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跟著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感悟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

2020-12-0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莉娜

「Do都城」夢想導師說第三期請來了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鍾義,開講「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

鍾義,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從武20年。全國散打一級運動員、一級教練員、一級裁判員,詠春拳國家教練、國家考試官,國際武術散手道聯盟黑帶六段,國際IFA裁判,國際散手道理事會成員。

「武術」這個詞,仿佛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中。現在,很多人覺得武術和我們的生活有點遠,其實是因為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武術本身確實和現在正常的工作存在衝突,因而大家了解的途徑更多的是從影視、書本中。在鍾義的分享裡,他講了自己很多切身的體驗,幫助大家打開武術世界的大門。

一、何為武術?

武術在我們民族有很深的淵源,現代社會伴隨發展,武術已經淡出了我們的生活,目前更多的是具備養生、健體的功能。

武術最早來源於農耕時代與動物搏鬥產生的智慧,後來開始使用了石斧、石棒,經過演練之後逐漸形成套路,甚至是一些陣法,從與野獸搏鬥到族群之間的爭奪,再到戰爭中的兵法。發展到現在,我們更加注重的是武術強身健體的功能。

「武」字拆開來就是「止」和「戈」二字。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孩子學習了武術以後會不會趣打架?」「會不會和同學發生爭執?」其實從我們看到的造字時,這個含義就體現出來了。止,在古代就是同「趾」,步伐穩;「戈」,就是「金戈鐵馬」,兵器。「止戈」就是停止戰爭,停止侵襲。

所以武術從古至今,在思想教育上就是這種含義的體現。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逝去的武林》,描繪了近代武術的很多內容,值得一看。

1、武術的分類和流派

講到武術,大家可能腦子裡馬上出現的是電影、電視的畫面,太極拳、形意拳等,各種各樣的門派。其實從形式上,我們就分為內家拳和外家拳。比如少林拳屬於外家拳,剛猛、迅速,有震撼力。比如武當的太極拳屬於內家拳,飄逸、舒展,力氣合一,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

門派在中國武術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九大門派分別為少林派、武當派、華山派、崑崙派、點蒼派、崆峒派、雪山派、青城派、峨嵋派。

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的哲學體系。西方的拳擊、跆拳道、柔道、泰拳注重量化,把一個動作不斷練習達到極致,最後演變成的是一種競技型的體育。

東方的武術,更加注重心和身、德和藝的共同修煉。練一套拳,會教授拳理,也會教授做人的道理,有完整的武德教育。這也是中西方武術最大的差別。

2、中華武術精神

中華武術的精神,仁、義、禮、智、信。

二、武術為何?

武術,我個人把它分為三個階段,「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哲,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什麼是「上武」?古代的兵法家墨子、龐統、孫臏,非常優秀的兵法家就是「上武」,他們可以運用兵法安定一方國土。第二層,練武其實是完善自己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感悟到自己身體、內心的狀況,產生自己的思考。第三層,就是大家最直觀,我們練武可以防身,力量更強大,不會被人欺負。

三、中華武術的璀璨明珠:詠春

講到詠春,大家一定馬上想到葉問。葉問師傅並不是詠春拳的創始人,而是詠春拳的傳承人。詠春最早創立於明末清初,有記載的從梁贊傳陳華順,陳華順傳葉問,葉問師傅就是號稱「佛山詠春第三代」。那麼詠春是不是只有這一個支系呢?不是的,和太極一樣,詠春也有很多的分支。

詠春這幾年發展得特別好,一方面得益於電影《葉問》,另一方面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拳種。詠春有非常完整的教學體系,完整的傳承表。

詠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是這樣規劃的。

詠春·技三套拳:小念頭、尋橋、標指一套樁:木人樁一套棍:六點半棍一套刀:八斬刀

第一,小念頭,是讓你不斷地去了解自己。小念頭的動作幅度非常小,運用的是小肌肉群。在學習、練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適應身體,去掌控身體地肌肉,去運動它、指揮它。

尋橋,就是隔擋的手。第二個階段就是讓你去接觸,把所學地東西學以致用。

第三套拳,標指,取自一個禪學的經典故事「標月之指」。一個小師傅在修禪的時候遇到了困境,師傅沒有說話,就用手指著窗外的月亮。小師傅不明白,問師傅什麼意思?其實師傅想要告訴徒弟的是,關注窗外的月亮而不是盯著自己的手指。

故事裡說的是一種境界,練拳只是一種手段,最終所要追求的精神和智慧才是我們需要發揚光大的。

有一句話說「無師無對手,鏡與樁中求」,說的就是木人樁。木人樁扮演三個角色,一是我們的朋友,二代表著我們的老師,三它像是我們一位對手。對於練習詠春的人來說,木人樁會是一個很長久的陪伴。

詠春·明禮

我一直非常提倡青少年多從事一些武術活動,武術有什麼好處呢?就拿詠春拳來說,很多時候都是小肌肉群的運動。每一個衝拳的動作都需要控制和專注,對於青少年兒童專注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幫助。

另一方面,武術講究身體中正,收腹、提氣。整個脊柱是很直立的。中正則氣順,氣順則血通。武術也是平衡之道。現在的生活習慣容易讓身體失衡,走路、吃飯、背書包、做作業等行動人都是往前傾的,讓身體失衡。而武術有很多向後的力量,剛好可以彌補這一點,讓人變得挺拔、有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青少年兒童的一些不良習慣會明顯改善。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立明堂:永春拳正宗傳人帶你體驗中華武術
    而家喻戶曉,把中國武術推向世界的李小龍,則是葉問的「封門弟子」。每一年廣東地區都會舉辦多場永春拳的隆重賽事,參賽選手從少年組到成人組不等。 為了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拳得到更好的推廣和傳承,立明堂將攜手永春拳第五代傳人陳績業老先生,傳授《永春拳》之正宗拳法,即可增強體質,又可防身護己,男女老少學起來毫不費勁卻能事半功倍。
  • 葉問弟子詠春傳人:中醫、武術為何要同修?
    ▲葉準 葉問之子,1924年生。在香港詠春體育會、沙田大會堂、香港城市大學、科技大學、佛山科技學院設點授徒。詠春的特點是避重就輕,就是用小的力度能夠應付大的力量,細小的身材可以應付堅實的身材,這樣一定要靠詠春的技巧,才能夠做到卸對方的力量,或者是用對方的力量打對方。       1、詠春——開啟醫武同修之路        我是在廣州出生佛山長大的,1955年19歲我就來到香港。
  • 佛山武術曝出醜聞,詠春大賽冠軍內定,餘昌華怒了:這是自毀長城
    、嚴詠春、葉問等好幾位著名的武術大師,再加上此地尚武成風,武館林立,因此佛山也被譽為「武術之鄉」。,今天我的兄弟粵海蛟龍在佛山參加所謂的葉問杯詠春大賽,他是藍方,在決賽的時候,明顯全程壓制對手,暴打對手,可是比賽結果卻是紅方勝利。
  • 佛山武術曝出醜聞,詠春大賽冠軍內定,餘昌華怒了:這是自毀長城
    廣東佛山,由於近現代出了諸如黃飛鴻、嚴詠春、葉問等好幾位著名的武術大師,再加上此地尚武成風,武館林立,因此佛山也被譽為「武術之鄉」。 但是就在昨天,佛山武術卻曝出了一個大醜聞,甚至惹得詠春大師餘昌華都怒了,表示他們這是在自毀長城。
  • 「演員招募通告」電影《紅唇霓裳旗袍戰詠春》佛山劇組招募兒童演員
    中國國服,起點於二十世紀,盛行於三十年代,經過數十年的沉澱,在中國夢「中華文化復興」的有機時代,旗袍風興然而起,預計三至五年將到達頂峰狀態。佛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成為聯合出品方,正式立項為改革開放40周年,佛山影視文化發展戰略風向標作品!政策優勢支持佛山地域在先秦時期屬南越,有著千百年歷史文化底蘊;武術文化作為佛山最為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主要形象標誌,早已名揚海內外。
  • 葉問詠春傳人8秒擊破80個氣球
    8月23日21:10,8位頗具實力的選手已經集結完畢,他們分別是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香雲紗盤扣手藝人鍾鈺、客家文化傳播者細妹、美聲少年宋宇航、海膽炒飯主理人遊誠、高級品酒師周北辰、帶貨主播Lisa和少兒科學教育博士包坤。周冠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摘得這一榮耀呢?答案今晚呈現。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自豪、驕傲! 昨天(12月21日)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佛山詠春拳上榜! 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 打造世界功夫之城!
  • 佛山武術界丟人了?業餘泰拳手單刀赴會詠春大師,被多人團團圍住
    昨晚,又有業餘泰拳手阿俊單槍匹馬前去佛山挑戰「快拳道」創始人——詠春大師黎偉軍師傅。其實事情的起因是阿俊先挑起來的,此前阿俊曾經公開發布視頻,揚言挑戰整個佛山武術界筆者翻看過黎師傅的一些視頻,早年也是學詠春出身,後來又在詠春技法中糅合了現代搏擊
  • 【我愛你中國】義大利人白麒柏:愛中國功夫 做詠春傳人
    【我愛你中國】義大利人白麒柏:愛中國功夫 做詠春傳人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07日 11:24 A-A+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完全沒有辦法觸碰到他,他能像扔一條小狗一樣把我扔出去。他用自己的中國功夫把我打敗了。我一定要去中國,弄明白武術到底是什麼。白麒柏,1979年出生於義大利羅馬,心理學專業,習武29年,練習詠春拳18年。1973年,李小龍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龍爭虎鬥》登上銀幕,中國功夫席捲整個西方。
  • 8秒擊破80個氣球,葉問詠春傳人使出速度驚人的「閃電拳」!
    本周,八位頗具實力的選手已經集結完畢,他們分別是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客家文化傳播者細妹、海膽炒飯主理人遊誠、高級品酒師周北辰等。周冠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摘得這一榮耀呢?答案即將為您呈現。 由「好味道,匠心造」的煌上煌匠鴨特約播出的《見多識廣》第七期,將於廣東衛視8月23日晚21:10為您呈現!
  • 【中國夢·踐行者】獅鼓絕技夫妻絕配 詠春白眉重振武林
    在永慶坊內綠樹成蔭的中庭花園裡,一所房子門前倚靠著「廣州詠春薈」的牌匾,門前擺放著木人樁,過道牆上貼著詠春歷史海報。2016年底,岑兆偉將「廣州詠春拳」帶回了恩寧路永慶大街作為重要傳承地之一。他與兄弟岑迪斯齊力傳揚父親的廣州詠春。其父岑能是廣州詠春拳宗師,師承佛山詠春名師張保、阮奇山,人稱 「廣州詠春之父」。
  • 有葉問詠春傳人、包拯直系後裔,《見多識廣》還有寶藏「80後」!
    近日,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北宋名臣包拯直系後裔包坤紛紛現身廣東衛視大型文化知識競技類節目《見多識廣》第二季的錄製現場。他們都曾在各自的領域獲得無數榮耀,都與廣東有著深厚的淵源。此次,他們同臺競技比拼腦力,共同向知識擂臺發起挑戰。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Amazing Foshan
    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Originated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rooted in Foshan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武術名家梁贊,沿襲嚴詠春一脈,於佛山設館立派,收徒授藝,詠春自此生根,揚名立萬。Wing Chun, a type of southern martial arts, originated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is named after its founder, master Yan Yongchun.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Amazing Foshan
    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Originated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rooted in Foshan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武術名家梁贊,沿襲嚴詠春一脈,於佛山設館立派,收徒授藝,詠春自此生根,揚名立萬。
  •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強則國強。這句名言雖已家喻戶曉,但現在信息技術正在吞噬著我們祖國未來棟梁,百年前多少革命先輩為國強而捐軀,更有周總理「少年強則國強」的吶喊之聲;法而德呼籲廣大青少年傳承先輩革命精神,繼續建設強國之路;讓我們與偉人一樣做有精神的年輕人。
  • 溯源中華武術 I 王者再遇佛山,同走強者之路!
    時隔半個世紀,李小龍將中華武術文化推向世界的傳奇經歷,又一次點燃當代年輕人內心深處的民族熱血。在李小龍的身上,不僅有著打破世俗偏見,以武證道的民族自信,也存在敢於革新武學理念,自強不屈的「後浪」風範。這與王者榮耀中習武成痴,保家衛國的武者裴擒虎先天氣質相合。
  • 少年強則國強一一觀系列電影《天才少年之功夫娃》有感
    作者: 蔣雪芹今早,資深志願者周鴻飛推薦一個視頻,說,弘揚中華武術文化,鴻德武校鐵肩擔道義,已多次在國內及國際武術大賽上奪得冠軍等獎牌,建議你寫寫他們。我想推辭。片中是鴻德武校的一群少年,在勤練武術,其中有一個少年,約有十歲左右,武藝出眾,就像霍元甲的迷蹤拳一樣,將中外武術揉和成他自己的招式,同齡的小夥伴打不過他,這就叫能耐或天才吧。有一天,這群少年逛街,看到一位阿姨的包被賊搶了,於是他們見義為勇。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追一個成人賊,不是單憑熱血和正義就能解決的,而須拼實力。
  • 《葉問1》武痴葉問用武術振興中華
    詠春拳強勢來襲 對於喜歡中國武術的觀眾來說,《葉問1》的上映足以讓大家激情高漲。著名武術大師葉問的人生傳奇即將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可以看到著名的詠春拳法是如何展現出來。這種拳法他的優勢是什麼,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在實戰中的表現又是如何的。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去了解到。
  • 中華武術不行了?從近年武術比賽為視角談中國武術頹敗的原因
    武術大師與格鬥高手的對決,並非首次,近年已經成為風氣,但結果卻是驚人的相似。在此據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出端倪:1.早在2017年有楊氏太極傳人、雷公太極創始人,曾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體驗真功夫》節目中展現武術的雷雷(本名魏雷)與MMA選手的對決中,不到20秒就被打倒在地。
  • 詠春:寸拳守中,君子風骨
    詠春,南派拳法,以木人樁法為特色。 中華武術素有「北少林、南詠春」之說。詠春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能夠巧妙地利用人體力學、槓桿結構、三角力學等原理,用己之長攻敵之短,目的是儘快制服對手、以弱勝強。 很多人對詠春的印象,是它特色的木人樁法,但其精髓遠非如此。鄭祖傑是詠春第八代傳人,在他看來,詠春拳法大有深意,內藏乾坤。 鄭祖傑,詠春第八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