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巫行動」:十萬女性遭受數種酷刑摧殘,現在報應來了

2020-12-16 騰訊網

《獵巫行動》: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獵殺女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竟有十萬女性被用各種各樣的酷刑殘殺,而且這還是壓縮、壓縮、再壓縮之後的數字。

「女巫」:是否就是傳說中身穿黑袍、相貌醜陋,騎著掃把滿天飛的女人?

其實在中世紀以前,女人在日耳曼傳統文化地區裡一直很受尊重,尤其是那些懂得製藥、行醫治病、能讀會寫的女人。

在進入了中世紀之後,基督教在日耳曼地區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按照基督教之教義,女人應該絕對服從於男人,同時為了貶低、醜化女人,他們更是捏造出了女巫的形象,邪惡的「女巫」就這樣誕生了。

隨著歐洲的大戰亂和大饑荒,幾乎令歐洲人絕種的黑死病更是接踵而至。

面對這些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無論是各國君主還是天主教會,為了轉移民眾的視線,便全部歸罪於所謂異端邪教的魔鬼女巫。

對於魔鬼他們是無可奈何,但對付女巫還是綽綽有餘,所以每當有災禍發生時,他們便指證是邪惡的女巫在作祟。這些邪惡的女巫不但以害人為樂,而且還在夜晚的時候,與魔鬼們進行舞蹈、宴飲、吞吃小孩,最後赤身裸體的與魔鬼們淫亂交媾。

"女巫們絕不可被饒恕,她們十惡不赦、荒淫無恥"。

1484年,羅馬教皇英納森八世頒布敕令:"女巫們絕不可被饒恕,她們十惡不赦、荒淫無恥",自此,歐洲最大規模的獵殺女巫、摧殘女性的行動正式開始了。

「女巫」一旦被獵獲之後,無一例外的都會被判處死刑,唯一不同的是,有些女巫將會被判處烈焰焚身而死。而有些女巫因為及時認罪並真心"懺悔",就會得到"寬大"處理,被判處比較快、比較不那麼痛苦的絞刑或斬首,總之都是死,只不過是換個死法。

《女巫之錘》:有史以來最險惡、對女性摧殘最殘忍之邪書。

《女巫之錘》是由天主教裁判官克拉馬與司布倫格,於1486年所著,實際上一本如何識別女巫、檢驗女巫和怎樣對女巫施施酷刑的邪書。

該書主要是告誡讀者,女巫是如何赤身裸體的與魔鬼交配,如何製造幻覺將男性生殖器移走,如何施術殺死襁褓中的嬰兒,以及如何識別女巫和如何對女巫施刑,堪稱是一部獵巫指南,獵殺女巫之必修課。

本著「絕不冤枉一個好人,但也絕不放過一個壞人」之原則,多項"女巫試驗"發明由此應運而生。

"女巫試驗"之中有一項非常科學的試驗,這項試驗基於「浮力原理」,因為女巫已經把她們的靈魂交給了魔鬼,所以她們的體重也一定比常人輕,即:把她們放到水中,上浮者為女巫,下沉者無罪。

當然還有更進一步的識別方法:用釘子或者刀子刺進婦女的胎記,然後以流血的多少和疼痛的程度,來斷定到底是不是女巫。更為荒唐的是,如果被指證的女人體重超過審訊官擇定的標準,沒錯,你就是「女巫」,而這個標準有時僅是一本《聖經》的重量。

據最保守的統計,在整個《獵巫行動》之中,歐洲約有十多萬人被處死,而其中絕大多數是女巫。

當時的歐洲已經到了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地步,後來還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專門下達了禁止迫害「女巫」的詔書。

德國最後一位被迫害的「女巫」死於1775年,

安娜·果爾迪:歐洲最後一位被迫害的「女巫」,1782年死於瑞士。

《獵巫行動》可謂是戰果輝煌,十萬「女巫」被滅,難道歐洲真的擁有十萬「女巫」?

隨著滅巫運動的展開,同時也給了那些有仇難報、有冤難伸之人一雪前恥的良機——指證仇家為「女巫」。指證仇家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快捷的復仇方式,因為一旦被指證為"女巫",那麼你就死定了,哪怕你是良家婦女。

不過這種復仇方式有一最大弊病,那就是當你指證仇家是「女巫」而終於大仇得報,但還沒來得及回家慶祝的時候,你自己就可能已經被另一個仇家指證了。所以,當時的歐洲是人人自危,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了任何的信任可言。

為了證明「女巫」曾經的存在,現列舉一個發生於前不久,「女巫」惡搞專家的真實案例。

2016年,在英國火爆的《鑑寶路演》一期節目之中,一位來自康沃爾郡的紳士,舉著一個年代久遠的、裝滿液體的密封酒瓶,請現場的專家鑑定並估價。

這位專家在仔細鑑定了這個古色古香的瓶子,並品嘗了瓶中神秘的液體之後斷定,瓶內裝的是波特酒或是紅酒,稱能夠有幸品嘗這種年代酒遠的美酒,「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

但接下來的劇情卻令這位專家尷尬了,就在《鑑寶路演》的下一期節目之中,主持人再次邀請了這位專家出場,並當眾宣布了那個酒瓶中的液體成分:人類尿液、少量酒精等混合物的液體,為幾百年前「女巫」之法器。

專家就是專家,不服不行,雖然被幾百年前的「女巫」惡搞了一把,但這位專家硬是將老尿品嘗出了美酒味。

相關焦點

  • 中世紀歐洲,「獵巫行動」究竟有多殘忍?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
    中世紀歐洲,「獵巫行動」究竟有多殘忍?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中世紀的歐洲曾有一段黑暗的歲月,中世界作為歐洲歷史的關鍵節點,那是一部封建神權與現代統治的血淚抗爭史,他們以宗教改革為理由,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獵巫運動」,我們就暫時稱它為獵巫行動好了。
  • 歐洲歷史上荒謬的「獵巫運動」,十萬人被殘害
    」獵巫運動「誕生於1486年的一部手冊《女巫之錘》,這本手冊最初出現的幾十年時間裡並沒有太大反響,但是在十六十七世紀在教會的支持下,書中描繪的獵捕女巫運動在極速擴張。世俗和宗教大力緝捕所謂的巫師,然後用不合理的審訊輕易判罪。
  • 打擊異端還是迫害女性?中世紀基督教的獵巫運動
    此種衝突造成的矛盾往往是難以調和的,信教者對異教徒的迫害在歷史上也是最為瘋狂。獵巫運動怎麼形成的提到巫師,我們熟知的在故事書和電影裡的巫師基本是以負面形象出現的。比如《白雪公主》故事裡面的巫婆和《哈利波特》裡面的巫師伏地魔。
  • 「獵巫運動」到底是怎麼回事?
    正是這樣的回答導致了人們對所謂的「巫術」「巫師」進行摧殘和迫害。他們認為上帝允許那些惡魔存在世間,並讓他們肆意妄為,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為了考驗人們的信念,能夠抵住誘惑的人才能入得天堂,被惡魔誘惑的就只能永墜地獄。那些人之所以能被邪惡力量所誘惑,是因為上帝派遣使者來誘惑人類,讓他們的良知淪陷。
  • 歐洲女人不願面對的年代,被當成女巫獵殺,處死數十萬女性
    此時的歐洲,出現了一場極為殘忍的獵巫運動,數十萬女性在這期間慘死。而這些慘死的女性背後,其實隱藏著一段殘酷的真相。獵巫運動背景獵巫運動發生在中世紀末期,在那個時期,歐洲出現多次足以影響整個歐洲的大災難。一 統治歐洲千年的基督教會出現災禍。
  • 無辜女子被扒光問刑,數十萬女性遭折磨
    近兩年來,隨著《巫師》系列遊戲和改編美劇的流行,國內很多網友也開始了解到了西方的「巫術」文化。但是一旦打開「巫術」的大門,人們會發現這個充滿神秘的名詞背後,卻包含著一段黑暗的歐洲的歷史。中世紀的羅馬教廷曾掀起過一場歷時300年的「獵巫運動」,官方記載整個運動屠殺了10萬無辜的「巫師」,其中99%是女性。
  • 1692年美國的「獵巫行動」到底有多恐怖?
    不多久,當地人便開始懷疑印第安人、法國人與撒旦結成了邪惡的同盟,來破壞當地人苦心經營的社區。恐慌蔓延至整個殖民地,一場聲勢浩大的獵巫運動隨即展開,人們緊張地搜捕隱藏在身邊的魔鬼爪牙。妻子告發丈夫,女兒檢舉父親,侄子構陷姑母,兄弟姊妹指控彼此——在那一年,許多陳年齟齬被翻出並大做文章。就連出現在他人夢中,都會被視為施展巫術的證據。
  • 「獵巫」史,就是一部女性的受難史?
    原作者 | 斯泰西·希夫摘編 | 徐悅東提起「獵巫」運動,很多人會想起歐洲中世紀。成千上萬的女性被指控為「巫師」,慘遭火刑。在1692年的北美小鎮,就曾發生過一起「獵巫」事件。這場「獵巫」事件直接影響了我們今天對「獵巫」一詞的認知和使用。
  • 重返塞勒姆:女性為什麼是歷史上獵巫運動的主要獵殺對象?
    和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在歐洲多國迎來血腥高潮的獵巫運動一樣,塞勒姆事件的受害者也以女性居多。儘管在一些細節上存在差異,女性在事件內外所承受的普遍而荒謬的惡意卻是一以貫之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到獵巫運動中的女性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身處被告席的「女巫」們。希夫則在這起歷時九個月的悲劇事件中關注到了更加多樣化的女性角色及其境遇。
  • 歐洲獵巫案:她因美貌遭污衊,八年關押受盡磨難,死後三百年翻案
    這是格蕾絲·懷特伍·舍德遭到指控後受到的判決,由於小人的污衊,格蕾絲被判刑,有趣的是這種刑罰並不是民間愚昧的人來執行,而是有著無上權利的法官來判決。他們飽讀詩書有智慧,卻輕信村民的滿口謊言,用如此荒唐的刑罰來處決格蕾絲,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理性時代的酷刑
    她們會以親吻魔鬼的屁股來表示協議的達成,然後開始她們的終極暴行(即肆無忌憚地烘烤、吞食嬰兒)。這些暴行看起來是如此的慘無人道,藉助於新近發明的印刷機,《女巫之錘》得以被教俗權貴廣為傳閱——教皇英諾森命令這些人必須致力於獵巫行動。
  • 焚燒女巫的中世紀,黑暗中的獵巫運動
    來源於網絡1486年,兩位教士亨利希和耶科布,撰寫了《女巫之槌》,詳細列舉了很多種識別女巫的方法,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歐洲女巫大審判」。許許多多無辜的女性就這樣慘死在刀下。藉由著獵殺女巫之名,三個世紀內約有十萬人被處死,其中絕大多數是女性,尤其集中在宗教改革時期的歐洲地區,這段時期的歐洲歷史無疑是黑暗時代。
  • 從上至下的暴行:英國獵巫運動
    三巫師中也有男性,為什麼獵巫運動中,85% 的受害者都是女性呢?有些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絕大多數女性不會讀寫,已婚女性沒有財產權,經營權和上訴權,所以女人們招兵買馬,聚眾起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等;再往下深挖,便不難發現,原來,它還有一個強大的厭女文化作為行動基礎。
  • 揭秘美國政客的「獵巫」行動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查爾斯·利伯定義了針對科研人員的行為:「獵巫」行動。「獵巫」,這是一個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詞。「巫」成了一種可怕的敘事。當「獵巫」變得肆無忌憚,為剷除異己而捏造的故事逐漸代替了真相。400多年後,在相信科學、堅持真理的現代社會,「獵巫」行動在美國捲土重來。這場現代版的「獵巫」行動從何而起?
  • 中世紀獵巫運動與近代早期西方法制的覺醒:讓悲劇不再重演
    儘管在持續數個世紀的獵巫運動之中有著超過數萬無辜平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他們的鮮血卻並沒有白流。以愚昧無知為源的「獵巫運動」敲響了近代西方法律的警鐘,使得西方國家在完善法律制度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這一切都是為了不讓獵巫運動的悲劇不再重演。
  • 「獵巫」史,就是一部女性的受難史?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成千上萬的女性被指控為「巫師」,慘遭火刑。在1692年的北美小鎮,就曾發生過一起「獵巫」事件。這場「獵巫」事件直接影響了我們今天對「獵巫」一詞的認知和使用。那年冬天,在波士頓附近的塞勒姆,一位牧師的外甥女開始抽搐、尖叫,隨後他的女兒也陷入同樣的狀態。很快,大家就把這種現象指向「巫術」。
  • 童話裡下咒煉藥、偷小孩的女巫,其實是被迫害幾個世紀的無辜女性
    現在細細想來,不論是《小弟弟和小姐姐》中那壞心腸的繼母女巫,《兩兄弟的故事》中那個藏魔法森林裡的老巫婆,還是《鼓手》中那個住在玻璃山上的老巫婆……她們的結局都是被烈焰燒死。當你為此而鬆一口氣時,你是否知道中世紀的歐洲真的有這樣一段黑暗血腥的歷史,許多被宗教裁判所指斥為女巫的無辜女性都葬身於火刑架上。
  • 一段陰魂不散的美國「獵巫」往事 | 女性為何總是淪為社會動亂的...
    在歷史上,歐洲曾掀起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成千上萬的無辜者被指控為「巫師」,最終葬身火海。其中,近百分之九十的受害者都是女性。 「獵巫」造成的恐慌並未止步於歐洲,它最終漂洋過海,來到了北美的一座小鎮。小鎮名叫塞勒姆(Salem),在《聖經》中的意思是「和平」,但1692年發生的一切,卻與和平背道而馳。
  • 獵巫的邏輯和女巫的影子
    當地政府開始組織人員獵巫,而女孩們則開始指控他人,被指控的人被相信是魔鬼的替身。於是,大批的「巫」開始出現,其中很多是女性。女巫如潮水般湧來,據說在麻薩諸塞上空飛過的巫師超過七百人,而被指控者則更是數不勝數。獵巫顯然成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大事件。希夫用細緻的筆觸描寫了造成的後果:「最年幼的女巫僅五歲,最老的近八十。女兒指控她的母親,母親轉而指控外祖母,而外祖母則控告了一位鄰居和一位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