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左一)向客商介紹藜麥育種情況。 記者劉振興攝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活動,這個平臺能夠快速實現人才項目成果轉化,此次我帶來了公司新研發的10餘個信息化應用系統,相信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10月24日,在第五屆「智匯德州」創新創業周活動現場,重慶忽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發展北區總經理郝家琦說。
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集人才對接洽談、技術項目推介、校地校企合作、青年人才招聘於一體,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為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增進了解、加深友誼、共商合作搭建起高端平臺,籤約人才技術合作項目72個,涉及金額114.64億元。
突出精準務實導向收穫人才交流合作新成果
「我們在這裡創建了全球領先的藜麥育種研發平臺,擁有全球最大的藜麥種質資源庫,目前,科研人員正在選育高產、早熟的品種,在青海、山西、山東等黃河流域上中下遊地區不同氣候、土壤條件下進行種植推廣,實現黃河流域全覆蓋種植。 」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慧談起「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有說不完的話。 2019年,他帶領科研團隊與齊河縣籤訂了藜麥育種與產業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開展藜麥育種、種植等工作。雙方投資建設了快速育種實驗室和藜麥農業科技展廳,發展了200畝良種繁育基地和4個冬季育種高溫大棚,實現了全年四季不間斷育種。
邀請高層次人才、領軍型人才是舉辦「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的關鍵之舉。我市各級堅持精準邀才,把真功夫下在會前,徵集梳理全市300餘家用人單位、2200餘項人才技術需求,廣泛宣傳推介,多方尋求資源,靶向聯繫對接,為人才項目精準匹配奠定堅實基礎,共邀請300餘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其中院士9人,科研院所負責人8人,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37人,省級重點人才工程36人,高校院所專家教授、知名企業和社會組織負責人等各領域人才230餘人。「感謝政府為我們企業搭建這樣一個平臺,希望能夠在這次對接會上得到生物發酵、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的幫助,讓企業更快更好發展,為德州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在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高端專家德州行暨博士後菁英對接會上,山東中科生物創新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閆聰娟深有感觸地說。活動期間,與會專家攜帶專利技術、項目成果和合作意向,通過「會、壇、展、演」等多種形式,與我市500餘家企事業單位開展真誠務實、多維立體的對接合作。
活動期間,各縣市區積極動員本地園區、企事業單位有針對性地邀請與會專家實地對接、深度洽談。同時,各縣市區立足本地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鮮明、務實高效的專場活動,如「智匯德州、才聚德城」人才對接會、禹城「首屆泰山人工智慧產業大會」、農民豐收節暨「智興平原」農業研討洽談會、院士專家寧津行、「才聚貝州·智興武城」人才對接交流會等,進一步豐富了活動內容,形成了上下聯動的強大合力。
緊扣服務發展主題繪就人才智力支撐新藍圖
「推動新型工業化強市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企業是主力軍,通過此次洽談會,讓我了解到更多前沿信息和技術。下一步,我們將與專家深入對接交流,提升自身的發展質量和內涵。 」在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對接洽談會上,聽取了相關專家講解後,德州信平電子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姜娜娜表示發展思路更明確了,爭取藉助平臺與更多機構合作,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碰撞出智慧「火花」。我市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醫養健康、現代高效農業、文化旅遊7大產業招商辦公室,聯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分別舉辦人才對接洽談會,從源頭上整合「雙招雙引」資源,集中招引具有重要支撐力、帶動力、影響力的大項目、好項目和高端專業人才、高端研發機構。德雷特(上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1億元建設「高端澱粉及精深加工項目」,引入近百人的技術團隊和國際前沿的微生物發酵技術,投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21億元,稅收1.3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30個。
「走出去」與「引進來」並舉,我市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推進對內對外人才交流合作,助力打造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活動前後,深入開展「百企校園行」人才招聘活動,組織全市300餘家次重點企事業單位先後赴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等13所高校宣講人才政策,推介發展環境,開展對接招聘。其中,市領導帶隊赴蘭州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開展對接,籤訂校地人才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大學生引才示範基地,初步引進重點高校畢業生674人。主動「請進來」對接合作,舉辦德州—東協教育科技人才項目合作論壇,德州學院與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籤署共建「山東東協研究中心」戰略合作協議、與山東大學亞太研究所籤訂共建「一帶一路研究智庫」戰略合作協議。
秉承創新求變思維構建招才引智工作新格局
「以前我們組織過多次線上招聘活動,因為有政府部門的『背書』,將有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增強信任度和競爭力。希望藉助這一平臺能與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加強人才互動交流,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畢業生加入團隊。 」在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高校畢業生雲端招聘會上,山東安弘製藥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張寶娜說。
在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啟動儀式上,市委書記李猛為瀋陽、天津、北京、深圳、成都、西安6家我市駐異地商會授牌設立「德州市招才引智聯絡站」,充分發揮在外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藉助其在本區域、本行業領域的影響力和豐富的資源優勢,不斷擴大我市引才「朋友圈」,著力打造多渠道、常態化的招才引智工作機制。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高端論壇首次打破部門單位的組織形式,由德州邁特新材料研究中心具體承辦,真正讓企業唱主角、當龍頭。
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人才全球化流動趨勢,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綜合運用視頻連線、雲端對接、直播招聘、跨境路演等線上模式,搭建人才對接交流新通道。德州—東協教育科技人才項目合作論壇,邀請5位境內外知名專家進行「雲報告」,有效提升了活動對外影響力,擴大了聽眾覆蓋面。高校畢業生雲端招聘會,170家企業在線發布崗位需求1022個,2萬人次高校畢業生在線完成簡歷投遞、崗位搜索、視頻面試,達成就業意向733人。借鑑當前熱門的「直播帶貨」經驗,組織15家企事業單位「直播帶崗」,在線宣介人才政策、人才需求、企業文化和薪酬待遇,吸引1.8萬人次在線觀看,達成就業意向354人。現代高效農業產業人才對接洽談會,邀請荷蘭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武田富視頻連線,讓我市了解到當前世界最先進的荷蘭農業發展理念和模式。
□本報記者楊德林本報通訊員靳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