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冰桶挑戰嗎?其實它跟「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有密切關係

2021-01-12 遨遊世界科學

2014年,旨在關注漸凍人症(ALS)的「冰桶挑戰」活動風靡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知名人士參與。

所謂的漸凍人其實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症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不過,漸凍人跟今天的主題沒啥關係,今天要說的是冰桶挑戰相關。

該挑戰要求參與者在網絡上發布自己被冰水澆遍全身的視頻內容,然後該參與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來參與這一活動。活動規定,被邀請者要麼在24小時內接受挑戰,要麼就選擇為對抗「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看著視頻中挑戰者被一桶桶冰水迎頭澆下,即使作為旁觀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種徹骨奇寒。其實這其中蘊含著一種奇特的效應,他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先來看看某種現象:把水滴落在滾燙的鐵板上,假如鐵板的溫度僅高於水的沸點(100°C),水會發出嘶嘶聲並迅速沸騰,接著會在鐵板四處滾動。其實這就是萊頓弗羅斯特現象。

原來曾經在1756年,有一位名叫萊頓弗羅斯特的科學家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起來並持續30秒,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水滴能夠懸浮起來的原因在於,接觸炙熱的鐵勺後,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層水蒸汽,把水珠與鐵勺隔開,就使得水滴懸浮起來,懸浮起來的水滴暫時不能吸收更多的熱量,減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懸浮可以持續30秒,這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此現象說明當液體遭遇極度炙熱時就將化作一層絕緣的氣態防護層。當你用溼手指掐滅蠟燭時正是依靠著這層蒸汽層的保護。只要有充分的條件,人人都可做到這點(就如同有了防火牆一般)。簡單的來說,就是水珠中跟鐵板接觸的部分會迅速沸騰形成水蒸氣,與此同時水珠尚保持液體的狀態,由於水蒸氣的傳熱比液體水慢得多,蒸氣層阻隔水直接接觸滾燙鐵板並大大降低水滴沸騰的速度。

在2014年的冰桶挑戰,有一名來自「戰鬥民族」的群眾進行了一次「冰桶挑戰」的升級版——「液氮挑戰」。他用一桶液氮迎頭澆下,這種液體的溫度達到零下195度。為驗證桶內液體的真實性,他還將一根樹枝伸進桶中,可以看到,樹枝立刻被冰封,並很輕易地在他手中被碾成了碎片。然而被如此寒冷液體澆下後,他卻只是搖了搖頭,雖然很冷,但完好無損。為確認他確實安然無恙,他的朋友們還上前觸碰他的臉頰,可以看到他的皮膚依然是柔軟的,而後者卻對著鏡頭哈哈大笑。雖說這其中一大部分是因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才沒造成嚴重後果,但是也不得不佩服這位仁兄的勇氣。

在生活中也常看到萊頓弗羅斯特現象,廚師在預熱鍋子時,只要落下幾滴水看會否形成水珠,便可得知鍋子是否夠熱。在傳統的過火儀式,參加者會先沾溼雙腳,由於萊頓弗羅斯特現象令水不會快速升溫,使得熱不容易傳到人們的腳,即使人們走在火堆之上,只要不長時間接觸炭火,也不易被燒得火紅的炭火燙傷。另外,依照萊頓弗羅斯特現象的原理,液態氮會在手上迅速沸騰並形成隔熱層,防止手凍傷,因此便可徒手觸摸液態氮。《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亦曾在節目中利用萊頓弗羅斯特現象,嘗試把手沾溼後放進燒熔的鉛裡。

其實,科學就是生活,無處不在,有時候發現還挺有意思的。

相關焦點

  • 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懸浮的水珠「氣墊船」
    發現背景1756年有一位名叫萊頓弗羅斯特的科學家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起來並持續30秒,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水滴能夠懸浮起來的原因在於
  • 是什麼神奇的力量讓水珠在鍋裡跳舞——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趕緊去百度一下結果很失望,這個現象在1756年的時候就已經被一個外國人發現了,感覺失去一個億,畢竟還是有點收穫的,下面跟小鼠一起來了解這個神奇的現象吧這個現象叫做萊頓弗羅斯特現象,是的,是一個以人名命名的現象,肯定是萊頓弗羅斯特這個小夥先發現並研究的啊。
  • 先要弄懂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如果你遭遇了這種情況,那麼很可能是促銷人員利用一個物理學原理忽悠了你,這個原理就被稱之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而如果你弄懂了這個效應,其實也就不用買什麼不粘鍋了,任何一口鍋都能變成不粘鍋。直到1756年,一位叫做萊頓弗羅斯特的德國醫生,在一塊燒得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了一滴水珠,結果水珠並沒有像他想像的那樣瞬間蒸發,而是一直懸浮在鐵勺上,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了30秒,此後,萊頓弗羅斯特在進行深入研究後,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所以這種有趣的效應就被叫做了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 所有的鍋都能變成不粘鍋,萊頓弗羅斯特效應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超市促銷不粘鍋的時候,明明效果很好,怎麼樣都不粘鍋,可是當一掏錢把鍋買回來的時候,就突然失效了,難道真的是運氣很差,偏偏你買到了個殘次品?其實不然,很可能是一個物理學原理忽悠了你,也就是標題提到的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 與徒手掐滅蠟燭原理又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商販能夠讓普通鐵鍋不粘鍋要想搞明白這個原理,就要來說說萊頓弗羅斯特效應。1756年,一位叫作萊頓弗羅斯特的科學家提出了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懸浮的水珠由於蒸汽層的原因不能很快得到鐵勺的熱量,它的氣化速度變慢,也就是能在鐵勺上表面懸浮停留30秒左右。再來看看商販演示不粘鍋的操作,利用的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來迷惑人們的雙眼。普通的鐵鍋加熱到比較高的溫度,把雞蛋打入鍋中。
  • 還記得「冰桶挑戰」嗎?讓它火遍全球的倆人如今都走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曉瑩 編譯還記得「冰桶挑戰」嗎?6年前,這項由兩個年輕人在網上發起的挑戰活動一度風靡全球,也讓很多人對「漸凍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有了更多關注和了解。與「漸凍症」鬥爭了7年後,「冰桶挑戰」發起人之一、37歲的派屈克·奎因22日在美國紐約州去世了。
  • 還記得冰桶挑戰嗎?周鴻禕這回要做麵湯挑戰
    還記得那個轟動全球的冰桶挑戰嗎?這次有所不同,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在昨晚央視《對話》節目中聲稱要發起一場麵湯挑戰賽,更特別的是,他還要搞一場麵條真人秀。那麼,究竟「周教主」為何對麵條如此情有獨鍾呢?
  • 巖漿洗手竟然毫髮無傷,原來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學會了你也可以
    一個常溫狀態下的小鐵球,它的外表往往呈現出黑色。而當我們對這個小鐵球進行加熱的時候,小鐵球的顏色就會慢慢由黑變成紅,再變成黃,最後變成刺眼的白色。所以我們也可以根據巖漿的顏色來判斷其大概的溫度。白亮的巖漿往往可以達到上千攝氏度,而紅色的只有四百攝氏度左右。巖漿由於呈現出液態狀,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而且巖漿存在於地殼的下面,所以巖漿的構成物質十分複雜。
  • 「冰桶挑戰」發起人之一去世了,活動初衷你還記得嗎?
    「冰桶挑戰」要求參與者在網上發布自己被冰水澆遍全身的視頻內容,然後點名社交圈內的其他人同樣也來參與這項活動。參與「冰桶挑戰」的人被冰水澆頭那一瞬間體會到的麻木無力,這種「麻木無力」正是「漸凍人症」患者的切身感受。
  • 《終結者2》T-1000直接被凍碎,短時間接觸液氮會凍傷嗎?
    大家還記得《終結者2》中,裡面有一個液態金屬人T-1000機器人,它可以改變各種形態,化身成各種人類形態,這個T-1000是由大腦控制的液態記憶金屬組成,可以與任何人和物自由接觸和互動。可以用液態金屬變化出各種武器,它具有很強的自我感覺、合作性和適應性,能夠將身體與外界環境融為一體。
  • 把手伸進液氮中會被瞬間凍傷嗎?不,這個效應會讓你的手免受傷害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在常壓下,液氮的沸點為-196℃,這麼低溫度的液氮如果落在我們的手上,會對手造成損傷嗎?但事實可能可能與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實際上液氮在與我們的身體短時間的接觸中,基本不會造成影響,這是因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產生保護著我們。萊頓弗羅斯特效應萊頓弗羅斯特現象是指液體不會潤溼炙熱的表面,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的現象。
  • 山東商報:公共部門有責任接棒「冰桶挑戰」
    (8月21日《新京報》)  較之於冰桶挑戰所呈現出的快樂式慈善的娛樂外表,包括漸凍症在內的罕見病在中國卻是一個難言輕鬆的話題。如北京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負責人王奕鷗稱,在中國,罕見病甚至沒有一個官方定義,也沒有官方渠道可以獲取這些疾病的信息。而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我國約有五六千種罕見病,漸凍症患者的數量也達2萬左右。
  • 周杰倫冰桶挑戰時究竟做了什麼,各大網友看完都笑噴了
    冰桶挑戰是在2014年流行起來的,這個活動小到普通民眾,大到很多國際大咖都參與了這個活動,其實這項挑戰並不是發個視頻,拍張照片供於人們娛樂,而是它背後有一個偉大的意義。冰桶挑戰是為了更多人知道「漸凍症」這個病症而發起的一個活動,因為當一桶滿滿的冰水從頭澆到落腳,那種來自冰水的刺激,會導致神經的緊繃,全身被凍住,就如同患了「漸凍症」一樣。冰桶挑戰是有規則的,挑戰人挑戰完之後要點名三個人繼續進行挑戰,而這三個被點了名的人要在24小時內完成挑戰,如果選擇不挑戰,那麼就需要捐獻一百塊美元,而這些錢就是用來捐獻給那些得了「漸凍症」的人治病。
  • 還記得「冰桶挑戰」嗎?其中一位發起人因漸凍症去世
    據路透社23日報導,「冰桶挑戰」活動發起人之一派屈克奎恩(Patrick Quinn)於當地時間22日去世,享年37歲。報導稱,奎恩的支持者在臉書上宣布了奎恩去世的消息。他的支持者在臉書上說:「今天清晨,我們必須分享派屈克逝世(的消息),這是非常悲痛的。」
  • 弗羅斯特訪談錄
    弗羅斯特:是的,跟龐德一道認識的。還有葉芝,也是跟他一道認識的。 記者:你在英國時常和葉芝見面嗎? 弗羅斯特:哦,經常,幾乎沒有一天不見. 記者:你離開倫敦,搬到西南部格洛斯特夏的農莊時,覺不覺得自己這麼做遠離了城市裡的文學界? 弗羅斯特:不,我的選擇甚至跟我到英國都扯不上關係。我當年的選擇幾乎都是不自覺的。
  • 董秋狄一秒帶你走進體壇冰桶大挑戰
    董秋狄先生又跟大家見面了,每天給愛好體育的小夥伴們科普新聞熱點是我董秋狄先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天想必大家都在各類的社交網站上被一群「潑冷水」的人刷了屏。這項名為冰桶挑戰的項目在各國體壇也是颳起了一陣旋風。這兩天,要是哪位NBA的球員沒在網絡上發過一張用冰水澆頭的溼身自拍照,他都不好意思露面跟人打招呼。董秋狄先生今天就給小夥伴們講講關於冰桶挑戰賽的來龍去脈。
  • 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奎恩去世 冰桶挑戰是怎麼回事 漸凍症能治癒嗎?
    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奎恩去世 冰桶挑戰是怎麼回事 漸凍症能治癒嗎?,冰桶挑戰是怎麼回事】據路透社23日報導,「冰桶挑戰」活動發起人之一派屈克奎恩(Patrick Quinn)於當地時間22日去世,終年37歲。
  • 陳光標回應冰桶挑戰作假:環保省錢做慈善
    2015年的3.15剛剛過去,陳光標「冰桶挑戰」用50度熱水兌冰塊作弊的消息就在《三湘都市報》被報導,而早在去年,湖南性學泰鬥文德元教授就已經通過動物冰水浸泡實驗,證實了陳光標如果真在零下20度的冰水中浸泡5分鐘,只會有一個結果「終身不育」。感覺被愚弄的大批網友紛紛湧至陳光標新浪實名認證微博留言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