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上的無人機!切入農業無人機的賽道的極飛科技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2020-12-15 和訊股票

  導讀:2019年,極飛公司的總營收接近10億,近年來公司年營收的增速基本為200%。

  彭斌坦言,極飛的發展是享受到了國家上一輪基建的紅利,尤其是「村村通」工程帶來的基礎設施完善。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翟少輝、李振

  編   輯丨李豔霞

  圖 / 21世紀經濟報導

  極飛科技是粵港澳大灣區這塊「無人機產業高地」上又一家頗具代表性的企業。從2007年做「航模」開始,如今極飛已走上了一條聚焦於農業科技的賽道。在農業無人機銷售佔據大部分營收的同時,極飛開始推出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及智慧農業系統等產品,轉型為一家「農業科技公司」。

  廣州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介紹,2019年,極飛公司的總營收接近10億,近年來公司年營收的增速基本為200%。

  彭斌坦言,極飛的發展是享受到了國家上一輪基建的紅利,尤其是「村村通」工程帶來的基礎設施完善。例如,相較於美國農田3G網絡覆蓋尚且有限的情況,中國農田的4G網絡覆蓋率已超過95%。而極飛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更是憑藉製造業多年的積累,凝聚了一批自動化領域的優秀人才。此外,大灣區還有著產業鏈完善、配套緊密的優勢。

  彭斌認為,美國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曾走出包括約翰迪爾在內的一批出色的農機企業;而如今中國農村基礎設施到位,有望在智慧農業的土壤上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中國農業科技公司。

  成立之初,極飛更突出的是「極客」特徵。經過多方調研和探索,2014年極飛轉型走上了農業這條賽道。2015年,推出了其第一代植保無人機,並針對產品早期推廣困難的現實,在新疆推出了直營服務。彭斌坦言,當時的考慮是農民會更願意接受邊際成本較低的產品,例如10塊錢服務一畝地,而不是直接購入一臺價格為10萬元的硬體設備。

  據彭斌說,如今新疆3600萬畝棉花地中,已有三分之一也就是約1200萬畝採用了極飛的植保無人機產品。

  基建紅利和灣區產業優勢

  《21世紀》:在你看來,大灣區何以成為「無人機產業高地」?

  彭斌:首先是人才,這與廣東過去二十多年的產業升級息息相關。製造業的升級實質上就是機器換人,這個過程需要自動化,灣區因此積累了大量的自動化人才。而這又是無人機的基礎,因為無人機本質上也是機器人(300024,股吧)的一種。

  此外,大灣區的產業鏈非常完整,配套非常緊密。造一個電子類產品,從人才招聘、模具設計到元器件供應,以及最後的生產製造,幾乎都可以在這裡完成。可能設計圖做完,一周就可以拿到實物。而在「加急」情況下,研發部門需要的一個機械部件,在將設計圖紙給到供應商後,可能隔天就可以拿到。

  無人機行業的發展不會孤立存在,其在2013年左右的「暴發」離不開大的產業背景。消費電子市場的迅速增長,帶動了元器件價格的下降和性能的突破。以傳感器為例,可能價格降90%,性能卻提升了100倍。大灣區的供應鏈達到了這個成熟度。

  《21世紀》:目前「新基建」話題頗為火熱,這可以為極飛帶來什麼?

  彭斌:我常和朋友聊到,未來全球5000美元以下級別的機器人市場,一定是中國企業的。我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其中就包括基礎設施優勢。中國農田的4G網絡覆蓋率超過了95%,這與國家力推的農村基礎設施工程有重要關係:中國農田與村落交織在一起,「村村通」也意味著「農田通」。我曾去考察過美國的農田,發現除了人多的地方,3G信號都偶爾才有,4G更是沒怎麼有。

  網絡起到聯通作用,允許我們把計算集中到雲端,提前實現別人實現不了的功能,並在資源調度、成本控制上取得優勢。不僅如此,聯網可以了解設備的工作情況,在後端提供更多支持。這使中國成為了使用環境和場景最好的國家之一。

  美國很早就開始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大農業模式」的土壤培育出了約翰迪爾等出色的農機企業。如今,農村的基礎設施讓中國擁有了智慧農業的環境和土壤,一定會培育出一批新興的中國農業科技公司。

  我們今天享受的紅利,還是上一次基建的紅利,也就是村村通工程,包括高速公路、寬帶、行動網路的覆蓋。我相信新的基礎設施會打通信息、貨物和人的流動。以5G為例,與4G網絡相比,5G速度更快、延遲更低,人甚至無需到田裡去了。可以在家遙控,或是遠程監控。如果沒有基礎設施,這些都難以想像。

  切入農業無人機的賽道

  《21世紀》:無人機市場有多條賽道,極飛為何會選擇農業?

  彭斌:在無人機還被叫做「航模」或「飛行器」時,我們的努力方向是讓它飛得更穩定。2013年前後,無人機愈發可靠,可以按照指令執行各種動作。這個時候行業就開始思考,它一定可以有娛樂之外的其他用途。我們當時認為,無人機有四大應用方向,包括空中攝影成像、空中精準投放、空中調度和空中表演。而我們選擇了精準投放,這就包括如今我們在做的化肥和農藥噴灑。

  就當時無人機的成熟度而言,還不能飛得太高,要考慮安全和穩定。而農田裡,一方面不需要飛太高,另一方面,萬一出現故障損失也不會太大。選擇農業,第一是因為安全可靠。此外,中國有20億畝耕地,未來的市場規模也足夠大。第三就是政策風險也較低。

  我們當時發現無人機打農藥沒問題,效果不錯,問題是當時無人機技術不太行,還總有故障。這給了我們信心,我們的專長就是讓無人機飛得更好。

  《21世紀》:相較於其他無人機企業,極飛定位農業這個賽道是否在吸引人才上會面臨一些挑戰?

  彭斌:一定會。但換個角度,中國有幾億的農村人口,每年有上百萬的大學生走出農村。我們最近招聘的很多員工就來自農村,他們的父母也還在農村。這些人才對技術上「酷」的理解會很不一樣。他們在農村長大,希望為自己長大的地方帶來改變。此外,他們對農業也有理解,比如從小就知道農藥怎麼打。另外,極飛還是一家小公司,這個行業也還沒有到人才匱乏的程度,人才市場還是供大於求。

  《21世紀》:大疆也在做植保無人機,是否感受到大疆的壓力?

  彭斌:不可能沒有。我覺得如果創業者沒有感受到競爭的焦慮,一定不正常。但競爭並非取決於某個特殊的點,而是長期經營和持續投入。

  我認為我們未來和大疆的競爭會變少。當它認為我們做無人機時,會是正面交鋒;但當它發現我們不那麼「無人機」,也就是不會對它的主業造成挑戰時,交鋒就會減弱。此外,農業領域需要大量的持續投入,需要人才的底子,同時也非常辛苦。實際上,三四年前確實競爭很激烈,今年已經明顯感受到競爭在減弱。

  人口逆紅利與更多「農業科技」

  《21世紀》:除了無人機,極飛也開始做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為何?

  彭斌:2018年我們提出「農業科技公司」定義,背後其實是極飛已經不再是單一硬體產品、單一技術的思考維度。我們認為,無人機無疑已是中國農業最複雜的科技,這麼複雜的系統和產品可以在中國農村規模應用,別的農業科技怎麼會無法成功?

  本質上看,中國農業社會環境「內捲化」的低效率平衡已經被逐步解開。城市化進程使中國農村人口從佔總人口的60%降低到了40%,農村目前缺乏勞動力。農民不是需要「科技」,而是需要「效率」。自動化設備工具恰好可以填補這一需求。因此,我們不應局限於單一的無人機市場的競爭,而是充分利用大的環境和社會紅利。

  《21世紀》:極飛如何做市場教育,讓農民接受你們的產品?

  彭斌:我一度也有擔憂,還為此做了很多市場調研。但後來我逐漸意識到,這本質上不是由我們推動的,也就是行業紅利不是我們催生出的,而是來自農村的變化。年輕人基本都跑去城市,而留在農村的中老年人要面臨年齡增長、體力下降的變化。這其實是社會的倒逼,是人口逆紅利。我們的無人機本質上是無人化設備,符合變化中的農村的需求。

  《21世紀》:目前極飛的技術和產品在哪些地區使用較多?在大灣區有應用嗎?

  彭斌:大灣區的農業很多是荔枝、芒果等經濟作物,現在的無人機要在這些比較複雜的地貌上工作,還有很多技術和使用習慣需要突破。

  目前在增城有一家上萬畝規模的農場已經開始使用我們的軟體和硬體,成為我們的自動化測試基地。但綜合來說,目前無人機的應用場景主要還是在大田作物上。我們的產品在新疆、黑龍江以及蘇北地區、江漢平原和華北平原使用的規模很大。

  《21世紀》:全球來看,還有哪些市場是適合極飛切入的?

  彭斌:其實全世界都需要。新的農業科技首先顛覆的會是還沒有被農業機械化改變的地方,也就是農業尚不發達、缺乏勞動力的地方。從我們的出口上看,緬甸、越南都在買我們的產品。此外,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的銷量也遠大於歐美。

  30%研發投入

  《21世紀》: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何?

  彭斌:過去三四年,極飛都保持年200%的增長,目前沒有看到有變緩的趨勢。2018年我們實現了盈利,總營收接近4億元;2019年營收接近10億元。

  中國的城市化還在進行中,農村人口外流還在進行中,老齡化也在並行,因此對科技產品的需求會繼續增長。美國農業人口約佔總人口1.6%,日韓是6%-7%,而中國目前是40%,還有很大的空間。不過高速增長的未必會一直是農業無人機,如果以3-5年的維度看,可能會有更多的農業自動化工具出現。極飛發展到現在,已有上千人的團隊,我們不能只看眼前,需要提前2-3年布局未來的產品。

  極飛團隊中研發人員的佔比大致在40%-50%,我們每年將總營收的30%投入到研發中。過去3年,我們獲得的專利數超過了1300件。我們還在高速的投入和成長期。

  《21世紀》:有衝擊科創板的計劃嗎?

  彭斌:我們其實已經完全符合科創板上市的要求,包括營收規模、創新和專利等等。不過,我們覺得上市是一個過程,而非目標。修煉內力、穩定渠道,上市會順理成章。

  本期編輯 陳思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導。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極飛科技將無人機飛進農田!「農業+AI」,中國農業科技...
    駛出「創業死亡谷」農業無人機業務漸入佳境,公司實現盈利並步入營收高速增長的軌道時,極飛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農業無人機公司。其11月16日宣布的最新一輪融資被認為是中國農業科技最大的一次融資,也是無人機領域第二大的一筆融資。這是否標誌著極飛科技公司已駛出「創業死亡谷」?
  • 極飛科技農業無人機的「終局思維」
    在中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看到農村勞動力短缺的現狀後,一直在思考另一個問題:技術如何在農村創造價值?2007年成立的極飛科技,聚集的正是這樣一群想要通過無人機技術在農村創造價值網際網路人。從農業無人機到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如今,80後的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帶著一個平均年齡26歲的年輕團隊有了新的想法,要做農業解決方案。
  • 極飛科技:炫酷科技飛進農田 中國農業科技「瞪羚」能跑多遠?
    這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從一群自己興趣熱愛的極客團隊小作坊出發,通過十幾年曲折道路探索,最終選擇了「為農業找技術」,把炫酷的現代AI科技引入古老農業,以「提升全球農業生產效率」為己任和願景。這是一條貌似少有人走的賽道,充滿荊棘。但正如諺語所說:「這世上所有榮譽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織而成。」「我們要讓新疆的農田上空飛滿農業無人機!」
  • 極飛推4款農業科技新品,無人機覆蓋42國7.8億畝農田
    極飛科技成立於2007年,屬於國內較早一批商用無人機研發企業,後轉型為智慧農業科技公司。這是極飛科技連續第6年舉辦年度大會,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說:「截至2020年11月30日,極飛科技的智慧農業產品和技術已經累計服務了超過931萬農戶和7.8億畝農田,足跡遍布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
  • 極飛科技龔檟欽:玩農業無人機的潮人正把農村變得很酷
    一次12億的大手筆融資,讓農業科技龍頭公司極飛科技再次成為資本市場熱點。昨天(11月30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專訪了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從最初的無人機摸索到投身農業無人機,他指出,農業科技背後最重要的是人的變化。
  • 極飛科技推出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唱響農業無人化新高音
    【摘要】 近日,農業科技明星企業極飛科技向外界發布最新一代農業科技產品和應用場景。
  • 極飛不跟大疆拼無人機,拼的是……
    」成立於2007年的極飛科技,不久前迎來了農業科技領域最大一筆融資。11月16日,極飛宣布完成新一輪12億元人民幣融資,由百度資本和軟銀願景基金二期領投,創新工場、越秀產業基金和廣州新興基金跟投,原有投資人成為資本也繼續加碼,足見資本對極飛定位農業科技賽道的認可。
  • 極飛科技:中國農業科技「瞪羚」能跑多遠?
    這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從一群自己興趣熱愛的極客團隊小作坊出發,通過十幾年曲折道路探索,最終選擇了「為農業找技術」,把炫酷的現代AI科技引入古老農業,以「提升全球農業生產效率」為己任和願景。這是一條貌似少有人走的賽道,充滿荊棘。但正如諺語所說,「這世上所有榮譽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織而成。」「我們要讓新疆的農田上空飛滿農業無人機!」
  • 專訪極飛科技彭斌:我們是農業科技公司,不是無人機公司
    封面人物發現用科技改變世界的新青年在人們的印象中,極飛這兩個字是與無人機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但是,極飛科技的創始人兼CEO彭斌卻很認真地告訴《中國科技信息》:我們不是一家無人機公司,而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
  • 農業無人機公司極飛科技再獲12億元人民幣融資
    近日,智慧農業領域開始受到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於11月16日宣布完成新一輪12億元人民幣融資,由百度資本和軟銀願景基金二期領投,創新工場、越秀產業基金和廣州新興基金跟投,原有投資人成為資本也繼續加碼,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這些市場變化充分說明了中國智慧農業正在逐步崛起。
  • 極飛科技4款新品亮相! 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1小時可完成240畝植保...
    中國網財經12月16日訊(記者 牛荷)昨日,極飛科技在年度大會(XAAC 2020)上發布了R150農業無人車、P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和P80 2021款農業無人機、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4款新品,並推出AI處方圖技術。
  • 智慧聚合更「大」能量 極飛科技推出P系列農業無人機全新一代產品
    12月15日,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XAG)在廣州舉行極飛科技年度大會(XAAC 2020),發布一系列全新硬體產品,其中深受青睞的拳頭產品極飛P系列農業無人機推出全新迭代產品 -- P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和P8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在智能化程度、執行單元和使用成本上全面優化,為不同類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帶來更高效、智能
  • 極飛科技彭斌:做農業,不僅酷,還「性感」
    以極飛為代表的農業科技公司將如何引領智慧農業發展?廣東衛視《鄧璐時間》第二季「灣區開局者」6月7日(周日)21:10播出第四期廣東衛視雙語主持人鄧璐博士帶您走近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看他如何用無人機為智慧農業「保駕護航」「我有一個農業科技夢想」今年五月,彭斌入選
  • 農業大不同!極飛打造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系統
    12 月 15 日,一場以新技術賦能第一產業的盛會——極飛科技年度大會 2020 (XAAC 2020) 在廣州隆重召開,來自農業生產、行業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權威媒體共同見證了極飛科技 2020 年度的創新成果,同時也見證了新一代 P 系列農業無人機、創新雙旋翼飛行平臺 V 系列農業無人機、新增固體播撒和割草兩大執行單元的 R150 農業無人車、新一代農機自駕儀等一系列全新硬體產品的問世
  • 專訪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農業無人化最可能 先發生在中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專訪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 農業無人化最可能 先發生在中國「我們最初就是一群極客湊在一起做熱愛的事情。」回顧創業歷程,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這樣評價自己的「初心」。
  • 極飛科技彭斌:未來農業無人化將成為趨勢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12月16日,位於廣州增城郊外,6架不同型號的極飛農業無人機在空中盤旋,白色藥箱內的農藥伴隨著機身划過於一片一片農田上噴灑出霧滴。地面上,4輛農業無人車分別承擔著運輸、播種、割草等農事作業。技術如何在農業田地創造價值,這是極飛科技過去13年一直思考的事情。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召開 發布新一代農業科技產品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15日下午,2020極飛科技年度大會在廣州舉行。極飛科技在本次大會上發布了最新一代農業科技產品和應用場景,包括新款農業無人車以及3款農業無人機產品,開啟農業生產活動的定製化作業時代。
  • 數字科技作翼 極飛科技在廣州的「飛行版圖」
    代表中國企業參會的智慧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在演講中表示,全面打造「無人化」的智慧農場,是極飛構建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的關鍵之戰。這家成立於2007年,總部位於廣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截止今年4月,它的農業無人機在全球銷量超過五萬臺,服務了超過800萬農戶、4.3億畝農田。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用智慧化、無人化科技賦能全球第一產業
    極飛科技新一輪融資的投資方創新工場,其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博士談及極飛時曾表示,「極飛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從一款無人機產品成功切入了農業領域,顛覆性地推動了農業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大幅加快了農業數位化的進程,可以說是全球頂尖的AI+農業的創新企業。」
  • 極飛科技新品發布盛典來襲,以硬科技創新詮釋「農業從此大不同」
    大會以「農業從此大不同」為主題,圍繞構建「無人化農業生態系統」的目標,發布了最新一代農業科技產品和應用場景:功能更豐富的R150農業無人車、全新亮相的P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和P80 2021款農業無人機、行業創新的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以及真正可落地的AI處方圖技術。重磅亮相的4款智能精準硬體設備,進一步豐富了極飛智慧農業科技的產品布局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