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初見 兩岸學子共敲和平鍾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

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1月20日,兩岸學子分別從廈門、臺北乘輪渡、飛機抵達金門,在金門輪渡碼頭詳見後,兩岸學子在午餐期間舉行了「相見歡」遊戲活動,當天下午,營員們參訪了金門文化園區、獅山炮陣地,並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一同敲響「和平鍾」,鐘聲洪亮,響徹金廈兩岸。以下為圖片紀行,內容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

1月20日丨金門初見

2019年1月20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迎來了海峽兩岸小夥伴的初次見面。當天一早,來自大陸十餘所高校的15名營員及工作人員便從廈門五通碼頭乘船前往金門。與此同時,臺灣的營員和老師們也從臺北飛往金門。海峽兩岸的小夥伴們在金門水頭碼頭成功會面。

廈門五通碼頭,一張船票半個小時,即將與臺灣小夥伴見面。

金門水頭碼頭,在網上聯絡了好幾個月,傳說中的「網友」們終於跨越山海見面了。

在「相見歡」中,大陸營員和臺灣營員互換禮物,臺灣小夥伴還組織了破冰遊戲,同學們在小遊戲中相互認識、彼此熟悉,慢慢熟絡起來。

禮物收不停

破冰遊戲,氣氛超級high

‍‍‍‍‍‍‍‍‍‍午飯過後,體驗營一行來到了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園區舊稱「林厝炮陣地」,為當年的古戰場。園區保留原有4座炮堡,還有最具紀念意義的「和平鍾」。兩岸同學齊心協力敲響了和平鍾,鐘聲響徹天空,餘音中伴隨的是兩岸小夥伴們的歡聲笑語,此情此景令人動容。

和平鍾

兩岸學生在炮堡汕頭合影

而後,大家來到了獅山炮陣營,這是臺灣唯一坑道式的榴炮陣地,坑道內主要部署的是1958年823炮戰期間的8寸榴炮。體驗營一行還觀看了炮操演練,當年發射炮彈的情景再現眼前,引起了大家對戰爭的思考。

臺灣唯一坑道式的榴炮陣地

‍       ‍       ‍       ‍       ‍       ‍      觀看炮操演練‍       ‍      

‍   最後,體驗營一行來到了金門文化園區,參觀了歷史民俗博物館。展館很好地展示了金門文化的古蹟、建築、工藝等民俗古物,從金門的地理、歷史、民俗、交流等方面來詮釋了金門文化內涵。

‍          ‍          ‍          ‍          ‍          ‍          

「送王船」習俗

堂號

最後送上萌萌噠的金門守護神——「風獅爺」(大家今天應該已經感受到金門的大風了)~

明天將迎來開幕式典禮及燕南書院、瓊林社區、碧山社區的參訪,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大學開營 瓊林、碧山社區初探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飛臺北 體驗營參訪北投社區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開始招募啦!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即將迎來第十期,本期活動在臺灣舉辦,主題為「社區營造文化之旅」,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社造文化。活動內容多多,即起報名,全程免費!
  • 從廈門到金門 兩岸共探社會保障領域合作
    從廈門到金門 兩岸共探社會保障領域合作 2017-05-13 19:32: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原創廣場舞律動金門 兩岸同胞以舞會友
    金門鄉親同臺獻藝,金門農工熱舞社以及當地新市社區、湖前社區、山外社區、瓊林社區、信義新村、塔後社區的民眾為跨海而來的大陸朋友奉上了廣場舞大餐。來自金門高中熱舞社的同學,還在現場表演了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街舞串燒。金門縣金湖鎮的民眾,也為海峽對岸的朋友表演了獨具當地特色的民間舞蹈。
  • 華僑大學建築學院:兩岸青年學子光明之城實體建構體驗營
    其突破專業教育常規模式,培養青年善於思考的能力與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塑造海峽兩岸青年學子在不同文化環境下作業的能力,實現學生在創新實踐交流中展示專業技能、創新創意。共吸引了來自兩岸的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臺北科技大學、金門大學、逢甲大學和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八所建築專業名校,以及悉地國際等知名建築設計企業傾情參與,同時吸引各大媒體的報導,豐富了傳播語言。
  • 蓉臺兩地社區「雲交流」 促兩岸社區文化融合發展
    成都市臺辦供圖中新網成都8月31日電 (王鵬)「蜀文化之旅·蓉臺社區文化雲端交流活動」31日在四川成都和臺灣雲林縣兩地舉行,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波社區攜手臺灣雲林縣古坑鄉華山社區在線上分享兩地社區文化,蓉臺兩地200餘人參與交流。
  • 單打雙不打:紀念臺灣金門流炮受害者
    內容提示:金門是著名的八二三炮戰地點,而且戰爭結束後,為了象徵國共還在打仗,就有一個不成文規定叫做「單打雙不打」,所以在金門有非常多人,在當時的炮彈來往下,就會失掉胳臂,或少一條腿,這是金門過去這一段時間,當兩岸一直處於國共交戰的狀態時,金門人的一項悲歌。
  • 城隍聖誕兩岸共歡慶 古城鄰裡歡聚一家親
    共祝廈門城開基祖城隍聖誕千秋廈金城隍兄弟情  共佑廈金千萬家金門縣浯島城隍廟主委楊耀芸先生、金門縣金城鎮鎮長石兆瑉先生等共百人金門鄉親一團,共護金門浯島城隍尊神赴廈參與廈門城開基祖城隍尊神聖誕慶典,並帶來金門縣縣長陳福海先生賀詞,祝賀盛會圓滿舉辦。
  • 童僑歆:緣深情濃|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 金門:曾是國共軍事較量平臺,今為兩岸旅遊合作的跳板
    談到金門,大家最熟知的是金門炮戰。因在臺灣國民黨殘餘繼續抗統一,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炮戰,國軍隨後開始反擊,雙方以隔海炮擊為主要戰術行動,故稱炮戰。解放軍先打擊軍事目標,國軍損失慘重,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圍困金門。再後來,解放軍減少攻勢,改為"單打雙停",一直維持到1979年中美建交為止。是截止目前國共雙方陸海空最後一次大較量。
  • 兩岸民眾首共祭金門登陸戰亡者 村民稱都是中國人
    兩岸民眾首共祭金門登陸戰亡者 村民稱都是中國人 2014-12-04 17:08: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金門12月4日電 (記者 林永傳)4日,在金門縣金寧鄉安岐村郊的「萬軍營」,來自大陸山東、湖北、江蘇、上海、福建等地的原解放軍第28軍82師、84師的老兵,及該部隊官兵的後人共70餘人,與金門當地鄉公所、鄉親、慈善組織一道,共同祭奠65年前金門登陸戰中陣亡將士。
  • 金門縣長陳福海:金門可先行先試做兩岸溝通橋梁
    中國臺灣網6月9日訊 「金門好,兩岸才會好;兩岸好,臺灣才會好」,這是金門縣長陳福海的兩岸政策理念,他呼籲臺灣新當局對金門在兩岸關係上的定位應回歸金門民意,必須知道民眾在想什麼,以民生經濟發展為依歸。一些臺灣內部有歧見的政策,可讓金門先試先行,金門非常樂意成為兩岸溝通的重要橋梁。據臺灣《旺報》報導,談到過去赴當局爭取政策的經驗,陳福海說,每次都會向官員述說金門的故事,官員們聽了都很感動。尤其1949年金門戰役爆發,金門被當成戰地,這段慘痛歷史對金門人非常不公平,金門人也不該再受到這樣的對待,因此由金門扮演兩岸關係的和平緩衝區是最適合不過。
  • 「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舉行
    12月7日,由四川省臺辦、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兩岸文旅文創行業內大咖、在川涉臺文旅文創企業人士以及鄉村社區代表等200位嘉賓參會。
  • 平潭臺胞社區項目設計凸顯臺灣風情 打造兩岸共生共融新家園
    據了解,臺胞社區項目規劃一個生活環、2條聯外園道、2個獨立社區,共建設4棟25至26層的住宅樓、1棟商業樓,建築密度小於22%、綠地率大於35%,可提供388套建築面積約89至144平方米的住房。項目選址於涉臺項目較為集中的金井片區中心地段,便於臺胞創業、就業、生活,讓「兩岸共同家園」願景一步步變為實景。
  • 從隔海相望到攜手啟程,兩岸青年昂首共進
    儀式伊始,中共屏南縣委書記吳允明代表屏南縣向參加本次開營儀式的領導、老師和兩岸營員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在致辭中,他簡要介紹了新寧德的建設過程,講述了屏南縣綠色崛起的故事,讓全體營員對寧德文化有了初步認識。他強調:「要在屏南山水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自身文化底蘊,增強兩岸對華夏文化的認同感,攜手促成氣氛活躍、成效明顯、記憶難忘的國學夏令營活動。」
  • 社區營造 臺灣有一套
    隨後,在浙江洞頭舉辦的兩岸半屏山論壇中,兩岸基層人士和社區營造專家交流了社區發展經驗。類似的活動近來不少。可以說,社區營造已成為兩岸基層治理中的焦點話題。什麼是社區營造,臺灣的社區營造又如何開展?從一片空地做起街角的公園面積雖不算大,但綠樹茂密,環境優美,兒童滑梯、健身器材、石凳座椅等一應俱全。白天烈日當空,老人和孩子們在這裡避暑、玩耍,享受閒暇時光。
  • 兩岸關公會師金門 全島平安繞境祈福
    龜峰巖關帝爺金門平安祈福繞境巡安【第一站 烈嶼鄉】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岸關公文化信仰交流,應金門縣關聖帝君聯誼會的邀請,羅溪龜峰巖代表團一行72人,隨同關帝神像遠赴臺灣金門,參加10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