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時期,我國有幾位女性做到了改寫歷史,她們分別是武則天,孝莊太后,以及慈禧,武則天成為了我國千古未有的唯一的女皇帝,孝莊太后以極強的政治頭腦和意志力,輔佐了三代皇帝,穩定了搖搖欲墜的大清根基,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
然而慈禧則是以一己之力,將孝莊穩下來的天下一手斷送掉,這三位女性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奇女子,不過對於孝莊太后,坊間有一個疑問,她是1688年病逝的,但是到了雍正三年才得以入葬,這期間的37年,她的遺體是怎麼保存的呢?
公元1613年3月28日,孝莊太后出生於科爾沁貝勒府,小名為大玉兒,於1626年遠赴盛京,同自己的姑姑一起,嫁給了皇太極,被封為側福晉,皇太極即位後晉升為西側妃,於1638年在永福宮生下皇九子福臨,然而1643年,清兵還未入關,皇太極突然暴斃,外有明軍頑強抵抗,尚未入主中原,內有皇長子格豪虎視眈眈,大清內部政權搖搖欲墜。
在這樣混亂的處境下,她果斷選擇了聯手多爾袞,將福臨推上皇位,此後更是垂簾聽政,一手將這皇位給坐穩了,福臨繼位後她被受封為孝莊太后。在垂簾聽政期間,她號召皇室後宮勤儉用度,將省下來的錢財犒賞出徵的士兵,因此她在軍中的威望很高,而且還鼓勵皇室子弟外出親自賑災,百姓對她十分愛戴,為順治帝牢牢的將軍權和民心牢牢的握在了手中,然而在董鄂妃一事上,她與順治帝失和。
直至順治出家兩人都未能和解,1661年順治將皇位傳給玄燁,孝莊被封為太皇太后,依然用自己的餘力幫助玄燁坐穩了江山,自此才有了往後康熙帝的康乾盛世,在輔佐完三任皇帝後,於1687年病逝,臨終前她有一個遺願,就是將她葬在皇太極的附近。
然而本應帝後合葬的,如此一來孝莊的陵墓還未建造,於是就暫存在了清東陵,直到雍正三年才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宮,但是這期間隔了整整37年,孝莊的遺體是怎麼保存下來的呢?原因很簡單,一般人死後,數日之內就會入葬。
因此在等待入葬的時候會將棺槨放置殿中,而孝莊的棺槨一直被存放於地下,將棺木放置地下,和放入地宮又有什麼區別,且地下溫度相對穩定並且持續低溫,因此孝莊時隔37年入葬,無異於就是遷了一下墓而已,所以才會保存完好。
自古帝後合葬是理所應當的,至於為什麼孝莊不願意和皇太極合葬,後世猜測最多的是,當初為了聯手多爾袞,孝莊採取了古訓,多爾袞娶了兄長的遺孀孝莊,因此孝莊最後才沒有選擇和皇太極合葬,不過這也是千古之謎,當初沒有解開,往後就更不容易解開了,後人也權當是皇家軼事聽聽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