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自本周一9名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分離主義領導人被判重刑,巴塞隆納的局勢一直動蕩不安。18日,示威者舉行數日來規模最大的「大罷工」活動。有人破壞公共設施、攻擊警察,警方則用警棍、裝甲車等「清場」,這些場景本周接連在西班牙上演。面對借鑑了「香港經驗」的加泰暴力分子,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一定會起訴他們;此前聲援香港示威的英美政府保持沉默;一直為「亂港勢力」打氣的德國《商報》呼籲西班牙當局果斷採取行動。香港《星島日報》18日的社論說,部分西方國家官員和政客對香港騷亂振振有詞,支持示威者集會自由,批評港警維持秩序的方法。輪到自己或周邊國家發生類似示威時,鎮壓起來毫不手軟,雙重標準昭然若揭。分析人士說,歐盟之所以對加泰亂局不表態,是擔心引得其他想脫離一些歐盟國家的地區效仿。
韓國《中央日報》18日說,在西班牙,不少抗議者戴著口罩,並突然聚集堵塞公共設施,這與香港的示威方式如出一轍。有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的媒體負責人稱,香港人通過社交媒體召集抗議活動「很有借鑑意義」,應該向他們學習。
然而,西方國家政府和媒體對待香港和加泰隆尼亞局勢的態度大相逕庭。蘇格蘭議員紐蘭茲16日深夜在推特上發文說:「嗨,BBC新聞,加泰隆尼亞今晚處處發生著這樣的事情:示威者有人喪失視力,有人被警車撞倒,有人被打。但你們的App上為何什麼都沒有報導?我想,你們大概會說是一時疏忽吧?」17日一早,他又發文說:「已經7時7分了,BBC仍然沒有加泰隆尼亞昨晚狀況的任何報導,倒是新出了一篇關於香港立法會的消息……真是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報導中國的民主抗議。」另有網民漢法克在社交媒體上說:「BBC更喜歡每天給我們提供關於香港的最新消息,因為這符合西方政客的反華策略。」
據《環球時報》駐德國記者觀察,有關加泰隆尼亞的局勢在歐洲社交媒體上吵翻了天,但德媒對此報導力度不大,對西班牙政府的批評聲音不多,這與香港報導形成對比。在當地媒體報導中,香港動亂是「民主運動」,西班牙的則是「暴力騷亂」。
一向給「亂港分子」鼓勁的德國《商報》18日說,加泰隆尼亞政府必須對暴力局勢予以明確譴責,並且採取果斷行動,以便迅速化解目前混亂局勢。現在,情況顯然超出了和平示威的「極限」。
俄羅斯regnum新聞社17日援引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專家託波林的話說,歐盟對西班牙的局勢基本保持沉默。他們認為,這是西班牙的內部事務,應根據該國現有的法律解決。歐盟擔心,一旦加泰隆尼亞實現獨立,這將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其他地區也可能效仿,試圖脫離一些歐盟國家。
印度學者納拉帕特18日在《巴基斯坦觀察報》撰文說,加泰隆尼亞不會忘記歐盟的沉默。歐盟自稱是自由和自決的推崇者,並總是毫不猶豫地對世界其他國家說教。然而,這個做法也有「例外」,比如歐盟經常無視北約成員國在利比亞、敘利亞等國製造的人權危機。
【環球時報赴西班牙特派記者 陳青青 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孫微 青木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叢超 柳直 張靜 王會聰】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