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劉佳佳 見習記者 聶菲)「如果沒有體育競賽,學校體育最重要的育人價值就無法實現。」在10月16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回答未來網記者提問時稱,未來的體育競賽,不是一個學校或者班裡體育好的人的事,而是學校裡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參與的一件事。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出席發布會(圖源教育部官網)
「最近五年來,學校體育競賽的體系有了一點很明顯的改觀,就是校園足球競賽的增多。如今,全國已經建立了27000餘所校園足球特色校。」王登峰表示,目前,教育部要求校園足球特色校,每周的體育課裡要有一節是足球課,要組織經常性的課餘訓練和從班級內部開始的足球競賽活動。」
在王登峰看來,校園足球特色校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比非特色校有明顯的提升,而且通過校園足球的競賽體系,國家擁有了很多優秀的足球後備人才。
同時,他指出,下一步基本上按照足球競賽的模式來組織規劃推進校園體育競賽體系。
王登峰強調,未來,除了職業聯賽和不包括學生群體的社會化體育競賽活動之外,所有涉及學生的體育競賽活動都由教育和體育部門一體化設計和推進。
據悉,教育部近期可能會出臺一個足球項目的競賽體系建設方案。隨後,籃球、排球等涉及到學生的體育競賽活動體系也會相繼出臺。
王登峰希望,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學校體育工作制度機制更加健全,教學、訓練、競賽體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明顯提升。
記者了解到,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健全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大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和選拔性競賽(夏令營)制度。大中小學校建設學校代表隊,參加區域乃至全國聯賽。加強體教融合,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夏(冬)令營活動,鼓勵學校與體校、社會體育俱樂部合作,共同開展體育教學、訓練、競賽,促進競賽體系深度融合。
深化全國學生運動會改革,每年開展賽事項目預賽。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建設,完善競賽、師資培訓等工作,支持建立高水平運動隊,提高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水平。加強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優化拓展項目布局,深化招生、培養、競賽、管理制度改革,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與中小學體育競賽相銜接,納入國家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深化高水平運動員註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體育運動水平等級標準,打通教育和體育系統高水平賽事互認通道。
王登峰表示,要實現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學校體育必須在教會的基礎上,組織經常性的體育鍛鍊和面向人人的體育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