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人最愛的紀錄片來了!《本草中華》第二季 「至真至美,誠意回歸」

2021-02-08 濟仁健民

廣袤的土地、迥異的氣候,賦予了中華大地豐富複雜的自然環境。而傳統中醫藥學的本草根源,就孕育在這豐厚萬變的自然之境中。

無論是神秘的雪域高原、蒼涼的戈壁沙漠,還是茂密的原始叢林、溼潤的水鄉菏澤,每一味本草,都有其生長的最佳境遇,傳統中醫藥謂之「道地」。

▲《本草中華》第二季攝製團隊在西安終南山

自2018年1月以來,製作團隊歷經數萬公裡的跋涉,探訪傳統中藥「道地藥材」的原貌和生態。拍攝的足跡,不僅留在了高原、山地、叢林和溼地,還首次到達了1000米深的礦井。

在金沙江河谷的絕壁上,竹竿或棍子抵在絕壁上形成脆弱的支點,攝影師全身擁抱絕壁,方才拍出了力道十足的登攀——此為至真。

在本草的微觀世界裡,呈現的卻是宏闊的視覺奇觀:探針鏡頭、微距拍攝,每一顆苔蘚都變成了參天大樹;在顯微鏡下,自然銅的粉末翩翩起舞,空靈恣肆——此為至美。全新的24味本草,如此便留在了至真至美的影像語言中,令人過目難忘。

站在人們不甚熟悉的視角,講著接地氣的中國故事,行至第四年的「本草」系列在新一季中關注的是人們身邊「最熟悉的陌生本草」。

芝麻、銀耳、大棗、蜂蜜,真的不只是飯後甜點或餐中點綴?仙人掌與蒲公英竟然全身都是寶?藥墨與自然銅到底是「黑暗料理」還是「稀世奇藥」?這些問題都將在《本草中華》第二季中得到解答。

之所以選擇這些藥材,總導演林潘舒表示,不僅是從年輕觀眾的角度考量,「希望除了對中醫藥感興趣的、熱愛的人關注這部紀錄片之外,還能吸引更大範圍的群體。他們或許對中藥不甚了解,但希望通過這個片子看到本草這樣一個有趣的世界,這樣一個值得探索的世界。」

▲ 劇照 | 藥香製作傳承人 趙氏父子

以自然觀人生,是「本草」系列的生命哲學:上山採仙人掌的父親,希望以特別的品種作為送給兒子的新婚禮物;在寺廟後山收集木蝴蝶果子的70多歲老人,將種子曬乾送給朋友們泡茶喝,此間的閒適與溫情令人動容……透過草木的眼,看浮生世相。表面在說藥,實則說的是對生命的撫慰。

每集四種藥材,兩兩相對,暗藏機鋒。至柔的銀耳與至剛的仙人掌剛柔相濟,皆是療愈的良方;輕盈剔透的皂莢子,在父母沉甸甸的愛中亦顯情義之重。「剛柔」、「輕重」、「黑白」、「進退」、「新陳」、「甘苦」——它們相剋相生、對立平衡、寬容和諧,訴說著宇宙的奧義。人生是一個善惡相愛相殺、卻永不分離的矛盾體,本草的世界亦是如此。

▲ 劇照 | 薄如蟬翼的木蝴蝶種子

做好中醫藥文化的闡釋和傳播,是當下傳統文化傳播中的關鍵問題,也是實現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時代的列車轟然向前,在21世紀全球化的語境中,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中華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矚目。將中醫藥傳播到更多國家,以使更多不同族群的人們受益,是傳統中醫藥在新的世界文化語境下的「順勢而為」。

據悉,繼《本草中國》通過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及探索頻道國際版將傳統中醫藥文化弘揚於世後,兩部《本草中華》也將再次做好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準備,打造中國傳統文化智慧走向世界的三部曲。

豐饒的自然之境孕育了千姿百態的中華本草,而對於這些自然賜予的珍貴植物,千百年來中國人正是本著對其生長規律的智慧認識、對這些本草精華近乎虔誠的尊重和呵護,才開啟了中醫藥對人類生命的守護,延續了對人類智慧的給養。在這裡,草木紮根大地,以仰望的姿態,洞悉人間。

傳承著「本草」系列的使命,新一季《本草中華》正帶著誠意、敬意與新意回歸。

相關焦點

  • 《本草中華》第二季開播在即:陽春布德澤,「本草」生光輝
    傳承著「本草」系列的使命,新一季《本草中華》正帶著誠意、敬意與新意回歸。自2018年9月開拍以來,四路人馬歷經數萬公裡的跋涉,將全新的24味本草留在了精美絕倫的影像語言中。而本季拍攝的足跡,不僅留在了高原、山地、叢林和溼地,還首次到達了1000米深的礦井。
  • 紀錄片《本草中國》第二季全集(12集)
    紀錄片《本草中國》第一季全集《本草中國》第二季延續以「本草」為核心要素
  • 《本草中華》第二季:在山河間,解密「本草」的處世哲學
    《本草中華》第二季帶著草木有靈的藥材故事重返觀眾視野,從看似兩兩對立的「輕重」藥材中,重新演繹出中華本草的豐富內涵,也續寫著與本草有關的中國故事。以輕鬆有趣的基調來呈現富有傳奇色彩的中華本草,尋訪與中藥有著深厚情感羈絆的人物故事。2017年《本草中華》第一季上線,收穫諸多好評。2019年5月31日,《本草中華》第二季帶著草木的故事重返觀眾視野,在解析本草蘊藏的醫藥療效同時,也從人文、哲學等方面道出了中華本草的豐富內涵
  • 《本草中國》第二季榮獲「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系列片好作品
    ,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愛奇藝聯合出品的大型中醫藥文化系列紀錄片《本草中國》第二季,榮獲「第25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      「記錄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國內首部中醫藥文化匠心巨製《本草中國》第二季以超過50位杏林名醫的人文視角切入,通過近40個貼近生活、關懷人性的真實醫案,給觀眾帶來了一場中醫藥深層文化的療愈之旅。貫穿全片的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中醫藥元素以及養生保健知識、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和影響著群眾的健康思想意識。
  • 岷縣當歸亮相中央電視臺《本草中國第二季》
    9月3日晚23時,CCTV4和愛奇藝平臺同步播出《本草中國第二季》第7集《尋根》,節目聚焦岷縣當歸,從「本草」的角度,展示「千年藥鄉」「中國當歸之鄉」岷縣的美麗風貌和岷縣當歸的採挖、加工及用藥。《本草中國第二季》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專業指導,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監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作為海外宣推支持,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愛奇藝聯合出品,北京觀正影視、華榮道文化聯合攝製的現象級大型中醫藥文化系列紀錄片
  • 紀錄片丨《本草中國》全集
    ,探尋隱沒於山林、高原、戈壁、沙漠的中藥人與本草的動人故事……以溫暖真實的視覺力量挖掘和記錄隱遁的中醫藥故事,深度解密中醫藥文化的奧妙精髓和悠遠歷史。在傳播和普及中醫藥文化專業知識的同時,探討中華傳統文化中「感動生命的奧義「,完成一場生生不息的尋覓之旅。
  • 紀錄片《本草中國》全集
    總認為能遇到一部好看的紀錄片都是緣分,一如《本草中國》,確實可用弛魂宕魄形容。《本草中國》是一部中醫藥的《舌尖上的中國》,從南到北、自西向東,從廣東化橘紅到東北野山參,從西藏紅景天到崇明西紅花,從新疆紅花到內蒙甘草,探尋隱沒於山林、高原、戈壁、沙漠的中藥人與本草的動人故事……以溫暖真實的視覺力量挖掘和記錄隱遁的中醫藥故事,深度解密中醫藥文化的奧妙精髓和悠遠歷史。
  • 人文紀錄片《傳承》第二季回歸
    人文紀錄片《傳承》第二季回歸 澎湃新聞記者 廉秀宇 2018-04-17 15:08 來源:澎湃新聞
  • 共同發起創建中國本草博物館的倡議
    中華本草不僅僅是一種醫療手段,更是中國人的一種活法。中華本草蘊含中國傳統生存、生活、生息的哲學智慧與文化理念,長白山撫松人參、廣東化州橘紅、寧夏中寧枸杞、江西廣昌白蓮等典型道地藥材的採摘與炮製,展現的不僅僅是自然之物的淳樸之美,更有醫者、藥人的專注之美,由藥及身,由醫至養,立足本草,以小見大,這些中藥材帶著他們的使命,經過每一雙手的精心炮製和配伍,就被賦予了生命的新意。
  • 《真中華一番》第二季公開宣傳影片
    由 小川悅司所著漫畫《真中華一番》改編同名動畫,官方於 4 日發布了動畫的最新宣傳影片。《中華一番》是由小川悅司所著的料理漫畫,故事描寫中國四川省的年輕廚師「劉昴星」(外號阿昴,動畫版又譯為「小當家」)學習廚藝,到廣州陽泉酒家修行,獲得特級廚師資格。阿昴堅持一個信念:料理是為人們帶來幸福的,一路上結交許多對於廚藝有志一同的朋友,及最後與「黑暗料理界」對抗過程的作品。
  • 紀錄片《藏著的武林》——讓真正的中華武術回歸大眾的視野
    源遠流長的中華武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和精神感召。但時至今日,許多人卻對中國武術的理解有所偏頗。所以亟需對其建立冷靜、客觀的理性認知。為了讓真正的中華武術回歸大眾視野,亟需從根本上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攝製並推出了 6 集紀錄片《藏著的武林》。該片直面社會關注的中國武術焦點話題。
  • 總局發布2017年度紀錄片集錦,《輝煌中國》《我們這五年》等25部...
    發布時間:2018-02-08  來源:廣電時評  瀏覽次數:689980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了2017年優秀國產紀錄片集錦,《將改革進行到底》《大國外交》《航拍中國》《我們這五年》《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紫荊花開》《本草中華》《零零後》等25部作品上榜。
  • 最愛是中華第二季冠軍此刻誕生!
    最愛是中華第二季冠軍此刻誕生! 原標題:三國猛將張飛的別名叫什麼?最愛是中華第二季冠軍此刻誕生!最愛是中華第二季冠軍此刻誕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中華本草成亮點,一起來看看~
    在眾多展園中,以中草藥文化為主題的百草園是最具特色的專業園之一。園區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室外「百草園」建設用地3.2萬平方米,室內「本草印象館」位於世園會生活體驗館二層,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直徑1.4米的超大靈芝、百年芍藥銀杏、沙漠中草藥肉蓯蓉等500多種中草藥在百草園悉數亮相,為遊客展示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 歷代本草著作與本草發展簡介
    四、《新修本草》 作者:唐·蘇敬等23人。出版時間:公元659別稱:《唐本草》《英公本草》。大唐經濟文化發展,交通發達,外來藥物增多,公元657年蘇敬等23人奉敕集體編修本草,與公元659年完稿。定名:《新修本草》。全書54卷。
  • 至德堂║良藥名醫,去痾除疾!
    現任北京至德聖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國際中醫藥防治癌症聯盟主席;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中醫新技術委員會評審專家、副秘書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疑難病分會指導專家;中國針灸學會全國委員;全國中醫難治病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專家委員;華佗針灸研究會顧問;安康至德堂中醫館館長;吳氏至德堂中醫第九代傳承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吳氏中風偏癱療法》持有人與傳承人,擁有
  • 美的推出系列公益紀錄片「大愛無風」第三季《無風秘境》
    一直以來,美的空調堅信世間美好不易被風吹散,在通過不斷進階的「無風感」科技成就消費者的無風舒適生活的同時,亦通過致敬平凡世界中每顆與風對抗的大愛之心,持續凝聚和傳承世間守護美好的精神。  8月1日,美的空調發布了全新的領鮮者Pro藝術櫃機KW200,並推出了系列公益紀錄片「大愛無風」的第三季《無風秘境》。
  • 萬萬沒想到,紀錄片的海報也能設計得這麼美!
    本屆影像周展覽單元特別開啟 「優秀紀錄片海報展」 ,收集了近年來優秀的紀錄片作品海報不少於50幅,併集中呈現。就讓我來在此介紹幾部代表作,讓大家感受一下~《我在故宮修文物》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第一次系統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舌尖上的中國》自2012年第一季播出後掀起美食文化狂潮,圍繞中國人對美食的喜愛
  • 央視爸爸又來了,國寶紀錄片回歸就拿下9.5分,一集只有5分鐘
    ——央視爸爸又來了6月13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與此同時,打磨了近兩年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迎來了它的第三季。紀錄片總導演徐歡認為,這是文人意識覺醒、藝術蓬勃發展的時期,也是中華文明呈現包容性、多元化的時期。第三季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就把視線聚焦到了我國的魏晉南北朝到盛唐時期。
  • 紀錄片:多題材類型「百花齊放」
    其中,圍繞建黨百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推出《江山歲月》《百年風華》等,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將推出《理想照耀中國》第二季、《龍華》等,北京廣播電視臺將推出《播「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紅色記憶:365個黨史瞬間》等,湖南金鷹紀實頻道將推出《風華正茂百年青》《年輕黨員雲在線》等,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將推出《忠誠》,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將推出《我是黨員》,安徽廣播電視臺將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