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越後越精彩
01
時光飛逝,2020年馬上要過去了,這一年留給了我們很多的東西,也給了我們很多思索,特別是出門在外的遊子。現在可以說是歸心似箭,一年到頭了,該見見父母和孩子了,世上沒有再比親情更深的情了。
「故鄉安不下肉身,它鄉容不下靈魂」。要是能過一個好日子,誰也不會遠離親人,飄落異鄉,負重遠行。置身在外的遊子心情只有當事人才知道,讓我們聽聽下面3個異鄉客,發自內心的呼喚吧。
02
A、外賣小張
第一次從僻遠的山村到大城市打工,小張的心情是複雜的,他從沒出過這麼長的遠門,離開過父母,但是他為了以後能娶妻生子,不得已只有外出謀生了,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根本撐不起一個新家庭。母親待小張很好,從來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小張吃好地用好的,家裡過重的農活也不讓他做。回想離家的那天,小張眼眶溼潤了,他說母親緊緊拉著他的手,捨不得離開他,還千叮囑萬叮嚀,要他在外面小心,注意身體。分手時還在他包裡塞了很多土特產。小張跟他母親道別時,可是一步三回頭呀。待他最後一次回首,母親還是站立在村口,頻頻向他揮手。
第一次到大城市找活幹,小張經歷了所有打工者的辛酸,送外賣的酸甜苦辣,他說三天也道不完。現在馬上快要過年了,他可以說歸心似箭,心裡實在太想父母了,因為倆老年紀大了,也沒有通信設備,一年來他們通話也沒幾次,打電話父母還得靠近鄰幫忙。小張說:「一個人在外打工,實在太孤單寂寞了。每天夜裡總是睡不著,想起在老家父母的種種好,現在的諸多苦楚,眼淚就會不自覺地流下來」。
小張畢竟20在出頭,還像個剛斷奶的孩子,思母心切是難免的,外面金窩銀窩都不如老家裡的草窩呀。父母的親情是割捨不了的,小張已經三年沒回家了,他說今年一定得回去,就算沒了這份工作,他也要走,他實在太想家了。
B、保安老劉
老劉今年40歲了,有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因為老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自己也無一技之長,為了兒子的學費不得不外出打工,畢竟在大城市的收入比家鄉高一點,老劉幹的是一家高檔小區的門崗保安,一天工作12小時,二班倒。雖然不是苦力重活,但時間長,要求嚴,工資也不高,每月只要略有剩餘就寄錢給老家。
因為人手不夠,單位不能請假,他一年沒回老家了,他心裡非常想孩子,兒子可是他的寶貝呀,馬上快要過年了,但公司說春節沒人安排接班,老劉可就回不了老家了。他這些日子很是苦悶,日日飲酒,他說:「今年再幹一年,明年就不來了,保安這個工作太磨人了,浪費時間,又學不到技術,關健是工資低,又遠離家門照顧不到老婆孩子」。老劉是個很愛家的男人,他喜歡享受那種老婆孩子熱坑頭的生活,他覺得天倫之樂比什麼多重要,回家不過年對他來說是個天大的痛苦。
C.保姆吳媽
吳媽年近50了,是個離異女子。老家還有倆個年老多病近八十歲的父母,因為丈夫背叛了她,她一氣之下就淨身出走家門,來到了城市找工,因年紀大,學歷低,一下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先找個保姆幹下,雖然這活煩瑣,有點下等人的感覺,但畢竟能解決食宿,省了一大筆開支。她現在最擔心的是她的父母,年紀大了沒人照顧,她可是一個孝順女兒,父母是她最愛的親人,她身在異鄉,心裡是念念不忘父母啊。有一次,我看到她在朋友圈裡發了個圖片,一個母親正在給外出的孩子縫衣。她還標註了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
不管人在那裡,親情是無法割捨的,吳媽也是。她說父母的恩還未報足夠,那會留下一生的遺憾。
結尾:
以上是三個外出務工者的內心獨白,「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人之常情,特別是要過年了,這種感覺特別強烈,我們每個人都有父母,他們養育我們長大來之不易,作為成長起來的我們是該反哺他們了,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那時悔之晚矣。
親情血濃於水,無論在天涯在海角,我們都不要忘了親情,忘了父母。「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母親在那家就在那,好好珍惜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即可刪。文中人物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原創不易,請勿摘抄」。
本期話題:過年你想回老家嗎?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