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雙循環 促進新流通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12-12 中國網

中國網11月27日訊 11月26日,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在南坪會展中心盛大啟幕。400 餘家國內外企業參展,1.5萬名專業客商洽談,共同探索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布局的新思路、新亮點。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主要參展商之一,帶著在「多式聯運」和大宗商品交易及數字供應鏈產業方面的發展成果精彩亮相,吸引眾多參展嘉賓駐足參觀、交流洽談。

「水鐵公空」齊頭並進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博覽會現場,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展出的「四大物流通道」建設發展示意圖,受到許多物流企業與參展嘉賓的青睞於好評,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拍照保存。

「我們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物流運輸組織靈活,開放通道四通八達,向東,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運能,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向西,拓展中歐班列功能,打造連接中亞歐洲的陸上貿易主通道,向南,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通了內陸地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向北,常態化開行渝、滿、俄國際鐵路專列,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真正實現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開放通道在果園港貫通,『水鐵公空』四種聯運模式在果園港聯通,『人財物數』四種要素在果園港匯聚。」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介紹說。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不僅擁有長江上遊最大的貨櫃港口果園港、魚嘴鐵路貨運站、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及中新合作示範項目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滬渝高速、重慶繞城高速、渝懷鐵路、重慶軌道4號線從區內通過,距離江北機場15公裡,具備鐵水公空軌五位一體的交通優勢和公、水、鐵聯運無縫連接的區位優勢。

據了解,2020年1-10月,陸海新通道班列在果園港共計開行41個班次,累積發運箱量2320標箱,其中外貿貨1071標箱,內貿貨1345標箱,水鐵聯運393標箱。 

果園港中歐班列(渝新歐)共計到發196班,其中發運44班,發運箱量3682標箱;到達152班,到達箱量11810標箱。中亞班列3班,箱量254標箱。果園港發揮鐵水聯運優勢,中歐班列鐵水聯運箱量9524標箱。

長江黃金水道開行「滬渝直達快線」,上水290艘次,裝載48960標箱,外貿46843標箱;下水424艘次,裝載107580標箱,外貿82307標箱,上下水共享率5.4%。裝載出口箱累計達107580標箱,進口箱量累計48960標箱,與普通班輪相比,整體物流時效提升30%以上。

牛賢丹介紹,當前,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正在全面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與長江黃金水道等國際大通道的融會貫通,推進通道班輪化、班列化。充分挖掘與新加坡港、杜伊斯堡港的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大與成都青白江鐵路樞紐、上海港及長江沿線各港口、欽州港、廣州港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和重要節點合作,與內陸地區共商共建無水港,不斷增強幹支配的聯動能力。


依託前港後園產業生態 建設大通道 打造大平臺

作為中國經濟重鎮和文化名城、中國智能製造的重要基地,重慶正以「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的新名片煥發新的活力。而在兩江新區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隨著大通道、大立交等基礎設施項目的集中開工,片區功能布局正在全面鋪開加速建設,逐漸形成了「前港後園」的產業生態。

重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下簡稱果園B保)是果園港樞紐區重要的口岸功能設施,具備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口岸功能、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等功能。2020年1月一期工程正式投入運營,已入駐康寧原板玻璃西部物流中心項目。

從今年1月份以來,康寧重慶工廠通過果園B保的進出口額已超過7億人民幣,原板玻璃從海外各地通過海船抵達上海,海江聯運到達果園B保,彈性應對今年疫情對國外長供應鏈帶來的波動,根據重慶工廠需求,實時配送至重慶產線,生產出來的玻璃基板,結轉給京東方生產出液晶屏,再供應給兩路寸灘綜合保稅區內的筆電企業。  

同期,兩江萬國半導體生產的晶片、萊寶科技生產的觸控螢幕、聯創電子生產的模組,也同步配送至筆電企業,筆電企業組裝成筆記本、PAD、WATCH,集聚於果園,向西、向北乘坐中歐班列、渝滿俄,向南搭乘陸海新通道,或者就近搭載貨運航班,奔赴世界各地,彌補疫情期全球線上辦公的新增需求。

除此之外,作為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生產基地,今年1—10月,在疫情和轉型發展雙重考驗下實現了觸底反彈,兩江新區汽車產量達75.7萬輛,產值突破1000億元(達1344億元),產值增幅高達36%。出口37.78億元,出口到96個國家。正是這前港後園的產業鏈、貿易鏈和物流供應鏈,為果園港奠定了持續打造國家物流樞紐的堅實基礎。

接下來,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將充分依靠兩江新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核心區優勢,依託新加坡港、杜伊斯堡港國際樞紐港互動,擴大對外通道,加快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真正實現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通過大通道、大平臺、大流通,進一步促進大開放。(馬晶涵)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丨四大國際通道交匯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提速
    ·重慶商報記者打探到,2019年獲批的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 建設正不斷提速。目前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渝滿俄班列等四大國際物流通道,已經在此實現無縫貫通,助推重慶及兩江新區加速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讓港口只聞機器響不見操作人在果園港,天藍水碧,港口船來車往,一派繁忙景象。而此前這裡僅僅是一個小碼頭。
  • 建設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口岸 今天在重慶果園港發生了這三件大事
    活動現場,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口岸功能及重點基礎設施系列項目宣布集中開工建設,總投資約60億元。與此同時,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還與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人民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鄰水縣建立無水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合作走向深入。
  • 重慶果園港:「多式聯運」建設國家物流樞紐
    即便是清晨,重慶市果園港碼頭已經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江水緩緩流淌,千噸貨輪組成的船隊在這裡裝卸貨物。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衛東向記者介紹:「果園港是國家的物流樞紐,是多式聯運的示範項目。
  • 總投資60億元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口岸功能及基礎設施項目...
    央廣網重慶6月29日消息(記者陳鵬)6月29日,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口岸功能及重點基礎設施系列項目集中開工建設,總投資約60億元。記者獲悉,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包括果園港海關集中查驗場所、果園港擴能提升工程等14個重點工程。
  • 兩江新區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牢記殷殷囑託 高標準建設內陸國際物流...
    五年來,兩江新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果園港提出的「三個好」「四個一流」和「三個服務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對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三合一」現代化樞紐港的指示要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緊盯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新定位,瞄準建成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新目標,在「好」字上下功夫、在「聯」字上做文章,積極推動港區綠色智慧發展
  •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獲得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授牌
    近日,2020(第18次)全國物流園區工作年會暨「雙循環」物流企業協作研討會在青島啟幕。年會上,國家發改委對2019、2020年獲批的國家物流樞紐進行了授牌,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獲得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授牌。
  • 傳化集團有限公司拓展「一帶一路」市場 打通內外「雙循環」
    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能有效助力傳統產業降低流通成本,同時連接更多生產者、消費者,進一步釋放市場潛能,在保民生、促生產、暢循環方面承擔了重要角色。通過遍布全國的智能公路港和「倉、運、配」一體化服務網絡,傳化集團有限公司不斷暢通國際國內物流供應鏈,助力推動雙循環。今年6月,上合國際道路運輸TIR通道正式測試運行。
  • 重慶口岸「走出去」|⑤奮力開創「十四五」 重慶口岸高質量發展新...
    2020年9月1日,全國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跨境電商B2B出口專列在重慶團結村車站發車(無人機照片)。 唐奕 攝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這為重慶口岸開放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開放發展新要求——「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
  • 金華新絲路高效暢通「雙循環」
    中歐班列金華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回程班列高頻率、高質量開行,帶動中歐班列運營成本進一步降低,推動進出口貿易份額趨於平衡,有力地促進了生產要素流動,同時使國內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加高效有力。
  • 劉鶴: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蘇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begin-->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共有22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蘇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入選。
  •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二、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 交通運輸部關於重慶市開展內陸國際物流樞紐高質量發展等交通強國...
    為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一、原則同意在內陸國際物流樞紐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重慶東站站城一體化發展、山水城市交旅融合發展、內河水運集約綠色發展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
  • 進博專稿|傳化:拓展「一帶一路」市場 打通內外「雙循環」
    隨著進博會召開在即,跨境物流、雙循環備受關注。通過遍布全國的智能公路港和「倉、運、配」一體化服務網絡,傳化不斷暢通國際國內物流供應鏈,助力推動「雙循環」。今年6月,上合國際道路運輸TIR通道正式測試運行。
  •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二、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 我省蘇州港口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begin-->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經貿﹝2020﹞1607號),我省蘇州港口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此次全國共有22個物流樞紐入選。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新發展格局篇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是...
    在廣州「十四五」規劃中,也詳細闡述了廣州將如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發揮重要支撐作用。規劃建議提出,廣州要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需求側管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贏得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主動。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遂寧路徑」
    面對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的態勢,黨中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何推動遂寧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更是與會人員關注討論的熱點。
  • 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九大著力點
    物流延展力和功能衍生性有限,與現代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組織運行聯動不足,是當前影響我國物流發展以及流通效率提升的重點問題。需要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戰略支點,加快建立適應新發展格局下經濟運行、產業聯動的物流「通道+樞紐+網絡」和流通「平臺+模式+渠道」的總體布局。
  • 搶抓新機遇 邁向新徵程丨多個重大項目投用 果園港區域輻射能力大...
    果園港於2019年9月正式獲批成為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利用兩江新區通江達海、連接亞歐的聯結點作用,大力發展「多式聯運」。6月1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開發建設公司獲悉,目前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正不斷加速,其中包括民生公司兩江新區綜合物流基地項目一期、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多個重大項目已經投用,大大增強了該片區的輻射能力。在民生兩江新區綜合物流基地項目,一輛輛貨車正穿梭其中。