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民俗緣起
為紀念佛陀成道,每年臘月初八日,各地寺院效仿牧羊女供獻乳糜之典故,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並將臘八粥贈送給善男信女。這一歷史,僅書面記載就有一千多年。
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宋代大詩人陸遊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說的也是臘八送粥之事。
臘八粥的意義,不僅在於紀念佛陀成道開悟,也是為世間人提供培植福報之機。每年一進冬月、時近臘月,一些善信人家、佛門信眾,便開始籌備粥料,供養寺院,以備舍粥之需。亦有寺院,於臘月初八日,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為世間人成就廣種善根福田的殊勝因緣。
而寺院廣施佛粥,乃至賑濟饑寒,亦是弘揚佛教慈悲濟世之精神,敬天愛人,普利群生。有些信眾專門奔「粥」而來,不僅自己食用,還會將吉祥的佛粥帶回家,供家人享用。
一、資色:吃粥有益於身體,能夠讓人的面容豐滿有光澤。
二、增力:吃粥能夠滋補羸弱的身體,增長氣力。
三、益壽:吃粥能夠補養人體的所需,增加壽命。
四、安樂:吃粥能夠促朝進身體清淨柔軟,這是讓人能夠體會安樂的飲食。
五、辯說:吃粥有利於滋潤喉吻,對人論法議經有幫助。
六、除風:吃粥能夠調和身體,上下通利,並且消除風寒。
七、消宿食:吃粥能夠溫暖人的脾胃,幫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積食。
八、辭清:吃粥的人,氣息沒有凝滯的現象,說話的聲音清晰,昂揚。
九、除飢:吃粥能夠充實人的口腹,讓飢餓感馬上消失。
十、消渴:吃粥能夠讓人喉吻沾潤,讓乾渴的感覺得以消除。
九世紀西藏 釋迦牟尼佛降魔成道唐卡
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十八世紀西藏 佛陀成道唐卡
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唐代 釋迦牟尼佛降魔成道圖
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十八世紀西藏 釋迦牟尼佛降魔成道唐卡
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十八世紀蒙古 釋迦牟尼佛降魔成道唐卡
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頂禮 供養 皈依
出有壞 善逝 應供 正等覺 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
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值此殊勝日,讓我們憶念釋尊為吾等眾生開顯解脫之道的恩德,並隨學釋尊的智慧慈悲,多多行持善法,自利利他。
以感恩之情,感恩佛陀的出世,讓芸芸眾生有所依怙,讓我們有幸得聞佛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了解六道輪迴,從此不再迷茫顛倒。
同時祈願佛力加持,新GUAN疫情早日消除,眾生消災延壽、離苦得樂;吉祥如意、善願成就!祈願世間清淨和平、風調雨順、無有災厄!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都將點亮一盞心燈•
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未成菩提果 • 先結眾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