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展會展業場館建設是關鍵
12月23日,2020中國(鄭州)會展主辦方大會暨黃河流域會展聯盟成立大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現場黃河流域會展聯盟也宣布成立。
其實,早在2005年,鄭州就提出「努力打造中部會展之都」,如今,鄭州早已成為中部地區的會展名城,不過,在不少會展業業內人士看來,鄭州和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此前一天,鄭州還舉行了鄭州會展業「十四五」展望與戰略研討會,專家、學者共同為鄭州的會展業發展「把脈」,開出「藥方」。
消息
國內首次會展主辦方大會在鄭開幕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2020中國(鄭州)會展主辦方大會暨黃河流域會展聯盟成立大會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鄭州市商務局、鄭州市會展業促進中心聯合主辦。會議以「探索新模式、構建新生態」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會展生態環境打造與服務模式創新、會展跨界融合與模式創新等內容。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在致辭中表示,河南省的主辦方分布在各地,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舉辦主辦方大會活動,在全國可以說是第一次,不僅河南本地的主辦方參與進來,各省市也都積極參與。
現場,嘉賓們共同啟動了2020中國(鄭州)會展主辦方大會開幕儀式;舉辦了黃河流域會展聯盟成立儀式,黃河流域會展城市代表宣讀了聯盟宣言,九省代表共同啟動聯盟成立。
數據
鄭州「十三五」期間在專業場地舉辦規模以上展覽1040場
2005年11月,第十一屆鄭交會在新建成的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第一次提出「努力打造中部會展之都」,從那時起,鄭州會展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8年,鄭州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鄭州國際會展名城建設的意見》,提出建設國際會展名城的中長期目標,並指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等,開啟了鄭州市建設國際會展名城的新徵程。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鄭州在專業場地舉辦規模以上展覽1040場,累計展覽面積達到1219萬平方米,其中經貿類展會佔比62%,連續多年排名全國前列。
2020年,鄭州原計劃要舉辦5萬平方米以上的展覽20場,舉辦國際性會議10場,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會展業的節奏。在鄭州會展業「十四五」展望與戰略研討會上,鄭州市會展業促進中心主任王洪波表示,鄭州於今年6月10日恢復了舉辦展會,走在了全國前列。復展以來,鄭州全市專業展館共舉辦75場展覽活動,展覽面積132.26萬平方米,參展商約23741家,採購商及觀眾約211.6萬人次,現場成交額約363.54億元,拉動社會消費約135.51億元。
聲音
加緊建設新的會展場館、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鄭州要狠抓場館的建設和落實。」國際展覽業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陳先進稱,目前鄭州會展業發展像「戴著鐐銬跳舞」,「按道理講,會展業的發展應該和當地的GDP增長速度一致,但在鄭州,會展業這一數據落後GDP增速,制約其發展的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場館。鄭州要採取措施,有了基礎設施,才會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陳先進還提到,鄭州應該多管齊下,在「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下尋找新的發展空間。他舉例,在數位化應用方面,鄭州可以走在全國前列,當下,線上展會大家都很重視,但怎麼樣與線下融合還有待探索。他說,國際合作方面,鄭州應該有所突破,「今年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疫情衝擊了很多國家,還有國家宣布永久停辦某些展會。國內恢復得很快,鄭州疫情控制得很好,可以抓住機會。」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表示,鄭州要構建會展新生態。他說,鄭州要明確自身定位,找準依據,認真研究未來會展行業發展的主攻方向,把現有本地產業基礎分析透、結合好,建立良性會展新業態。
不管是省內專家,還是省外專家、業內人士,他們都提出了一個問題——鄭州的會展場館不足。
不過,這個問題在未來可能會有所緩解,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正在加速進行中。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位於新鄭國際機場與鄭州高鐵南站之間,佔地面積2450畝,室內總展覽面積40萬平方米(一期室內展覽面積18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亞洲第二大展館,是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6倍。目前,該項目的一期的主體結構已經基本完工,預計一期一標段2022年上半年與鄭州南站同步投入使用。
發展會展業,鄭州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
區位交通優勢,鄭州連南貫北、承東啟西,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
人力資源優勢,鄭州背靠1億人口的大省、1.86億人口的中原城市群,勞動力資源規模巨大。
歷史文化優勢,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內陸開放優勢,鄭州打通了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綢之路」,擁有藥品、糧食、汽車整車等9個功能性口岸,是功能性口岸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城市。
產業基礎優勢,2018年,鄭州成為全國第16個國內生產總值超萬億元城市,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現代食品、新型材料、鋁加工製品和生物醫藥等工業6大主導產業。
戰略疊加優勢,中部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賦予了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自貿區鄭州片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國家大數據綜試區等發展平臺。
劣勢
會展設施承載力不夠,現有展館全國排名51位,目前尚無具備接待國際國內政要活動的會議設施,且新展館建設進度慢,周邊吃、住、商、娛等配套設施尚未啟動,嚴重製約了行業發展,在新一輪的發展中遠遠落後於同類型城市以及周邊城市。
會展業品牌度、影響力不強,缺乏一批在全國有代表性的專業品牌展會活動。
市場主體雖然數量多,但存在小而散的問題,缺乏龍頭帶動示範性,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會展項目與鄭州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互動性不強,缺乏高端的、能體現鄭州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品牌展會項目。
會展業的國際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會議產業發展滯後,特別是國際會議。
(文章來源:河南商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