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死後,蘇克薩哈為何執意公布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的曖昧關係

2021-01-10 奇有此理

導語:在歷史轉折關頭,蘇克薩哈率先向皇上告密。這次密告,使他突然崛起於大清王朝的政治舞臺,成就了他的輝煌,但也使他置身於微妙嚴酷的皇權鬥爭夾縫之中,埋下萬劫不復的罪孽禍根。

攝政王多爾袞塑像

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日,年屆三十九虛齡的多爾袞暴死。十六日後,以小皇帝福臨名義,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次年正月十九日,決定將多爾袞夫婦同附太廟。七天後順治帝福臨正式頒詔,將追尊多爾袞夫婦為義皇帝、義皇后與同附太廟之事公諸天下。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終於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帝,實現曾經渴望的夢想,達到風光榮耀的頂峰。但其死後哀榮曇花一現。

次月十五日,多爾袞屬下蘇克薩哈等人,率先告發多爾袞,說多爾袞死後,侍女吳爾庫尼在殉葬前,曾將羅什、博爾惠、蘇拜、詹岱、穆濟倫五人叫來,叮囑他們一定要將王爺多爾袞生前秘密備下的八補黃袍、大東珠等物,偷偷放進多爾袞棺材內。多爾袞生前還試圖率兩旗兵馬駐永平,陰謀篡奪皇位。八補黃袍、大東珠等物為御用之物,只有皇帝才有資格享用,多爾袞妄圖死後受用,就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尤其是企圖率兩旗兵馬陰謀奪取皇位,更是罪大惡極。由此,多爾袞一下從風光榮耀的巔峰跌入罪惡的深淵。

順治帝對多爾袞生前所作所為極其厭惡憤恨,對其進行打擊的風暴遲早要來臨。這一點,蘇克薩哈看得很透徹。正是基於此,蘇克薩哈敢為人先,在滿朝文武甚至皇上本人都還在為多爾袞大唱讚歌時,就站出來揭發他的罪惡,將他推上被告席。

從歷史事實來看,蘇克薩哈首告多爾袞,顯然是看準了順治帝的心思,卻沒有讀懂孝莊皇太后的心思。

多爾袞一直壓在少年皇帝頭上,無視皇權,操縱朝廷,尤其是最後幾年,已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實際上已成大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與之相比,少年皇帝只是一隻雛鷹,他的翅膀太稚嫩了,難以衝破雄鷹佔據的天空。這種壓抑使血氣方剛的少年皇帝非常憋氣,憋得他幾欲崩裂。多爾袞餘威所在,以至在他倒斃之後,大清王朝的國家機器還順著強大慣性直往前衝,將其生前渴望作為死後哀榮敬獻給他,追封他和嫡妻為皇帝和皇后。而這一切,對少年皇帝來說都是違心做出的,他內心深處絕對是痛苦至極。蘇克薩哈等人率先跳出來告發多爾袞種種不法行為,迎合了少年皇帝的感情需要,為他找到了一條裂縫,鬱積多年的不滿就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以此為發端,揭開了打擊多爾袞及其黨羽的序幕。最終,少年皇帝得以一遂心願,將生前不可一世的「皇父攝政王」踩於腳下,追奪其義皇帝的尊號,籍沒其家產,將他從太廟祭臺上撤出,並鞭其屍、砍其骷髏頭,暴屍示人,焚骨揚灰,極其痛快地出了一口惡氣。

但蘇克薩哈顯然沒有領會孝莊皇太后的一番苦心。大清王朝初年政治風雲波詭雲譎,王朝靈魂人物孝莊皇太后的一連串動作,體現了一個政壇女強人的戰略意圖:傾盡一個女人的所有本領,將政壇強人多爾袞穩住,將他始終摁在一個臣子位置上,使少年皇帝福臨不致步明建文帝後塵。多爾袞生性強悍,在皇太極死後就渴望得到皇位,由他控制政局後縱恣專權已成必然,但當時天下未定、滄海橫流,順治帝年幼,不能沒有多爾袞這樣的強人支撐大清政局,孝莊皇太后為了維持她所希望的那種政治局面,以其能屈能伸、委曲求全的氣度和手腕,完全可能施展女人的獨特手段,即便沒有堂而皇之地嫁給小叔子,也完全可能從感情上籠絡他,使早已垂涎於嫂子美貌的多爾袞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專橫跋扈的多爾袞暴病而死,這完全是天作成的。對此,孝莊皇太后的心情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她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她有難言的痛苦,畢竟與她感情非同尋常的小叔子成了永別,畢竟沒有多爾袞抓住戰略機遇,沒有他的文韜武略,就沒有大清國當時的局面;但她同時也有難言的喜悅,越來越難以駕馭的小叔子被老天收走了,使她這位少年皇帝的監護人長長舒了一口氣,去除了一塊可怕的心病。

按照孝莊皇太后的如意算盤,追尊已死的多爾袞為皇帝,隆重地將他下葬,多爾袞專權的那個時代篇章,就這樣體體面面地翻過去了。多爾袞橫行時期那些烏七八糟、上不了臺面的東西,都在榮譽的覆蓋下進入墳墓,遮掩得嚴嚴實實。至此,孝莊皇太后的所有苦心經營、委曲求全終於功德圓滿,使入主中原、開天闢地的大清王朝度過了最為艱難複雜的時期。

但是,蘇克薩哈跳出來橫捅一刀,不僅使已赴黃泉的多爾袞受盡凌辱,陰魂喋血,也使孝莊皇太后蒙受恥辱,心中流血。蘇克薩哈的首告,引發兩黃旗大臣對多爾袞的一連串告發,將多爾袞把持朝政時期種種惡行甚至與嫂子的曖昧關係翻出,如同一隻已被掩埋的糞缸復被挖掘開來、攪泛起來,暴露無遺,齷齪不堪。

本來,順治帝是可以控制事態發展的。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十三周歲的少年皇帝宣告親政,標誌著真正由皇帝本人當家作主時代的到來。少年皇帝如果想將多爾袞烏七八糟的事情遮掩過去,只要告訐多爾袞之事露出點苗頭,他就可以迅速強壓打擊,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問題在於,少年皇帝本人就懷有報復皇叔多爾袞的念頭和情緒。這種念頭和情緒,漲得如同緊繃繃的氣囊,蘇克薩哈也許正是看準了這一點,便大膽在氣囊上扎了一個針眼。順治帝的滿肚子惡氣被勾引出來,盡情發洩,以致整個事態失去控制,難以收拾,將諸如多爾袞常到皇宮內院,與孝莊皇太后如此這般,這些雞零狗碎的事都牽扯出來。順治帝不僅不制止蘇克薩哈告發多爾袞,反而鼓勵、縱容他這麼幹。要不是他背主首告,順治帝的惡氣還將繼續憋下去,可惡的多爾袞夫婦還要在太廟裡被高高供奉著,讓少年皇帝低頭哈腰繼續一次次跪拜和祭祀。

順治帝了解生母孝莊皇太后在多爾袞問題上的立場,但他有自己看待世事的獨特眼光。他不理解或不苟同孝莊皇太后委曲求全的苦心。也許正是由於反感生母與叔父的曖昧關係,他與生母情緒對立,一次次對著幹。

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七日,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親送女兒到京師與康熙成婚。他是孝莊皇太后的哥哥,這樁婚事是多爾袞生前定下的。理事三王滿達海、博洛、尼堪等人,奏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吉禮,順治帝先是下諭不同意操辦大婚,其後拖了四個月才舉辦冊立皇后的大禮,兩年零兩個月後,他乾脆以這樁婚姻系多爾袞強加、兩人「志意不協」等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韙,將皇后廢除。

順治十七年(1660年)秋,他心愛的董鄂妃病死,順治帝不聽孝莊皇太后勸阻,執意剃光頭、取法號,欲拋下皇位、了卻塵根,出家去當和尚,要不是孝莊皇太后想出高招加以制止,這位大清國皇帝差點進了寺廟。孝莊皇太后甘願容忍兒子對她的違拗甚至忤逆,凡能讓步的,她都可以徹底讓步;凡能退讓的,她都可以退讓到底線邊緣。因為,不讓兒子順治帝當傀儡,使他能夠自由伸張自己的意志,是她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因為如此,孝莊皇太后容忍兒子為蘇克薩哈等人撐腰,容忍兒子將多爾袞打入十八層地獄。

那麼,蘇克薩哈在揭露多爾袞試圖奪取皇位的陰謀之後,得到了順治皇帝的賞識,卻受到了孝莊皇太后的忌恨,之後的人生又經歷了什麼?關注我,帶你了解真實的清朝歷史。

相關焦點

  • 孝莊太后和小叔子多爾袞之間居然有這麼多令人生疑的關係!
    孝莊皇太后和小叔子多爾袞的關係,是著名的清宮疑案之一。多年來多方各抒己見,各有各的說法。順治五年,十ー月初八,大清攝政王多爾袞以小皇帝順治的名義告知各院各部文武大臣:「皇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勳勞,宜增加殊禮,以崇功德,應得封號,院部大臣集議具奏。」
  • 多爾袞和孝莊真的是情侶關係嗎?歷史上他們倆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很多人相信兩個人感情深厚,是在很多清宮劇中,多爾袞和孝莊一直是一對少年情侶,只是因為陰錯陽差才沒有在一起。當皇太極去世、福臨繼位後,他的母親孝莊皇太后和叔父多爾袞一同輔政,不僅建立了入關之後的清王朝,兩個人還玉成一段佳話,也就是所謂的太后下嫁。那麼歷史上,孝莊和多爾袞是情侶關係嗎?如果不是的話,兩個人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 多爾袞死後2個月,就被鞭屍掘墳,孝莊太后為何這麼恨多爾袞?
    許多非官方的歷史有這樣一些傳言,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有不可言喻的曖昧。這是不是就暗示了多爾袞和孝莊之間那不可言喻的關係呢? 所以也有這樣的猜測,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有私情,對於這樣的關係,康熙不知如何向祖父皇太極交代,於是便放棄了合葬的想法。 從這些捕風捉影的傳言,可以看出這兩人實在有非同常人的關係,孝莊或許真的被迫委身於他,那麼這樣一來,孝莊應該心中充滿了對多爾袞的恨意吧,「屈服」非丈夫的男子,是古時女性難以啟齒的羞辱。
  • 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博弈,最終是一代梟雄多爾袞倒向了孝莊嗎?
    她,前後共輔佐、培育了三代帝王;她,曾面臨著無數的驚濤駭浪;她,臨危不亂,從容鎮靜,一次次以其非凡的智慧戰勝危機; 孝莊皇太后,這是史後人們對這位傳奇女子的尊稱。 一面是自己熱戀的情人,一面是骨肉相連的兒子,孝莊皇太后小心地尋找著其中的平衡點,將歷史一步步地按照自己的意願穩步地推進著。
  • 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掘墓鞭屍,順治皇帝為何對他如此仇恨?
    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張居正,作為輔政大臣和首輔,把持朝政長達10年,他主持修訂一條鞭法、選用賢臣,一手締造了「萬曆新政」,儘管如此,在他死後,還是遭到了萬曆皇帝的無情清算,抄家、鞭屍一樣不落。這就是身為權臣的不幸,可以說,多爾袞的悲劇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 只知多爾袞和孝莊有緋聞?其實多爾袞還是孝莊的侄女婿
    古代封建王朝,講究家天下傳統,一般皇帝死後皇位都是傳給兒子的。但是,前任皇帝死得很快,所以繼承的皇帝可能是孩子。小孩子雖然是名義上的皇帝,但是到底還是個孩子,讓他來管理諾大的江山是不現實的。要麼就是皇帝死得比較急,這個時候權力很可能落入年輕的太后家族手裡,形成外戚專政和宦官主權,例如東漢時期和唐朝末年。一般來說,輔政大臣和太后之間應該是敵對關係,權力相互消失。但是,歷史上有太后和攝政王之間的醜聞,多爾袞和順治的母親孝莊太后之間。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是他哥哥,孝莊太后是嫂子。
  • 孝莊太后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在他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
    多爾袞與孝莊的故事多爾袞和孝莊的第一次交集是在孝莊的姑姑與皇太極的婚禮上,當時兩人一見鍾情,可以說是青梅竹馬,正準備結婚的時候,被皇太極橫刀奪愛,這事多爾袞一直是耿耿於懷,但是實力不允許他這麼做。#在皇太極突然暴斃後,面對皇太極長子豪格及其他皇位的競爭者,多爾袞擁護皇太極和孝莊的兒子福臨繼承王位,使孝莊和多爾袞有了重新交集的希望。
  • 孝莊曾下嫁多爾袞?真實歷史上,一萬個多爾袞也鬥不過一個孝莊!
    康熙八歲時登基,兩年後他的生母撒手人寰,所以他這一生都離不開一個女人,就是一手將他養大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說起孝莊,相信不少人一定會想起多爾袞,這個曾被福臨成為「父皇攝政王」的男人。許多人認為,電視劇當中孝莊與多爾袞的愛情真是轟轟烈烈,甚至還認為多爾袞和孝莊真的青梅竹馬,即便不是青梅竹馬,也是電視劇當中的一見鍾情。
  • 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之間的緋聞,傳了300多年,到底是真是假
    而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孝莊和多爾袞的緋聞非常有名。和多爾袞之間的緋聞,傳了300多年真實歷史中大玉兒是否下嫁多爾袞,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孝莊太后和多爾袞的緋聞,在清朝初年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 孝莊太皇太后在歷史上的真實形象如何?與多爾袞真的有私情嗎?
    一部《孝莊秘史》把清朝初期的歷史篡改得面目全非。現在很多人一談到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都說他們年輕時早就兩情相悅,還說孝莊為保住順治的皇位還下嫁了多爾袞。甚至還有一些文學和影視作品腦洞大開,說多爾袞和孝莊偷情被皇太極撞見,於是多爾袞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就把皇太極殺了。
  • 歷史解密||孝莊文皇后是否下嫁多爾袞
    這是詩人劉淇讚美清朝孝莊文皇后的詩句。孝莊文皇后一生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歷四帝,她的名字與清初許多重大事件緊密聯繫在一起。歷史上的孝莊文皇后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她是否下嫁多爾袞,為什麼死後未進皇陵,今日解密孝莊文皇后的真實人生。
  • 多爾袞去世2個月後,被掘開陵墓鞭屍,孝莊太后為何如此憎恨他?
    皇太極逝世之初,其長子豪格想要繼承帝位,多爾袞力排眾議,不遺餘力支持皇太極九子,即孝莊太后親子福臨即位。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年僅6歲的福臨正式登基,尊母親莊妃為孝莊皇太后,叔父多爾袞加攝政王銜。順治登基後,多爾袞獨攬大權,完全不把這個小皇帝放在眼裡。
  •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鞭屍,並非與孝莊皇后有染,而是因為這個原因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28,閱讀約2分鐘對於多爾袞,歷史上有多種評價。有人說他與孝莊關係非同一般,也有人說多爾袞有意篡位,想自己當皇帝。不管上述是否屬實,但有一點是真實的,那就是多爾袞死後,他的屍體被順治皇帝從墓中拖出,並被砍下頭顱,鞭打屍體。那麼多爾袞到底做了什麼,讓順治帝如此痛恨他呢?。首先,多爾袞與曉莊並不存在後世所認為的那種關係。很多人認為多爾袞和曉莊是有感情的,所以多爾袞才會立曉莊的兒子接班。
  •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真的是青梅竹馬?真實歷史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天命初年,為了加強與蒙古的關係,皇太極帶著妻子即後來的孝端皇后和弟弟多爾袞來到了科爾沁草原看望自己的嶽丈科爾沁貝勒蒙古思。在這段時間裡,10歲的布木布泰(即孝莊文皇后)和11歲的多爾袞相識,繼而相戀。這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故事是坊間最為流傳的廣泛版本。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我們一一道來。
  • 多爾袞死後,孝莊太后為何對他做無情之舉?背後有不得已的苦衷
    就在皇太極苦惱時,孝莊毛遂自薦,挺身而出,成功說服洪承疇投降清軍。清軍入關後,皇太極卻突然駕崩了。因為當時皇太極沒有確定繼承人,豪格和多爾袞展開了皇帝爭奪戰,結果孝莊再次展現強大的政治能力,在她的努力下,手握重兵的多爾袞退而求其次,擁立孝莊六歲的兒子福臨為帝。
  •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掘墳鞭屍?順治為何如此恨成就自己的皇叔?
    多爾袞與順治皇帝的關係對內兩個人情同父子,對外兩個人又是師徒關係,血緣上兩個人是叔侄關係,封建禮制上兩個人又是君臣。但是這位攝政王多爾袞生時風光無限、權傾天下,死後卻被掘墳挖屍、銷首鞭屍、剝奪了所有的封號,而一手操作這件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多爾袞的親侄子順子皇帝,多爾袞作為堂堂一代攝政王為何下場如此悲慘?
  • 同為輔政王,為何多爾袞和奕訢境遇相差極大?
    今天咱們來聊一聊多爾袞和奕訢。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奕訢,清道光皇帝第六子,鹹豐死後,他聯合兩宮皇太后取代輔政大臣,輔佐同治治理天下,授予議政王之銜。
  • 多爾袞死後,順治對他及其餘黨,是如何處理的?竟然是掘墓?
    我們都知道在順治初年,由於順治年齡較小,是由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攝政的。說是攝政,其實就是主政,真正的皇帝順治此時是沒有一點實權的。大清入主中原後,由於農民起義軍的大規模興起,此時政權極不穩定。多爾袞在此時充當了「平亂者」。
  • 多爾袞與豪格是叔侄,為何豪格死後,多爾袞將其福晉納入王府
    多爾袞與豪格是叔侄,為何豪格死後,多爾袞要將其福晉,納入自己王府呢? 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論輩分,多爾袞是豪格的叔叔。不過實際上,豪格還要比多爾袞大3歲。 多爾袞是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對於清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順治元年,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清朝至此開始入主中原。
  • 多爾袞至死也沒當過皇帝,為什麼被叫成清成宗?
    當時雖然給大福晉富察氏頭上加了四條罪狀,但是都缺乏足夠的根據,例如四大罪之一,便是代善與富察氏關係曖昧,實際上,是有人對他們進行陷害。 富察氏被休棄之後,取代她作為大福晉的正是多爾袞之母阿巴亥。這樣,努爾哈赤愛屋及烏,多爾袞及其兄弟阿濟格、多鐸地位上升便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