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辦公室有個90後的女生很能幹,出於長遠考慮,我一直尋思著把她推出去,這樣更有利於發展。前段時間聚會,碰到一位兄弟,他是組織部一位副部長,當年我們在同科室搭班子,趁著酒興我問他部裡缺不缺人。他說缺。於是我就向他推薦了小女孩。剛說沒幾句,他打斷我問我推薦的是男同志還是女同志?我說是女同志。這位兄弟立馬擺手說女同志算了,如果是男同志,你明天就可以讓他來報到,先跟班學習,女同志我們那太多了,都不好開展工作。
之後,他就向我倒起來了苦水。他是管組織口的,幾個科室任務都比較重,經常需要加班加點,可這兩年通過遴選、定向選調、公考招進來的幾乎清一色是女同志,平時都不好意思讓他們加班,加多了不僅會引起他們聯想,她本人也會有意見,特別是結了婚有小孩的,讓加班多了家屬都會找上門,以致於碰到大事、難事,不得不幾個男同志的科長上陣,為此這幫中層幹部叫苦不迭,經常向他訴苦吐槽。所以現在部裡幾個領導私下裡統一的意見是,這兩年進人儘量以男同志為主,女同志除非特別優秀、沒有家庭拖累才會考慮。
聽他這麼說,我只好作罷。其實他講的情況,我也清楚,不僅組織部,其他幾個核心部門比如兩辦、宣傳部等,女性幹部往往多於男性,客觀上形成陰盛陽衰的局面,對工作的開展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影響。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大原因是因為女性的考試能力,無論是公考還是遴選,一直以來女性的上岸率似乎都超過男性,這也是為什麼在機關單位女同志經常多於男同志的原因所在。基層單位相對好點,越是大機關,這種情況越普遍。
公務員在當下屬於比較吃香的一個職業。女性當上公務員,經濟的獨立性比較高,且比較穩定有社會地位,因此找對象的標準也很高,沒有一定的條件入不了她們的法眼,高不成低不就,挑來挑去耽誤幾年,很容易就成了大齡剩女,由此給人感覺機關公務員女性過剩的感覺。
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大的馬上上初中了。可我曾經和現在的同事,卻有很多女孩子沒結婚,大的將近五十,小的也有三十五六,三十來歲沒結婚的女性更多了。一個三線城市尚且如此,更別說大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