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弟子詠春傳人:中醫、武術為何要同修?

2021-02-28 中國太極大學

       ▲葉問(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讀書,學識淵博。詠春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葉準 葉問之子,1924年生。在香港詠春體育會、沙田大會堂、香港城市大學、科技大學、佛山科技學院設點授徒。

      ▲陳衛匡 葉問弟子,葉問國術總會創會會長之一


      ▲紀錄中醫專訪葉準、陳衛匡

      現在大學都有中醫,中醫已經成為了一個學科,中醫是進步了的。武術和醫術相關,有共同的地方。因為醫術,剛才我說了在球場有一個人受傷,他跌倒在地,手不能動了,那你怎麼拉過去?用什麼力度?大力,他會更加受傷,小力做不到。要恰到好處。 

      詠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我認為最接近的是中庸思想,因為要應付對方的卸力,有時候要偏向左邊或右邊一些,但是偏多少要根據當時的環境而決定,偏得過多會有危險,偏不夠就達不到效果,所以偏多少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一定要長期知守和細心體會,真正用上來才能達到。詠春的特點是避重就輕,就是用小的力度能夠應付大的力量,細小的身材可以應付堅實的身材,這樣一定要靠詠春的技巧,才能夠做到卸對方的力量,或者是用對方的力量打對方。

      1、詠春——開啟醫武同修之路

 

      我是在廣州出生佛山長大的,1955年19歲我就來到香港。剛開始做過很多工作,包括工廠的工作,後來生活稍微安定一點,我就去學蔡李佛拳。因為父親和葉問是同學,他就堅持讓我去找葉問宗師學習功夫,後來幾經周折,終於通過葉問的弟子徐尚田找到葉問師傅,學習詠春拳。知道葉問師傅會醫術,也是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

      有一次我跟一位師兄弟練習對打,我錯手打傷了他,心裡很愧疚,就去向師傅尋求幫助。當時他正在一間茶樓裡面喝茶,他就在茶樓那裡找了一張茶樓的紙寫了個方子給我。他懂醫術,但是由於他沒有專業行醫,只是教拳,所以很少人知道他懂醫術。經過那次之後,有時在課餘的時間,我都向葉問宗師請教,比如說手掌受傷怎麼辦,膝蓋受傷怎麼辦,他就會教我。

      2、廣學——中醫學習心路歷程

      我父親是中醫,伯父也是佛山有名的中醫,我的家族大約有接近10個中醫,現在我太太、我弟弟以及上面堂兄弟都是中醫,我從小是喝中藥長大的。我學中醫的老師,第一位是父親,然後是葉問師傅,還有蔡李佛的陳師傅,蔡武派的李師傅。蔡李佛的陳師傅,是一位校長,很有文化修養,也會書法、寫詩以及中國畫,也懂醫術,但是他也沒有從事跌打的職業,傳給我的是蔡李佛門派自己的跌打藥方,陳師傅教導我要靈活用方,要有加減對症下藥。

      而蔡武派的李師傅是開醫館的,業餘教功夫,我就在那裡是做學徒,慢慢學到一些他的醫術,有時候李師傅要去球場給受傷的球員救治,如果是一些不太嚴重的問題,就由我處理。曾經有一個球員脫臼了,我師傅就讓我看著他給這個球員接上去。後來有一個球員也是受傷脫臼,我就處理好了。還有在醫館裡面有同類型的情況,師傅也會讓我試一下。

 

      3、醫術——武術的守護者

      學武術的人經常會受傷,很多教功夫的都會醫跌打損傷,但是現代人,只是學武或者是只是學醫的人比較普遍。以前只是師徒制,實習的機會都不多。但是現在不是了,現在大學都有中醫,中醫已經成為了一個學科,中醫是進步了的。武術和醫術相關,有共同的地方。因為醫術,剛才我說了在球場有一個人受傷,他跌倒在地,手不能動了,那你怎麼拉過去?用什麼力度?大力,他會更加受傷,小力做不到。要恰到好處。

      功夫也一樣,功夫的核心就是在恰當的時間使用功夫,不能傷及無辜,而是用功夫去幫助別人。醫術的核心也是要幫助病人,使之得以康復。

      4、武術——一門修養的藝術

      我畫畫,畫一些都市裡的小人物,也畫葉問宗師,畫來賣。一賣完他的那些像,我覺得不夠表達他的性格。所以我希望畫一張有他性格的,就畫了這一張,他的性格橫看豎看他都不是一個憨實老實的人,畫畫就是要這樣畫,就是畫它的性格和內涵。

      學武和學藝術很有關係,藝術是一種修養,學武的人如果沒有修養,就會到大街上跟別人打架,會惹是生非,所以武術和藝術是相輔相成的。我畫畫,我畫的是人的不同的動態,而不是畫風景,還有西洋畫是很講結構,人是有結構的骨架。這跟我做骨科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說,某一個人有多高?體重有多少?肌肉去到哪裡?沒有活動的時候打了一拳通過什麼肌肉?而人的不同動態和功夫的動態是有關係的。功夫有神粹,畫畫時人就是神粹,學畫畫一定要知道,不是畫公仔,而是畫一個活生生的人。詠春有木人樁,木人樁有很多手法和腳法。練習的時候你要當它是一個人,他隨時會打你,不是任你打。■

      編輯:駿   馬


微信名:中國太極大學

微信號:ZGTJDX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_^

投稿郵箱:chinatju@hdc.edu.cn

相關焦點

  • 跟著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感悟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莉娜「Do都城」夢想導師說第三期請來了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鍾義,開講「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鍾義,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從武20年。止,在古代就是同「趾」,步伐穩;「戈」,就是「金戈鐵馬」,兵器。「止戈」就是停止戰爭,停止侵襲。 所以武術從古至今,在思想教育上就是這種含義的體現。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逝去的武林》,描繪了近代武術的很多內容,值得一看。
  • 詠春還是「敗」給了新冠!96歲葉問弟子去世!餘昌華給予高度評價
    【文/搏擊江湖】就在前天(4月10日),一代傳奇人物詠春大師葉問的十大嫡系弟子之一何金銘大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後離世,享年96歲。他是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去世的,因為他長期在加拿大定居生活。這一次,詠春大師最終還是「敗」給了病毒。據了解,何金銘大師1925年出生於中國澳門,他在30歲時拜入葉問大師門下,成為葉問十大弟子之一。他在1960年回到澳門設立武館傳授技藝,曾經創辦了多個詠春組織,包括僑澳詠春體育學院、何金銘詠春國術總會等。
  • 有葉問詠春傳人、包拯直系後裔,《見多識廣》還有寶藏「80後」!
    近日,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北宋名臣包拯直系後裔包坤紛紛現身廣東衛視大型文化知識競技類節目《見多識廣》第二季的錄製現場。他們都曾在各自的領域獲得無數榮耀,都與廣東有著深厚的淵源。此次,他們同臺競技比拼腦力,共同向知識擂臺發起挑戰。
  • 8秒擊破80個氣球,葉問詠春傳人使出速度驚人的「閃電拳」!
    本周,八位頗具實力的選手已經集結完畢,他們分別是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客家文化傳播者細妹、海膽炒飯主理人遊誠、高級品酒師周北辰等。周冠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摘得這一榮耀呢?答案即將為您呈現。 由「好味道,匠心造」的煌上煌匠鴨特約播出的《見多識廣》第七期,將於廣東衛視8月23日晚21:10為您呈現!
  • 從楊紫瓊《詠春》到甄子丹《葉問》,探究詠春拳的流傳
    中國傳統武術門派眾多,"詠春"在南派武術中,絕對是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流派。詠春拳之所以能有高知名度,是它幸運地與影視作品結合,最終能透過格鬥以外的形式呈現。作為一個武打片的愛好者,我決定列出數部以"詠春"為主題的電影,一方面安利我的愛好時,一方面也談論詠春拳如何從小拳種發跡傳承的故事。在進入正文前,我先預設一下立場。
  • 葉問詠春傳人8秒擊破80個氣球
    8月23日21:10,8位頗具實力的選手已經集結完畢,他們分別是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香雲紗盤扣手藝人鍾鈺、客家文化傳播者細妹、美聲少年宋宇航、海膽炒飯主理人遊誠、高級品酒師周北辰、帶貨主播Lisa和少兒科學教育博士包坤。周冠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摘得這一榮耀呢?答案今晚呈現。
  • 「中國志」從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看佛山為何稱得上「中國武術之城」
    緊接著似乎有著蹭熱度之嫌電影的《葉問》也在同年上映。當時是誰也不曾想到,這一拍就拍了四部,葉問也從佛山打到了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而今天我們就通過黃飛鴻、葉問、李小龍三人不凡的一生來看看佛山為何能夠稱得上「中國武術之城」。黃飛鴻佛山有兩大門派聞名世界,那便是洪拳和詠春拳。
  • 獨家專訪葉問封門弟子「詠春拳王」
    自幼接受儒家教育的葉問,11歲起便先後師從「詠春拳王」 梁贊的高足陳華順和梁贊次子梁壁學習詠春拳。葉問拒任日本憲兵隊的中國武術教練。1949年,因不願與日寇往來,葉問離開佛山,駐居香港,並在港九飯店工會內開辦了第一個詠春班。於是,一個經歷了二百多年的秘密門派,自此寫下簇新的篇章。
  • 洪金寶合作葉問之子,與甄子丹對決詠春電影,卻引發傳武流派矛盾
    為了給《葉問前傳》製造看點,冼國林不僅邀請了洪金寶、元彪、樊少皇等實力派打星出演,同時還挑選了葉準的徒孫,武術冠軍出身的杜宇航,擔任了影片中「葉問」的角色。而「葉問之子」葉準更是親身下場,不僅為該片擔任了武術顧問,同時還出演了該片中的「梁璧」一角。
  • 一代宗師葉問:將小拳種「詠春」發揚光大,曾斷言李小龍活不久
    許多國外武術愛好者,都會把詠春和少林、武當等放在同等的位置!詠春,葉問不用我說,相信大家都猜到了這個人是誰,他就是詠春宗師葉問。關於葉問,很多影視劇都把他宣傳為一個武藝高強、不畏強權、為窮苦百姓出頭的愛國武術家,那麼現實中的葉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武功真的有那麼高嗎?
  • 中國武術沒實戰能力?美軍認可的詠春,為啥適合特種部隊練習
    中國武術的門派成見一直都有,各門派之間的交流幾乎沒有,並且只傳授男性,所以,一旦傳承中斷,危機必然發生。當遇到一頂一的美軍空手道高手時,必然會慘遭失敗。片中的唐人街武術流派對李小龍收美國弟子都極為抵制,從側面也說明了原因。武術要想發展,肯定要有不斷的後繼者去革新,而這正是中國武術流派的痛點。幸運的是,在抗戰時,葉問就廣收弟子,保家衛國,這才是武術的精神。
  • 葉問嫡傳弟子黃淳梁 臺灣傳播詠春拳法
    葉問宗師因戰亂而將詠春拳術帶入香港,其眾多弟子中,尤以黃淳梁先生(李小龍之授業師兄)習拳用於實際運用及探討印證,戰無不勝,故享有講手王之美譽。而後林文學〈Gary Lam〉及林海龍兄弟拜黃師學拳,於1985年經師父同意,在香港設立迪暉詠春拳館,因當年摶擊拳賽盛行,便將詠春拳術加入摶擊元素訓練學員代表參賽。如今香港迪暉新生代選手更躍上國際賽事,戰績彪炳,獲獎無數。
  • 葉問的詠春代表不了中國武術,個人情懷還是民族大義,正義凌雲
    葉問的詠春代表不了中國武術,個人情懷還是民族大義,正義凌雲(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葉問初到美國,因為李小龍教外國人中國武術的原因,被中華總會的會長拒絕寫介紹信,一場各學派武術的鴻門宴逼迫葉問清理門戶。葉師傅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他覺得挺好。本來武術的傳承只是為了強身健體,看見不平事出手相助乃俠義之道,至於白人,黑人還是誰學都一樣。
  • 葉問詠春傳人、周星馳常用演員,齊聚《見多識廣2》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 實習生 張曉芬圖/節目提供8月2日,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周星馳電影常用演員黃一山、北宋名臣包拯直系後裔包坤等,現身廣東衛視大型文化知識競技類節目《見多識廣》第二季的錄製現場。
  • 葉問十大弟子之一:何金銘96歲染新冠在國外逝世
    【#葉問96歲弟子染新冠逝世# ,系葉問十大弟子之一】據外媒報導,著名武術家何金銘先生因新冠於多倫多逝世,享年96歲。何金銘1925年於中國澳門出生,30歲時拜入葉問宗師門下,也是葉問十大弟子之一。1960年回到澳門設館授徒,曾經創辦多個詠春組織,包括僑澳詠春體育學院、何金銘詠春國術總會等。
  • 詠春大師葉問在現實當中從來沒輸過嗎?專家給出現實的答案
    【文/搏擊江湖】近日,有媒體詢問,詠春大師葉問在現實當中從來沒輸過嗎?其實這個問題有背景的,為什麼這麼問,因為提到葉問,95%以上的拳迷或者武俠迷都是從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系列電影了解,並不是真正從歷史資料了解。
  • 葉問4:中國人是有血性的,葉問大戰美國軍官,弘揚中華武術
    該片為2015年電影《葉問3》的續作,講述了遠赴美國開館的小龍因授武予洋人得罪當地人馬,葉問現身引導小龍以武震懾整個唐人街,以德令華洋各路折服的故事。劇情簡介葉問(甄子丹飾)在妻子過世後,與兒子過著簡單生活,他的徒弟李小龍(陳國坤飾)遠赴美國,在美國開武術館教授外國人武術,因得罪了當地唐人街的其他武館,處處受到當地人刁難。
  • 改良詠春有辱先祖遺風?張天志為此連番挑戰各大門派,約戰葉問
    近年來中國傳統武術漸漸沒落,人們對傳統武術鮮有聽聞,只有詠春憑藉電影《葉問》活躍在人們視野之中。作為詠春宗師,葉問這個名字我們十分熟悉,我們都知道葉問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妻子張永成的支持,但是除了妻子,葉問成功的背後還有一個男人,他就是張天志。
  • 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的真實人生
    1972年12月1日,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於香港旺角通菜街居所內,坐在一張沙發上安詳離世,享年79歲。1893年(或疑為1899年),葉問出生於廣東省佛山縣桑園大街葉家莊。葉家莊左邊大祠堂於1906年租予詠春拳名師陳華順,因此葉問得以跟隨陳華順習武,並得到二師兄吳仲素指導,從此對功夫極度熱愛。1924年,葉問到日本神戶深造未果,遂在兄長的家居住,等待到民初政局穩定後再返回佛山,和髮妻張永成結婚。葉問回國後衣食無憂,對詠春極富熱忱,閒來與二師兄吳仲素及幾位同好互相研習,亦師亦友。
  • 從葉問電影中看功夫,中國傳統武術真的不能打嗎?
    2008年葉問1到2019年葉問4完結,收穫了觀眾大量的好評。同時詠春拳的威名也傳播到海內外各個地區。全國甚至全世界掀起一股詠春熱。葉問電影中,一代宗師葉問在與各位武術高手的較量中都大獲全勝。而回到現實社會中中國傳統武術頻頻打臉。一次次被現代格鬥所KO。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的問題似乎愈來愈受到大眾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