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死後2個月,就被鞭屍掘墳,孝莊太后為何這麼恨多爾袞?

2020-12-23 騰訊網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徐茂娜

那是一座豪華尊貴的陵墓,本應是一片清淨之地,讓亡者在那裡安息。可是來了一群官兵,他們圍住了陵墓,又破壞了它。陵墓很快變成一灘灰燼,裡面的亡人也被他們挖了出來。空氣中瀰漫的是淡淡的腐朽氣息,那是生命完結之後的味道。周圍的官兵也不時低聲咒罵,來掘墳這樣晦氣的事情,也不知是倒了什麼大黴才遇得上。

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的屍體刺激著他們的眼球,可上頭來的命令這些官兵也不得不從。開始之前可能有不忍,大家心想:「對不住了,王爺,要是您索命就去找那個下令的人吧,千萬別找小的啊。」

他們先用棍子狠狠地敲擊這具屍體,等破壞到一定程度,又換用鞭子進行抽打,最後還將屍體的腦袋砍掉。最後亡者被暴屍於眾,而精心修建的陵墓也不復存在。

這具悲慘的屍體是誰?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嗎?從前文「富麗堂皇」的陵墓,我們不難看出這個人非富即貴。沒錯,他就是清朝初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14個孩子——多爾袞。而死後被掘屍毀墓的故事,記錄在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所著《韃靼戰紀》中。

說起多爾袞,除了他的才幹和出身,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和順治帝的母親孝莊太后的往事了。

多爾袞和孝莊太后,他們最初的聯繫是多爾袞的哥哥,孝莊皇后的丈夫——皇太極,也就是說這兩個人之間最先是叔嫂身份。本來這兩個人在規矩森嚴的古代不會有什麼聯繫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皇太極突然去世,去世的時候也沒有指定皇位的繼承人。

眾人對於皇位也是虎視眈眈,其中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兩方人,爭得你死我活毫不退讓。但是突然多爾袞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他開始支持皇太極第九個兒子稱帝,這時支持豪格的大臣們,也因為尚未解密的原因紛紛倒戈。六歲的順治帝便成為了少年天子,而多爾袞也成了輔政王,福臨的親生母親莊妃搖身一變成了孝莊太后。

孩子年幼,怎麼能守好丈夫留下的江山呢?奈何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一介女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登上了歷史舞臺。

這位母親細細的思考,最終她想到了一個辦法保護孩子,她尋找了自己的小叔多爾袞做強有力的後盾。畢竟當時的多爾袞權力滔天,又正值壯年,精力旺盛,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了。就在輔佐順治期間,多爾袞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和皇父攝政王。

可光是這樣,為什麼在他死後會經歷鞭屍掘墳的痛苦呢?不應該作為輔佐帝王的大臣,風光了卻身後事嗎?

許多非官方的歷史有這樣一些傳言,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有不可言喻的曖昧。畢竟當時對於順治母子來說,朝堂之上憂患嚴重,皇帝地位不穩,一個女子只能去求多爾袞,而多爾袞也是一個貪戀美色的男子,於是歷史上便有了「太后下嫁」的傳言,雖然沒有明確記錄在史書之中,但是我們依舊能找到蛛絲馬跡。

比如多爾袞被封為皇父攝政王就暴露了一些訊息。在這之前他被封為叔父攝政王和皇叔父攝政王都有一定道理,因為按照輩分來說,多爾袞的確是順治帝的叔父。但是「皇父」不應該是皇帝對自己父親的稱呼嗎?這是不是就暗示了多爾袞和孝莊之間那不可言喻的關係呢?

還有,在孝莊死後,康熙皇帝並沒有將遺體送去與她丈夫皇太極合葬,這樣並不合當時的體制,而且作為孝莊疼愛的孫子,康熙和孝莊的關係也並不存在故意報復的情況。所以也有這樣的猜測,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有私情,對於這樣的關係,康熙不知如何向祖父皇太極交代,於是便放棄了合葬的想法。

從這些捕風捉影的傳言,可以看出這兩人實在有非同常人的關係,孝莊或許真的被迫委身於他,那麼這樣一來,孝莊應該心中充滿了對多爾袞的恨意吧,「屈服」非丈夫的男子,是古時女性難以啟齒的羞辱。

同時多爾袞曾經的權勢滔天,深深壓迫著宮中的孤兒寡母。這對於一位青年守寡的女子,是心靈上最無助的傷害。

就是因為這些恨意和不滿,在多爾袞死後,孝莊和順治帝狠狠的爆發了,也就有了開頭那一幕——多爾袞的華麗陵墓被毀,自己更要承受鞭屍之刑。

雖然有人會說太后手段殘忍,不顧多爾袞將孩子扶持上位的恩情。但是作為一名女性,我深知,在逆境之中受到的一切傷害,在之後的人生裡,會變成一道道疤,一道道在暗夜裡仍然發出疼痛的疤。而自己積攢了那麼久的力量,也只是想要讓傷害她的人得到懲罰。

參考資料: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掘屍毀墓,孝莊太后到底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歷史黑白灰

《清史稿·后妃列傳》 .南京故宮博物院

詞條「愛新覺羅·多爾袞」

孝莊和多爾袞是什麼關係?君臣?叔嫂?夫妻?——夜讀史書

相關焦點

  •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掘墳鞭屍?順治為何如此恨成就自己的皇叔?
    多爾袞與順治皇帝的關係對內兩個人情同父子,對外兩個人又是師徒關係,血緣上兩個人是叔侄關係,封建禮制上兩個人又是君臣。但是這位攝政王多爾袞生時風光無限、權傾天下,死後卻被掘墳挖屍、銷首鞭屍、剝奪了所有的封號,而一手操作這件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多爾袞的親侄子順子皇帝,多爾袞作為堂堂一代攝政王為何下場如此悲慘?
  • 多爾袞去世2個月後,被掘開陵墓鞭屍,孝莊太后為何如此憎恨他?
    關於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的故事,眾多野史紛說不雲,有人認為:早在孝莊嫁給皇太極之前,靈動美麗的孝莊和英俊瀟灑的多爾袞就已經認識,二人早已互託終生,無奈迫於太祖努爾哈赤的指婚之命,兩人才分道揚鑣,各自為生。皇太極死後,權勢煊赫的多爾袞自然想和孝莊再續前緣;也有另一些人認為:孝莊太后有傾城之姿,一直為多爾袞所覬覦。
  • 孝莊太后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在他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
    努爾哈赤多爾袞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他是一個戰鬥英雄,為後金政權順利入關,並問鼎中原,建立大清朝,取得了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多爾袞最終卻死在自己一生所深愛的女人手裡,而且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多爾袞與孝莊的故事多爾袞和孝莊的第一次交集是在孝莊的姑姑與皇太極的婚禮上,當時兩人一見鍾情,可以說是青梅竹馬,正準備結婚的時候,被皇太極橫刀奪愛,這事多爾袞一直是耿耿於懷,但是實力不允許他這麼做。
  • 多爾袞擁立順治繼位,除掉豪格、建立大清,死後為何被挖墳鞭屍?
    按理來說,多爾袞是功臣,但在他死後,順治帝為什麼還要將他的墓給挖出來,對其鞭屍,有什麼深仇大恨嗎?皇太極的死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14個兒子,皇太極的弟弟,他的母親是阿巴亥,多爾袞從小就非常聰穎,習得一身武藝,極具軍事才華。
  • 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掘墓鞭屍,順治皇帝為何對他如此仇恨?
    1650年8月,多爾袞在外出狩獵時,因不慎墜馬而死。順治帝聽聞這一消息,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在東直門外,迎接多爾袞的遺體回京。他不僅按皇帝的規格厚葬了多爾袞,還追諡多爾袞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對他的後人大加撫恤。僅僅過了兩個月,多爾袞身後的境遇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多爾袞死後,孝莊太后為何對他做無情之舉?背後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位是晚清執掌朝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另一位是清初的孝莊太后。她知書賢德、精通政治、善於韜略,歷經三朝君主,輔佐了兩朝幼年皇帝, 為大清開創康乾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孝莊在清兵入關前便嫁給了皇太極,因為為人謙和,處世老練,很快他成了後宮的「二號人物」,而當時的「大姐大」是她的親姑姑哲哲大福晉。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孝莊的身份變成了莊妃。
  • 性格影響人生:人生相似,韓德讓壽終正寢,多爾袞死後被掘墓鞭屍
    而多爾袞,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是皇太極的弟弟,他扶持順治帝登基,他成了攝政王,他撐起大清,成了大清的開國功臣。兩人的人生極為相似,都是幼帝登基,都是攝政王,都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極重要的作用。可是,兩人的結局,卻非常非常不同,韓德讓壽終正寢,70歲去世,而多爾袞則在39歲那年猝死,死後被順治帝掘墓鞭屍,極為悽慘。而這,就和他們的性格有關。根據歷史記載,韓德讓「重厚有智略,明治體,喜建功立事。」
  • 多爾袞死後,順治對他及其餘黨,是如何處理的?竟然是掘墓?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多爾袞給豪格安的這些罪名全是莫須有的。幾乎全部都是構不成死罪的。但是當時朝中的大臣幾乎全是看多爾袞的顏色行事。多爾袞要豪格死,誰敢說一個不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多爾袞發話後,朝中的貝勒大臣全部議定豪格為死罪。
  • 順治皇帝那麼恨多爾袞,挖墓鞭屍,但為何不殺了他唯一的孩子?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給歷史留了很多有趣的東西,也留下了很多很燦爛,很輝煌的文化。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個兒子,也是努爾哈赤很喜歡的一個兒子。
  • 孝莊太后和小叔子多爾袞之間居然有這麼多令人生疑的關係!
    孝莊皇太后和小叔子多爾袞的關係,是著名的清宮疑案之一。多年來多方各抒己見,各有各的說法。順治五年,十ー月初八,大清攝政王多爾袞以小皇帝順治的名義告知各院各部文武大臣:「皇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勳勞,宜增加殊禮,以崇功德,應得封號,院部大臣集議具奏。」
  •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鞭屍,並非與孝莊皇后有染,而是因為這個原因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28,閱讀約2分鐘對於多爾袞,歷史上有多種評價。有人說他與孝莊關係非同一般,也有人說多爾袞有意篡位,想自己當皇帝。不管上述是否屬實,但有一點是真實的,那就是多爾袞死後,他的屍體被順治皇帝從墓中拖出,並被砍下頭顱,鞭打屍體。那麼多爾袞到底做了什麼,讓順治帝如此痛恨他呢?。首先,多爾袞與曉莊並不存在後世所認為的那種關係。很多人認為多爾袞和曉莊是有感情的,所以多爾袞才會立曉莊的兒子接班。
  • 濟爾哈朗:站在孝莊太后身後的男人,多爾袞的真正對手
    如果說擁立皇太極只是小試牛刀的話,那麼在皇太極死後擁立順治,則深刻反映了濟爾哈朗的老謀深算。皇太極死後,其弟多爾袞與其子豪格爭奪帝位。當時的八旗中,多爾袞兄弟握有兩旗;豪格握有一旗,同時受到皇太極嫡系兩黃旗的支持。幾乎勢均力敵。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和手握兩紅旗的代善,則基本中立,但略微偏向於豪格。他們偏向於豪格,是因為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
  • 只知多爾袞和孝莊有緋聞?其實多爾袞還是孝莊的侄女婿
    古代封建王朝,講究家天下傳統,一般皇帝死後皇位都是傳給兒子的。但是,前任皇帝死得很快,所以繼承的皇帝可能是孩子。小孩子雖然是名義上的皇帝,但是到底還是個孩子,讓他來管理諾大的江山是不現實的。要麼就是皇帝死得比較急,這個時候權力很可能落入年輕的太后家族手裡,形成外戚專政和宦官主權,例如東漢時期和唐朝末年。一般來說,輔政大臣和太后之間應該是敵對關係,權力相互消失。但是,歷史上有太后和攝政王之間的醜聞,多爾袞和順治的母親孝莊太后之間。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是他哥哥,孝莊太后是嫂子。
  • 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博弈,最終是一代梟雄多爾袞倒向了孝莊嗎?
    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博弈,最終是一代梟雄多爾袞倒向了孝莊嗎? 一個奇女子,一位傳奇最多、最受尊敬、最讓人浮想聯翩的女性,蒙古草原上永不隕落的花朵——大玉兒。
  • 多爾袞死後,蘇克薩哈為何執意公布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的曖昧關係
    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終於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帝,實現曾經渴望的夢想,達到風光榮耀的頂峰。但其死後哀榮曇花一現。次月十五日,多爾袞屬下蘇克薩哈等人,率先告發多爾袞,說多爾袞死後,侍女吳爾庫尼在殉葬前,曾將羅什、博爾惠、蘇拜、詹岱、穆濟倫五人叫來,叮囑他們一定要將王爺多爾袞生前秘密備下的八補黃袍、大東珠等物,偷偷放進多爾袞棺材內。多爾袞生前還試圖率兩旗兵馬駐永平,陰謀篡奪皇位。
  • 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之間的緋聞,傳了300多年,到底是真是假
    而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孝莊和多爾袞的緋聞非常有名。和多爾袞之間的緋聞,傳了300多年真實歷史中大玉兒是否下嫁多爾袞,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孝莊太后和多爾袞的緋聞,在清朝初年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 孝莊太后死後37年才下葬,那她的遺體是怎麼保存的?
    在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時期,我國有幾位女性做到了改寫歷史,她們分別是武則天,孝莊太后,以及慈禧,武則天成為了我國千古未有的唯一的女皇帝,孝莊太后以極強的政治頭腦和意志力,輔佐了三代皇帝,穩定了搖搖欲墜的大清根基,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
  • 歷史解密||孝莊文皇后是否下嫁多爾袞
    這是詩人劉淇讚美清朝孝莊文皇后的詩句。孝莊文皇后一生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歷四帝,她的名字與清初許多重大事件緊密聯繫在一起。歷史上的孝莊文皇后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她是否下嫁多爾袞,為什麼死後未進皇陵,今日解密孝莊文皇后的真實人生。
  • 曾經風光一世的多爾袞,死後卻落地拋屍荒野,其實是自作孽罷了
    原來,這樁婚事其實是孝莊太后託付,順治的叔父多爾袞出面一手安排的。但不巧的是,婚事還沒辦完。在順治大婚前半年,也就是1650年的12月。 並撤去多爾袞帝號、廟享、家產充公,更將其陵墓夷為平地,並將其屍體從挖出來鞭屍,甚至最後還將他的頭顱砍下來,身首異處,最終被拋屍荒野。 多爾袞身為攝政王,風光一世,叱吒風雲,卻落得如此下場,讓人唏噓不已。那麼,順治對他究竟有何仇恨,竟然作出如此歇斯底裡的報復行為。要說明這一切,還要從順治登基那天說起。
  • 多爾袞至死也沒當過皇帝,為什麼被叫成清成宗?
    ,清太宗皇太極的弟弟,滿清入關第一位皇帝順治帝的叔叔,孝莊太后的小叔子,「太后下嫁」的緋聞男友。在這種形勢下,先興羅什等五人獄,多年不滿多爾袞專權的順治帝,對自己皇叔多爾袞,進行了近乎瘋狂的報復:1651年2月便正式宣布多爾袞罪狀,削爵,撤廟享,罷諡號,黜宗室,籍財產入宮。 掘墓,掘開多爾袞的墳墓砍掉他的頭顱,鞭屍三日。 削爵,削去他生前所有的爵位,什麼睿親王,皇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這一系列的爵位,一概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