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中國】義大利人白麒柏:愛中國功夫 做詠春傳人

2021-01-15 央視網
【我愛你中國】義大利人白麒柏:愛中國功夫 做詠春傳人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07日 11:24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30年前,義大利人白麒柏因為看李小龍的功夫電影迷上了中國功夫,迷上了詠春拳,經過近30年的堅持與努力,如今的他已經成為葉氏詠春拳傳人,還在上海開了一家教授詠春拳的武館。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完全沒有辦法觸碰到他,他能像扔一條小狗一樣把我扔出去。他用自己的中國功夫把我打敗了。我一定要去中國,弄明白武術到底是什麼。

白麒柏,1979年出生於義大利羅馬,心理學專業,習武29年,練習詠春拳18年。

1973年,李小龍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龍爭虎鬥》登上銀幕,中國功夫席捲整個西方。

詠春傳人 白麒柏:李小龍的功夫太酷了,我真的很想學。因為他,我和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都愛上了功夫。李小龍是個哲學家,他把哲學和武術精神帶到了世界上。

當時年僅9歲的白麒柏從此迷上了中國功夫,但當時義大利沒有人教授詠春拳,白麒柏只好先學習日本傳統武術。直到21歲,他才有機會跟著歐洲兩個詠春拳老師學習了八年.2009年,葉氏詠春傳人溫鑑良來到義大利講學,身穿一套中式服裝的白麒柏被溫鑑良一眼選中,兩人當場切磋拳法。已經學了8年詠春拳的白麒柏自認為已經是個高手,卻沒想到幾招之內就敗下陣來,甚至被扔了出去。

當時年僅28歲的白麒柏難以理解,為何年近70歲的溫鑑良能有如此驚人的力量,於是,為了探索這個奧秘,他放棄了心理諮詢師的全職工作,瞞著家人飛到香港,拜師學藝。

詠春傳人 白麒柏:師傅見到我之後,聽說我要學拳,就讓我扎著馬步、衝拳,做了5個小時,我幾乎天天去拳館,6個月之後,他才相信我會學下去。

身處異國,意味著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初到香港的白麒柏遇到了所有在異國他鄉打拼的人都會面對的困難,那就是,語言完全不通。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很掙扎,辦籤證很嚴格,我每三個月就要回去一次,那段時間非常困難,甚至吃不上飯。當很多人後來說你太幸運了能做你愛的工作,我不太敢笑,因為你沒有辦法想像我經歷了什麼。

在香港學習詠春拳的四年時間裡,師傅溫鑑良並沒有因為他是個外國人就有所保留,相反,老師把自己的畢生所學都教給了他,並根據粵語發音為他取了白麒柏這個名字,他也把老師當成自己在中國的父親。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本打算去舊金山開一家武館,但我的師傅告訴我,你應該去上海,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一個外國人在中國教中國武術,尤其是前兩年,有些人會跑到武館裡來,假裝自己什麼都不會,想要挑戰我。

多年的努力終於讓白麒柏的拳館逐漸走上正軌。練拳之餘,白麒柏開始把大部分精力放到研究詠春精髓、閱讀道家及相關書籍上,希望能從中得到新的理論並運用到教學中,吸引真正想學功夫的年輕人。

來中國近十年,白麒柏除了閱讀《道德經》,練習中國書法。他還與朋友們一起過春節,吃餃子。他總在說這樣一句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DNA,只有了解了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了解今天的中國人。」

詠春傳人 白麒柏:功夫是在中國誕生的,我為我在中國教中國人民功夫感到自豪,中國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很想待在這裡,直到我離開這個世界。

在與學生的交流和接受媒體的採訪過程中,白麒柏經常會談到老子和道德經當中的哲理,他說,希望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都要從內心真正理解中國功夫所傳達的道理,而不僅僅只看到功夫表面的技藝,因為這才是中國功夫的魅力所在。

相關焦點

  • 西班牙小夥丹尼斯:我為中國功夫詠春狂
    但當我接觸到中國功夫以後,我發現它的內涵遠遠超出了身體層面。」丹尼斯告訴我們,他喜歡並追求的是中國功夫給人們帶來的益處,而這種益處不但體現在身體上,更體現在內在精神上——一種內在的寧靜和諧。「也就是說,也許你80歲了,卻感覺比60的人還要健朗」。
  • 馬達洛尼:中國一直在義大利人身邊,謝謝中國,我愛中國
    在接受《足球報》採訪時,深圳隊助教馬達洛尼表示:「中國一直在義大利人身邊,謝謝中國,我愛中國。」馬達洛尼前中國國家隊主教練裡皮的助手,春節之前他加入了深足,成為了深足的助理教練。他的家鄉在義大利的維亞雷焦。
  • 5個當今世界最厲害的李小龍傳人,把中國功夫發揚到海外
    截拳道,不止讓視頻中的這五個外國人感受到了中國功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體悟功夫裡的哲思。要感謝他們把中國功夫發揚光大!
  • 中國功夫能不能「打「?紐約的詠春拳師這樣說……
    >燃起了對詠春拳的興趣十五歲在西雅圖地區學習詠春十九歲又遠赴德國三年間不斷苦練這門拳術「我曾在寶馬工作雖然薪水不錯足夠支持我鑽研功夫但我不想一輩子給別人打工」2002年學成歸來後他在紐約曼哈頓自己開了一家武館「想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兒而唯一讓自己開心的就是習武這是我做過的最明智的決定」
  • 【中國夢·踐行者】獅鼓絕技夫妻絕配 詠春白眉重振武林
    70歲的鄧錦釗和65歲的陳紅武是當前海珠區廣東醒獅(黃飛鴻獅藝)項目最具有代表性的傳承人,更讓人驚訝的是,兩人竟然是夫妻,一人舞獅,一人擊鼓,被稱為醒獅界的「神鵰俠侶」。黃飛鴻第三代傳人黃玉珍盡得獅藝真傳,有「嶺南女鼓王」之譽。陳紅武師承黃玉珍,如今是黃飛鴻派第四代傳承人,海珠精英武術龍獅會首席鼓手。
  • 葉問弟子詠春傳人:中醫、武術為何要同修?
    因為醫術,剛才我說了在球場有一個人受傷,他跌倒在地,手不能動了,那你怎麼拉過去?用什麼力度?大力,他會更加受傷,小力做不到。要恰到好處。        詠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我認為最接近的是中庸思想,因為要應付對方的卸力,有時候要偏向左邊或右邊一些,但是偏多少要根據當時的環境而決定,偏得過多會有危險,偏不夠就達不到效果,所以偏多少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一定要長期知守和細心體會,真正用上來才能達到。
  • 詠春大師74秒就被爆頭KO,然而對方受了內傷
    然而,武術界不只是有「詠春大師」出醜,號稱詠春、太極兩派傳人的鄭家寬,也和摔跤選手比試一場還鬧了笑話。鄭家寬開場就犯規使用掐喉技能,被對手制服後又想起身偷襲對方,被裁判一招「裸絞」制服,有幸成為史上第一個被裁判制服的選手。
  • 泰森的拳擊和詠春功夫
    在紐約,切納哥遇到了雷蒙斯,他們各自演示了自己打鬥體系中的精彩環節——"躲躲貓"拳擊和傳統的詠春功夫。
接下來將比較和對照"躲躲貓"和詠春功夫的不同原理,這是世界上重要的兩種攻擊技術。研究的結果將幫助具有各種風格的武術家發展和探索個人技術。
一、中心焦點
"躲躲貓"拳手注視對手的胸部,能預料對手迎面而來的攻擊。
  • 8秒擊破80個氣球,葉問詠春傳人使出速度驚人的「閃電拳」!
    因為只有實力最強的人,才能贏得周冠軍。本周,八位頗具實力的選手已經集結完畢,他們分別是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客家文化傳播者細妹、海膽炒飯主理人遊誠、高級品酒師周北辰等。周冠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摘得這一榮耀呢?答案即將為您呈現。 由「好味道,匠心造」的煌上煌匠鴨特約播出的《見多識廣》第七期,將於廣東衛視8月23日晚21:10為您呈現!
  • 葉問詠春傳人8秒擊破80個氣球
    因為只有實力最強的人,才能贏得周冠軍。8月23日21:10,8位頗具實力的選手已經集結完畢,他們分別是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香雲紗盤扣手藝人鍾鈺、客家文化傳播者細妹、美聲少年宋宇航、海膽炒飯主理人遊誠、高級品酒師周北辰、帶貨主播Lisa和少兒科學教育博士包坤。周冠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摘得這一榮耀呢?答案今晚呈現。
  •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愛你中國》時,我渾身熱血沸騰,心潮澎湃……那優美的旋律和那發自肺腑的親切感人的語言,讓人沉浸在美好的歌聲中,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這是多麼真情的表達。
  • 有葉問詠春傳人、包拯直系後裔,《見多識廣》還有寶藏「80後」!
    近日,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北宋名臣包拯直系後裔包坤紛紛現身廣東衛視大型文化知識競技類節目《見多識廣》第二季的錄製現場。他們都曾在各自的領域獲得無數榮耀,都與廣東有著深厚的淵源。此次,他們同臺競技比拼腦力,共同向知識擂臺發起挑戰。
  • 為什麼39年前的《敗家仔》,是最好的詠春功夫電影?
    《敗家仔》2008年,甄子丹憑藉一部《葉問》,掀起一股詠春電影熱潮,更把葉問這位詠春宗師,捧得人盡皆知。這時的梁贊學全了詠春的長短二橋,加上為師報仇的悲憤,出手又狠又重,同時還能保持基本功法和步法不亂。在交手過程中,梁贊也完整的把梁二娣和黃華寶,兩位師父的絕招應用於身,完成了詠春的傳承。除了一部功夫電影必備的經典武打戲,《敗家仔》在劇情設計上,也充滿內涵深意。40年後來看這部老電影,其現實意義仍不過時。
  • 葉問詠春傳人、周星馳常用演員,齊聚《見多識廣2》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 實習生 張曉芬圖/節目提供8月2日,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周星馳電影常用演員黃一山、北宋名臣包拯直系後裔包坤等,現身廣東衛視大型文化知識競技類節目《見多識廣》第二季的錄製現場。
  • 詠春餘昌華被中國功夫打假聯盟制裁,已被武協除名
    毫無例外的,中國武術再一次被禍禍的傷痕累累,使得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武協聯合下發指導性意見,以後嚴禁傳武和搏擊跨界比武,相關賽事也不允許舉辦。,因此太極功守道總教練王佔海才公開抨擊馬保國是禍害當今武林的第一敗類,詠春餘昌華和裡合腿田野則分列2、3位。
  • 詠春傳人鄭忠的傳奇人生:在沙特王宮擔任侍衛17年
    在沙特王宮擔任侍衛17年,與李小龍有過交集 鄭忠:詠春傳人的傳奇人生禮帽、墨鏡,一頭齊腰長發,渾身肌肉,身形敏捷,步法矯健有力,第一次見到鄭忠,很難想到他已76歲。身為福建傳統詠春拳第七代「標」字輩傳人,近日,鄭忠在濱海新城大東湖邊,向記者講起了他的傳奇人生。獲贈八斬刀成為傳人鄭忠生於長樂區首佔鎮上洋村,受父親影響,從小痴迷武術,四處拜師學藝。1960年隨父移居香港後,鄭忠進入一雜技團。其間,他拜名人為師學拳。
  • 跟著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感悟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莉娜「Do都城」夢想導師說第三期請來了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鍾義,開講「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鍾義,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從武20年。比如武當的太極拳屬於內家拳,飄逸、舒展,力氣合一,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 門派在中國武術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九大門派分別為少林派、武當派、華山派、崑崙派、點蒼派、崆峒派、雪山派、青城派、峨嵋派。 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的哲學體系。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威廉,雖然我現在仍自稱用的是中國武術,但是我已經對中國經典武術失去信心,因為大體上所有流派的中國武術都是陸地上遊泳——假把式,甚至詠春也是如此。 過去五年來,我一直有目的地艱苦訓練,而不是浪費時間做擊打躲避練習。我現在每天跑步,有時跑6英裡。我把我的流派稱為截拳道,我之所以不再執著詠春是因為我真切地感受到截拳道更加......
  • 「愛·接力」——詩詞詠春④|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愛·接力」——詩詞詠春春天,萬物復甦,一派生機盎然。然而,2020年的春天註定不同尋常,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顆顆年少的心細微而敏感地捕捉著世界的變化、四季的更迭。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凝結,蘊含著國人幾千年對生命的感悟。
  • 「詠春講手王」黃淳梁的傳奇一生
    他不相信愛結伴互相吹牛的人有能力教他真功夫。此後,黃淳梁一面繼續練習西洋拳擊,一面在武場遊走。每馮有機會觀摩各門派功夫或有比武切磋的場合,總有他的身影。他希望從不斷觀摩去認識武術,去找尋真功夫。黃淳梁在武場遊走時曾聽過有一位叫葉問的武林高手在教授詠春拳。在一九五三年初的一個年廿八晚上,黃淳梁相約表弟一同往葉問的拳館參觀。由於接近過年,葉問大部份資深學員都各自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