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曾經是有非常豐富茂盛的毛髮的,但是經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之後,人類慢慢地褪去了體毛。我們知道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是朝著體毛多的方向進化的,為什麼人類要把體毛退化掉呢?
毫無疑問,這肯定是自然進化的選擇,但是人類為何要這樣選擇呢?有什麼好處嗎?
體毛退化的原因
關於人類體毛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種解釋,但是其實沒有任何一種說法得到證實。
寄生蟲騷擾說
首先,有一種觀點認為體毛退化可以有效地避險寄生蟲,畢竟在濃密的體毛下很容易寄生蝨子,體毛少的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具有生殖優勢和生存優勢,為了避免這些苦惱人類將體毛退化掉了。但是問題就在於科學家發現人類早在距今200萬年前就開始脫毛了,但是寄生蟲是人類集體居住之後才產生的。而且人類目前尚保留的有毛髮的地方恰恰是最容易感染寄生蟲的部分。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人類毛髮稀疏的雄性對於雌性更具有吸引力,這是從達爾文的性擇說出發的,但是很難證明遠古人類具有無毛的偏好。
水猿說
第二種說法認為人類的先祖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水中,毛髮在水中生活期間逐步退化掉了。大概在400-800萬年前,非洲大陸曾經出現過海水上升的事件,當時的猿類不得不在水中進行生活,毛髮也在此期間脫落。確實很多海中的哺乳動物是無毛的,但是早期的靈長類並沒有脂肪儲備,無毛是難以在水中保持體溫的。
散熱說
最後一種說法是現在科學界比較公認的,大家認為比較靠譜的。認為體毛的退化有助於熱量的發散。人類起源於非洲,在直立行走之後人類更大面積暴露在陽光之下,體毛太長會導致身體的溫度過高,加上非洲本身非常炎熱,為了適應非洲的氣候,人類開始將體毛退化了。
但是體毛退化之後會讓皮膚直接接受陽光的考驗,甚至導致一些皮膚病,這種進化的道理又如何解釋呢?而且為什麼就偏偏是人類把自己的體毛退化掉了,其它的動物也沒見有這種現象啊。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什麼其它的思路,為什麼人要把體毛退化掉呢?
無論如何,人類總之就是將自己的毛髮給退化了。但是問題就來了,沒了毛髮的人類如何保溫?
恆溫動物
人類是恆溫動物,也就是說在外部環境溫度變化的情況之下,能夠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但是又由於人類把體毛退化了,那麼人類就只能尋求外部的幫助來適寒冷的環境,比如穿衣服。
對於很多動物來說,它們的皮毛就是最好的保暖工具,而且它們還有非常抗凍的皮下組織,這些都是人類所不具有的。當然早期的人類在非洲起源,一年四季都是非常炎熱的,所以即使不穿衣服也不會太冷。
人類剛開始穿衣服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要保暖,更多的是自我意識和男女意識的覺醒,是為了遮羞才開始穿上衣服的。這說明了意識和文化的重要性是非常強大的,一方面人類由於體毛的退化,為了遮羞或者保暖,開始穿上了衣服;另一方面人類的文明讓人類的服裝文化不斷進化,並且發揚光大,成為人類文明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然,隨著人類有了相應的保暖工具,人類原先的皮毛就變得毫無用處,就會進一步退化。
小結:
為什麼人類是地球上唯一需要穿衣服的生物呢?這是因為人類在200萬年前選擇將自己的體毛退化掉了。目前對於人類體毛退化的原因主要有四分,分別是寄生蟲騷擾說、性擇說、水猿說和散熱說。
但是與其它動物不同的是,人類並沒有豐厚的皮下脂肪來抵禦寒冷。所以出於保暖和遮羞的目的,人類開始穿上了衣服。此外,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相比起其它的動物,人類發展出了文化和文明。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