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活則經濟活」,隨著全省」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我省快遞物流行業加快了城市復甦的腳步。記者在調查多家物流園了解到,受疫情影響快遞物流行業加快分化,在「馬太效應」的格局下,中小微物流企業在夾縫中努力爭得一席之地。系列報導《聽,城市復甦的腳步聲》: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物流行業加快分化,中小企業抱團取暖待破局。
「上海青浦,武漢東西湖」這句流傳甚廣的行話奠定了武漢東西湖物流業在全國的地位。儘管武漢東西湖區已經正式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開區,但物流圈裡的行家們依然認老名稱——武漢東西湖。也難怪,武漢物流佔全省的半壁江山,而東西湖佔比超過武漢市的一半。連日來,記者在武漢東西湖一帶物流園採訪時了解到,多家快遞物流企業迅速行動充當城市復甦的 「急先鋒」。但忙碌的表象之下,中小微企業也嗅到了一絲危機。貨運量縮減,有時一星期也等不到一次出車的機會,這種現狀讓老闆們越來越感到不安。武漢中遠順物流有限公司有8、9名員工,復工之後馬上面臨無貨可運的尷尬局面,記者遇見老闆高德望時,他正在給員工通電話。司機師傅唐金說都等了三天了還沒有貨物運輸,如果沒有這個疫情不會等那麼長時間。
遇到這種情況的,遠不止高老闆一家。記者在武漢東西湖小型物流企業比較集中的高橋五路物流園採訪時,不少小企業、包括一些「夫妻檔」老闆們無奈地告訴記者,好不容易等到復工,結果卻無貨可運。一位正在打電話到處接貨的老闆說,貨運量比去年減少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兒。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老闆們也在想辦法找出路。高德望已經物色好了一個新的場地,雖然條件比較簡陋,但每年可以減少23萬元租金。這樣就可以勉強維持企業運轉,不用裁員還可以正常給員工繳納社保費用。
更多的物流企業沒有高老闆這樣幸運。據湖北雲飛梭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波的分析,今年物流行業至少有一批小企業退出市場。小型企業受到的衝擊更大,物流行業近5年來受到線上的影響,一直在快速淘汰。今年的疫情應該會讓這個淘汰的速度加快。我們行業內普遍認為需要3-5年對物流行業有個洗牌的過程,疫情來了之後會把時間縮短到2021或者今年。兩年之內,估計洗牌洗的差不多。
一直以來,我國的物流企業逐步形成了多、小、散、弱的局面。中小型物流企業抵抗行業風險的能力本來就弱,再加上行業內的不良的競爭,導致物流行業進入微利時期,有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雪上加霜疫情更是加速了「危機」的到來。王海波表示:將有三類物流企業淘汰出局。第一種,業態比較單一,單獨做某一個專線的,物流公司只有一家或兩家客戶的;第二種是資金實力跟不上,疫情來了之後回款速度減慢,一旦資金鍊斷裂也會倒掉;第三種是規模很小的,在市場中沒有生存的餘地,抗風險能力很弱。
一方面是同類型企業的加速競爭,另一方面來自金字塔頂端企業的下沉搶奪市場,多方擠壓利潤空間變窄,讓中小型企業生存越來越困難。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快遞企業出現兩極化趨勢,大企業會從快遞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他們正憑藉敏銳的商業前瞻思路和充足的資金持續擴張。京東物流湖北戰區負責人陳嘉表示:進一步讓客戶更快的收到貨物,會把貨物的倉更加前置。比如前置在客戶的附近,我們要打破傳統,不需要建一個很大的倉庫。新的模式叫「一盤貨」,我們跟商戶形成貨物共享,把庫存和所有超市、便利店離客戶最近,真正實現共享共贏的格局。
目前,華中地區最大的智能物流中心——順豐武漢電商產業園正在加速推進建設,建成之後將成為國內快遞行業智能程度最高、全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儲物流集散中心。
無論是生產規模、科技含量、還是商業創新模式,中小快遞物流企業都無法企及。在「馬太效應」之下,他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王海波表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中小型物流企業開始自髮結盟,在全國每個城市小專線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巨頭,物流有很多企業在走這個聯盟的模式,形成一個聯合體共同抵禦風險。
在市場自發組織聯盟過程中,正如王海波所言,因為利益分配,因為合作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多數企業聯盟「走著走著就不見了」。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如何找到一個更合適的模式,讓中小型物流企業有一席之地?公司財務總監喻曉表示:武漢九州智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考慮這個問題。武漢九省通衢,物流市場的基礎是非常好的,但都做不大。問題是企業缺科技、缺資金、缺貨源、缺車輛整合能力、缺路規劃能力,都不專業。我們對物流市場的整合是不夠的,比較分散,沒辦法面對大公司的競爭,更不用和外國的企業競爭。我們最終目的是希望做一個物流生態超市,把武漢市本土的,包括湖北省的中小型企業集合起來。業務運營和結算獨立結算,我們給你做品牌,資金支持、技術平臺支撐,一旦做好有上千億元的規模。
物流產業作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升級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在市場沒有完全成熟走穩的情況,政府作為一隻「看的見的手」要充分發揮指導和引導的作用加快轉型和升級。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綜保辦招商局局長張敏傑:我們通過信息平臺組建聯盟的形式走在了前面,我們在監管的同時,用一些網絡平臺或者一些信息手段,促進支持它,包括行業政策,和一些獎勵。一定要給予指導,建起來的聯盟要跟蹤服務好,在行政許可方面,有些專項資金方面給實打實的財政支持。
湖北之聲記者: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