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歷經8年艱辛努力,7冊共230餘萬字的《安順城記》終於編輯出版。近日,《安順城記》首發式在萬綠城鉑瑞茲酒店舉行。
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張本強出席首發式並講話。《安順城記》主編、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曉紅,市政協副主席胡震,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蒙愛軍出席首發式。副市長汪文學主持首發式。
《安順城記》由錢理群發起,由市社科聯和省文史館組織編輯,70多位作者參與寫作,歷時8年編纂完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市文化工作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為我市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激發安順市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熱情和信心提供了重要的文獻支持和精神養分。
《安順城記》囊括了1949年以前的安順歷史,揭開了這塊土地被遮蔽於歷史深處的文化面貌,為我們呈現了完整的、獨特的「文化安順」形象。在內容涵蓋上,它不僅客觀全面地呈現了安順多民族聚居、多民族奮進、多民族共存、多民族相互影響的特點,還突出了安順作為一個交通要塞與外部世界交流頻繁的多元、開放的文化特點。在書寫特色上,它在吸收《史記》體例的觀念與方法基礎上,兼顧考慮了傳統方志學的體例優勢和現代史學的敘述特點,見事見人,即有史料的嚴謹,又有人文關懷和鄉土煙火氣息,可讀性很強,不僅是一部史書,還是一部鄉愁濃鬱的優秀文學作品。《安順城記》的出版,及其在體例上的創新,對現代地方志的編寫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和貢獻。
《安順城記》是提供歷史經驗借鑑的地方史志;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智庫全書;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支撐。《安順城記》的撰寫,以安順作者為主體,還吸收了非安順籍但對安順有感情並有了解的外地學者參與,採取了「以眾人之手,立一家之言」的寫作方式,既有效匯聚大家的力量,又保障了成書的質量,內容豐富詳實,匯集了廣大專家學者的智慧,是一部融文學、社會學、民俗學、人類學、歷史學、哲學為一體的智庫全書,為地方領導幹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工具,使我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迅速掌握安順歷史全面的情況,獲取最多的「信息量」,用於作出安順社會經濟發展決策,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錢理群及省文史館負責人、市社科聯負責人、《安順城記》總纂、作者代表等分別發言。
錢理群個人出資購買1000套《安順城記》,向安順市、縣和有關學校圖書館、《文化安順》編輯部贈書。(記者劉現虹 康馨月 武貴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