魚為生,終其一生漂泊在海上。
  • 終身與大海相伴的民族,沒有國籍,不屬於陸地上任何一個國家
    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大海,同時他們的一生也必須依託著大海才能生存。可以說,如果沒有大海,那麼也沒有巴瑤族。不過,現在的巴瑤族似乎陷入了困境,哪怕大海依然沒有消亡,但這個民族看起來卻已經難以為繼。
  • 世界上最後的水上遊牧民族 自小就要將耳膜弄破
    圖為印度尼西亞海域,一名巴瑤族男孩正與他的寵物鯊魚玩耍。現在,出生在船上的巴瑤族孩子已經不多見,但大海仍舊是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場。蘭克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一切生活所需幾乎都來自於大海。「仔細看看他的毛孔,有何感想?」印尼海域,一名在海底捕獵的巴瑤族男子。
  • 海上的吉普賽人,一個被稱作「海上之民」的巴瑤族,一生都在海上
    每逢假期,很多人都選擇到海邊旅遊,所以像馬爾地夫這樣的海洋仙境尤其受每個人的歡迎。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地方,也是每個人的第一選擇,而且還有一群不同的人住在這裡。也就是說,仙本那,這裡的巴瑤族也叫海人,因為他們的房子建在水上,整個民族的活動區也在水上,也被稱作海上的吉普賽人。
  • 中國女教練為了日本少年改國籍,徹底離開國家隊:體育精神無國界
    中國女教練為了日本少年改國籍,徹底離開國家隊:體育精神無國界何為體育呢?體育是一種傳承,一種精神,一種對於身體極限的挑戰。每一個體育運動員都是在向自己的身體發起挑戰,這是一條充滿了辛酸,淚水但同時也光芒萬丈的道路。
  • 中國女教練為了日本少年改國籍,徹底離開國家隊:體育精神無國界
    中國女教練為了日本少年改國籍,徹底離開國家隊:體育精神無國界何為體育呢?體育是一種傳承,一種精神,一種對於身體極限的挑戰。每一個體育運動員都是在向自己的身體發起挑戰,這是一條充滿了辛酸,淚水但同時也光芒萬丈的道路。
  • 全球百萬「無國籍人」,境遇悽慘……
    由於沒有政府承認他們,因此他們無法獲得出生證,上學,看病,擁有財產或結婚。在極端情況下,他們是暴力和人口販運的目標。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受汙名化的個人被稱為"無國籍人",國際法將其定義為"任何人在其法律的執行下均不被視為國民的人"。 一些無國籍人是難民,因為他們逃離了家園在另一個國家尋求庇護,但並非所有難民都是無國籍人。大多數無國籍人也不是難民。
  • 沒有國籍的海上民族,終生都在海上漂泊,幼年時就要刺破耳鼓膜
    沒有國籍的海上民族,終生都在海上漂泊,幼年時就要刺破耳鼓膜你能想像到嗎?在經濟全球化21世紀裡,竟然會存在沒有國籍的海上民族,他們大多終生都在海上漂泊,與現在社會幾乎沒有任何交集,不知道自己來自何方,也不知道自己會歸於何處。
  • 世界上最後的海上民族,沒有國籍不能上岸,進化成「兩棲」人類
    國王無法接受喪女的事實,便派遣部下出海尋找,並下令只有他們找到公主後才能返回,否則格殺勿論。然而這些的人,因無法找到公主只能被迫留在海邊,這些人後來就成了巴瑤族的祖先。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代又一代的巴瑤人已漸漸適應了海洋環境。
  • 張愛玲:我無法愛上這個狠毒的女子,只能為她一生的苦痛扼腕嘆息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處在黑與白之間的灰色地帶,在無私與自身利益之間遊走、搖擺。而《半生緣》中的顧曼璐正是典型。當我第一遍讀完《半生緣》後,我不由地對顧曼璐這個人物厭惡,甚至痛恨。因為在我眼中,她是曼楨與世鈞的愛情悲劇,乃至曼楨人生悲劇的始作俑者。為了挽留自己的丈夫祝鴻才,她不惜將借腹生子的邪惡念頭伸向自己的親妹妹——與心上人沈世鈞已定下婚約的曼楨。
  • 《水下·你未見的中國》
    一個大四學生和水下攝影師萬志權坐在岸邊開了一場訪談。「水下中國」是這場對話裡最高頻的詞。近三個小時的時間,萬志權勾勒了關於《水下中國》最初的攝像。記錄中國水下的全部,是他一生的夢想。於是從那時起,SMG融媒體中心一支年輕的創作團隊便開啟水下圓夢之旅。也因此攜手國內各大潛水團隊共同拍攝了《水下·你未見的中國》紀錄片。
  • 一群在水下幾百米上廁所的人
    潛艇官兵給人的印象也是颯爽英姿,特高大上。但實際上潛艇作戰環境特殊,水下百米壓力巨大,缺少空氣,生存環境是非常惡劣的。是人就有吃喝拉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潛艇上的方便問題。據說新兵上潛艇,第一件事就是學習上廁所。潛艇的廁所和陸地不同,必須先關閉馬桶蓋,然後啟動加壓,將糞便壓出潛艇。如果你忘了關閉馬桶蓋,那麼立馬被糞水噴一臉。
  • 放生大海的魚,為什麼要在魚肚子上捅個洞?
    有海釣經驗的朋友,釣上來的魚如果不要的話,就會找根牙籤在肚子戳一下,然後丟回大海,在旁邊的人看得一愣一愣的,這不要也就罷了,居然還戳一針,這不是要了魚的命嘛!一般海釣的朋友都會微微一笑,然後告訴你「這是為它好」!
  • 依海而生的巴瑤族人會不會進化出腳蹼,演化成類似人魚的形態?
    他們沒有國籍,只是生活在近海地區,渴了喝水、餓了就下海捉魚,族裡的人們個個身手靈敏,在海洋之中的行動也是如履平地。這個種族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巴瑤族。隨著網絡科技的發達,巴瑤族逐漸被大眾了解,有不少網友也提出疑問,長期與海水打交道的巴瑤族會不會進化出腳蹼並演化成類似人魚的形態?外人看來恣意汪洋的生活,其實有很多心酸之處。
  • 他們是沒有國籍的海上民族,幼年會戳穿耳鼓膜,眼睛異於常人
    ,一直漂泊在海洋之上,以潛水捕魚為生,他們就是巴瑤族。巴瑤族主要生活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洋當中,他們已經在這一片海域生存了幾百年的時間了,他們的一生基本不會上岸,會在海洋當中度過一生,而且因為他們玩玩的都生活在各個國家之間的交界地帶,所以巴瑤族大部分是沒有國籍的,這也是他們往往無法上岸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相關的身份。
  • 無國籍在歐洲|阿爾巴尼亞的無國籍群體概述
    阿爾巴尼亞已經批准了兩項聯合國無國籍公約,並且阿爾巴尼亞也已經建立了相對比較完善的國籍法,但該國仍有大量人口面臨或經歷無國籍狀態的危險,此外阿爾巴尼亞也缺乏無國籍狀態判定機制。儘管阿爾巴尼亞境內無國籍人群的統計數字各不相同,但依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底,阿爾巴尼亞官方記錄無國籍人口數量為4160名。該統計數據是從2011-2018年期間人口普查和調整後確認的無國籍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