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 編輯:賈紅輝
(來源:視覺中國)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09992.HK)今日亮相港交所,股價開盤大漲100.26%,幾分鐘後漲幅擴大至108.7%,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截至發稿,泡泡瑪特漲88.57%,報72.6港元/股。12月10日數據顯示,泡泡瑪特暗盤交易開漲超90%,最高報81港元。
(來源:雪球)
根據泡泡瑪特招股書,本次發售價定為每股38.50港元,全球計劃發售1.357億股,IPO至多募集52.24億港元(約合6.7億美元),估值將在IPO後達到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460億元。
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增至16.83億,淨利潤更是翻了289倍,吸金能力令市場豔羨。
根據最新市值推算,王寧及其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兩人身家增長超200億,目前約500億元。
盲盒有多掙錢?
公開信息顯示,泡泡瑪特定義為潮流玩具文化商,公司品牌產品主要分為盲盒、手辦、BJD及衍生品。除泡泡瑪特品牌產品外,公司亦銷售選定第三方供貨商提供的第三方產品,如主要來自選定第三方品牌擁有人的盲盒、手辦、拼圖、毛絨玩具、電動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以2019年的零售價值(市場份額為8.5%)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益增長計,泡泡瑪特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此外,其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2020上半年,泡泡瑪特總營收8.17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淨利潤1.413億元,同比增長24.42%。
盲盒有多賺錢?根據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品牌產品(自有IP、獨家IP、非獨家IP)的毛利率,自2018年以來均超過70%,2019年毛利率為71.3%。舉例來看,以2019年盲盒平均售價51元計算,成本僅為14.6元。
此外,2017年~2019年以及截至今年6月末,泡泡瑪特盲盒產品銷售收益分別為9140萬、3.596億、13.592億和6.887億元,分別佔同期營收的57.8%、69.9%、80.7%、84.2%。
誰在「撐起」泡泡瑪特?
記者從華金證券研報獲悉,在潮流玩具消費者性別分布中,女性用戶佔比約75%,18-34歲用戶佔比約78%。
相關媒體報導,每年有20萬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更有「瘋狂消費者」一年花費上百萬在盲盒玩具中。此外,相關限量版盲盒在二手平臺炙手可熱,比如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為59元,轉手能賣到2350元的高價;Molly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原價59元,閒魚均價1350元。
創始人身家超500億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從2010成立至今,泡泡瑪特共經歷8輪融資,下場的資本包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啟賦資本、蜂巧資本、金慧豐投資、黑蟻資本、正心谷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其中,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是泡泡瑪特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IPO前,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王寧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合計持股55.22%;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持股4.87%,為第一大機構股東;其餘股東包括黑蟻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正心谷資本、蜂巧資本等。
創始人王寧在IPO前持股55.22%,按照70億美元市值估算,價值約3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3.1億元)。根據最新市值推算,王寧及其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兩人身家突破500億元。
王寧的創業時間很早,其在去年一場投資人年會中曾表示:「我從自己刷牆,開第一家實體店,做零售業,是在2008年5月13日,到現在整整11年了。泡泡瑪特這個品牌其實9年了,只不過這兩年大家才聽到我們多一些。」
有人這樣評價王寧:一個一堆懂藝術的人當中最懂銷售的。
泡泡瑪特成立之初,王寧將其定位為對標香港「LOG-On」的潮流雜貨商店,銷售商品包括玩具、家具、數碼、零食和飾品等。2014年。王寧注意到店內僅有一款產品Sonny Angel的年銷量達到了60萬個,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佔年收入的30%。
在Sonny Angel的啟發下,王寧最終決定砍掉多餘品類,專注於潮玩領域。2018年,泡泡瑪特籤約設計師王信明,取得Molly的獨家IP版權,並開始採用設計師提供草圖、泡泡瑪特負責3D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及銷售的運營模式。取得IP後,泡泡瑪特為將其效能最大化,在國內「獨創」了盲盒玩法,由此形成以盲盒為主、BJD及其他衍生品為輔的模式。
「創業老兵」王寧,今年不過33歲,就在2020年4月,王寧入選《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同一榜單中有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滴滴創始人程維等。
泡泡瑪特的憂慮
從泡泡瑪特自身的「儲備」來看,截至今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共籤約25名潮流藝術家,運營近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非獨家IP包括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即便如此,泡泡瑪特並非高枕無憂。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盲盒行業存在兩大變量:上遊端IP授權業務不夠充分;下遊端二手交易也需受規約。據了解,泡泡瑪特的部分IP產品是給予授權協議開發,權益期限為一到四年,一旦到期,泡泡瑪特就需要重新和IP作者、開發商們籤約,否則將不再有權出售該產品。
泡泡瑪特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其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將面臨三大風險:產品為第三方代工,質量沒辦法把控;依賴經銷商,但無法掌握;IP合作可能不穩定。
本次IPO後,泡泡瑪特表示,按照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50.254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估計,其中約9.05億港元(佔比18%)預期將用於擴大公司的IP庫;約13.57億港元(佔比27%)預期將用於為潛在投資、收購本行業價值鏈上下遊公司及與該等公司建立戰略聯盟撥資。
有市場人士對記者分析稱,潮流文化迭代過快,泡泡瑪特的核心IP生命周期老化加速,同時泡泡瑪特以IP為核心資產,但自身的設計投入費用卻不足。「公司目前並沒有構築起護城河。」該人士指出。
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設計及授權費僅為220萬元,2019年該費用達到4800萬元,同比增長230%,但也僅佔營業收入的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