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諮詢:籤了央行offer,又得到中央公務員,該怎麼辦?
問題表述不是很清楚,央行也是公務員編制,考上了央行肯定不能報考其他部委公務員,這個假設不成立。因此我猜你應該是籤了某行總行的OFFER,然後同時又考上了中央部委的公務員,諮詢怎麼選擇吧?
如果是這種情況,答案很清晰:想要錢,選總行;圖仕途,可以考慮中央部委公務員。個人傾向於選總行機關。理由有三點:
第一,總行的工資待遇普遍比公務員高。不論是什麼銀行,只要籤了總行一級的總部機關,工資待遇是比較可觀的。新進人員試用期轉正後,各項收入加起來一般都有30萬+,隨著職務的提升,工資水漲船高,一年進帳四五十萬不是難事。而且,總行級的人員因為位處金融核心機關,可以接觸到大量前沿信息,利用工作之餘做點理財,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收入,這些都是總行機關人員的優勢。而中央部委公務員頂著的名頭雖然比較好聽,其實工資待遇並不算高,新錄用人員試用期轉正後一般也就20來萬,隨著工齡和職務的提升略有增長,漲幅不大,在工資待遇方面的成長空間明顯不如總行。更直觀表達,在總行機關幹得好,也許五六年就可以在北京考慮買房,可如果選擇中央部委公務員,估計要十來年左右,而且還只能買比市場價要低的單位的團購房,由此可見待遇的差距。
第二,進總行幹專業的事以後發展更多元。能夠進總行機關,肯定是金融、經濟類專業的畢業生,從不浪費專業的角度考慮,經濟類的專業選擇進金融系統顯然更適合,也不存在太多的適應期。有了一定工作經驗和積累後,跳槽到其他銀行、金融證券或信託機構、大公司大企業,包括自己創業都相對容易,未來的發展整體來看更多元,更有選擇性。而如果進了中央部委當公務員,兩三年內沒有出來,以後大概率只能在系統內工作,職業的選擇面不如銀行寬泛,長遠來看對個人成長是有限制的。
第三,選擇總行機關以後也可能「企而優則仕」。很多人看到這兩個職位一般都會首先推薦中央部委公務員,因為後者有公務員身份,更穩定也有地位。現實情況地區如此。但是國有銀行的總行機關不一樣。國有銀行雖然沒有公務員或事業編制,但是作為國企,其本身也有固定的行政級別,像幾大行的總行一般都是副部級設置,行長、董事長都是副部級幹部,歸屬中組部管理,機關內設部門對應定級,晉升到相應的崗位可以享受相應的政治待遇,比如到地方掛職,或者直接選派到地方任職。這兩年,中央從銀行系統選調了不少幹部充實到地方擔任領導幹部,就是例證。也就是說,到總行機關工作幹到一定級別,以後也有很大機會到地方任職置換為公務員身份,這樣既拿了高薪,以後還能有機會轉換身份,其實比直接進中央部委當公務員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