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老照片,梅州客家人的真實生活情景!

2020-12-14 騰訊網

這組老照片展示的是民國時期蕉嶺客家人的真實生活情景。

蕉嶺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舊稱鎮平縣,是客家民系聚居的地方,是廣東的重點臺鄉之一。

來源 ; 客家人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農村老照片,當時中國農民真實的生活狀態
    民國時期農村老照片,當時中國農民真實的生活狀態 本組照片為莫裡森所拍,這為我們了解民國時期農民的真實生活提供了幫助。
  • 真實老照片:王爺威風十足,最後一張是民國的嬰兒車!
    真實老照片:王爺威風十足,最後一張是民國的嬰兒車!民國時期的小店,店裡有一個用磚和黃泥砌成的灶頭,爐膛裡燒的是木柴。 民國的嬰兒車,民國北京普通工人月收入基本處於10元左右的水平,這樣的收入要養活家庭顯得非常拮据。你最喜歡民國的哪一位人物呢?
  • 民國時期的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圖四是民國美女
    民國時期的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圖四是民國美女 民國時期的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圖四是民國美女1、民國時期的兩名女子正在打麻將,那時候麻將是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娛樂方式。
  •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真實老照片,她的美驚豔了一個世紀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真實老照片,她的美驚豔了一個世紀 提及民國第一美女胡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梅州客家人的各種「粄」,您吃過了嗎?
  • 翼天文旅集團:快點我,沉浸式情景體驗互動景區帶你解鎖梅州旅遊新...
    以往來梅州旅遊,只能走馬觀花,遊遊山,玩玩水,對客家文化感受不深。客鄉老街——廣東首個沉浸式情景體驗互動景區,帶來旅遊新體驗。走進客鄉老街,腳底下的青磚,街區兩旁的古建,穿著客家大襟衫的路人,還有陣陣若隱若現的漢劇唱詞,讓人仿若穿越到了百年之前的梅州。
  • 客家人的服飾文化
    客家服飾,顧名思義就是客家人的服飾。客家服飾是以中原文化元素為基礎,變化發展而來的文化藝術形式,是對客家人勤勞、樸實生活的詮釋客家服飾的種類繁多。客家人稱衣服為「衫褲」。「衫」指上衣,褲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著大襠褲」是客家人最常見的衣著打扮。
  • 歷史老照片:清朝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真實生活!
    集市上人不是很多,但也不至於蕭條一片!歷史老照片:清朝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真實生活! 原來清朝也有修腳師傅,只不過工具太簡陋了吧!歷史老照片:清朝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真實生活!
  • 尋根系列(序):漂泊的客家人,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叫客家人嗎?
    「我的老家在梅州,我是客家人。」「你是客家人啊,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嗎?客家話就是廣東話嗎?」然後Cathy便答不上來了。Cathy姐妹倆都出生在梅州,生長在深圳。這個春節,帶Cathy姐妹回梅州過年。因為疫情,原計劃的10天行程延遲至一個月。每天帶著孩子宅在家裡,深度體驗各種客家美食小吃,看客家文化節目,聽阿公阿婆講一些祖公先輩的事跡和一些民間的客家習俗,我這個外地媳婦深刻地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勞和智慧,也意識到客都梅州是一塊值得孩子們去探索的文明沃土。
  • 朝拜武當最虔誠的方式----鎖口, 百年老照片揭秘真實的情景
    近日發現的老照片和舊書刊,為我們真實地展示了中國式的信仰,中國式的虔誠。    在1946年出版的《武當山遊記》一書中,作者李達可是這樣描述他所見到的「鎖口」朝拜武當的:    嶺為上天柱峰正道,右折逾一小時,即至南巖。予等小憩峰畔,休養足力。突聞喘聲如虎,循來路而上,雜以「蹬蹬」腳步之聲。
  • 90年代大學生真實生活老照片:當時的天之驕子,寢室生活是這樣
    20世紀90年代大學生真實生活與歷史老照片:這組老照片記錄了90年代大學生的青春,他們大多出生在70年代,那個時代的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那個時代的大學生走向社會後,有的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還有很多上市公司的CEO。圖為兩名男生拿著卡拉OK本和麥克風在宿舍唱歌。
  • 罕見民國老照片:民間藝人街頭耍猴拳,最後一張是民國時期消防員
    罕見民國歷史老照片:圖為1930年,上海街頭正在耍猴拳的民間藝人。 罕見民國歷史老照片:1938年在美國紐約,由華僑組織進行的遊行募捐活動,幾名中國美女走上街頭募捐。
  • 剝俺,bǎn,客家人的粄
    由此可推斷,如今贛、閩、粵地區的客家人,尤其是廣泛做「粄」、食「粄」的梅州、惠州等地客家人,其先人應當是南北朝、唐宋時期從中原、荊楚一代遷徙過來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保存了「䉽」、「䬳」的稱謂與讀音,並將之演變成了「粄」,也承襲了做「粄」的習俗。
  •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粄」
    由此可推斷,如今贛、閩、粵地區的客家人,尤其是廣泛做「粄」、食「粄」的梅州、惠州等地客家人,其先人應當是南北朝、唐宋時期從中原、荊楚一代遷徙過來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保存了「䉽」、「䬳」的稱謂與讀音,並將之演變成了「粄」,也承襲了做「粄」的習俗。
  • 「悠閒到梅州,享受慢生活」一座適合減壓帶家人悠閒自駕遊的城市
    梅州地勢北高南低,兼有臺地、丘陵、山地、階地和平原五大類地貌類型, 梅州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客都」 ,同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自駕遊最佳目的地、中國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 、中國十佳綠色環保標誌城市、廣東首個宜居城鄉示範城市。
  • 客家人從何處而來?
    在梅州客家博物館,我們看到了關於客家源流這樣的描述:「原本的漢族中原人士,歷經五次大規模的遷移,在南方多地逐漸形成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 陶淵明仿佛是客家的精神導師——其實陶淵明生活的年代在東晉至南北朝,也恰是客家人第一次大遷徙的時期。 「無山不住客,無客不住山」,客家人對山的偏愛,以及對定居點的選擇似乎也是受到了陶公的影響。
  • 客家人的春節:什麼是「粄」
    粄不僅是客家人的特色美食,粄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春節近了,繼續介紹客家人好吃的粄——一、缽粄(發粄、碗粄)缽粄(發粄)是梅州客家人過年過節常吃的糕品,也是祭祀場合的主客。「缽粄」又被叫作「碗粄」。它是經過發酵的,粄面從碗裡隆起來,會出現裂縫,就像是花開。
  • 民國老照片,圖二是民國時期的火車站,最後一張是密密麻麻的災民
    這是一組民國時期的老照片,可以看到民眾的生活百態。 圖為民國時期的縴夫在挑著擔子,準備把東西送到商人的手中,完全是出賣勞動的體力活。 圖為民國時期的火車站,可以看到人來人往,很多旅客在等待著火車的到來。
  • 客家人是少數民族?
    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他們只是漢族的一個支系而已。客家人就是漢族人!他們是漢族的一個重要民系!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江西、臺灣等省的本地人之一。客家古居民客家語在非正式場合又被稱為客家話,按不同口音又可分為梅州話【包含梅縣話、蕉嶺話、興寧話、五華話(長樂腔)等,一般是以梅州市區(含梅江區、梅縣區)的梅縣話作為代表。】、惠陽話、惠州話、河源話、贛南話、汀州話等。
  • 1936年的民國市井生活老照片
    1936年的民國市井生活老照片 2020-09-29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