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通天洞遺址發掘到距今5000多年的青銅器,這是新疆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器。很多人一聽到新疆就在想什麼青銅西來論了,或者搞出什麼遠古外國人傳給遠古中國人(中原人)青銅技術的概念。
新疆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時候與中原的距離真的有那麼遙遠嗎?你知道五千年前的人心中怎麼看新疆嗎?所謂的化外之地,其實是漢朝之後的概念,離五千年前的遠古時代也已經過了三千年。遠古時代,萬族林立,但是各部落之間交流頻繁,新疆很可能就是人們心中陌生又熟悉的西王母所在。要非要把西王母變成外人,那七仙女和牛郎織女的故事,都變成外族神話了。
新疆位於現在中國的最西邊,與中原相距遙遠,現居的少數民族有大量的白色人種。傳統的觀念認為,新疆與中亞在早期就聯繫密切,而新疆與內地少有聯繫。直到張騫鑿空西域,內地才與新疆交往密切。不過現在發現的文物和古籍告訴我們,曾經內地也與新疆交往密切。
陝西曾經出土了秦朝的一個金駱駝,這是西方與內地聯繫的實證。埃及法老的身上,還出土了商朝的絲綢。從現在的基因檢測結果來說,佔中國人口最多的就是02(原03)系,而他們曾經從四川前往新疆,在新疆繞了一圈又經過河西走廊到了甘肅。這麼多的人,沒有道理不記得新疆。
新疆跟西王母有哪些聯繫呢?
王母掌握不死藥
在傳統的傳說中,西王母也是一個掌握不死藥的神。《黃帝內經》說,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解讀:西方地區,盛產金玉,地多沙石,居民住在山上。吃的牛奶和肉比較多,身體比較壯。這個描述與甘肅以及甘肅以西的新疆的情況是相符的。想一下壯碩的牧民,威武的套馬的漢子,確實如《黃帝內經》記載的這般。新疆給人的印象雖然是戈壁灘遍布,但是新疆各族同胞,都有自己的草藥治療法,新疆可以出產各種草藥。何況幾千年前新疆更加溼潤,草木比現在要繁盛許多。新疆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草藥叫天山雪蓮,說不定就是不死藥的化身。當然,所謂的不死藥更可能指西方人善於用草藥而不是有某一味令人不死的藥。雖然《黃帝內經》成書很晚,是戰國到漢朝初年成書,但是也不能直接否定它的一些知識繼承於遠古。
新疆有王母娘娘的蟠桃
《西遊記》裡,西王母掌握的蟠桃是可以讓人長生和增長法力的神物,而現實中,新疆有一種特產蟠桃。它是扁的,與中原桃子很不相同。當然這個桃子並不能讓人長生不老,本人已經親自吃過,味道跟普通桃子其實是一樣的。
新疆天山有瑤池
西王母的神話也常與瑤池有關,瑤池可以說是滿天飛。四川九寨溝的黃龍池,即五彩池。西王母最大的瑤池——青海湖,西王母最古老的瑤池——德令哈市褡鏈湖,西王母美麗神妙的瑤池——孟達天池,神秘而又海拔最高的西王母瑤池,便是崑崙河源頭的黑海。新疆天山也有一個瑤池。前面幾個雖然不都是在新疆,但是也是在西北地帶,這一條線路是02(原03)人群的遷徙線路。
《山海經》記載
《山海經 ·大荒西經》記載到
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這裡的西王母就是住在山洞中,裝扮很恐怖不像女性。遠古的神經常都是半獸形象,後期才變成人。這一個裝扮就是半獸,而對應到現實,當時的人還比較落後,要偽裝成猛獸來保護自己。這是原始部落普遍的護身之法,現代有些地方的原始部落也有這種操作。《山海經·西山經》和《山海經 ·大荒西經》都已經涉及到了新疆。這裡描述的西王母可能是生活在高山上穴居的眾多部落的模樣,他們都有西王母信仰。
西王母與玉有關
西王母所居瑤池的瑤字,就是美玉的意思,新疆所產和田玉和崑崙山的崑崙玉一直備受推崇。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王母穴處崑崙之丘。」
並且在新石器時代,和田玉和崑崙玉已經流入中原。西王母在《竹書紀年》中,還被記載
(舜帝)九年,西王母來朝。西王母之來朝,獻白環、玉玦。
周穆王見到西王母
《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往西行多日,遇到西王母,還搞出一個愛情故事來。有人認為是小說,但是可以注意一下這本書出土的時間: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汲縣民不準在今河南汲縣盜掘了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通稱「竹書紀年」,其中有《穆天子傳》。也就是說,這本書是東周的時候魏國的書籍。東周到西周並不遙遠,而東周對新疆了解很少,如何要編排西周穆天子跟西王母的愛情故事?這等於明朝末年的人編排朱元璋和英國女王的愛情故事,沒有人會看的。而且在故事細節中,周王似乎與西王母部落早有淵源,周穆王還遇到幾個周人早期往西邊發展的小國家。能看得出,周穆王一路都在遇見熟人和親戚。能把新疆寫出這種感覺,應該是遠古和夏商都有聯繫。
現代小說接近新疆西王母真相
《鬼吹燈》裡也提到了西王母,精絕女王,作者把精絕女王寫成了西王母,寫的有板有眼,依據眾多。雖然是小說,但是作者也是根據現實存在的古國和文物還有傳聞寫出來的。《鬼吹燈》裡的九層妖塔,目前已經在青海省發掘。小說《盜墓筆記》的作者也是如此,他提到的東夏國也已經被發掘出來了。
青銅技術很難單線路傳播
把目光拉回五千年前,西王母是東部中原聯盟的成員之一。如果真是新疆先有了青銅技術,那在當時也是黑科技了。他們肯定會馬上把技術輸送給中原政權的領袖。(輸送之後當然是有各種利益交換。)就像現代某個省有什麼重大突破也會上報中央。以後考古,發現東部省來的就說是技術東來,西部的就說技術西來不會有點怪怪的?
現代考古學家在用一個一個點的考古,連起一條所謂的青銅技術西來的傳播線,證據必須是西部到東部的文物,年代逐漸變晚。目前發現的青銅器總數量太少,傳播路線爭論很大。但是其實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直線,按照傳說裡的這種關係,西王母國真的先是發明青銅的部族,首先她不是傳播各地子民,而是傳到盟主的首都,某個城市。然後盟主再傳到各地類似「省會」這樣的地方,「省會」再傳到「市縣」地區。在考古上,會呈現多地的青銅器產生時間差不多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更大的可能。就是青銅技術多地起源,但是有的地方水平差,有的好。他們互相之間交流學習,最終達到水平差距減小,製造技術類似的情況。比如說三星堆和殷墟,都是用的模範澆築法,這是中國內部交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